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作文:「社會熱點類」作文押題導練
【經典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4年:成功總是屬於積極進取、不懈追求的人們。
2015年:為了做好這些工作,我們的各級幹部也是蠻拼的。
2016年:「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只要堅持,夢想總是可以實現的。」
2017年:「魯起袖子加油幹!」
2018年:「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2019年:「我們都是追夢人」!
請從以上語句中概括出一個關鍵詞,並以此關鍵詞為論點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
【立意點撥】
1.奮鬥對於人生的意義
路遙寫的經典小說《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感動了無數的讀者,也激發了億萬中國人對人生夢想的奮鬥熱情,堅定了無數有志青年的人生奮鬥目標,就連當代社會最成功的企業家馬雲在功成名就後都動情地說,自己在高考失敗人生渺茫時就是因為看了路遙寫的小說《人生》後才激發了自己奮鬥的信心和堅定了自己奮鬥的目標。路遙描述的都是這個世界上最普通、最平凡的人的奮鬥掙扎的人生歷程,同時路遙用他優美的語言表達和敏銳的思想,告訴我們,人生只有經過痛苦坎坷的思考和堅持不懈的奮鬥,才能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才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最大程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因此,人生的意義在於奮鬥,這是很多偉大人物和成功人士的共識。
2.奮鬥與幸福的關係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回顧歷史,清朝統治者昏聵安逸等到的是外敵入侵、山河凋敝,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的腐敗墮落換來的是民不聊生、人心喪盡,而中國共產黨人以「永遠奮鬥」的精神帶領中國實現獨立、走向富強。歷史是現實的鏡子。現代社會中,大到國家事業的發展,小到個人生活的幸福,無一不需要通過努力來獲得,沒有什麼勝利輕輕鬆鬆就能實現。正所謂,奮鬥路上方可領略人生精彩,收穫之時更能體味奮鬥價值。
3.奮鬥者應有的態度
要有捨我其誰、責任在我的姿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責任就是擔當,擔當是奮鬥者的首要品質。責任是動力,責任是力量,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用捨我其誰、捨生忘死的責任感贏得了信任、贏來了信服,凝聚了力量、成就了事業。責任的缺失是最大的缺失,責任的短板是最需要補足的短板。
要有夙夜在公、工作忘我的狀態。敬業是奮鬥者的寶貴品質。行百裡路半九十。不要當「推拉門」,怕吃苦吃虧,終日處於無聊與無為中;不要當「抱怨族」,叫苦連天,整日牢騷滿腹、怨天尤人,而要當「實幹家」,樂業敬業精業,把事情當事業幹、把有意義的事幹得有意思。
要有奉獻的精神。周恩來曾倡言,「立志者,當計其大舍其細,則所成之事業,當不至限於一隅,私於個人矣」。要有「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的心態,時時用之砥礪自己,淡化私心、私利、私慾,經受住名利、官位、金錢的考驗,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惑,唱響「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新時代奉獻曲。
【素材金庫】
素材一:你知道中國人有多拼嗎?
凌晨四點,加班的程式設計師關了燈,卸下了一天的疲憊;與此同時,早餐店的老闆開了燈,開啟了一天的勞作;為了工作,讓老闆隨時能聯繫到你,你習慣24小時開機;但你也可能因為工作——一個長達數小時的手術,習慣很久不回消息;剛下班的你來不及吃上一口飯,為了家庭轉身變身「騎士」,你總說沒事兒……你捨不得睡,是想多賺得一些積蓄;你無法安睡,是為了讓更多人酣睡。你總說忙,你總說累,但又害怕真的閒下來……最近,一則「你知道中國人有多拼嗎」的短片走紅網絡。
