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普達人陳冬妮:願為少兒展開一片清朗星空—新聞—科學網

2020-12-19 科學網

 

《太空漫遊——宇宙中100個令人神往的目的地》的三位作者,既是天文學家,也是天文科普達人。除了出版科普書外,他們還是英國BBC電視節目《夜空》的主創人員。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派屈克·摩爾是知名的月球研究專家,是許多月面特徵的發現者,特別在難於觀測的邊緣區域,同時他也是《夜空》的主持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員克裡斯·林陶特是他的主持搭檔,英國皇家科學學院準會員、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員布賴恩·梅則是《夜空》的固定撰稿人。

「在國外,職業科學家做科普工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陳冬妮說,「歐美等國的各種科研基金,都有一定的比例是強制性用於科普工作的。因為基礎科學研究,一般使用的都是納稅人的資金,因此必須向全體納稅人解釋科研項目的必要性,這種解釋就是我們所說的科普。」

在陳冬妮看來,科學家做科普,優勢就在於科學家對所傳播科學的正確性和嚴謹性有相當的把握。「但在中國,科研基金沒有強制性的比例用於科普,專業的科研人員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從事科普工作。就拿在天文學領域來說,科研人員的大部分時間還是投入到專業的科研工作以及教學中。」

在科普形式上,陳冬妮介紹說,歐美各國、日本也都領先於中國。「他們的科普形式更立體,從電視節目,比如BBC、Discovery頻道等,到電臺廣播,從真人秀類的直播到公眾能直接參與的活動,還有互動主題講座等,不一而足。近年來,中國的天文科普活動有了可觀的進步,公眾參與類活動大大豐富,但在電視節目等視頻製作、可以讓中小學生動手的天文課堂活動等方面,差距還是很大的。」

目前,陳冬妮所在的北京天文館是我國唯一的大型專業天文科普場館,這個情況從1957年北京天文館建館就一直如此,估計要等到2018年上海天文館建館才會有改變。「與之相比,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甚至印度、巴西等國所擁有的天文館,無論從數量還是規模上,都遠超過我們。」陳冬妮說。

從2006年至今,陳冬妮從事天文科普工作已有十年。十年間,她看到的是,天文學是青少年兒童最感興趣的科學,但也是數理化天地生六大基礎學科中,唯一沒有被納入中小學義務教育的科目。「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

「天文學是最適合青少年兒童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科,沒有之一。」陳冬妮說,「因為當你作為一個碳基生物的個體,能夠真實勇敢地面對浩瀚宇宙時,你的心胸必然寬廣,求真求源的意識就會被喚起。而且天文學入門沒有任何物質門檻,對於老少邊窮地區,沒有光汙染的漆黑夜空,繁星點點,恰恰是生活在燈火闌珊的繁華都市中的人們可望不可及的。」

陳冬妮呼籲,天文學基礎教育能夠被納入九年義務教育,至少可以以校本課的形式大範圍推廣。「北京天文館作為全國唯一的專業天文科普單位,對青少年兒童的天文普及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也願意與全國的中小學合作,願為少年兒童展開一片清朗星空,讓他們能在星空下快樂成長。」

《中國科學報》 (2016-04-22 第6版 讀書)

