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嘔吐?家長要警惕了!這些症狀可能是腸套疊,可導致腸道壞死

2020-12-19 騰訊網

作者: 劉婷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急性腸套疊是小兒外科最常見的急腹症之一,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腸道壞死,甚至更嚴重的併發症。

但是,有時候孩子年齡太小,不能清楚地描述發病時的不適症狀,需要家長細心觀察,儘可能配合醫生及早發現病情,減少因為耽誤病情給孩子造成不必的要痛苦。

一、小兒腸套疊的典型症狀

腸套疊多見於嬰兒期發病,尤其是 4~10 個月齡的嬰兒。

在小兒腸套疊患兒中,2 歲以內的小兒發病率佔 85%,新生兒僅佔 1%~3%[1]。

典型的腸套疊四聯症包括:陣發性哭鬧、嘔吐、腹部包塊、果醬樣大便。

陣發性哭鬧:腸套疊起初表現為哭鬧不安,哭鬧時成蜷縮狀(將膝蓋向胸部靠攏),腹痛的孩子哭得非常大聲,每次發作大約 15 分鐘,然後安靜或入睡。

一段時間後又突然發作,反覆多次。

嘔吐:腹痛發作不久後會發生嘔吐,起初為奶汁或其他食物等胃內容物,之後轉為膽汁樣物。

1~2 天后嘔吐糞便樣液體,提示病情嚴重。

腹部包塊:病程早期多在右上腹能觸到呈臘腸樣或火腿腸樣光滑且不太硬的包塊。

果醬樣便:疾病初期可能有 1~2 次正常大便,一般是在有規律的陣發性腹痛、嘔吐後 10 小時出現,多數為暗紅色果醬樣便,少數為鮮紅色血便。

當孩子出現長達幾個小時的無故劇烈哭鬧,時哭時停,或具備以上發病特點時,就要考慮腸套疊。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普通哭鬧與腸套疊哭鬧有什麼差別?

1、普通哭鬧的特點

普通哭鬧時,滿足孩子的需求,或解除哭鬧原因後,不再哭鬧。不具有陣發性、規律性和反覆性的特點。

2、腸套疊哭鬧的特點

突然發生,伴有陣發性、有規律的哭鬧。每次哭鬧持續約 10~20 分鐘,暫時安靜一會兒,會再次哭鬧,如此反覆。

哭鬧的間歇期,患兒可以安靜玩耍,甚至可以下地活動,只是在發作時哭鬧不停。

哭鬧時呈蜷縮狀(將膝蓋向胸部靠攏),伴有手足亂動,並且哭聲非常大,拒絕進食,面部表情異常痛苦。

需要注意到是,當家長發現孩子哭鬧具有規律性和反覆性時,要記錄陣發性哭鬧的頻率、時間、規律和特點,以便到醫院就診時,提供更清晰準確的病發過程,為醫生快速診斷及治療小兒腸套疊提供詳實的資料,儘快減輕孩子的痛苦。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三、不同年齡段患兒的發病表現

小兒腸套疊分為嬰兒腸套疊(1 歲以內者)和兒童腸套疊,其中嬰兒腸套疊較為多見。

急性腸套疊多見於 1 歲以內,慢性腸套疊多見於年齡較大者[1]。

嬰幼兒:常見於急性腸套疊。

典型四聯症:陣發性哭鬧、嘔吐、腹部包塊、果醬樣血便。

發病特點:起病急,突然發作,患兒反覆哭鬧,每位患兒的哭鬧都有自己的規律性。

肛門指診:通過肛門指診可發現直腸內有黏液血便。

全身狀況:患兒早期會出現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表現,但是通常營養狀況良好。

晚期患兒可能有脫水、電解質紊亂、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應遲鈍等症狀。

當患兒發生腸壞死時,有腹膜炎表現,可能會出現中毒性休克等症狀。

較大的兒童:常見於亞急性和慢性腸套疊。

症狀表現:兒童腸套疊臨床症狀與嬰兒腸套疊相比,較為不典型。

發病特點:兒童腸套疊起病較為緩慢,患兒有陣發性腹痛,但是發作間歇期比嬰兒長,嘔吐也比較少見。

如果患兒可以配合醫生查體,可以在患兒腹部觸及臘腸型包塊。

肛門指診:患兒往往在腸套疊幾天後才出現便血,或者僅在肛門指診的指套上遺留少許血跡。

全身狀況:多表現為不完全性腸梗阻,腸壞死發生時間相對比較晚。患兒很少有嚴重脫水及休克表現。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四、家長需要重點留意的表現

