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不止,還拉這樣的便便,要警惕危險的「腸套疊」!

2020-12-19 醫知袋鼠

半個月前,8個月的正正莫名其妙一陣陣哭鬧,哄也不停歇,不吃東西,還有嘔吐情況,雙腿蜷向腹部。看著寶寶痛苦難受的表情,爸爸媽媽趕緊帶正正來了醫院,醫生通過B超檢查確診是腸套疊。

幸運的是,因為送醫及時,僅通過灌腸就消除了正正的腸套疊,避免了更複雜的手術操作。

像肚子疼得團團轉的情況,我們小時候也都遇到過,每次哼哼唧唧喊疼,媽媽千年不變的做法就是「來來來,媽媽幫你揉揉就好了」。但!是 !如果是腸套疊引起的腹痛 ,僅僅是手工揉並不會作用,反而會延誤治療!

所以,建議家長提前了解一些關於腸套疊的知識,關鍵時刻或許能用得上!

腸套疊是什麼?

腸套疊是腸管的一部分及其繫膜套入其遠端或近端的腸腔內,腸管受壓,出現以嘔吐、腹痛、便血及腹部包塊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兒童外科常見急症。腸套疊是嬰幼兒急性腹痛的第二類常見病因,僅次於便秘。

腸套疊的寶寶中,有60%~65%是1歲以下的,其中以4~10個月的嬰兒最為多見, 80%~90%的發病年齡小於2歲。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一般不會說話,給父母和醫生判斷病情帶來困難。2歲以後發病率呈下降趨勢。

所以,家有2歲以內的寶寶,家長要尤為警惕!

腸套疊好發於男寶寶,男孩和女孩的發病比例通常為 2:1 或 3:2 。

腸套疊有多危險?

寶寶的回盲部繫膜尚未完全固定,易造成腸道的一部分嵌入到另一部分,使得套入的腸段受到壓迫,靜脈血和淋巴液淤積,進而出現腸壁腫脹,就好比套進筆帽的筆,壓力太大拔不出來。

腸套疊的寶寶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就會引起腸壁動脈阻塞,甚至造成腸壞死,引發腹膜炎,出現嚴重的腹脹及脫水,嚴重情況會危及生命。

寶寶得了腸套疊會有什麼表現?

腸套疊的嬰幼兒有4個典型症狀:

1、腹痛(間歇性的哭鬧)

2、嘔吐;

3、排果醬樣血便;

4、腹部觸及腫塊。

由於醫生的診斷還需要參考腹部絞痛史,而對於嬰兒來說,這點並不容易確認。所以,家長口述的寶寶其他症狀或體徵通常將有助於確診。

腸套疊最典型症狀是突發的、劇烈的、間歇性的腹部絞痛,寶寶可不自覺的抬起腿部以緩解疼痛,即使是還不會表達的寶寶,也會本能的因疼痛而蜷縮身體(狀似抽搐),伴有哭鬧,這種情況通常會持續幾分鐘。

腹痛過後,寶寶通常會恢復安靜狀態,有皮膚蒼白、出汗等表現,並可暫時恢復正常活動。但家長萬不可掉以輕心,一旦觀察到上述情況,就應該及時帶寶寶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疑似腸套疊該如何處理?

因為腸套疊目前還沒有有效措施進行預防,再加上很多家長對腸套疊的認識也不夠,覺得1/2000發病率的腸套疊怎麼可能發生在自家寶寶身上嘛?這些原因就導致了很多寶寶已經有了腸套疊的症狀,卻常常被家長當做腸胃炎或吃壞肚子來對待。

很重要的一點,腸套疊的寶寶大便易出血,或者大便看起來像果醬,一旦觀察到這種情況,家長務必要第一時間帶寶寶到醫院就診,及時查找腹痛的真正原因。

如果寶寶大便沒血是不是就可以排除腸套疊了呢?也不是!腸套疊的寶寶,大便出血或者排果醬樣大便的概率在50%左右,所以,有間歇性腹痛的寶寶即使沒有大便出血的情況,但伴有面色蒼白、頻繁嘔吐、精神差等表現,也需要及時就診。

