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知識幫助學生開闊眼界

2020-12-19 光明網

主題閱讀:關於天文科普教育

近期發生的月全食天象,在公眾中掀起了又一輪天文科普熱,天文教育的話題也再次引起天文科普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關注。近日,出席中國天文學會普及委員會第十一屆一次工作會議的代表呼籲:中小學應開設天文學方面的課程。科普工作者們認為,與其他自然科學基礎學科相比,天文學以神秘的宇宙作為研究對象,永遠是激發人類好奇心和挑戰人類想像力的重要源泉,是一門適合培養科學興趣、創新素質以及誠信精神的學科。

目前,國內不但在中小學沒有天文方面的專門課程,即使在大學階段,真正有機會了解和學習天文的學生人數也非常少,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部分教育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已經認識到了國內在天文科普教育方面的欠缺乃至空白,少數學校與天文科普場館開始攜手致力於天文科普教育的探索和嘗試。

目前我國中小學沒有專門的天文課程,學生要想獲得系統的天文教育是很困難的,為此,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博士積極呼籲在中小學開設天文課。北京天文館在這方面作了許多有益的嘗試,例如近年來在北京市平谷區黃松峪中學和北京四中開設了天文課,針對不同學校、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講授不同的內容,取得了一些經驗。

從2004年9月開始,北京天文館在北京市平谷區黃松峪中學開辦了天文特長班,從初一年級新生中篩選出一個班,由來自天文館的老師講授天文知識,進行天文觀測實踐活動,每周兩課時,從初一一直到初三。授課內容不講高深枯燥的理論知識,而是從認識星座入門,偏重動手操作望遠鏡、實際觀測星空中有趣的天體,以此提高孩子們對天文的興趣。之所以選擇偏遠山區的一所普通中學進行試驗,是想讓這項工作具有更普遍的指導意義,同時偏遠地區的孩子接觸這些知識的機會少,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此外,遠離城市燈光幹擾的山區是觀測星空的「福地」,晚上走出屋門就可以看到滿天的繁星,這一點是城裡學校的學生不具備的條件,這也是我們選擇黃松峪中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孩子們在觀測認星、使用望遠鏡方面有了一定基礎後,我們準備讓他們承擔相應的帶有科研價值的觀測工作,爭取培養出有一定水平的天文人才。幾年來的實踐證明,對天文知識的學習不僅沒有讓學生們的其他課程受到影響,反而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有些學生在北京市中小學生天文觀測競賽和全國天文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從2006年開始,我們又在北京四中高一年級開設了天文選修課,用一個學期的時間,給學生安排了天文基本知識、業餘天文觀測攝影基本知識以及動手觀測實驗等豐富的內容。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物理知識,如果再適當引入一些相關天文內容,再結合最新的重大天象逐步深入到原理,可以使學生在不同學科間做到融會貫通。目前稍感不足的是,學校從安全角度考慮,不支持學生到野外實際觀測,這樣就無法讓孩子們領略真實的燦爛星空,只能在教室裡欣賞照片。其實孩子們更渴望親眼看到真實的壯麗銀河,那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提高對天文學的興趣,掌握一定的天文知識,對開闊學生的眼界和思路很有幫助,對今後正確認識自然和社會,從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都將起到重要作用。通過學習,學生們認識到,天文學和其他學科密不可分,研究天文要有深厚的數學、物理、外語基礎,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動力和興趣。

我們在天文教學方面所做的嘗試得到了各級教委和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希望通過以上種種嘗試,能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中小學天文教育路子。(作者為北京天文館高級工程師)

