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嘔吐竟是腸管套疊,新技術讓娃5分鐘捋順腸管

2020-12-22 騰訊網

楚天都市報1月14日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高琛琛 張祖國)5個月大的女嬰突然哭鬧、嘔吐,還出現了血便,在黃岡當地被確診為腸套疊,雖然用傳統方法復位成功,但腸子很快再次套疊。擔心孩子二次復位又要「吃射線」,家長心急如焚。轉至武漢兒童醫院後,專家出招新技術,在超聲監視下水壓灌腸復位,僅5分鐘便捋順腸管。1月13日寶寶出院,父母感激不已。

5個月的女寶慕慕(化名)家住黃岡市,10日晚上,她突然開始哭鬧,怎麼也哄也不好。一開始家人以為是著涼,但慕慕後半夜開始嘔吐、發燒、拉肚子。次日一早,爸爸王先生送孩子到當地醫院就診,彩超提示是急性腸套疊。在該院進行了空氣灌腸,腸管復位成功,但很快又再次套疊。醫生說,只能再次空氣灌腸,不然就得開腹手術。可夫妻倆心疼寶寶連續吃射線,更不忍心孩子開腹手術,在醫生建議下緊急轉院到武漢兒童醫院。

該院普外科一病區醫生李歡接診後,根據病情設計了超聲引導下水壓灌腸復位。在彩超監控下,經寶寶肛門注入生理鹽水,用水的壓力將套頭復位。僅5分鐘後,腸套疊復位成功,慕慕安靜下來睡著了。

武漢兒童醫院普外科一病區主任卞紅強介紹,腸套疊是小兒常見的急腹症,是指一部分腸管及其繫膜套入鄰近的腸管之中,臨床上出現急性腸梗阻的症狀,如嘔吐、腹痛、哭鬧不安等,高發於4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若不及時診斷治療,腸管套疊1-2天,套入的腸管血液循環受阻,並隨著腸蠕動腸管越套越緊,會導致腸梗阻、腸壞死、腸穿孔,嚴重時可出現感染中毒性休克,危及寶寶生命。

卞紅強介紹,一般來說,傳統的空氣灌腸復位必須在X射線下進行,患兒不容易配合,需家屬輔助幫忙,還有一定量輻射,大人孩子都要吃射線。去年7月起,該科在武漢首次採用超聲引導下水壓灌腸復位,這種方式治療小兒急性腸套疊,優勢更加明顯。首先就是可以避免患兒、家屬、醫生暴露在放射線下。第二,水灌腸設備是一次性的,避免交叉感染;而且操作簡便、壓力穩定、其成功率高,操作時間短,患兒痛苦小。尤其對於反覆腸套疊的患兒,重複進行也不會對孩子身體有所損傷。截止目前,該院已為20餘例腸套疊患兒復位成功。