對於已經診斷為腸套疊的寶寶,如果發現及時,通過灌腸就可以解決,寶寶也能少遭罪。而如果耽誤久了,在灌腸治療失敗後,就必須接受腹腔鏡手術,進行指壓整復了,通常輕度腸套疊,套入部分的血液循環在整復後就會改善。

也有極少數的腸套疊因套入的時間過長,套入部分受到擠壓缺血而壞死,以至於指壓整復無法施行,而必須將不能整復的腸管做局部切除接合處理,且術後寶寶需要接受更深層的後續治療。因此,一旦發覺寶寶出現了上述腸套疊的典型症狀,家長必須有所警覺,儘早帶寶寶就診。

時下,正值輪狀病毒等腸道病毒流行季節,如果小寶寶有腹痛、嘔吐情況,千萬不要忽視腸套疊的可能,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寶寶健康才能得以保證

相關焦點

  • 寶寶拉了這種便便,一定要警惕
    ,貼心鶴還準備了「便便比色卡」,方便給便便對號入座。,最後一種最危險!母乳餵養,媽媽要注意自身飲食的清淡,控制澱粉類、糖類食物的攝入。如果一段時間還沒有好轉,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要找專業醫生判斷。如果寶寶便便中,血和粘液融合、呈紅色粘凍果醬樣;並伴有不明原因陣發性哭鬧,面色蒼白、嘔吐等症狀時,首先該想到的就是腸套疊!
  • 寶寶添輔食後便便不一樣了?醫生:這類型大便很危險,家長要留意
    寶寶出生後,寶寶的任何一點異樣都會引起媽媽的警惕,其中,寶寶每天拉的便便就是家長的重點觀察對象:今天沒便便,會不會便秘了?便便有點稀,是不是拉肚子了?便便有點幹,是不是上火了?美美已經開始添加輔食,之前寶寶吃的都還不錯,後來有天白天寶寶突然變得很煩躁、愛哭鬧,哭幾分鐘之後又跟沒事人似的睡著了。但是過一陣子又會哭鬧一次,而且還不願意吃東西。想著寶寶早上拉的一次便便還挺正常,孩子哭完又睡了,覺得應該沒多大事,可能是新的輔食寶寶不太喜歡,就沒有強喂,只給他喝了點母乳。
  • 寶寶添輔食後便便不一樣了?醫生:這類型大便很危險,出現趕緊治
    寶寶出生後,寶寶的任何一點異樣都會引起媽媽的警惕,其中,寶寶每天拉的便便就是家長的重點觀察對象:今天沒便便,會不會便秘了?便便有點稀,是不是拉肚子了?便便有點幹,是不是上火了?美美已經開始添加輔食,之前寶寶吃的都還不錯,後來有天白天寶寶突然變得很煩躁、愛哭鬧,哭幾分鐘之後又跟沒事人似的睡著了。但是過一陣子又會哭鬧一次,而且還不願意吃東西。想著寶寶早上拉的一次便便還挺正常,孩子哭完又睡了,覺得應該沒多大事,可能是新的輔食寶寶不太喜歡,就沒有強喂,只給他喝了點母乳。
  • 寶寶哭鬧不止,很可能是腸套疊在搗鬼
    曾經有這樣的一個病例,患兒是10個月的男孩,胖乎乎的很可愛,這一天孩子出現陣發性的哭鬧(可表現為每次哭鬧數分鐘,此後十餘分鐘患兒安靜如常,在哭鬧的時間內寶寶可有進食的情況,因此我們說此時寶寶的表現為哭吃哭吃),同時伴有噁心嘔吐,家長以為孩子是不是飲食不合理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吃了益生菌等藥物也沒用環節,並且他們在換下來的尿不溼上面發現寶寶的大便都帶了血,並且腹部按壓是哭鬧得尤為厲害
  • 膠州一歲半寶寶患腸套疊哭鬧不止,空氣灌腸復位
    入院後,孩子被確診為腸套疊,醫生立即為其做了「空氣灌腸」腸套疊整復——將灌腸管道從患兒肛門置入,控制一定的壓力,將空氣灌入套疊的腸子遠端,讓氣壓使套入的腸子退回原處,促使套疊的腸子復位。整復治療過後,寶寶不再哭鬧,恢復了正常。醫院放射科主任祁波介紹,腸套疊俗稱「疊腸」,是嬰兒期最嚴重的外科急症之一。
  • 寶寶哭鬧不止、肚子疼,要警惕,小心腸套疊!
