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學天文」——北京天文館建館60周年 科普活動再「升級」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題:「動手學天文」——北京天文館建館60周年 科普活動再「升級」

  新華社記者 蓋博銘

  「萌萌噠」的指示標引領著參觀者們前往北京天文館不同展廳:中國古代天文圖拓印體驗、四季星空星座圖繪製體驗、天文望遠鏡實地觀測.......9月10日起,北京天文館開展「天文科普月」系列活動,科普電影展映、科普講座等活動拉近參觀者與天文知識的距離。

  據了解,今年9月29日是北京天文館建館60周年紀念日,作為亞洲第一座大型天文館,北京天文館累計科普人次已達2300萬。

  在10日舉辦的「天文館之夜」中,記者體驗了繪製四季星空星座圖。「春季星空最著名的就是北鬥七星,在大熊座尾部……」授課老師介紹著北鬥七星的位置與故事,「北鬥的前四顆星也叫做魁星,也就是文曲星。」

  陳梓萌小朋友坐在第一排,專注地聽老師講解星座的故事。家長告訴記者,自己也是天文愛好者,但有些知識似懂非懂,有這樣一個機會讓孩子系統地接觸天文知識,能夠激發他的學習興趣,自己也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

  在宇宙暢遊系列展廳,小朋友才是這裡真正的主人。不少小朋友們一邊操作著機器,瀏覽宇宙各星系的位置,還一邊給爸爸媽媽講解,儼然成為一個「小大人」。

  88個星座我們都能看到麼?記者體驗用折反式天文望遠鏡觀察距離地球25.3光年的織女星,鏡頭裡星光璀璨。另一架望遠鏡裡的土星「光環」如禮帽一般,清晰可見。

  據介紹,天文科普活動也將更加「國際化」。來自荷蘭、美國、德國的天文科普影片將在館內上演。美國高校的學者也將帶來最新科研發現,與參觀者近距離溝通交流。

  科普館是眾多科學設想變為現實的「見證者」。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郭廣生表示,天文科學知識普及是天文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文館的校外教育職能將對傳播知識、培養科學興趣及創新精神起到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北京天文館慶60歲生日 門票及劇場票全部優惠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 體驗中國古代天文圖拓印技術,繪製四季星空「地圖」,聽大咖講述天文發展歷史……9月10日晚,北京天文館舉行慶祝建館60周年紀念活動「天文之夜」。記者從活動中了解到,為了慶祝60歲生日,北京天文館將9月定為「天文科普月」,這個月裡天文館展廳門票將從10元優惠至5元,影片門票一律20元。
  • 北京天文館開「夜場」慶60華誕
    開「夜場」、辦展覽、放映14部「北京國際科技電影展」優秀影片……9月29日,北京天文館將迎來60華誕,從9月10日起一系列慶生活動拉開序幕。9月10日,北京天文館發布消息:9月將實行票價優惠,展廳票由每人10元優惠至5元、劇場票由每人45元或30元不等統一優惠至20元。10月1日起,恢復正常票價。
  • 天文科普教育專家郭紅鋒:天文要動手學
    日前,在一場直播活動中,中國國家天文臺高級工程師、天文科普教育專家郭紅鋒向中小學生科普火星知識,並且鼓勵大家親自看一看星空。 引「動手學天文」進科普教育課堂 火星是太陽系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人們可以直觀地通過肉眼觀測到火星。
  • 天文科普教育專家郭紅鋒:天文要動手學
    日前,在一場直播活動中,中國國家天文臺高級工程師、天文科普教育專家郭紅鋒向中小學生科普火星知識,並且鼓勵大家親自看一看星空。引「動手學天文」進科普教育課堂火星是太陽系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人們可以直觀地通過肉眼觀測到火星。
  • 北京天文館迎60歲生日 仰望星空60年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在西直門外開館迎客,2004年,天文館新館對公眾開放。今天,北京天文館迎來了60歲生日,甲子一輪迴,半個多世紀以來,北京天文館影響了一代代國人,這裡是科學家傳播科學、普及知識的地方,是民眾在鋼筋水泥城市中仰望星空、思考宇宙的地方。
  • 北京天文館新年夜呈現科普視聽盛宴
    2019年的最後一個夜晚,北京天文館星光璀璨、熱鬧非凡,近千名天文愛好者聚集在館內,共同參與由北京市科研院科學傳播中心主辦、北京天文館承辦的「擁抱漫天星辰,共享盛世華誕」主題新年夜活動,度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跨年之夜。
  • 觀測月球、天文拓印,北京天文館舉辦新年活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館長星夜秀、天文觀測、天文拓印……今晚,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傳播中心主辦的新年活動在北京天文館舉行
  • 一甲子北京天文館 漸成市民科普聖地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最早修建並由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管理的一座大型科普場館,北京天文館於1955年10月24日動工建造,1957年9月29日正式開館,至今已經走過六十載春秋。在總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的老館裡,天象廳中央安放一臺世界最先進的大型天象儀,完整的天象表演系統可以放出大約9000顆恆星以及星座名稱和星座連線、坐標系和太陽系行星運動、中國古代星座的名稱和連線等奇妙景象。
  • 圖記|北京天文館開展「北科院科技周·天文館之夜」活動
    10月18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傳播中心主辦,北京天文館承辦的「北科院科技周·天文館之夜」將在北京天文館拉開帷幕。望遠鏡觀賞秋季星空、手工拓印古代星座、科學舞臺秀、天文攝影師大賽獲獎作品……北京天文館夜場活動再度重磅來襲。