相關焦點

  • 69.8%受訪大學生認為高校教師能幫助學生開闊眼界
    69.8%受訪大學生認為高校教師能幫助學生開闊眼界,62.1%的受訪大學生表示可以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新學期返校,78.8%受訪大學生會去拜訪老師劉浩(化名)在河北石家莊上學,今年大三。他開學後就去看了系主任,「我們有幾門專業課都是這位老師教的,非常親切,對我們專業的了解比其他老師更多」。
  • 麗水網丨69.8%受訪大學生認為高校教師能幫助學生開闊眼界
    69.8%受訪大學生認為高校教師能幫助學生開闊眼界,62.1%的受訪大學生表示可以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新學期返校,78.8%受訪大學生會去拜訪老師劉浩(化名)在河北石家莊上學,今年大三。他開學後就去看了系主任,「我們有幾門專業課都是這位老師教的,非常親切,對我們專業的了解比其他老師更多」。劉浩表示,老師於他而言是長輩,也是朋友,學習上的困惑他常向老師傾訴、請教。
  • 讓孩子開闊眼界最重要
    讓孩子開闊眼界最重要文/馮遵慧一放暑假讀書也罷,行路也好,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開闊眼界」。我以前教過一個學生,家境不好,但很懂事,在讀初中時就經常讓我幫助他規劃人生。在我的不斷指導之下,他走過了一段非同常人的求學之路,最後終於讀完大學,在一座較大的城市裡安了家,過上了很有成就感的幸福生活。在他讀大學時給我的一封信中寫道:「老師,我這些年來的不斷努力,主要是因為您曾經給我們讀過的一篇文章。
  • 國內十大頂尖高中的天文社,水平堪比大學天文專業的學生
    天文臺配備齊全,一樓是工作室和會議室,二樓為觀測室,配有220mm口徑折射式天文望遠鏡以及若干可攜式天文望遠鏡。西北師大天文社是學校所有社團中活動最多的社團,並且,社團的活動不是只有成員才能參加,而是面向全校師生開放,為全校師生提供真實科學的觀星體驗以及較專業的天文知識講解。
  • 我中心天文專家戴明老師指導學生在天文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北京市海澱區中科科學文化傳播發展中心天文教師戴明指導的學生又雙叒叕獲獎啦!戴老師的學生在2017年北京市天文科技競賽上大放異彩,一舉奪得天文知識競賽、知識團體競賽和天文攝影等多個項目的一等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先睹為快吧!
  • 天文知識——望遠鏡
    之前說了不少的天文知識,那麼我們平時用肉眼觀測畢竟是有限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藉助於望遠鏡了,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做天文觀測時都會用到哪些望遠鏡,它們是怎麼分類的,望遠鏡的參數應該怎麼去看。先說一下分類,我們日常用於天文觀測的望遠鏡有兩大類: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一、雙筒望遠鏡雙筒望遠鏡大部分人都見過,所以很難把它和天文觀測聯繫到一起。
  • 黃俊瓊代表:國培計劃讓鄉村教師開闊眼界、增長知識
    原標題:黃俊瓊代表:國培計劃讓鄉村教師開闊眼界、增長知識  10月22日下午5點半,「教育綜合改革」集體採訪在北京梅地亞中心召開。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江古鎮中心小學教師黃俊瓊回答記者提問。
  • 李源潮:建設幹部開闊眼界開闊思路開闊胸襟知識庫
    李源潮在全國幹部培訓高校基地暨幹部自主選學工作會議上指出建設幹部開闊眼界開闊思路開闊胸襟的知識庫       人民網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董宏君)28日,中組部召開全國幹部培訓高校基地暨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幹部自主選學試點工作會議
  • 四川藏區孩子入京參觀聯誼 天文館科普天文知識
    原標題:四川藏區孩子入京參觀聯誼 天文館科普天文知識   原標題:四川藏區孩子入京參觀聯誼 學天文知識巴塘小朋友參觀科技館  近日,甘孜州群眾工作之愛國感恩守法團結系列活動在北京天文館舉行聯誼。
  • 常州市天文學會天文公益課程巡講開始啦!
    擴充中小學生的天文知識    天文學作為自然科學六大基礎學科之一,但是現有的小學課程中並無開設天文學的課程,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天文知識穿插於在地理、科學等課程中,因為課程時間有限所以只能觸及皮毛。與時俱進,促進我國對於天文知識的熱愛    進入二十世紀後半葉,人類陸續走出了地球,甚至到達了月球,完成了幾千年來「飛天夢」的夙願。但是對於太空,人類仍然知之甚少。從神一到神十一,中國人也正在一步步地踐行著自己的太空夢,而學生是國家的希望與未來,從小培養學生對於天文知識的熱愛,是完成太空夢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 湖南青少年天文科學大賽走進湘潭 700餘名小學生比拼天文知識