    寶寶小時候都有肚子疼的經歷,萬能的做法就是來媽媽給你揉揉,可是很多情況下揉揉不管用呀。 九個月的昕昕莫名其妙的哭鬧,雙腿彎向胃部,還伴隨著嘔吐,看著孩子痛苦的表情,不知道怎麼了,只好趕緊送往醫院,醫生懷疑是腸套疊,馬上做b超確認。
  • 五大症狀早期判斷寶寶腸套疊
    專家提醒:  2個月~2歲為「高危年齡」  于波提醒說,發生腸套疊的高危年齡在2個月到2歲之間的肥胖小孩。在這個時期的寶寶中,他們的胃腸系統發育還不完善,特別是一些肥胖的小嬰兒以及1歲左右的孩子,發生一些急腹症的機率會更高一些。因此,這個時期的寶寶在出現腹痛症狀時,家長得警惕。
  • 2個月-2歲寶寶陣發性哭吵當心腸套疊
    2個月~2歲為「高危年齡」  于波提醒說,發生腸套疊的高危年齡在2個月到2歲之間的肥胖小孩。在這個時期的寶寶中,他們的胃腸系統發育還不完善,特別是一些肥胖的小嬰兒以及1歲左右的孩子,發生一些急腹症的機率會更高一些。因此,這個時期的寶寶在出現腹痛症狀時,家長得警惕。
  • 9個月寶寶嘔吐哭鬧、拉血便,帶醫院檢查後,才知患上「腸套疊」
    敲開門之後問詢起來,發現寶寶不但哭鬧,而且還上吐下瀉,尤其是小腹部位,如果一觸碰,他的哭聲會更劇烈。寶媽原來認為是不是吃壞了肚子,但是看到這樣的情形顯然有點不對頭。尤其看到他們換下來的紙尿褲上面的大便都帶了血,就叮囑他們趕快帶寶寶去醫院。還好去的及時,到了醫院檢查以後,發現寶寶患了腸套疊。
  • 寶寶突然腹痛難忍,拉出果醬便,一定要警惕腸套疊
    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有所注意,因為腸套疊是嬰兒時期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就診不及時可能會造成缺血性壞死或穿孔,甚至危及生病。每個家長都應該了解這個疾病,以便能在早期識別及時就醫不耽誤孩子。什麼是腸疊套?80%的腸疊套病例都在 1 歲以內,常見於4-10月的寶寶(男寶比女寶更常見),是小兒普外科三大急診之一。
  • 寶寶腸套疊究竟多危險,寶媽親身經歷分享:差點要了我娃的命
    寶寶腸套疊對於寶媽們來說可能是一個比較熟悉的疾病了,其中嬰幼兒屬於高發人群,尤其是4到10個月的寶寶居多,而且腸套疊不及時治療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缺血性壞死或者穿孔,甚至危及到孩子的生命安全。所以家長們對於腸套疊還是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 寶寶肚子疼別忽視,小心是腸套疊!
    一般來說,不足兩歲的寶寶,經常會有胃脹氣、腸絞痛的情況,因為基本都會自愈,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危害,所以媽媽對此也不會太在意。但是有些時候,肚子疼也非常危險,就比如腸套疊,它是非常危險的一種病症,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那麼就可能出現腸管壞死、穿孔,腹膜炎等問題,嚴重的還可能有生命危險。
  • 1歲半寶寶為何哭鬧不止?原是腸套疊作祟!寶寶出現這4種症狀父母...
    而這種疾病就是腸套疊。這不,家住隨州的池女士,女兒哆哆今年一歲半,一天上午十點,按照往常習慣,應該準備睡覺,可這天,哆哆一直斷斷續續地哭鬧,到中午時哆哆吐出豆腐花樣的液體,媽媽以為是回奶便沒有多疑。直到哆哆症狀反覆,池女士這才帶哆哆去家附近的門診去檢查。經醫生初步診斷孩子是因為中暑導致的哭鬧和嘔吐,進行了艾灸的治療,但哆哆病情無好轉反而加重了。
  • 警惕腸套疊