  • 四川藏區孩子入京參觀聯誼 天文館科普天文知識
    原標題:四川藏區孩子入京參觀聯誼 天文館科普天文知識   原標題:四川藏區孩子入京參觀聯誼 學天文知識巴塘小朋友參觀科技館  近日,甘孜州群眾工作之愛國感恩守法團結系列活動在北京天文館舉行聯誼。
  • 2019-2020北京天文館新年夜活動攻略(時間+門票)
    誠邀廣大公眾,共襄祖國繁榮盛世,共享科普發展成果,用璀璨星光點亮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嚮往。  活動突出科學性、趣味性、互動性,囊括館長星夜秀、天文觀測、天文拓印、「太空·你好」藝術作品展、2019年攝影師大賽作品展、科普節目展映等10項精彩內容,用輕鬆有趣的方式為您薈萃天文學知識。
  • 北京天文館每日參觀人數限額升至7200人,恢復開展科普活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記者今天(9月27日)獲悉,從10月1日起,北京天文館將調整每日參觀限額至7200人,上午、下午各3600人。同時,逐步恢復開展科普活動,繼續實行分時入館、預約購票等限流措施。根據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北京天文館決定自2020年10月1日起提升每日預約參觀人數。十一期間將恢復「天文小講堂」活動,同時有新活動「宇宙觀察員」「略說天文」與觀眾見面。科技輔導員也將逐步走進展廳,為觀眾提供免費講解。北京天文館開放時間為周三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館)。
  • 第四屆北京•延慶天文科普發展論壇開幕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科院高能所、北京天文館、北京郵電大學等單位的十餘名專家,北京市科協、北京科學中心、延慶區等各支持單位的嘉賓,北京市中小學天文社團及天文愛好者代表及天文設備廠商代表共50餘人共同出席了活動。
  • 北京博物行記: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也是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圖片版權所有,如欲轉載請先徵得同意』天文館館包含A、B兩館,A館是老館,裡面的天象廳是大陸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廳,B館於2004年底正式建成開放,內有宇宙劇場、4D劇場、3D劇場3個科普劇場。
  • 中國第一座天文館,可以觀看精彩的高科技電影,觀測天文臺!
    北京天文館是中國第一座天文館,分為A館(老館)和B館(新館)兩座。館內以精彩的劇場展示為主,遊客可以通過觀賞震撼刺激的高科技電影、觀測天文臺、參觀展覽等活動來了解宇宙的起源與發展,學習天文知識。B館內有宇宙劇場、3D劇場、4D劇場共三個天文劇場,以及天文展廳、太陽觀測臺、大眾天文臺、天文教室等各類科普教育設施。 其中,半徑為18米的宇宙劇場擁有標準半球全天域銀幕,能同時為200名觀眾呈現出氣勢恢宏的立體天幕效果,這在我國大陸地區獨一無二。4D劇場不僅能夠呈現栩栩如生的立體影像,還能產生噴水、噴風、拍腿等多種特效,為你帶來身臨其境的奇妙科普體驗。
  • 天文館「天文小講堂」榮獲 2020年「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近日,北京天文館「天文小講堂」項目參與北京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被評選為北京市2020年「終身學習品牌項目」。2020年「終身學習品牌項目」獎牌北京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辦
  • 環球網專訪北京天文館書記李健文:牢記初心使命,發展天文科普
    北京天文館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建立的第一座大型天文館,是國內天文科普領域的「領頭羊」。建館以來,北京天文館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以科普天文學知識為己任,在天文科普領域屢創佳績。進入新時代,又與時俱進,依靠先進科技裝備創新天文科普手段,為國內天文愛好者打開了解天文學知識的一扇窗。北京天文館具體是如何進行科普的?北京天文館書記李健文將為您揭曉答案!
  • 北京天文館舉行「仰望星空」科學之夜活動
    為滿足公眾多樣化科普需求,在2020年科技活動周期間,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國外人才研究中心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於8月25日,在北京天文館舉辦了「仰望星空」科學之夜活動。
  • 北京自然博物館、天文館等推出40餘項精彩活動
    今日起至20日,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天文館等多家科普場所將推出40餘項精彩豐富的活動。這是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首屆「科技周」的重要活動內容。武亦彬 攝資料圖北京天文館將舉行「天文館之夜」、「『一帶一路星空下』北科天文講堂」、「宇宙少年團」和「天文小講堂」等主題活動,其中「天文館之夜」活動包括「一帶一路星空下」首屆天文攝影師大賽頒獎禮、攝影展、望遠鏡觀土星、科普劇《月宮那些事》展演、手工拓印和活動留影牆等環節。
  • 千名天文愛好者天文館裡迎新年,看2019最後一夜的月亮
    夜幕降臨,近千名天文愛好者聚集在北京天文館,度過2019年的最後一個夜晚。這裡,一個精彩紛呈的天文主題新年夜活動正在上演。「撥動『時光機』,我們把頭頂的星空轉動到今天凌晨。在北京天文館天象廳,一場浪漫的「星夜秀」正在上演。「參星將沉,商星升起。『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代詩人杜甫用不同時出現在夜空中的兩顆星星,來比喻人對別離的無奈和對浩渺人生的無力。而至此,我們冬季的『一夜』也將落幕。」 資深天文科普專家、北京天文館副館長齊銳藉助天象儀帶領觀眾們一起遊歷星空,為觀眾們講述星星背後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