【素材化用】每一個追夢的身影,都將被定格為歷史;每一滴奔跑的汗水,也都將澆灌出未來。用奮鬥定義人生價值,在奔跑中抵達新的遠方,已內化為中國人民的一種精神氣質。挑戰前所未有,機遇稍縱即逝,奔跑和奮鬥才能引領時代潮流。
素材二:展開夢想的翅膀
15歲上大學,22歲碩士畢業,26歲被聘為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副研究員,28歲成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劉清惓的彪悍青春,讓無數年輕人驚呼、羨慕、膜拜。
劉清惓不擅長考試,他天生記憶力比較差,獲得同樣的考分,他可能要比天資好的同學多付出兩三倍的努力。如為了學好英語口語,劉清惓開始練習英文Rap,即使搓洗衣服的時候,他也在唱Rap。
在看美劇時,只要聽完一句英語,劉清惓就馬上暫停,自己先讀一遍,然後和原聲進行比較,從中尋找差別,隨即糾正自己的發音。有時他還要把自己的讀音錄下來,以便以後進行對比,力爭做到每個發音都聽不出和原聲的差別。
經過兩年鍥而不捨的堅持,劉清惓不知不覺中就超越了自己當初的目標,尤其是他的英語口語,很多外國人都認為,他肯定在美國生活過。
【素材化用】既然年輕的我們擁有青春的激情與活力,擁有年少的輕狂與不羈,擁有絢麗而美妙的夢想,那麼我們就應該用激情耕耘青春,用青春編織夢想,用夢想指引前行。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我們必須重視實幹精神的培養,從想幹事、敢幹事、會幹事、幹成事這四個方面去努力。
素材三:「佛系」青年
佛系青年,是近年來的網絡流行詞,含義是指那些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該詞最早來源於2014 年日本的某雜誌,該雜誌介紹了「佛系男子」,把喜歡獨自待著,關注自己興趣愛好和生活節奏,不想在談戀愛上浪費時間的男性稱為「佛系男子」。2017 年12 月,「佛系青年」詞條刷遍朋友圈,火遍網絡。與「佛系青年」相關的詞還有「佛系」「佛系男子「佛系追星」「佛系生活」等。
【素材化用】以頹廢標榜自己,不是看破世事的浪漫解脫,而是面對困難的主動退卻;不是接受挫折的瀟灑大度,而是不願付出的自我閹割。這種看起來十分個性的生活方式,恰恰反映了歷史使命感和國家責任感的缺失。盛世青年,當毅然舍掉以頹廢自居帶來的片刻安逸,埋頭苦幹,不寄希望於投機取巧;當堅定拋棄抱怨與哀嘆的負能量,踏實前行。
【學生範文】
奮楫時代洪流,實現個人心願
一考生
靠自身的努力、靠社會的整體進步,人們實現了自己40年前曾難以企及的心願,我也有很多心願,我也想用這樣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心願。因此,我要在新時代奮楫中流,實現心願。40年後,回望人生,可以無悔無憾。
我也有很多心願。我想在未來登上月球,開啟一場月球之旅;我想擁有一位機器人朋友,它可以聽我傾訴,為我釋懷;我想,我們國家的每一位青年都能夠接受平等的教育,貧富差距不斷縮小……
「欲窮大地三千界,須上高峰八百盤。」要實現心願,就必須有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回望今日之發展,展望未來之心願,我的心願仿佛近在咫尺,又仿佛可望而不可即,時代的腳步永不停息,時代也將會為我們提供條件,那麼,心願是否形成就看我們的了。
孟祥飛積極創新,超越自我,填補了國家的多項空白,實現了自己的心願;「兩彈元勳」鄧稼先,潛心鑽研科學,挑戰自我,實現了心願;「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不僅實現了自我心願,更實現了千千萬萬人民的心願。他們在時代中努力奮鬥,實現心願並且將時代向前推動一大步。
我願以之為楷模,並以奮鬥之燈照亮未來,以生命之火實現心願。我自當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作為座右銘;讓「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時時迴響在耳邊;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自信豪情擁抱未來,實現心願。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自當如苔米一樣為國家做出貢獻,為心願的實現添磚加瓦。畢竟,時代一大步,個人一小步,個人的理想需依附於國家的進步與富強。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於新時代中踏波馭浪,奮楫前進,相信我的心願一定會實現!
