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頻繁哭鬧、嘔吐時,需警惕腸套疊

2020-08-28 兒科醫生小愛

在兒科門急診,兒科醫生經常可以接診到因頻繁哭鬧、嘔吐來就診的寶寶,醫生除了問診及查體外,一般情況下,還會讓寶寶做胃腸道超聲檢查以排除腸套疊。腸套疊多發生於1~2歲的寶寶,以4~10個月的嬰兒多見,也是嬰兒期最常見的急腹症之一,需要及時診斷,及時治療。那麼,今天小愛醫生就來說說寶寶腸套疊的那些事吧。

寶寶腸套疊是怎麼回事?

腸梗阻就是寶寶的某段腸管套入了鄰近腸管的腸腔內引起的腸梗阻。淺顯易懂地來講就是腸子套腸子,上段腸套入下段腸內,多為小腸套入大腸內,嚴重者可引起腸管出血、壞死、感染等可危及生命。

寶寶腸套疊的原因有哪些?

腸套疊具體原因目前仍尚不十分明確,多與飲食不當、腸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寶寶自身生理特點、胃腸功能紊亂、遺傳等因素相關,一般常見以下因素。

1. 餵養因素。出生後4個月至10個月是腸套疊的高峰期,原因可能是4個月以後的寶寶,開始逐步地添加輔食,在腸道沒有適應的情況下,就容易對寶寶的腸道功能造成影響,從而引起寶寶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從而引起腸套疊。

2. 回盲部生理解剖因素

寶寶回盲部富含淋巴組織,回盲瓣肥厚,蠕動強,回盲瓣唇狀凸入盲腸,若受炎症、食物刺激等可引起水腫、充血,引起拉動腸管移動出現腸套疊。

3. 感染因素

腸道腺病毒感染、輪狀病毒感染、腸炎等因素易發生腸道功能紊亂引起腸套疊。

4. 先天性腸畸形和其他器質性疾病

腸道發育畸形、息肉或憩室、腸道寄生蟲等也可引發生腸套疊。

寶寶腸套疊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 陣發性哭鬧: 寶寶會因腹痛出現陣發性哭鬧、面色蒼白、滿頭大汗、四肢亂動、拒乳等。因腸道蠕動是規律性的,當腸道蠕動時腹痛劇烈,間歇時腸道蠕動減緩,則腹痛緩解,所以寶寶會哭一陣停一陣。

2. 嘔吐: 因腸套疊時腸道內容物不能通過,發生梗阻,再加上腹部劇痛,可出現噁心、嘔吐,特別是進食之後會嘔吐的更厲害。隨著症狀的加重,寶寶可出現嗜睡、反應遲鈍等,嘔吐時可出現糞便樣液狀物,甚至出現腹膜炎、休克等等症狀。

3.血便: 最初可能有1~2次正常大便,之後可能會有膠凍狀果醬樣大便,這是由於腸套疊引起腸道內出血與腸液混在一起形成的排洩物。

4. 腹部包塊:寶寶哭鬧時腹部可觸摸到臘腸樣的條塊物,而且隨著腸道蠕動,包塊位置會移動。

寶寶腸套疊應如何護理和治療?

1. 寶寶平時要注意餵養,應逐步補充輔食,以少吃多餐為主。還要注意保暖,避免寶寶腹部受涼,及時補充衣物,以防止氣候變化引起腸道紊亂。積極預防腸道感染,儘量母乳餵養,同時應防止病從口入。當寶寶出現腹痛、嘔吐時,避免盲目給寶寶用藥,且送醫前不要餵食水,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再對症治療。

2. 如果寶寶一旦確診腸套疊,應及時對症治療。應給予一般護理,禁食水,改變體位觀察,或採用空氣灌腸復位等對症治療。如復位不成功,結合寶寶的情況,必要時需行手術治療。若長時間得不到治療,套疊的腸管會缺血壞死或感染等,風險極大。

3.治癒後一定合理飲食,保證小兒腸道功能的恢復,不要突然改變孩子的飲食,以流質食物為主,之後逐漸轉換為半流質食物,以利於寶寶腸道的逐漸適應,防止腸蠕動異常,以免引起腸套疊的復發。

關注 ,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助孩子更加健康活潑!