    11月6日,湖南省青少年天文知識競賽預賽在湘潭市九華和平科大小學舉行。紅網時刻11月7日訊(記者 何超)11月6日,由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湖南天文協會聯合主辦的湖南省青少年天文知識競賽預賽在湘潭市九華和平科大小學舉行。在學校濃厚的科技氛圍下,本次預賽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熱捧,吸引了700餘名學生參賽。其中,成績優異的孩子將有機會參加全省決賽。湖南天文協會會長譚巍和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科教部副部長江河到現場觀摩。
  • 臺灣青年學生在京參加天文與太空體驗營
    新華網北京7月15日電(記者趙博)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和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14年臺灣中學生天文與太空體驗營」15日在北京開營。體驗營以「共圓飛天夢、同敘中華情,星辰日月、探索求真」為宗旨,為期7天,共有24位臺灣學生和15位大陸學生參加。
  • 唯有掌握真知識,開闊眼界,才能有生機!
    曾經多少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不顧一切地讓孩子從小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只要別人家的孩子學了,我們的孩子也要學。其實,這是一種以「參加比賽」的心理去學習,目的是不能輸。至於學什麼,為什麼要學,似乎並不是那麼重要。
  • 關於2020年全國中學生天文知識競賽預賽考點設置的通知
    在疫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2020年全國中學生天文知識競賽預賽擬於2020年9月20日10:00至11:30舉行。、學生身份要求(本縣級行政區、本地級行政區、本省級行政區或全國)、學生入場材料要求(如核酸檢測報告、健康碼等)。
  • GoGoKid「宇宙系列」公開課 將天文知識融入英語課堂
    繼備受家長與學員喜愛的「玩兒遍世界系列」、 「文學故事系列」等課程種類後,GoGoKid於近期推出「宇宙系列」公開課,帶領孩子們從一些簡單易懂的天文知識中領略宇宙的奇妙魅力,揭開浩瀚宇宙的神秘面紗。GoGoKid「宇宙系列」公開課旨在通過妙趣橫生的科學小常識提高孩子們的科學素養,培養學員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 普及天文知識 探索宇宙奧秘
    今日頭條網8月9日電(通訊員 盧媛琳 趙叢曉 單琪軒)為激發同學們對天文的好奇心,豐富他們的科學知識。近日,洛陽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生命之光」陽光支教隊開展線上支教,為同學們開展天文知識小課堂,向他們普及太陽系行星知識。
  • 2020年衢州市首屆中小學天文知識競賽圓滿成功!
    「2020年衢州市首屆中小學天文知識競賽」隆重舉行。競賽採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其中更側重天文基礎知識和天文觀測經驗的運用。觀測,是天文學最重要的實驗方法。在各位部門的通力協作下,在參賽選手的共同參與下,競賽最終圓滿成功!不論選手們成績好差,更重要的在參與。
  • 教育理念|科學課程的文化價值——天文社團與學生發展Vol.2
    我是負責天文教育的戴老師。在這個欄目裡,我將為大家講述關於科學課程的基礎知識、理念和目標。引申到天文課程,它究竟能給學生帶來哪些有價值的東西。 科技引發的革命 上次我講到了科學課程的學生發展價值。我認為科學課程應該貫穿於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它不僅為學生帶來科學知識的教育,同時還包含科學精神教育。
  • 阿里山的天文老師
    手執一副「四季星空星座盤」,何平饒有興致地向一群好奇的遊客講解著天文知識。  今年60多歲的何平是臺北市天文館的一名解說員,也在知名景點阿里山的飯店擔任客座天文老師,為來此旅遊的住客們講解天文常識,帶領大家實地觀察星空。  「近幾年,飯店給住客增加了天文課程,他們都非常感興趣,住客數量也在逐步提升。」他說。
  • 第二屆科技節天文知識競賽
    ——記第二屆科技節天文科技競賽【比賽全過程紀錄】2020年11月15日,第二屆科技節天文科技競賽在萬眾矚目中拉開了帷幕,南京郵電大學天文協會管理層全體成員以及社團內外的同學們參加了本次活動,在管理層同學的努力下,本次活動順利地展開。    上午9點整,隨著朱立言會長的一聲令下,初賽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