相關焦點

  • 天文知識咋科普?繪本《走,觀星去》講述星空秘密
    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記者 上官雲)近日,天文類少兒科普繪本《走,觀星去》在北京舉辦新書首發式。據介紹,該繪本是一部兒童科普類讀物,以5—12歲的兒童為受眾目標,整本書著眼於「觀」這個字,通過用「肉眼」「望遠鏡」「宇宙飛船」等角度,對被觀察的「星星」進行全方位的剖析和詮釋。《走,觀星去》書封。
  • 點亮一片星空,願你今夜好夢
    因為我在那顆星球上對你笑對你而言就像整個星空都為你而笑一樣這樣你就擁有了為你而笑的整片星空——by 《小王子》仰望星空閃耀的星空就像沙漠裡的沙礫怎麼數也數不清小時候枕著漫天星光,就是一場好夢……今天的你,忙碌在城市的格子間加班、應酬、瑣碎……填滿了全部生活回家路上,刷著手機一條「百年難遇的雙子座流星雨」的新聞
  • 「星空之境」亮相泰國國家科博會—新聞—科學網
    「星空之境」亮相泰國國家科博會
  • 探尋新媒體時代傳統科普期刊走向—新聞—科學網
    《百科知識》雜誌社社長趙新宇介紹說,近年來雜誌對一些科普內容重新做了規劃,以《百科知識》為依託進行改寫,做了「迷你百科」科普秀節目,在喜馬拉雅等平臺播放,兩年多推出了400多期內容,效果不錯。 據悉,《百科知識》重點做科普視頻內容,把雜誌原來的科普內容做腳本重新改寫。現在有120多個視頻節目正在製作,包括一個完整的介紹24節氣的科普內容,以及與動物植物相關的科普內容。
  • 洪湖社區舉辦青少年天文知識科普活動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黃力雯)7月28日-29日,由洪湖居委會主辦,深圳市怡和楷青少年服務中心承辦的民生微實事項目—《仰望星空,青少年科普活動》在洪湖社區展開,洪湖社區領導關愛本社區青少年暑期生活本次活動旨在為洪湖社區青少年居民結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科普活動打開宇宙奧秘之門,達到開拓視野的目的。來自社區的49名親子家庭參加了本次活動。 夜下的繁星急劇的變化,清光皎皎,天空中細微的變化都呈現在仰望者的眼裡,人類對於星空的渴望是與生俱有的,我們總是期望著與宇宙的距離再近一些......
  • 今天,我們仰望星空——全國首家天文博物館先睹記
    →分類新聞→城建今天,我們仰望星空——全國首家天文博物館先睹記該項目今年被列入上海市政府改進和提升10所科普教育基地的實事工程後,1700多平方米的展位全新布置,近萬件深藏庫房的珍貴展品重見天日,期待眾人在歷史長河中拾貝,追尋遍布蒼穹的星跡。昨天,記者有幸先睹。
  • 中國科技館球幕影院恢復開放—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國科技館獲悉,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好轉,經主管單位批准,該館球幕影院將於8月22日恢復對外開放,這次重新開放為公眾準備了《地球你好》和《下一站太空
  • 毛新願:從航天博士到科普達人
    2020年5月5日,央視新聞微博發布這麼一條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將於今日18時發射。央視新聞邀請航天科普學者在線解讀新火箭、新飛船「新」在哪?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將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出徵,成為當日全世界矚目和關注的焦點。在火箭發射前後,有一青年航天博士一直在和央視新聞直播間連線,做了2個多小時的直播與評論工作。
  • 寫給星空的「情書」《望向星空深處》揭秘天文愛好與生命意義之間...
    他以專業、雋永的筆觸,帶領我們望向星空深處。他就像一位嚮導,帶領我們從地球出發,遊覽宇宙,欣賞土星環縫、獅子流星雨、指環星雲、室女超星系團、宇宙泡……他將個人的觀星經歷、星空科普和業餘天文史編織在一起,其寫作目的是「鼓勵讀者將夜空的絢爛變成人生的一部分」。
  • 「仰望星空」到科技館感受天文魅力
    「在家門口就能看天文展,還能參與互動體驗,真是太棒了!」「終於與市科技館新場館來了次親密接觸,首場展出感覺不錯!」8月7日,淄博市科技館新館首場展出「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正式開展,吸引了眾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觀展。