【點評】
本文不論是內容選擇,還是結構思路、語言組織,都有獨到之處。文章標題直接扣住寫作核心要素和要求,行文按照心願是什麼,如何實現心願,心願達成這一思路展開,運用道理論證、事實論證闡釋了心願的實現離不開個人的奮鬥努力,但更多的還是靠社會的整體進步這一中心論點,論證充分,說理透徹;此外,本文語言優美流暢,或引用詩詞名句,或長短句、整散句靈活運用,這都讓文章顯得靈動。
【押題二】
文明與法制
押題導練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材料1 近日,浙江慈谿四年級小學生黃唯成了「網紅」。他在慈谿293路公交車上,短短12分鐘連續4次讓座。如此暖心的舉動被同車乘客拍成視頻,經人民日報法人微博轉發後,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材料2 芬蘭拉畢省一政府官員因乘坐公交車時沒有給一位老太太讓座,因而引起社會的公憤。他不得不向公眾道歉並自動引咎辭職。
材料3 很多在日本生活過的小夥伴發現,在日本的公共運輸工具上,給老人讓座的事情很少發生。
材料4 在福州一輛公交上,一位老人因身邊的女生沒給自己讓座,對女生破口大罵,「缺德、畜生不如」,態度惡劣。
對「讓座」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請寫一篇不少於800 字的作文。要求:自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
【立意點撥】
1. 提倡有限度的社會美德
社會美德的存在,雖然對社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也容易被一些人利用。尤其是要求對方讓座者,他們仗著自己的年紀、身份等,動輒把自己的「弱勢」擺在前面,又「強勢」地要求對方符合他的行為和觀念,最終,對方有時候不得不屈服。這種道德化暴力往往需要進行限制,比如法律可以規定某些情況下的「不讓座」。
2. 涵養全社會的法治意識
法治,是這個時代的共識。不文明行為之所以更為刺目刺耳,除了社交媒體這個放大器,很大一個原因也在於,信奉法治者越來越多,公眾法治意識在穩步提升。面對侮辱烈士名譽的事件,鼓勵「罵回去」的少了,呼籲為英雄烈士人格利益權立法者多了;看到因延誤而大鬧機場時,一道起鬨的人少了,認可「黑名單」制度的多了;對於警察執法,更多人能站在公允的立場,支持「既不能粗暴也不能寬鬆軟」。對熱點話題,公眾的探討越來越不局限在事實淺表,而逐漸向法治層面深入,這是法治意識不斷提升的體現,也構成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堅實基礎。
3. 培育深入人心的規則意識
在現代社會的文明肌體中,規則就是筋和骨。有明確的規則,才能框定人們的行動邊界。在傳統熟人社會,人的流動性不強,熟人之間的評價,構成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標準。在現代社會,人的流動性強,「住了3年沒跟鄰居說過一句話」也不鮮見。在這樣的「陌生人」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需要有明確的規則來協調彼此關係,定義「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4.權利伸張別忘「公共意識」
我們在張揚個體權利的同時,更加需要強調個人必須從屬於社會,個人利益應服從公共利益、服從民族和國家利益這一理念。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太陽的光芒,只有「公共意識」這一觀念的水位越來越高,集體主義價值觀得到更好弘揚,我們的社會才能在「人人相善其群」中更加現代、更加美好。
【素材金庫】
素材一:循規蹈矩的德國人
在季羨林的《留德十年》中,有這樣的描述:「二戰」時,蘇聯紅軍對德國柏林進行包圍,德國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食物短缺,燃料匱乏。由於德國冬季非常寒冷,燃料缺乏可能導致許多居民凍死。為了生存,一些居民開始進山砍伐樹木,將其當作燃料取暖。當時的德國行政管理名存實亡,一切都處於無政府狀態。
戰爭結束後,人們驚訝地發現,全德國沒有發生一起居民亂砍濫伐事件,他們全部忠實地執行了規定:只砍枯藤朽木。
【素材化用】循規蹈矩、一絲不苟是德國人遵守的一條規則,任何時候都不破壞規則,這已經深入到人們的骨子裡,即使處於無政府狀態中,也不會改變。敬畏規則,才會有公平正義;敬畏規則,其實就是敬畏人類自己。
素材二:人人獨善其身到人人相善其群
去日本旅遊的人,往往會感慨於其公共文明:一絲不苟的垃圾分類,不留一片垃圾在體育賽場,井然有序的公共場所……究其源頭,1948年出臺的《輕犯罪法》功不可沒,什麼是現代社會的「勿以惡小而為之」,法律寫得明明白白。即便如此,20世紀80年代,富起來的日本人在走出國門時也產生過「觀光摩擦」,大聲喧譁、不守秩序,以至於日本媒體寫社論提示國民,「尊重對方國家的風俗、習慣、禮儀」。
【素材化用】文明是一面鏡子,在比較中更能正衣冠、知不足。而約束是壓艙石,一旦脫離執法環境、缺少了剛性約束,已經提升的文明素質也可能又倒退回去。要實現從「人人獨善其身」到「人人相善其群」的遞進,一定的外部約束,總是不可或缺的。
