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普教育專家郭紅鋒:天文要動手學

2020-08-14 新華社

「現在生長在城市裡的人可能看不到幾顆星,如果同學們有機會到野外去,到鄉間去,當你看到滿天繁星的時候,你肯定會有一種熱切的期盼。」日前,在一場直播活動中,中國國家天文臺高級工程師、天文科普教育專家郭紅鋒向中小學生科普火星知識,並且鼓勵大家親自看一看星空。

引「動手學天文」進科普教育課堂

火星是太陽系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人們可以直觀地通過肉眼觀測到火星。郭紅鋒介紹,(2020年)7月下旬的晚上11點多,可在夜空的最東邊看到火星發著微微的紅光躍起,並且它會一天比一天更早升起。

除了用肉眼直接觀測火星,望遠鏡也為人類進一步認知火星提供了科學支撐。郭紅鋒鼓勵中小學生利用學校、天文館等資源,藉助天文望遠鏡等工具和多媒體化的豐富手段,親自參與觀察、了解、探索外星體和太空,實地認知比書本更豐富的知識。

從小熱愛天文的郭紅鋒直到讀大學才接觸到天文望遠鏡,她說,這仿佛為她打開了一扇窗。在後來的學習與工作經歷中,「動手學天文」的教學方法引起了她的關注。2004年,郭紅鋒將這一理念引入到她的天文科普教育課堂,並且編寫了相關教材、籌建了遠程動手教學天文網站。郭紅鋒介紹,在這一教學方法下,中學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獲得一手的天文數據,接觸珍貴的天文望遠鏡資源,親自動手探求宇宙知識,從而對書本中的內容產生感性認識並融會貫通。

「科學需要探究精神」

究竟是地球圍繞太陽轉還是太陽圍繞地球轉?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為什麼會有夾角?如果沒有夾角會怎樣……郭紅鋒向觀眾提出許多諸如此類看似簡單的問題。她說:「這些問題的答案如果只從書本得來,不做深入探究,也許在考試中能拿到滿分。但這些結論在什麼時代由誰研究、從什麼實驗方法得來、為什麼全世界科學家信服這一結論進而可以寫到書本中去……這些問題如果不去追問,不去探究科學研究過程,沒有自己的思考、理解、體會,不懂得科學方法與科學思維,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在之後獨立從事發明創造性工作。」

郭紅鋒告訴記者,在她多年從事中小學科普教育工作中,學生們大多喜歡提出諸如「什麼是黑洞?」「到底有沒有外星人?」「《火星救援》裡主角在火星種土豆的劇情是真的嗎?」等問題。在她看來,大多數孩子只想要一個簡單答案。但科學不是這麼簡單的,許多問題超出了孩子們現在的知識背景,但可以保持興趣,像科學家一樣一步步探究下去,將來有可能與相關領域的科學家一起參與推進這些問題的研究進程。科學研究永遠沒有止境。」