  • 上海科技館舉辦日食特展—新聞—科學網
    為激發觀眾對天文的好奇心,上海科技館原創策劃的「日月魅影
  • 西藏首座天文科普體驗館將於9月試運營
    記者從「藏域星球」天文體驗館項目推介及發布會上了解到,西藏首座天文科普體驗館——「『藏域星球』天文體驗館」 目前已建成,預計在今年9月試運營。  據了解,「藏域星球」天文體驗館位於西藏拉薩經濟開發區A區南側,項目用地面積7692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4000平米,總投資約1.87億元。
  • 四川藏區孩子入京參觀聯誼 天文館科普天文知識
    原標題:四川藏區孩子入京參觀聯誼 天文館科普天文知識   原標題:四川藏區孩子入京參觀聯誼 學天文知識巴塘小朋友參觀科技館  近日,甘孜州群眾工作之愛國感恩守法團結系列活動在北京天文館舉行聯誼。
  • 天文學家崔辰州:與公眾和天文愛好者分享同一片「星空」
    虛擬天文臺中紅外波段的宇宙塵埃圖 「這是一片多波段的『數字星空』,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天文資料庫。」一個探索星空的遙遠理想悄悄在他的心底發芽。 「我高考的時候,全國開設天文專業的還只有四所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於發揮不太理想,加上當年這些院校的天文專業在河北省招生名額很少,崔辰州在高考中與「天文夢」失之交臂,來到了如今河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河北工學院。
  • 「中國天眼」天文小鎮「科普旅遊」方興未艾
    「中國天眼」天文小鎮「科普旅遊」方興未艾 2017-08-23 19我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麼美的星空,像童話故事一樣...。。」進入貴州省平塘縣「中國天眼」景區的國際天文體驗館,來自浙江省嘉興市實驗小學的學生王澤未忍不住感嘆。  「請隨我一起,用心去感受探索未知宇宙的奧秘……」「哇!原來這就是我們居住的星球……」天文體驗館不停傳來導遊和學生互動的聲音。圖為夏令營學生在天文體驗館參觀。
  • 「地方篇」47雲南省麗江市科協:「天文科普」助推旅遊轉型升級
    麗江優質的星空資源為開展天文科普活動、推進天文科普旅遊提供了優越條件。近年來,麗江市科協聚焦「四服務一加強」工作職責,充分利用特色星空資源,積極探索科普教育新模式,創新打造「麗江星空」天文科普品牌,促進「科普+ 旅遊」融合發展,有效助推了旅遊業的轉型升級。
  • 到科技館看免費天文展 讓孩子們站上「仰望星空」制高點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8月7日訊 為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給暑期的淄博學子提供一方科普熱土,由淄博市科協、淄博市文明辦、淄博市教育局聯合主辦,淄博市科技館承辦的「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於8月7日在淄博市科技館新館開展。
  • 「動手學天文」——北京天文館建館60周年 科普活動再「升級」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題:「動手學天文」——北京天文館建館60周年 科普活動再「升級」  新華社記者 蓋博銘  「萌萌噠」的指示標引領著參觀者們前往北京天文館不同展廳:中國古代天文圖拓印體驗、四季星空星座圖繪製體驗、天文望遠鏡實地觀測.......9月10日起,北京天文館開展「天文科普月
  • 第四屆北京•延慶天文科普發展論壇開幕
    2020年9月19日,第四屆「延慶天文科普發展論壇」暨「加強館際交流與館校合作探討主題研學基地建設沙龍」在北京市延慶區舊縣中學拉開序幕。為推動首都地區群眾性科普活動廣泛開展,營造創新文化傳播氛圍,促進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北京市科協在2020年全國科普日期間,舉辦了「首都科普」聯合行動系列活動。本次活動被列入市科協系列活動之中。
  • 上海科技館「星空之境」原創天文主題展泰國開展
    走進「星空之境」展覽,觀眾產生的第一感受就是「太美了」。(上海科技館供圖)  由上海科技館和泰國科技部、國家天文臺、國家科技館聯合主辦的「星空之境」原創天文主題巡展昨天在泰國國家科技館開展,展期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