素材三:高鐵「霸座」事件
2018年8月21日上午,在從濟南站開往北京南站的G334次列車上,一名男乘客霸佔了別人的靠窗座位,不願坐回自己的座位。當事女乘客叫來列車長後,該男乘客自稱「站不起來」。列車長問其是否身體不舒服或者喝了酒,對方回答:「沒喝酒。」列車長問:「沒喝酒為什麼站不起來?」對方稱:「不知道。」並表示到站下車也站不起來,需要乘務員幫助找輪椅。他拒絕坐回自己的座位,並稱讓女乘客要麼站著,要麼坐他的座位,要麼去餐車。
【素材運用】無知、無畏、無理,這不是撒嬌而是撒潑,不是據理以爭,而是胡攪蠻纏。醜態畢露,形象盡失,為天下人所恥笑,「霸座」實屬突兀。有理不在聲高,冒犯規則,恐難逃懲戒。捍衛規則,讓人敬畏規則,執法者任重道遠。
素材四:新加坡鞭刑
新加坡的嚴峻刑罰在文明國家裡,是少有匹敵的。連亂扔廢棄物、在公共場所吸菸、不衝公共廁所也要被重罰好幾千塊錢,還要被起訴。在眾多刑罰中,具有顯著代表性的,是新加坡的肉體刑罰——鞭刑。1948年新加坡監獄調查委員會記錄了如下獄規:「對於嚴重違反獄規的犯人,可由監獄當局判處藤鞭最高12鞭,或由來獄的法官判處藤鞭最高24鞭。對於15歲以下未成年犯,只能由來獄法官判處最多細藤6鞭。鞭刑的行刑部位是犯人的臀部。對成年犯使用的藤鞭直徑不能超過半英寸,對未成年犯應使用細藤鞭。」
【素材化用】改革開放之初,「新加坡奇蹟」讓前往考察的國人深受觸動。從持續而深遠的影響來看,讓國人內心更為震動的,是新加坡包括鞭刑在內的嚴明的法治和管理。40年後的今天,「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這樣的大廈,需要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態度去建設,並讓每一個人都為之添磚加瓦。
【押題三】
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押題導練】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60分)
新中國成立70年,改革開放40年,我們的一個個夢想成為現實。歷史見證了舊中國的積弱積貧,也見證了「中國人民站起來」;歷史見證了「落後就要挨打」,也見證了「改革開放富起來」;歷史見證了經濟短缺的拮据,也見證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70年,時光帶走了許多,也帶來了許多。作為新時代的你們,可曾了解過那些滄桑巨變的細節、那些改天換地的故事:從泥濘的土路到平整的柏油路,從吃不飽到減肥茶,從筆墨書信到智慧型手機,從遙望天空到載人航天……
見證是一種經歷,也是人生、社會記憶的凝聚。在生命歷程中,我們見證了人生的悲喜、社會的變遷;在歷史長河中,許多人或事物又成為歷史的見證。今天,在「中國夢」指引下的中國人,將會有更多的奇蹟見證於世界……
請以「見證與願望」為主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文體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立意點撥】
1. 歷史的變遷見證了中國的崛起
如「神舟十號」上天,「遼寧艦」入役,高鐵的飛馳等。
2. 生活的變遷見證了人生的悲喜
從此角度立意,考生可選取他人,也可寫自己的經歷,在文體的選擇上宜寫成記敘文或散文。
3. 某些具體的事物見證了觀念的變遷
如手機見證了人與人之間溝通方式的轉變,門的變遷見證了城市人際關係的親疏等。
4. 無論是國家、社會,還是歷史、個人層,見證都需要每個人的實幹精神
從此角度立意,考生可聯繫領袖提出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來行文立意,讓文章更具時代感。
【素材金庫】
素材一:中國人的探月之夢
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這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中國探月工程,帶著中國人的探月之夢,前赴後繼。
11年前,「嫦娥一號」飛天;如今,「嫦娥四號」業已升空,「嫦娥五號」整裝待發。
2004年發射的「嫦娥一號」,是嫦娥工程第一顆衛星,它圓滿完成了第一期「繞月」使命。2010年,「嫦娥二號」由「長徵三號」丙火箭發射。2014年7月,已成為我國首個人造太陽系小行星的「嫦娥二號」與地球間距離達到了1億千米,為我國未來火星探測的測控通信奠定了基礎。2013年12月,「嫦娥三號」由「長徵三號」乙改進型火箭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三號」由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組成,12月14日,在月面軟著陸,12月15日,「玉兔號」月球車與「嫦娥三號」著陸器分離,踏上月面。12月15日,著陸器與月球車互相拍照,它標誌著「嫦娥三號」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掌握落月探測技術的國家。