相關焦點

  • 天文科普教育專家郭紅鋒:天文要動手學
    日前,在一場直播活動中,中國國家天文臺高級工程師、天文科普教育專家郭紅鋒向中小學生科普火星知識,並且鼓勵大家親自看一看星空。 引「動手學天文」進科普教育課堂 火星是太陽系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人們可以直觀地通過肉眼觀測到火星。
  • 「動手學天文」——北京天文館建館60周年 科普活動再「升級」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題:「動手學天文」——北京天文館建館60周年 科普活動再「升級」  新華社記者 蓋博銘  「萌萌噠」的指示標引領著參觀者們前往北京天文館不同展廳:中國古代天文圖拓印體驗、四季星空星座圖繪製體驗、天文望遠鏡實地觀測.......9月10日起,北京天文館開展「天文科普月
  • 和平精英攜《中國國家天文》開啟最專業天文科普
    9月19日,在第17個全國科普日當天,《和平精英》宣布與《中國國家天文》雜誌聯手,打造趣味科普活動。這一次,特種兵可以在遊戲內外,觀看日食重現、參觀天文展、探索科普物件,了解有天文有關的知識。為了能給大家打造最專業最有趣的科普活動,《中國國家天文》雜誌執行主編、恆星級黑洞研究團組首席科學家苟利軍老師,應邀成為本次聯動的首席宇宙冒險指揮官。不僅如此,9月22日19點30分至21點,苟利軍老師還會攜手"逍遙散人"、"二老師原創"、"貓不吃芒果"、"畢導THU"等人氣主播或UP主,打造"史上最有學術水平的一場天文科普直播"。
  • 「藏域星球」天文科普體驗館開館啦!
    14日上午,「藏域星球」天文科普體驗館開館儀式在西藏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文公園舉行。據介紹,「藏域星球」天文科普體驗館2017年11月開建,是西藏首個以天文為主題的科普館,更是目前全國展區面積最大的沉浸式互動體驗館。
  • 第四屆北京·延慶天文科普發展論壇暨加強館際交流
    本次活動有幸邀請到了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科院高能所、北京天文館、北京郵電大學等單位的十餘名專家,北京市科協、北京科學中心、延慶區等各支持單位的嘉賓,北京市中小學天文社團及天文愛好者代表及天文設備廠商代表共50餘人共同出席了活動。
  • 環球網專訪北京天文館書記李健文:牢記初心使命,發展天文科普
    北京天文館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建立的第一座大型天文館,是國內天文科普領域的「領頭羊」。建館以來,北京天文館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以科普天文學知識為己任,在天文科普領域屢創佳績。進入新時代,又與時俱進,依靠先進科技裝備創新天文科普手段,為國內天文愛好者打開了解天文學知識的一扇窗。北京天文館具體是如何進行科普的?北京天文館書記李健文將為您揭曉答案!
  • 南京天儀公司在拉薩舉辦大型天文科普活動
    8月5日,由中國科學院主辦,南京中科天文儀器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三屆「同一片星空·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天文科普交流」活動在拉薩隆重舉行。 臺、港和內地的60多位天文愛好者參加了活動。活動通過學術報告和實際的天文觀測,開展內地與港臺地區的天文交流。目前,「同一片星空」主題活動已經成為中國科學院推廣科普工作的品牌活動。
  • 第四屆北京•延慶天文科普發展論壇開幕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科院高能所、北京天文館、北京郵電大學等單位的十餘名專家,北京市科協、北京科學中心、延慶區等各支持單位的嘉賓,北京市中小學天文社團及天文愛好者代表及天文設備廠商代表共50餘人共同出席了活動。
  • 西藏開建首個天文科普體驗館
    新華社拉薩12月16日電(記者張宸)記者從西藏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獲悉,西藏首個天文科普體驗館——拉薩天文科普體驗館日前正式開工建設,計劃於明年8月投入運營。  據了解,拉薩天文科普體驗館位於拉薩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計劃投資1.69億元,佔地面積7692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
  • 西藏首個天文科普體驗館將在今年投入運營
    原標題:西藏首個天文科普體驗館將在今年投入運營   5月17日下午,由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辦的「藏域星球」天文體驗館項目推介及發布會在拉薩舉行。據了解,西藏首個天文科普體驗館——拉薩天文科普體驗館預計將在今年9月試運營。。
  • 貴州天文科普基地研學遊成「新寵」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與跨省遊開放,國慶中秋假期期間,圍繞「中國天眼」的科普研學遊成「新寵」,許多中小學生來到貴州平塘天文小鎮,了解天文科普知識並感受大國工程的科技魅力。「第一顆藏青色的星球,它是水星,水星上有水嗎?
  • (服務·生活)西藏開建首個天文科普體驗館