(免責聲明,以上科普內容僅供大家參考,只代表個人觀點,如果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寶寶哭鬧不止,還拉這樣的便便,要警惕危險的「腸套疊」!
    半個月前,8個月的正正莫名其妙一陣陣哭鬧,哄也不停歇,不吃東西,還有嘔吐情況,雙腿蜷向腹部。看著寶寶痛苦難受的表情,爸爸媽媽趕緊帶正正來了醫院,醫生通過B超檢查確診是腸套疊。幸運的是,因為送醫及時,僅通過灌腸就消除了正正的腸套疊,避免了更複雜的手術操作。
  • 孩子腹痛嘔吐?警惕腸套疊
    寶寶哭鬧、嘔吐並不少見,但如果症狀持續,就要引起注意了。近日,3歲小男孩壯壯(化名)出現了嘔吐症狀並哭鬧不止,家人原以為孩子是腸胃炎,但持續2天後,症狀仍未消退。屬於外科急症 空氣灌腸復位成功上周開始,壯壯在家出現嘔吐、哭鬧的情況,持續了兩天,父母帶他到醫院,醫生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打了針,吃了藥,壯壯看上去好了一些,父母覺得孩子應該沒問題了。
  • 孩子腹痛嘔吐?警惕腸套疊!
    寶寶哭鬧、嘔吐並不少見,但如果症狀持續,就要引起注意了。近日,3歲小男孩壯壯(化名)出現了嘔吐症狀並哭鬧不止,家人原以為孩子是腸胃炎,但持續2天後,症狀仍未消退。經造影檢查,壯壯被診斷為小兒腸套疊。據悉,小兒腸套疊多見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屬急症,初期症狀跟腸胃炎相似,隨著病程延長,患兒可能並發腸壞死或腹膜炎,出現嚴重的後果。屬於外科急症 空氣灌腸復位成功上周開始,壯壯在家出現嘔吐、哭鬧的情況,持續了兩天,父母帶他到醫院,醫生診斷為急性腸胃炎。
  • 寶寶哭鬧不止,很可能是腸套疊在搗鬼
    曾經有這樣的一個病例,患兒是10個月的男孩,胖乎乎的很可愛,這一天孩子出現陣發性的哭鬧(可表現為每次哭鬧數分鐘,此後十餘分鐘患兒安靜如常,在哭鬧的時間內寶寶可有進食的情況,因此我們說此時寶寶的表現為哭吃哭吃),同時伴有噁心嘔吐,家長以為孩子是不是飲食不合理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吃了益生菌等藥物也沒用環節,並且他們在換下來的尿不溼上面發現寶寶的大便都帶了血,並且腹部按壓是哭鬧得尤為厲害
  • 8月齡寶寶嘔吐哭鬧持續兩天 查出小兒腸套疊差點丟了命
    醫生提醒,小兒腸套疊發病率高且易被誤診,家長勿掉以輕心  寶寶哭鬧、嘔吐並不少見,但如果症狀持續,就要引起注意了。  近日,8個月大的小男孩壯壯(化名)出現了嘔吐症狀並哭鬧不止,持續2天後,家長覺得不對勁,趕緊送去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經B超和肛門指檢,壯壯被診斷為小兒腸套疊。  「小兒腸套疊多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雖屬急症,但是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不會產生太大的危害。」
  • 1歲半寶寶為何哭鬧不止?原是腸套疊作祟!寶寶出現這4種症狀父母...
    而這種疾病就是腸套疊。這不,家住隨州的池女士,女兒哆哆今年一歲半,一天上午十點,按照往常習慣,應該準備睡覺,可這天,哆哆一直斷斷續續地哭鬧,到中午時哆哆吐出豆腐花樣的液體,媽媽以為是回奶便沒有多疑。直到哆哆症狀反覆,池女士這才帶哆哆去家附近的門診去檢查。經醫生初步診斷孩子是因為中暑導致的哭鬧和嘔吐,進行了艾灸的治療,但哆哆病情無好轉反而加重了。
