快送醫!孩子嘔吐時出現這些症狀,家長不能拖

2020-12-17 騰訊網

崔玉濤的育學園

這段時間,小編在後臺收到很多家長的留言,諮詢孩子嘔吐的問題。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孩子嘔吐的情況:

有時候會發現孩子的嘴邊有嘔吐物慢慢往外溢。

有時候孩子會「呃呃呃」小口地吐。

有時候孩子也會大口的往外吐。

甚至偶爾還像噴射似的吐,非常劇烈。

當孩子出現了這些情況,我們都會很焦慮,很害怕孩子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疾病,希望自己能儘量為孩子做點什麼事情。

今天我們來聊聊孩子嘔吐的常見原因以及需要將孩子及時送醫就診的情況。

很多原因都可能引起孩子嘔吐,其中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01

溢奶

溢奶是孩子胃中的內容物輕微地反流到口腔中,通常還伴隨著打嗝的症狀。這種情況在1歲以下的孩子中很常見,特別是剛剛開始餵奶的幾個小時內

溢奶通常是孩子的胃腸道肌肉發育不成熟、喝奶體位不當或喝奶時咽進大量的氣體導致的,通常溢出的奶量都不大,而且溢奶後,孩子的吃奶和精神狀態都不會產生影響。

採取措施:

在孩子進食後,不要讓他劇烈運動。

家長可以在給孩子餵奶及餵奶結束之後,給孩子拍拍嗝。

具體做法:

家長可以將孩子豎抱,注意讓孩子趴伏在自己身上,保護好孩子的頸背部並輕拍其後背,讓孩子打出幾個嗝,排出和奶液一起吃進去的空氣。

通過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孩子溢奶的症狀。對於普通溢奶,家長無需過於擔心,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這個現象會逐漸消失。

02

對某些食物過敏

如果孩子在吃某些食物後,短時間內出現嘔吐的症狀,那麼可能是對這些食物過敏

採取措施:

如果懷疑孩子食物過敏,需要帶孩子去醫院就診,要明確過敏原,儘早迴避。

除非醫生建議提前添加輔食,否則孩子的輔食添加不要早於6月齡。

如果孩子出現呼吸困難、吞咽困難或是局部腫脹(眼睛、嘴唇、舌頭或面部等),需要立即就醫。

03

胃腸道感染

在出生後的頭幾個月,引起嬰兒嘔吐的常見病因之一就是胃腸道感染。其中,病毒是最常見的一種感染原。

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引發「輪狀病毒性胃腸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季腹瀉」。孩子感染了這種病毒可能會「上吐下瀉」,並伴有發熱的症狀。

腺病毒

腺病毒是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之一,也可造成孩子胃腸炎,從而導致孩子嘔吐。

關於腺病毒的詳細介紹,以及治療和預防的方法,家長可以查看文章《可怕!多個孩子因它住進ICU!腺病毒高發期,家長應該怎麼辦》。

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是腸道病毒的一種,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一年四季都可發病,是引起成人及5歲以下兒童急性胃腸炎的常見病毒,也可以導致孩子嘔吐。

如果孩子是因為病毒性胃腸炎引起的嘔吐,家長要堅持「少刺激、多觀察」的護理原則。

孩子嘔吐後2-3小時內不要進食、喝水,以使胃得到充分的休息。

如果禁食禁水後嘔吐有所緩解,可以給孩子少量餵服補液鹽。

如果孩子長時間拒絕進食,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診斷。

引起孩子胃腸道感染的原因有很多,因此並不提倡家長對孩子的疾病進行自診自治。

04

暈車

小孩子在坐車時,也可能出現頭暈、嘔吐的現象。

比如,當孩子縮在後座上,眼睛只能看見靜止的前排椅背,這時候孩子的內耳感受到了運動,而他的眼睛和關節卻沒有感受到運動,孩子大腦接收到了不一致的信息時,孩子就有可能出現這種症狀。

採取措施:

餵飽孩子:吃東西會刺激神經系統,能夠安撫會令胃部作嘔的那個部分,因此,不要因為怕吐就讓孩子餓肚子坐車。

給車子加滿油:孩子對加油站的味道十分敏感,因此儘量不要在中途停在加油站。

走較直的路線:開車時繞來繞去或頻繁停車、起步,都可能加重孩子嘔吐。

增加休息頻次:駕駛長距離時,儘量時常停下來小憩一下,對緩解孩子的嘔吐症狀有好處。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噁心」的感覺上,可以和孩子玩玩遊戲,或讓他把注意力集中在遙遠的東西上,比如廣告牌、建築物等。

05

這幾種情況需要馬上就醫

不管孩子年齡多大,一旦出現以下這些問題,就應該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嘔吐物中含有血液或膽汁:孩子的嘔吐物中有較多的黃綠色膽汁,或者紅色、深咖啡色、黑色的物質;

嚴重腹痛:此時需要注意的是,低齡孩子雖然疼,但可能無法很好表達,家長需要觀察孩子是否有不愛動,出冷汗,肚子一被碰觸就迅速避開的情況;

嚴重而反覆的嘔吐;

腹脹,腹部隆起、變大;

疲乏無力或極其煩躁易怒;

出現中度至重度脫水:即孩子嘴唇和皮膚發乾,哭時少或沒有眼淚,2歲以內的孩子4-6小時沒有排尿,2歲以上的孩子6-8小時沒有排尿;

嘔吐持續超過24小時:孩子一直處於隔幾個小時就吐的狀態,而且持續時間超過了24小時;

排血樣便;

有1次超過39度的發熱或有超過38.5度的發熱超過3天;

有抽搐、行為異常,昏昏沉沉、嗜睡,反應差、前囟門隆起。

小編說

孩子嘔吐的常見原因是小月齡孩子溢奶、對某些食物過敏或病毒感染;

嘔吐只是一種表現症狀,家長要尋找孩子嘔吐的原因,並針對性治療、護理;

如果孩子出現了馬上就醫的情況,建議家長不要猶豫,儘快帶孩子就醫。

參考資料:

《崔玉濤育兒百科》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

《美國兒科學會實用餵養指南》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現嘔吐症狀如何護理及飲食注意
    寶寶嘔吐是由於一些誘發因素導致寶寶的胃部肌肉收縮,使寶寶將大部分的食物從胃經過食道和口腔吐出來,有是寶寶還伴隨發熱、腹瀉症狀,那麼寶寶出現嘔吐症狀時家長該如何細心護理,又有哪些飲食注意事項呢?觀察嘔吐物:家長要注意寶寶嘔吐物的顏色、形狀、嘔吐次數、氣味、數量等,若發現嘔吐物中含有鮮紅或暗紅色的,最好送醫檢測,讓寶寶坐立或者側臥,防止寶寶嘔吐窒息。漱口:寶寶嘔吐完畢後,口腔內存有異物、異味,所以應及時給寶寶清潔口腔,讓寶寶喝口清水漱漱口。
  • 如果孩子出現這些症狀,別猶豫,趕緊就醫
    家長見狀後,立馬將孩子送到山東醫專第一附屬醫院。經醫生拍片診斷,硬幣已經到了孩子的胃部。一般 2 歲及以上的孩子吞食硬幣之類的雜物時能夠自行排除,醫生詳細溝通並指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科學自然地排出吞食的硬幣。但是5 天后,彤彤胃中的硬幣仍未排出。
  • 一幼兒園50多名學生嘔吐、腹瀉,@榆林家長,這些症狀一定要警惕
    11月25日晚 四川自貢一幼兒園50多名學生先後出現 嘔吐、腹瀉症狀。經疾控部門核酸檢測確認,此次嘔吐事件為諾如病毒感染。目前,相關兒童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症狀輕微、病情穩定。 據了解,學生最早出現嘔吐症狀發生在25日上午11時,接著,下午3時又有一名學生出現嘔吐症狀。
  • 孩子嘔吐是怎麼回事?家長該怎麼做?
    ,造成黏膜充血、水腫,甚至撕裂出血4.吸入性肺炎,當嘔吐物反流出來不小心倒嗆回呼吸道時,就可能會誘發吸入性肺炎5.窒息,在嘔吐非常嚴重時,寶寶就會呈現一種呼吸暫停的窒息狀態當孩子出現嘔吐的情況後,家長要做好基本的護理工作:
  • 小心拖出心肌炎!心跳大於這個數,快送醫!
    而很多家長都是拖到孩子病情加重,出現持續發熱、精神萎靡、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心悸、胸悶胸痛,才察覺不是普通感冒。 ●1摸——摸脈搏 如果孩子感冒後出現心跳過快、過慢或不規則的現象,那麼家長們就一定要注意了!
  • 超兇險:娃感冒腹瀉有這些症狀,小心拖成致命心肌炎
    ✦心機2——花式偽裝心肌炎發病之初,會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狀……會被誤當做感冒來治療甚至輕視。還有的娃感染如柯薩奇病毒、腺病毒等腸道病毒,首先出現嘔吐、腹瀉症狀,所以會被誤認為是胃腸道疾病。
  • 孩子出現了這些症狀……請一定要警惕!
    好在因處理及時,80%以上的確診學生症狀已消失。 央視新聞報導,該學校向各班級家長群發布緊急停課通知,教師將線上教學。 此外9月9日,剛開學不久的仙桃市大洪金貝幼兒園,同樣出現17名幼兒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
  • 孩子哭鬧、嘔吐?家長要警惕了!這些症狀可能是腸套疊,可導致腸道壞死
    但是,有時候孩子年齡太小,不能清楚地描述發病時的不適症狀,需要家長細心觀察,儘可能配合醫生及早發現病情,減少因為耽誤病情給孩子造成不必的要痛苦。 一、小兒腸套疊的典型症狀 腸套疊多見於嬰兒期發病,尤其是 4~10 個月齡的嬰兒。
  • 寶寶發燒時 出現這11種情況需要儘快送醫
    寶寶發燒實在太常見,但新手爸媽遇到這種情況經常會手忙腳亂,不是盯著溫度計上的數字不敢鬆懈,就是慌慌張張地抱起孩子往醫院跑,結果可能問題並不大,被醫生勸回家觀察。孩子發燒時,到底哪些類型的發燒可以先觀察,哪些則需要立刻送醫院?發熱出汗好不好?要不要用藥?父母該怎麼護理?
  • 孩子腿疼就是生長痛?若出現以下異常症狀,立刻送醫才有救
    類似經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到長大為人父母后,我們遇到孩子蹬腿抽筋式的腿疼,也會理所當然認為「腿疼嘛肯定是生長痛,沒毛病。」卻不知道自己可能錯過了孩子的求助,也忽視了另一種可能——骨癌,又稱作骨腫瘤。今天就給廣大家長提個醒,是生長痛還是骨腫瘤,不能只看表面,有這些異常症狀的話,家長及時送醫才行。
  • 孩子五大症狀可能要命