    新華社拉薩12月16日電(記者張宸)記者從西藏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獲悉,西藏首個天文科普體驗館——拉薩天文科普體驗館日前正式開工建設,計劃於明年8月投入運營。  據了解,拉薩天文科普體驗館位於拉薩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計劃投資1.69億元,佔地面積7692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館內有科技體驗廳、球幕影院、VR影院、觀星望遠鏡等體驗項目,可開展天文發現發布會、科技講座、星空觀測等科普教育活動。  「天文科普教育是天文事業發展的一部分。」項目法人張保柱說,「拉薩天文科普體驗館將成為公眾了解天文知識的重要載體。
  • 天文知識幫助學生開闊眼界
    主題閱讀:關於天文科普教育 近期發生的月全食天象,在公眾中掀起了又一輪天文科普熱,天文教育的話題也再次引起天文科普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目前,國內不但在中小學沒有天文方面的專門課程,即使在大學階段,真正有機會了解和學習天文的學生人數也非常少,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部分教育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已經認識到了國內在天文科普教育方面的欠缺乃至空白,少數學校與天文科普場館開始攜手致力於天文科普教育的探索和嘗試。
  • 益陽:暑假天文科普第三課星座的秘密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特約記者 曹國軍 通訊員 黃賽軍)&34;8月10日上午,精彩互動的神秘星座的秘密天文科普知識講座,吸引著放暑假的益陽中小學生來聆聽,十位學生還開心地領到珍貴的獎品隕石。,在益陽市圖書館三樓多功能報告廳舉行,特邀益陽市天文學會理事長、隕石收藏家譚永鑫主講,暑假天文科普第三課探究星座的秘密。
  • 探尋天文科普 邂逅詩和遠方——平塘克度:天文小鎮的美麗嬗變
    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效體現在群眾的吃、穿、收入、教育、醫療、住房以及鄉村面貌的改變等方方面面,今天,我們與記者一起去感受近年來平塘縣克度鎮的嬗變。平塘克度,是中國從貴州看宇宙的眼睛。仰望星空時,你是否想過 ,在宇宙的另一端有沒有一雙眼睛也正在望著這片土地?在這裡,你可以聆聽來自外太空的奇妙聲音,還能夠遙望浩瀚宇宙。
  • 探訪天文體驗館 感受宇宙的奧秘
    對很多人來說,西藏是神秘的,天文也是神秘的,這不禁讓我們更加期待,當天文遇到西藏,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2月14日上午,「藏域星球」天文科普體驗館開館儀式舉行。昨日,記者現場探訪了天文科普體驗館,與科技零距離接觸,感受宇宙的奧秘。
  • 第四屆北京·延慶天文科普發展論壇暨加強館際交流與館校合作探討主題研學基地建設沙龍開幕
    本次活動有幸邀請到了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科院高能所、北京天文館、北京郵電大學等單位的十餘名專家,北京市科協、北京科學中心、延慶區等各支持單位的嘉賓,北京市中小學天文社團及天文愛好者代表及天文設備廠商代表共50餘人共同出席了活動。
  • 江蘇省天文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高淳成功召開
    崔院士致辭中強調,習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創新大會和兩院院士大會上說:「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江蘇省天文學會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省級天文學會,學會立足江蘇南京,坐擁全國學科最全,科研、教育技術研發力量最強的天文機構,在全國獨一無二。
  • 西藏首個天文科普體驗館讓雪域高原「星光璀璨」
    何蓬磊 攝中新網拉薩12月14日電 (張偉 何蓬磊)「這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文科普體驗館,也是中國展區面積最大的沉浸式互動體驗館,不僅填補了雪域高原在天文科普領域的空白,也將吸引更多的海內外旅遊者到西藏來。」14日,在拉薩舉行的「藏域星球」天文科普體驗館(簡稱「藏域星球」)開館儀式上,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區工商聯主席阿沛·晉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文科普站在西藏阿里掛牌
    中國科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以科研帶科普、以科普促科研的形式,充分發揮中國科協的科普資源開發優勢和阿里天文臺觀測條件優良、科研創新能力強的優勢,力爭將阿里天文臺科普站打造成為集天文觀測、科普展教於一體,世界海拔最高、獨具特色的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實現我國高高原天文科普場所從無到有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