  • 孩子哭鬧、嘔吐?家長要警惕了!這些症狀可能是腸套疊,可導致腸道壞死
    在小兒腸套疊患兒中,2 歲以內的小兒發病率佔 85%,新生兒僅佔 1%~3%[1]。 典型的腸套疊四聯症包括:陣發性哭鬧、嘔吐、腹部包塊、果醬樣大便。 果醬樣便:疾病初期可能有 1~2 次正常大便,一般是在有規律的陣發性腹痛、嘔吐後 10 小時出現,多數為暗紅色果醬樣便,少數為鮮紅色血便。 當孩子出現長達幾個小時的無故劇烈哭鬧,時哭時停,或具備以上發病特點時,就要考慮腸套疊。
  • 五大症狀早期判斷寶寶腸套疊
    林寶寶的媽媽告訴醫生,兒子白天的時候被奶奶帶出去玩,到下午回家的時候,大家就發現他沒有按時排便,還脾氣大變,不停地哭鬧。媽媽餵他東西,他不領情,全都吐出來了。林媽媽本來想先觀察觀察,誰知到了晚上,孩子的症狀還是沒有好轉,林媽媽怕孩子出事,才把他送到醫院兒科裡來。  到了醫院,林寶寶又開始嘔吐了,他哭鬧得厲害,雙腿屈向腹部,感覺是肚子痛。
  • 小兒無故哭鬧當心腸套疊 專家:4至10個月寶寶易發
    27日,記者走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急診室時看到,兩名七十幾歲的老婆婆抱著半歲孩子正在問診。   中新網重慶11月27日電 (劉寒雪瀟)「醫生,我孫女一直哭,怎麼哄也哄不好。」
  • 膠州一歲半寶寶患腸套疊哭鬧不止,空氣灌腸復位
    一歲半寶寶哭鬧、嘔吐,竟是患上腸套疊,在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經過空氣灌腸腸子復位,日前恢復如常。9月8日晚,膠州1歲半的凡凡(化名)被母親江女士緊急送到了膠州某醫院,原因是孩子肚子痛得不正常。江女士稱孩子一整天都沒有按時排便,脾氣也大變,不停地哭鬧。家人餵他東西,他不領情,全都吐出來了。家人本想先觀察觀察,誰知到了晚上,孩子的症狀還是沒有好轉,怕孩子出事,才將其送到醫院。到了醫院後,凡凡又開始嘔吐且哭鬧得厲害,腹部摸到小包塊,急診彩超檢查結果是「考慮小兒腸套疊」。
  • 寶寶哭鬧不止、肚子疼,要警惕,小心腸套疊!
    寶寶小時候都有肚子疼的經歷,萬能的做法就是來媽媽給你揉揉,可是很多情況下揉揉不管用呀。 九個月的昕昕莫名其妙的哭鬧,雙腿彎向胃部,還伴隨著嘔吐,看著孩子痛苦的表情,不知道怎麼了,只好趕緊送往醫院,醫生懷疑是腸套疊,馬上做b超確認。
  • 2個月-2歲寶寶陣發性哭吵當心腸套疊
    腸套疊一般在夏秋季節比較多發,4~10個月的嬰兒發病率最高,2歲以後很少發病,以陣發性哭鬧、腹部摸到包塊、血便為顯著特點,有些人還可能出現嘔吐。寶寶腹痛,因為不會講述,臨床上可表現為突然發生哭鬧、屈腿、面色蒼白,腹痛緩解時仍可玩嬉或入睡。病初時可有1~2次正常大便,以後排出含血和黏液的糞便,像果醬樣。大多數患兒在起病後4~12小時,會出現帶有特徵性的果醬樣大便。
  • 9個月寶寶嘔吐哭鬧、拉血便,帶醫院檢查後,才知患上「腸套疊」
    敲開門之後問詢起來,發現寶寶不但哭鬧,而且還上吐下瀉,尤其是小腹部位,如果一觸碰,他的哭聲會更劇烈。寶媽原來認為是不是吃壞了肚子,但是看到這樣的情形顯然有點不對頭。尤其看到他們換下來的紙尿褲上面的大便都帶了血,就叮囑他們趕快帶寶寶去醫院。還好去的及時,到了醫院檢查以後,發現寶寶患了腸套疊。