專家提醒家長,如果寶寶嘔吐伴隨持續哭鬧或者血便,一定要到小兒外科就診,以免延誤治療時間。

相關焦點

  • 腸疊套多發於5歲兒童,是不容忽視的腹部疾病
    腸套疊是指腸管的一部分及其腸繫膜套入臨近的腸腔內引起的一種腸梗阻。一般是近端腸管套入遠端腸管。嬰兒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小腸末端容易嵌入大腸,導致腸套疊。本病是嬰兒時期最常見的急腹症。急性腸套疊多見於肥胖兒童,好發年齡為5個月至1歲半的寶寶。男童發病率高於女童。腸炎 、腹瀉、飲食制度的改變、高熱等,常是發病的誘因。腸套疊的症狀1.
  • ...道畸形女寶,出生10天就開始吐膽汁,機器人出手為新生兒捋順腸管
    日前,武漢兒童醫院專家搭檔「手術達人」達文西機器人接連救治了數名出生不足月的小寶寶,其中一名出生僅16天的腸旋轉不良女寶,經手術成功捋順腸管。昨日,武漢兒童醫院副院長、普外科專家段栩飛介紹,江城患兒家長對達文西「信得足」,不到一個月就已經完成手術31例。幾乎零出血切除壞死腸管上月初,孝感男寶錦錦(化名)出生了。
  • 寶寶出現頻繁哭鬧、嘔吐時,需警惕腸套疊
    在兒科門急診,兒科醫生經常可以接診到因頻繁哭鬧、嘔吐來就診的寶寶,醫生除了問診及查體外,一般情況下,還會讓寶寶做胃腸道超聲檢查以排除腸套疊。腸套疊多發生於1~2歲的寶寶,以4~10個月的嬰兒多見,也是嬰兒期最常見的急腹症之一,需要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 寶寶哭鬧不止,很可能是腸套疊在搗鬼
    曾經有這樣的一個病例,患兒是10個月的男孩,胖乎乎的很可愛,這一天孩子出現陣發性的哭鬧(可表現為每次哭鬧數分鐘,此後十餘分鐘患兒安靜如常,在哭鬧的時間內寶寶可有進食的情況,因此我們說此時寶寶的表現為哭吃哭吃),同時伴有噁心嘔吐,家長以為孩子是不是飲食不合理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吃了益生菌等藥物也沒用環節,並且他們在換下來的尿不溼上面發現寶寶的大便都帶了血,並且腹部按壓是哭鬧得尤為厲害
  • 寶寶出生時部分腸管裸露在外 專家團做手術放腸管「歸位」
    不料,孕婦懷孕至35周時突發早產,胎兒包裹裸露腸管的囊膜在宮內破裂,武漢兒童醫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10多位醫護人員展開「生命接力」,胎兒一出娘胎,專家爭分奪秒為她補肚皮,將裸露在外的腸管重新回納進小肚子裡,成功將女寶寶救治。12月15日,女寶寶康復出院。
  • 膠州一歲半寶寶患腸套疊哭鬧不止,空氣灌腸復位
    一歲半寶寶哭鬧、嘔吐,竟是患上腸套疊,在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經過空氣灌腸腸子復位,日前恢復如常。9月8日晚,膠州1歲半的凡凡(化名)被母親江女士緊急送到了膠州某醫院,原因是孩子肚子痛得不正常。這個時期的寶寶出現腹痛症狀時,還不會清楚地表達,這時候,家長必須要提高警惕,「察言觀色」,了解寶寶在跟你們「說」些什麼。寶寶發生腸套疊的表現,還是跟普通的肚子痛稍有不同的。1.哭鬧。寶寶哭鬧具有陣發性,哭鬧過後會恢復安靜。腸蠕動是疊套的助力,它牽動腸管的移動,會產生疼痛感。
  • 鎮江四院連夜救治一名因疝氣嵌頓導致腸管壞死的四歲寶寶
    金山網訊  記者從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獲悉,近日,四歲寶寶因疝氣嵌頓導致腸管壞死,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小兒外科連夜救治,不但最大範圍保住孩子的腸道結構和功能
  • 9個月寶寶嘔吐哭鬧、拉血便,帶醫院檢查後,才知患上「腸套疊」
    一、腸套疊為什麼會讓寶寶這麼痛苦呢?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病症?在孩子兩歲以內,尤其是男寶寶身上很容易發生這樣的病症,其實就是孩子肚子裡的一段腸管以內套的方式套入了相鄰的一段腸管內。發生了這樣的情況,孩子是非常痛苦的,他們不會說話,只能用哭來向家長表示出他的痛苦。