【素材化用】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嫦娥五號」,我們見證了我國航天測控通信系統一步一個臺階、邁向世界先進水平的歷程。而這個歷程,是中國航天人不忘初心,始終追逐著航天夢才能實現的。
素材二: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
2014年4月29日,袁隆平在華盛頓正式就任美國科學院院士,這只是他獲得的大大小小無數榮譽中的一個。因為改變世界糧食格局的一個發明——雜交水稻,他已經獲得過國家特等發明獎、美國「世界糧食獎」等數十項國際、國內大獎。但這些獎勵對袁隆平來說「都差不多,沒有高下之分」,他更關心和一直在努力的是早日讓自己的「禾下乘涼夢」夢想成真——水稻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帚還長,稻穀像花生米那樣大,他和他的助手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素材化用】可曾記得?大慶油田上,鐵人王進喜奮不顧身跳入油漿,用自己的身體攪動油池,那奮鬥的姿態是第一代石油工人拼搏的剪影。可曾記得?袁隆平為尋找一株雄性敗育株苦苦探索,頂著日曬雨淋,十餘年踏遍山南水北的水稻田,那奮力尋找的身姿,是每一位中國科研人的寫照。70年來奮鬥的又何止他們?每一位農民的辛勤耕耘,每一位工人的汗流浹背,每一位白領的通宵加班,都是巨龍騰飛的引擎。
素材三:時間的洗禮
2007年6月29日,賈伯斯發布第一代iPhone。這之後的十年,昔日的王者走下神壇,諾基亞、摩託羅拉、黑莓由盛而衰。但十年裡,踩準鼓點的一眾中國廠商乘風飛舞,迎來新時代,全球手機排名榜上的中國名字越來越多。十年前,排名前十的手機廠商中,中國公司有四家,那時諾基亞位列榜首;十年後,排名前六的手機廠商中,中國廠商佔了四席,緊隨三星和蘋果的是華為、OPPO、小米和vivo。
如今,華為、OPPO等多家廠商接連發布了5G手機,而華為的摺疊屏手機,更是引發了輿論的熱議。
【素材化用】不管你是擁有百年積澱,還是當下正傲視群雄,都無法作為未來稱霸的根本。跟不上步伐,看不清形勢,就註定被淘汰。時間可以讓你從跟隨者變為領先者,亦可以讓王者走下神壇。中國的發展在時間的見證下,正大跨步地向前邁進。
素材四:「兩彈一星」集體精神永放光芒
今天我們更應該看到「兩彈一星」精神的稀缺性,應該深切地體會「兩彈一星」的精神內涵,並讓這種精神繼續帶給我們不畏挑戰的強大動力。李政道先生曾撰文寫道,這支科學家團隊之所以了不起,既是因為其中包含了許多傑出的科學家,更重要的是這支團隊整體效率很高、整體創造力發揮得特別好,毫不遜色於超級大國,甚至更好。
【素材化用】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家國大義,在家盡孝、為國盡忠,「小家」同「大國」同聲相應。人民共和國70年基業上,鐫刻著無數為家為國奮鬥不已的名字。從「兩彈一星」、國產航母等國之重器躍然於世,到雜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再到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正因為有許許多多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俠之大者,中國脊梁才得以挺立,中國精神才得以弘揚,中國富強才得以厚積薄發。
素材五:領先世界的行動支付
一大批優秀的金融科技企業積極搶佔金融科技創新的制高點,推動標準、技術和服務解決方案的輸出,實現全球布局。如騰訊在英國、馬來西亞推出微信支付,支付寶已接入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地域擴張,「巨頭們」也在朝著多元化發展,支付寶杭州上線道路停車「無感支付」、微信支付與各地公交集團合作、支付和微信都接入12306購票服務等。行動支付更深入地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素材化用】二維碼支付手段在國內興起並不是偶然,形成背景主要與我國IT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電子商務的快速推進有關。IT技術的日漸成熟,推動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誕生,使得人們的移動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押題四】
家與國
【押題導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2010年底,正在國外留學發展的徐峰接到母校西安交大的電話,母校誠摯邀請他回校任教。徐峰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歐美的高薪待遇,毅然回國。他說:「個人的發展要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6年後,他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皮膚與牙熱—力—電耦合行為機理」填補了國際空白,被西方學者點讚。