對於疑似腸套疊的患兒,醫生要向家長詢問孩子的病史,並且進行體格檢查。

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是否出現了腸套疊的典型症狀,比如孩子哭鬧是否呈陣發性並且無法安撫,有無間歇性發作,安靜情況是否可以正常活動;

有沒有不明原因出現精神萎靡,哭鬧後是否處於嗜睡狀態;有無嘔吐、腹瀉、血便的症狀。

這些小兒腸套疊發病時的典型特點,家長一定要心裡清楚。

另外,在掌握小兒腸套疊症狀表現的基礎上,還需要注意其他改變,比如添加新的輔食、腹瀉、肚子著涼等,這些也可以為腸套疊患兒的早期診斷提供可靠依據。

如果孩子屬於痙攣體質,則更易發生腸套疊。比如孩子腹痛就診,醫生診斷腸痙攣,而腸套疊早期可能表現為腸痙攣,因此家長回家後要繼續觀察,如果腹痛在 6 小時內不見好轉,特別是出現便血時,一定要去醫院急診醫治[2]。

小兒腸套疊具有發病迅速的特點,嚴重時還會出現腸管壞死、中毒性休克等情況,甚至會對孩子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為了使腸套疊患兒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家長要認真觀察孩子的表現,是否出現小兒腸套疊的典型症狀,細心詳實記錄整個發病過程,幫助醫生提高早期診斷結果的準確性,為改善小兒的治療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武林,張明常.小兒腸套疊誘發因素初查及預防對策.調查研究,2017.