    寶寶哭鬧、嘔吐並不少見,但如果症狀持續,就要引起注意了。近日,3歲小男孩壯壯(化名)出現了嘔吐症狀並哭鬧不止,家人原以為孩子是腸胃炎,但持續2天後,症狀仍未消退。誰知道,從醫院回來的當天夜裡,壯壯再次出現腹痛、哭鬧不止,還伴有精神萎靡。壯壯的爸爸媽媽覺得不對勁,再次帶他到醫院就診。經造影檢查,外科醫生發現壯壯患上了小兒腸套疊。父母聽了一臉懵,都沒聽說過這個病。
  • 警惕腸套疊!
    寶寶哭鬧、嘔吐並不少見,但如果症狀持續,就要引起注意了。近日,3歲小男孩壯壯(化名)出現了嘔吐症狀並哭鬧不止,家人原以為孩子是腸胃炎,但持續2天後,症狀仍未消退。經造影檢查,壯壯被診斷為小兒腸套疊。據悉,小兒腸套疊多見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屬急症,初期症狀跟腸胃炎相似,隨著病程延長,患兒可能並發腸壞死或腹膜炎,出現嚴重的後果。屬於外科急症 空氣灌腸復位成功上周開始,壯壯在家出現嘔吐、哭鬧的情況,持續了兩天,父母帶他到醫院,醫生診斷為急性腸胃炎。
  • 寶寶出現頻繁哭鬧、嘔吐時,需警惕腸套疊
    在兒科門急診,兒科醫生經常可以接診到因頻繁哭鬧、嘔吐來就診的寶寶,醫生除了問診及查體外,一般情況下,還會讓寶寶做胃腸道超聲檢查以排除腸套疊。腸套疊多發生於1~2歲的寶寶,以4~10個月的嬰兒多見,也是嬰兒期最常見的急腹症之一,需要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 寶寶的六種便便,要從中識別的健康信號。媽媽收藏學習!
    如果寶寶的便便持續泛灰,則可能是膽道閉塞。偶爾的情況則無需太過擔心。但出現黃疸症狀且便色灰,應及時就醫檢查。# 綠色新生兒便稀,食道功能弱,經常出現嘔吐現象。如果身體狀態良好或不發燒可能是暫時出現的症狀;如果寶寶發燒、哭鬧、厭食,臭臭次數多,可能是患了腸炎。
  • 腸套疊最愛2歲以下寶寶拖太久會危及生命
    孩子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很大程度上依靠父母的知識儲備河南商報記者王苗苗文/圖還不太會表達的寶寶突然哭鬧,不是餓了、想要玩具了、想睡覺了,就是哪兒不舒服了。而這種不舒服,有可能就是會要命的腸套疊。他說,患有腸套疊的寶寶常常煩躁哭鬧,大便會帶血,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就會引起腸壁動脈阻塞,甚至造成腸壞死,引發腹膜炎,出現嚴重的腹脹及脫水,而嚴重的會危及生命。提醒 寶寶突然哭鬧,可能是生病的信號確診寶寶是否患上腸套疊,需要參考寶寶的腹部絞痛史,可這對不會表達的嬰幼兒尤其是不滿1歲的嬰兒來說簡直不可能實現。
  • 小兒無故哭鬧當心腸套疊 專家:4至10個月寶寶易發
    醫生聽了老婆婆的描述,再看珍珍的情況和腸套疊很相似,檢查發現果然是腸套疊。  當老婆婆帶珍珍做完檢查回診室後,珍珍又哭了起來,老婆婆拿出手裡的奶瓶給珍珍餵奶哄她,被醫生看到立即制止。醫生介紹說,珍珍是腸套疊,非常危險,必須馬上住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不能吃任何東西。
  • 寶寶「腸套疊」危害大,家長怎么正確辨別?這3條信號要記牢
    寶寶「腸套疊」危害大,家長怎么正確辨別?這3條信號要記牢 二人世界突然成為三口之家,會讓夫妻沉浸在這份幸福中,遲遲不能自拔。但在清醒過來之後,也會為照料孩子感到頭疼,尤其是孩子哭鬧不止的時候,往往無法分辨孩子究竟是餓了要吃奶,還是生病了需要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