  • 寶寶出生時部分腸管裸露在外 醫生緊急手術放腸管「歸位」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李曜 王子茜)孕檢時發現胎兒部分腸管露在腹腔外,這可怎麼辦?在懷孕第26周時,張女士(化名)被查出胎兒存在腹裂的可能,也就是胎兒肚子上有個缺口,內臟會從缺口中露出,是一種罕見的畸形。近日,在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幫助下,張女士的寶寶順利降生並接受了手術治療,目前寶寶恢復良好。
  • 1-4歲孩子肚子疼、嘔吐,怎麼回事?什麼是腸套疊?
    3、而且最近孩子發生腸套疊的症狀都是肚子痛,緊接著就嘔吐。沒有果醬樣便,大便正常,沒有發熱,腹部軟,沒有包塊,症狀都不是很典型。第一個小朋友,女孩,3歲,只是腹部不適,稍有咳嗽,無嘔吐,大便正常,無哭鬧,只是精神稍差。第二個小朋友,男孩,4歲,肚子痛,一陣一陣的,伴隨嘔吐,肚子痛的時候哇哇叫,一會兒肚子不痛了,就恢復正常狀態。無發熱,無大便異常。
  • 7個月寶寶哭鬧不止,婆婆不聽醫生建議,一意孤行,孩子最終喪命
    寶寶腸套疊是小兒外科較為常見的急腹症,指的是某段腸管進入到了臨近的腸腔內引起腸道梗阻的現象。多發生在添加輔食或斷奶時,由於腸功能紊亂導致的。但該病早期容易誤診為消化不良或腸胃炎,治療不及時引發嚴重併發症。薇薇的寶寶七個月大了,最近一段時間寶寶總是哭鬧,每次都哭得撕心裂肺,薇薇很是心疼,就帶著寶寶去醫院了。
  • 八旬老太反覆腹痛、噁心,竟是因為腸管被「蠶絲」緊緊包裹!腹繭症...
    不同的是,腸管作「繭」卻只能「自縛」,造成嚴重的腸梗阻......近日,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單毓強主任醫師團隊成功治療一例「腹繭症」合併嚴重小腸梗阻的急腹症患者。手術歷時6小時,通過「抽絲剝繭」,終於將全部腸管分離開來,解除了梗阻。
  • 寶寶拉出這種「大便」時,家長們注意重視一下,早了解可以早避錯
    寶媽的話給大家吃了一個定心丸,還好寶寶沒事,否則真的要後悔死了。小寶寶為什麼會患有腸疊套?在我們了解孩子為什麼會被腸疊套折磨之前,需要知道的是腸疊套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腸疊套?我們每個人的腸組織都有自己的排列順序,他們在我們的腹中有序的工作著,出現腸疊套就是原本相鄰且有序的兩節腸管,因為某種因素套在了一起。
  • 濰坊市中醫院專家助力8月齡寶寶擺脫腸套疊
    1寶寶嘔吐哭鬧,竟是腸套疊2020年9月2日下午,小兒外科孫寧寧主任接診一位8個月大的小女寶彤彤,彤彤3天前就出現間歇性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偶有哭鬧,並且腹脹明顯,在院外沒有系統治療。2治療經過患兒入院後立即給予空氣灌腸一次,灌腸過程中發現腸套疊套頭不能移動,小腸不能充氣,複查彩超,見腸套疊仍存在,並能明確腸重複畸形位於套疊區域,考慮腸套疊為腸重複畸形引起,為繼發性腸套疊。腸套疊是小兒外科常見急腹症,空氣灌腸整復失敗後,若不及時進行手術,則腸管極易缺血壞死,該患兒具有絕對手術指徵,必須急症手術。
  • 寶寶哭鬧不止,還拉這樣的便便,要警惕危險的「腸套疊」!
    半個月前,8個月的正正莫名其妙一陣陣哭鬧,哄也不停歇,不吃東西,還有嘔吐情況,雙腿蜷向腹部。看著寶寶痛苦難受的表情,爸爸媽媽趕緊帶正正來了醫院,醫生通過B超檢查確診是腸套疊。幸運的是,因為送醫及時,僅通過灌腸就消除了正正的腸套疊,避免了更複雜的手術操作。
  • 娃研所丨截掉20cm腸子娃才保住命!這病怕拖,24小時不治可能會斷腸
    哭鬧不止、腹痛、嘔吐…… 許多家長會把寶寶這些症狀,簡單的歸根於「吃壞肚子了」,有些醫生還會大意的斷定「孩子這是胃腸炎了」…… 殊不知,有一種小兒常見病,就會出現上面那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