[2] 張金哲.小兒腸套疊——痙攣學說.臨床小兒外科雜誌,2004.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孩子腹痛嘔吐?警惕腸套疊
    寶寶哭鬧、嘔吐並不少見,但如果症狀持續,就要引起注意了。近日,3歲小男孩壯壯(化名)出現了嘔吐症狀並哭鬧不止,家人原以為孩子是腸胃炎,但持續2天後,症狀仍未消退。經造影檢查,壯壯被診斷為小兒腸套疊。據悉,小兒腸套疊多見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屬急症,初期症狀跟腸胃炎相似,隨著病程延長,患兒可能並發腸壞死或腹膜炎,出現嚴重的後果。
  • 孩子腹痛嘔吐?警惕腸套疊!
    寶寶哭鬧、嘔吐並不少見,但如果症狀持續,就要引起注意了。近日,3歲小男孩壯壯(化名)出現了嘔吐症狀並哭鬧不止,家人原以為孩子是腸胃炎,但持續2天後,症狀仍未消退。經造影檢查,壯壯被診斷為小兒腸套疊。據悉,小兒腸套疊多見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屬急症,初期症狀跟腸胃炎相似,隨著病程延長,患兒可能並發腸壞死或腹膜炎,出現嚴重的後果。屬於外科急症 空氣灌腸復位成功上周開始,壯壯在家出現嘔吐、哭鬧的情況,持續了兩天,父母帶他到醫院,醫生診斷為急性腸胃炎。
  • 寶寶出現頻繁哭鬧、嘔吐時,需警惕腸套疊
    淺顯易懂地來講就是腸子套腸子,上段腸套入下段腸內,多為小腸套入大腸內,嚴重者可引起腸管出血、壞死、感染等可危及生命。寶寶腸套疊的原因有哪些?陣發性哭鬧: 寶寶會因腹痛出現陣發性哭鬧、面色蒼白、滿頭大汗、四肢亂動、拒乳等。因腸道蠕動是規律性的,當腸道蠕動時腹痛劇烈,間歇時腸道蠕動減緩,則腹痛緩解,所以寶寶會哭一陣停一陣。2. 嘔吐: 因腸套疊時腸道內容物不能通過,發生梗阻,再加上腹部劇痛,可出現噁心、嘔吐,特別是進食之後會嘔吐的更厲害。
  • 寶寶哭鬧不止,很可能是腸套疊在搗鬼
    曾經有這樣的一個病例,患兒是10個月的男孩,胖乎乎的很可愛,這一天孩子出現陣發性的哭鬧(可表現為每次哭鬧數分鐘,此後十餘分鐘患兒安靜如常,在哭鬧的時間內寶寶可有進食的情況,因此我們說此時寶寶的表現為哭吃哭吃),同時伴有噁心嘔吐,家長以為孩子是不是飲食不合理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吃了益生菌等藥物也沒用環節,並且他們在換下來的尿不溼上面發現寶寶的大便都帶了血,並且腹部按壓是哭鬧得尤為厲害
  • 寶寶哭鬧不止,還拉這樣的便便,要警惕危險的「腸套疊」!
    所以,家有2歲以內的寶寶,家長要尤為警惕!腸套疊好發於男寶寶,男孩和女孩的發病比例通常為 2:1 或 3:2 。腸套疊有多危險?所以,家長口述的寶寶其他症狀或體徵通常將有助於確診。腸套疊最典型症狀是突發的、劇烈的、間歇性的腹部絞痛,寶寶可不自覺的抬起腿部以緩解疼痛,即使是還不會表達的寶寶,也會本能的因疼痛而蜷縮身體(狀似抽搐),伴有哭鬧,這種情況通常會持續幾分鐘。腹痛過後,寶寶通常會恢復安靜狀態,有皮膚蒼白、出汗等表現,並可暫時恢復正常活動。
  • 五大症狀早期判斷寶寶腸套疊
    醫生看這孩子症狀的確是肚子痛,而且一檢查,就在孩子的腹部隱隱摸到了小包塊。腹痛、哭鬧、腹部有包塊,這些指徵都很像小兒腸套疊的症狀。醫生趕緊告訴林寶寶的父母,如果真的遇上腸套疊,那情況就很兇險了,必須通過X光確診,並及時手術,否則拖得太長時間,孩子就可能會出現腸壞死等嚴重後果。  雖然不想給那麼小的孩子拍X光片,可林寶寶的爸媽還是給孩子做了個檢查。
  • 膠州一歲半寶寶患腸套疊哭鬧不止,空氣灌腸復位
    江女士稱孩子一整天都沒有按時排便,脾氣也大變,不停地哭鬧。家人餵他東西,他不領情,全都吐出來了。家人本想先觀察觀察,誰知到了晚上,孩子的症狀還是沒有好轉,怕孩子出事,才將其送到醫院。到了醫院後,凡凡又開始嘔吐且哭鬧得厲害,腹部摸到小包塊,急診彩超檢查結果是「考慮小兒腸套疊」。
  • 寶寶哭鬧不止、肚子疼,要警惕,小心腸套疊!
    九個月的昕昕莫名其妙的哭鬧,雙腿彎向胃部,還伴隨著嘔吐,看著孩子痛苦的表情,不知道怎麼了,只好趕緊送往醫院,醫生懷疑是腸套疊,馬上做b超確認。 小孩子的回盲部繫膜還沒有完全固定,容易造成腸道的一部分嵌入到另一部分,這時就會使套入的腸段受壓,使靜脈血和淋巴液淤積,使腸壁腫脹,就像套進筆帽的筆,壓力太大拔不出來,結果就會引起腸壁動脈阻塞,進而發生腸壞死,造成腹膜炎,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 嬰兒反覆嘔吐要當心!可能是腸套疊
    嬰幼兒嘔吐、哭鬧是常有的事情,但如果伴有血便、肚子有包塊就要引起重視了,可能是腸套疊,需要儘快就醫!近日,市濱海灣中心醫院就接診了這麼一名患兒。由於小銘年齡小,再加上腸套疊、腸梗阻、嘔吐、哭鬧,其內環境已經發生嚴重的紊亂,如果實施麻醉,風險極大。但時間就是生命,再拖患兒就可能出現腸壞死。醫生們就小銘的現狀緊急討論,麻醉團隊做足預案,最終決定外科手術。
  • 1歲半寶寶為何哭鬧不止?原是腸套疊作祟!寶寶出現這4種症狀父母...