材料二:2018年春節,一則來自連雲港的短視頻紛紛被人民日報、新華社、澎湃新聞、新華網、央廣新聞、人民網等200多家媒體頭條轉載,網上獲贊百萬次。視頻記錄了105歲母親給74歲女兒發壓歲錢的溫馨一幕。視頻的背後,是這個五世同堂家庭的子孫賢孝,是百歲老人的幸福晚年。
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思路點撥】
這是一道多材料作文題,兩則材料的側重點不相同。材料一表現的是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面前,徐峰以國家利益為上,凸顯的是一種強烈的愛國情懷;材料二中的視頻展現的是百歲老人五世同堂的溫馨畫面,凸顯家庭的溫暖。像這樣的多材料作文,如果它們的內涵有重合或交叉,可以用「去異求同」的方法,從它們的「交集」入手,尋求立意最佳角度;如果內涵不同,可以單獨立意。寫作本題,可以從其中的一則材料入手,緊扣「愛國」或「愛家」構思立意,如「愛國當從足下始」「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家是溫暖的港灣」「我愛我家」等;也可以綜合兩則材料立意,書寫濃濃的「家國情懷」,如「國之不存家將焉附」「愛小家,愛大家,更愛國家」「國家富強,家庭才能幸福」。
【立意角度】
1.常規角度
愛國愛家是為人起碼的品德修養。一個人呱呱墜地,首先感受到的是家的溫暖,在家人的呵護下成長。長大後,在祖國的懷抱裡求知,成才,有所作為。
2.核心角度
愛國需要有擔當意識和奉獻精神。愛國不是一句口號,它需要我們敢於擔當,樂於奉獻,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為國家利益貢獻聰明才智。
3.創新角度
理性愛國彰顯一個人的智慧與境界。當國家利益或安全受到威脅時,我們要為國家的尊嚴與安全而戰,但愛國需理智,不能感情衝動。
【素材金庫】
素材一:黃旭華「深潛」30年
1958年,中國核潛艇工程立項上馬。黃旭華被選中參加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面對一窮二白的現狀,黃旭華說,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幹。他帶領團隊只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就研製出國外幾十年才研製出的核潛艇,並冒著生命危險親自參加核潛艇極限深潛試驗。1988年9月,中國飛彈核潛艇成功於水下發射潛地飛彈,這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真正擁有海基核打擊、核威懾戰略力量的國家。為了核潛艇這個絕密工程,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沒回過老家。他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素材化用】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自古至今,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國事為己任,前僕後繼,迎難而上,使中華民族非但歷經劫難而不衰,反而日漸強盛和繁榮。黃旭華,這位中國核潛艇研製的先驅,為了核潛艇這個絕密工程,隱姓埋名,30年間沒回過老家,用自己的赤膽忠心表達了對祖國的摯愛。
素材二:父母裝的行李箱
2018年9月,各地高校陸續開學,首批「00後」大學新生背起行囊開始入學報到。在大學校園裡,每一個前來報到的同學的行李箱都是滿滿當當的,行李箱裡除了衣服、鞋子、日用品、化妝品等,還有很多家鄉的土特產、藥品等,全是父母沉甸甸的愛。很多同學都說:「一個行李箱,感覺把半個家都搬走了。再大的行李箱,也裝不下父母的愛!」
【素材化用】「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一首《遊子吟》道出了兒女對慈母的感恩,更道出了慈母對兒女的拳拳深情。沉甸甸的行李箱,裝的是父母沉甸甸的愛。
素材三:北漂大叔給父母拍高分電影
45歲的北漂大叔陸慶屹來自貴州農村,他不是科班出身,但用了近6年的時間,在沒有任何電影拍攝基礎的情況下,竟然用深情拍出了一部令業界拍手稱讚的電影——《四個春天》。《四個春天》以陸慶屹年逾古稀的父母為主角,以四個春天為時間節點,圍繞年邁的父母的家庭生活拍攝。陸慶屹跟著父母從家裡走到田埂,記錄下一雙父母廚房逗樂、縫紉唱歌、田間採藥、山間踏青以及做臘腸、唱山歌、拉二胡、染頭髮等詩意又溫暖的日常生活,凸顯了兒子對父母的無限深愛。
【素材化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光陰不等人,盡孝要趁早。不經意間,父母雙鬢已染霜。雛鳥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情,作為兒女,如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北漂大叔陸慶屹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