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陽縣接官亭鎮中心小學
摘要: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當前,孩子們還在家裡學習與生活。通過觀察了解這些三年級的小寶貝們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知識》幾乎不清楚,他們目前採取的防疫措施也都是聽家長說、聽老師說該怎麼做就去怎麼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時候當大人們不在身邊了,自己也就疏忽防疫這回事兒了。不用說,防疫意識自然十分淡薄,潛在的危機可想而知,為了杜絕這個現象持續發生,停課不停學,老師有義務採取一些措施讓孩子們能夠內化理解新型冠狀病毒知識,能夠知道其危害性、嚴重性、可防可控性,便於隨時隨地,無時不刻地即使沒有大人在身邊,自己也能真正做到科學防疫,從我做起!
關鍵詞: 停課不停學 內化新型冠狀病毒知識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當前,孩子們還在家裡學習與生活。通過觀察了解,發現這些三年級的小寶貝們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知識》幾乎不清楚,孩子們目前採取的防疫措施也都是聽家長說、聽老師說該怎麼做就去怎麼做,有時候當大人們不在身邊時自己也幾乎忘記了防疫這回事兒了。不用說,防疫意識自然是十分淡薄,潛在的危機可想而知。為了杜絕這個現象持續發生,防疫意識一定要強烈起來,停課不停學,老師有義務採取一些措施,促使他們能夠了解到《新型冠狀病毒知識》,進而形成內化,轉化為和成年人一樣清楚病毒的危害性、嚴重性和可防可控性,能夠有著自覺的防疫行動,使得孩子們能夠真正做到科學防疫,從我做起!
採取的措施——在微信學習群裡安排各種學習活動
活動一: 布置手抄報作業。
作業內容涉及繪畫「新型冠狀病毒」的外形。查資料: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是什麼?(一種是飛沫傳播,一種是接觸傳播。)它能人傳人嗎?為什麼要觀察隔離14天?戴什麼口罩有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大多數病例有哪些臨床特點?
活動二、對《新型冠狀病毒知識》的實踐理解,做到科學防疫。
理解飛沫傳播:
1:體驗兩瓶礦泉水大力猛烈擠出水的瞬間,感受這就是在正常情況下人在打噴嚏時候把肺部裡大約有1升的液體成霧狀完全噴射出去的相似情形(可以自己體驗,也可以讓家長幫助體驗),從中感悟到:打噴嚏時的口水可真多啊!我們肉眼咋看不見呢?那是因為:(細節二 繪畫理解)當一個人打噴嚏時候噴射出去的肺部液體到了體外後,它們會分成4萬多個小滴液(如果嘗試用彩筆點出這麼多小點來,呵呵,那要點很久啊……)每個滴液中都存在大量的病毒和細菌。由於體內巨大推力的影響,這些液體的速度能高達35米/秒(相當於每秒能飛到12層高的教學樓上),傳播距離能達到3~8米.遇到感染者的一個咳嗽,就會瞬間感染病毒。
2:堅持每天用肥皂「正確洗手法」:要求把每一個洗手動作拍成照片,然後拼圖發群裡,比比看哪個小寶貝的動作最標準!並且知道用肥皂洗手可以殺菌,要把手背手心、指甲蓋、手指關節等都要揉搓乾淨呢。
3:打噴嚏,咳嗽該如何遮擋?(拍照發群裡:比比哪個小寶貝的動作最正確?用紙巾或胳膊捂住口鼻,可別把唾沫噴出去啦!)
4:為了預防傳染上新型冠狀病毒,我們應該怎麼做?(孩子們通過一系列的實踐理解和查資料知道了:不去人群聚集處、出門時刻戴好口罩、勤洗手、注意休息等等。)
活動反饋,反思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體驗和展示,孩子們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知識》有了比較多的了解,對於平時說起來有點糊塗的知識點通過親自實踐體驗也都有所理解,比如飛沫傳播,孩子們知道一個噴嚏竟然有那麼多的口水,還能飛那麼高那麼遠啊,一定要記得用紙巾和胳膊捂住口鼻哦;知曉我們為了生命安全,可千萬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比如車站、超市等;
不要接觸野生動物以及禽鳥類動物(可千萬別偷偷玩鳥啦),更不要食用野生動物,萬一出門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小孩子最好別去逛街和別去遊樂場所,與人保持距離(因為也有接觸傳染途徑),回家以後要用肥皂洗手,即使沒出門也要勤洗手;要勞逸結合,大人們為了生計不可累垮自己身體,小孩子也不要太懶,會慣壞了自己身體降低了抵抗力,所以大家每天都要堅持鍛鍊,合理飲食是非常有必要的;難怪咱們接官亭鎮中心小學要求每人每天「校園疫情上報」,原來是為了隨時跟蹤了解我們的身體是否健康,是為了保護我們身體啊,因為一旦發現發熱、咳嗽等異常臨床表現,就要立即隔離去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疫情當前,停課不停學,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知識》裡這麼多拗口的詞彙和難懂的專業術語,如果單憑口頭灌輸,對於一個個小學三年級孩子們來說到底能聽進去幾句呢?能記住幾點呢?又能真正做到幾條呢?正所謂「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努力讓孩子們內化新型冠狀病毒知識,真正做到科學防疫,從我做起!(張鳳 張九英)
編輯:甘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