    布朗博士指出,輕微頭疼可以通過非處方藥很快緩解;如果頭疼持續數小時,或者嚴重到讓孩子無法進食,不能玩,比如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片都看不進去了,就有必要送醫治療。施密特博士表示,通常,頭疼是由頭皮緊張引起的,而不是大腦的問題,但是,如果頭疼伴有神經系統方面的症狀,如意識混亂、視力模糊或者走路困難等,就應該立刻送急診。
  • 四川自貢一幼兒園50多名學生嘔吐、腹瀉,這些症狀一定要警惕!
    11月25日晚,四川自貢一幼兒園50多名學生先後出現嘔吐、腹瀉症狀。截至26日上午9時,已有30多名發病學生被送往自貢市第一醫院、新四院救治。經疾控部門核酸檢測確認,此次嘔吐事件為諾如病毒感染。目前,相關兒童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症狀輕微、病情穩定。據了解,學生最早出現嘔吐症狀發生在25日上午11時,接著,下午3時又有一名學生出現嘔吐症狀。
  • 7個月大嬰兒反覆嘔吐,奶奶以為是奶水不好,送醫後醫生:來晚了
    7個月大嬰兒反覆嘔吐,奶奶以為是奶水不好,送醫後醫生:來晚了現在很多爸爸媽媽在生完孩子都會把爺爺奶奶接過來帶孩子,這樣夫妻倆就有時間去工作了,黃女士的家裡就是這麼一種情況。在生完孩子後就讓爺爺奶奶從鄉下來到城裡,幫忙照顧小孩。
  • 引起孩子睡覺時,出現哭鬧嘔吐等症狀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是寶媽媽的心頭肉,當孩子在睡覺時,經常出現哭鬧嘔吐等症狀,寶媽媽疼在心裡,就會著急的找原因,問醫生,到底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一,平時孩子飲食不規律、缺乏微量元素等等都容易引起孩子出現胃部不適、食慾下降、晚上煩躁哭鬧、嘔吐等症狀;二,病原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是炎症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或者是消化道疾病)時,就很容易引起孩子出現腹瀉、發熱、嘔吐、哭鬧煩躁等症狀;三,其他疾病,如腸套疊、腸梗阻、顱腦性疾病
  • 四川多名小學生發燒嘔吐送醫 疾控中心:系流感
    調查顯示共有12人送醫 疾控中心回應:系季節性流行感冒   4月21日晚,在南充某論壇中,有網友發帖稱:南充市西充縣多扶鎮小學多名學生,出現高燒不退、嘔吐症狀。該帖一經出現,便引來了眾多網友關注。   4月22日上午,華西城市讀本記者趕往事發學校,對此進行了調查。
  • 寶寶發燒 這11種情況快送醫|寶寶|發燒|體溫|送醫_網易親子
    孩子發燒時,到底哪些類型的發燒可以先觀察,哪些則需要立刻送醫院?發熱出汗好不好?要不要用藥?父母該怎麼護理?快來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醫師學一學。發熱測體溫 推薦測腋溫人體的不同部位對發熱的定義不一樣,肛溫超過38℃、腋溫超過37.5℃、口腔溫度超過37.8℃、背溫超過37.5℃即為發燒。
  • 噁心、嘔吐、肢體麻木丨敘永一家人吃了它,被緊急送醫
    噁心、嘔吐、肢體麻木丨敘永一家人吃了它,被緊急送醫 2020-06-16 0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臨沂這倆孩子被緊急送醫!一個2歲,一個4歲
    家長見狀後,立馬將孩子送到山東醫專第一附屬醫院。經醫生拍片診斷,硬幣已經到了孩子的胃部。一般 2 歲及以上的孩子吞食硬幣之類的雜物時能夠自行排除,醫生詳細溝通並指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科學自然地排出吞食的硬幣。但是5 天后,彤彤胃中的硬幣仍未排出。
  • 娃打疫苗後,3種異常快送醫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家長要怎麼做呢?❐ 3種異常情況,立即就醫!異常反應相對來說比較少見,但比較嚴重,務必重視!暈厥:程度較輕時僅有心慌、四肢麻木、噁心等反應,嚴重時會出現面色蒼白、手腳冰涼、肌肉鬆弛甚至失去知覺。
  • 寶寶發燒這11種情況快送醫 體溫超過38℃可口服退燒藥
    寶寶發燒這11種情況快送醫  推薦使用電子體溫計測腋溫,體溫超過38℃可口服退燒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白恬)寶寶發燒實在太常見,但新手爸媽遇到這種情況經常會手忙腳亂,不是盯著溫度計上的數字不敢鬆懈,就是慌慌張張地抱起孩子往醫院跑,結果可能問題並不大,被醫生勸回家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