  • 引起孩子睡覺時,出現哭鬧嘔吐等症狀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是寶媽媽的心頭肉,當孩子在睡覺時,經常出現哭鬧嘔吐等症狀,寶媽媽疼在心裡,就會著急的找原因,問醫生,到底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一,平時孩子飲食不規律、缺乏微量元素等等都容易引起孩子出現胃部不適、食慾下降、晚上煩躁哭鬧、嘔吐等症狀;二,病原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是炎症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或者是消化道疾病)時,就很容易引起孩子出現腹瀉、發熱、嘔吐、哭鬧煩躁等症狀;三,其他疾病,如腸套疊、腸梗阻、顱腦性疾病
  • 寶寶肚子疼別忽視,小心是腸套疊!
    一般來說,不足兩歲的寶寶,經常會有胃脹氣、腸絞痛的情況,因為基本都會自愈,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危害,所以媽媽對此也不會太在意。但是有些時候,肚子疼也非常危險,就比如腸套疊,它是非常危險的一種病症,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那麼就可能出現腸管壞死、穿孔,腹膜炎等問題,嚴重的還可能有生命危險。
  • 7種寶寶嘔吐的原因和應對的4個步驟
    吐奶時,只有幾勺量的奶順著寶寶的嘴角或下巴流出,而嘔吐時量更多,同時寶寶可能會哭鬧不安。調整方法:★少量多次,按需餵養★拍隔豎抱★進食半小時內不劇烈活動你家寶寶嘔吐是哪種情況?積食引起嘔吐若寶寶飯後嘔吐,精神轉好,則是因為吃得過飽,繼續觀察情況即可。
  • 寶寶哭鬧嘔吐竟是腸管套疊,新技術讓娃5分鐘捋順腸管
    楚天都市報1月14日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高琛琛 張祖國)5個月大的女嬰突然哭鬧、嘔吐,還出現了血便,在黃岡當地被確診為腸套疊,雖然用傳統方法復位成功,但腸子很快再次套疊。擔心孩子二次復位又要「吃射線」,家長心急如焚。轉至武漢兒童醫院後,專家出招新技術,在超聲監視下水壓灌腸復位,僅5分鐘便捋順腸管。
  • 餵養不當也容易得腸套疊?寶寶有4大症狀速去醫院
    小寶寶語言不通,一旦身體出狀況,很難準確表達,尋求幫助,需要家長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必要時,還要用鼻子嗅,用手觸摸、按揉。其中,觀察寶寶大便是所有家長的必修課。今天我們來講講寶寶大便的一種急症:草莓果醬狀便便。出現這種便便,追根溯源,就是孩子的飲食餵養出了問題。
  • 餵養不當也容易得腸套疊?寶寶有4大症狀速去醫院
    小寶寶語言不通,一旦身體出狀況,很難準確表達,尋求幫助,需要家長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必要時,還要用鼻子嗅,用手觸摸、按揉。其中,觀察寶寶大便是所有家長的必修課。今天我們來講講寶寶大便的一種急症:草莓果醬狀便便。出現這種便便,追根溯源,就是孩子的飲食餵養出了問題。
  • 幼兒腸套疊把握關鍵48小時
    關於腸套疊,這些事一定要知道:易發年齡:2個月~2歲急性腸套疊的高發年齡在2個月~2歲之間。而且,相比較而言,胖嘟嘟的寶寶更受腸套疊的青睞。關鍵時間:48小時內如果在發病48小時內寶寶沒有脫水錶現,肚子不脹,醫生會用氣灌腸療法使腸管復位,成功率可達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