    若48小時內不能發現並及時就診,嚴重的有可能會威脅孩子的生命!常常與腸炎相混淆,往往被家長忽略!而這種疾病就是腸套疊。這不,家住隨州的池女士,女兒哆哆今年一歲半,一天上午十點,按照往常習慣,應該準備睡覺,可這天,哆哆一直斷斷續續地哭鬧,到中午時哆哆吐出豆腐花樣的液體,媽媽以為是回奶便沒有多疑。
  • 寶寶突然腹痛難忍,拉出果醬便,一定要警惕腸套疊
    點擊查看 腸疊套這個詞,估計家長只是有所聽聞,卻又不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有所注意,因為腸套疊是嬰兒時期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就診不及時可能會造成缺血性壞死或穿孔,甚至危及生病。每個家長都應該了解這個疾病,以便能在早期識別及時就醫不耽誤孩子。
  • 孩子這樣哭鬧可能是腸套疊?會致命!
    認識腸套疊腸套疊是嬰兒期常見的腹部疾病,當小腸蠕動時,將後部的小腸推到前方,塞入前面的小腸,變成大腸包裹住小腸的情況,並且無法出來,會導致腸套疊疾病。嚴重的腸套疊可引起腸道壞死。如果不立即治療,將引起腹膜炎;如果腸破裂,可能導致敗血症,這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會致命。
  • 餵養不當也容易得腸套疊?寶寶有4大症狀速去醫院
    對於以奶類為主食的小寶寶,現在家長常選擇更適合歐美寶寶的進口配方奶粉,一不注意就容易衝得過濃、餵得過量。這些情況,都是導致孩子積食、脾胃虛上加虛的罪魁禍首。如果「虛上加虛」,寶寶的臟腑氣機就運行不暢,血行受阻,則引發腹痛。同時,孩子的腸道負擔也會相應增加,腸道蠕動更加頻繁,速度加快,很容易導致腸功能紊亂。
  • 餵養不當也容易得腸套疊?寶寶有4大症狀速去醫院
    引起腸套疊的最根本原因還是飲食不節,餵養不當。如果孩子頻繁腸痙攣、吃過東西就腹痛,但家長還沒有立即改變飲食餵養——少吃粗纖維的食物,迅速往吃少、吃軟、吃清淡的趨勢調整的話,孩子就有一定機率發展成腸套疊。另外,家長還要注意不要給孩子一次吃得過飽,或者剛吃完飯、喝完奶就進行激烈的跑跳運動。這些習慣也可能引起腸套疊。
  • 成人腸套疊,需警惕腸道腫瘤
    近日,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院區胃腸外科收治了一例成人腸套疊患者,成功實施手術後,患者康復良好。患者女性,50歲,反覆腹痛1年餘,每次在當地醫院對症治療後症狀好轉,故患者未引起重視。本次腹痛經對症治療後不能得到緩解,呈進行性加重,遂入住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入院後CT檢查提示腸套疊可能,加急實施了腹腔鏡探查,術中發現乙狀結腸腸脂垂髮炎,部分壞死,予以切除後,見位於空腸處的小腸套疊長約20Cm,行擴大腹腔鏡臍部橫切口,復位後見一空腸上端腫瘤,予以切除重建。患者本次腹痛為腸脂垂髮炎壞死所致,而小腸腫瘤症狀輕微,如不是此次手術發現,極易漏診,為此,長期腹痛患者需考慮小腸問題。
  • 幼兒腸套疊把握關鍵48小時
    關於腸套疊,這些事一定要知道:易發年齡:2個月~2歲急性腸套疊的高發年齡在2個月~2歲之間。而且,相比較而言,胖嘟嘟的寶寶更受腸套疊的青睞。關鍵時間:48小時內如果在發病48小時內寶寶沒有脫水錶現,肚子不脹,醫生會用氣灌腸療法使腸管復位,成功率可達95%以上。
  • 1-4歲孩子肚子疼、嘔吐,怎麼回事?什麼是腸套疊?
    1、最近這兩周內,竟然檢查出四個小朋友發生腸套疊了,不知為什麼最近腸套疊這麼高發?以前好多年都很少見的。而且都是症狀很不典型的,比較容易漏診的。2、而且令人奇怪的是書上寫了腸套疊的好發年齡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而最近發生腸套疊的孩子年齡都在3-4歲。3、而且最近孩子發生腸套疊的症狀都是肚子痛,緊接著就嘔吐。
  • 9個月寶寶嘔吐哭鬧、拉血便,帶醫院檢查後,才知患上「腸套疊」
    因為腸套疊時間長了之後,就會讓腸子部分壞死,這樣除非手術,否則的話,會越來越厲害。一、腸套疊為什麼會讓寶寶這麼痛苦呢?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病症?在孩子兩歲以內,尤其是男寶寶身上很容易發生這樣的病症,其實就是孩子肚子裡的一段腸管以內套的方式套入了相鄰的一段腸管內。
  • 兩歲以下孩子 最容易得腸套疊
    不久後,銘銘突然不明原因地哭鬧起來,可過一會兒,他又好了,好像沒發生過什麼事似的。如此反覆數次後,家人發現銘銘精神萎靡,便哄他睡覺。當天夜裡,銘銘陣發性地哭鬧,還嘔吐。雅芬給他揉肚子時,摸到其肚臍右側好像有一個臘腸樣的包塊,被嚇壞了,趕緊帶他到醫院看急診。經檢查,確診是「腸套疊」。因為發病時間太久,無法高壓灌腸復位,只好緊急進行手術復位,所幸腸管尚未壞死,術後孩子恢復良好。
  • 小兒腸套疊空氣灌腸復位術華西醫院就診攻略
    腸套疊是指某段腸管及其相應腸繫膜進入鄰近腸管內引起的腸梗阻,是嬰幼兒最常見的急腹症,居嬰幼兒腸梗阻病因的首位,具體介紹可戳連結華西醫院鍾麟教授談腸套疊:寶寶陣陣哭鬧,大便像果醬,警惕腸子「打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