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博物館聯合長三角科普場館聯盟推出戰「疫」有獎競答
在疫情防控關鍵期,長三角科普場館聯盟80家場館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聯動推出線上有獎競答活動。本次活動由上海科技館等11家場館牽頭髮起,從2月3日持續至2月16日,並陸續吸引了全國多家科普場館共同參與協辦。日前,山東博物館也正式加入活動,為全國的觀眾們提供了《走進山東博物館》系列叢書用於抽獎環節。
-
科普聯動築牢疫情防線!山東博物館喊你有獎競猜啦
據了解,近日長三角科普場館聯盟80家場館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聯動組織線上有獎競答活動。活動由上海科技館等11家場館牽頭髮起,並陸續吸引了全國多家科普場館共同參與協辦。好消息來啦!山東博物館也正式加入,為全國的觀眾們提供了《走進山東博物館》系列叢書作為活動獎品。
-
天津師大物理科普項目獲第五屆全國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
日前,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聯合舉辦的第五屆全國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在重慶科技館舉行。經過初評,我校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甜蜜的科學——一個連貫的STEAM課程群》科普項目作為全國高校唯一入圍項目脫穎而出,最終獲全國二等獎。《甜蜜的科學——一個連貫的STEAM課程群》項目是天津市科普基地——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科學體驗館多次走進社區和中小學開展的科學類綜合實踐課程。
-
創新科普宣傳形式 豐富科普宣傳內容 營造全民科普氛圍
2013至2017年,西藏自治區科技廳連續5年被評為全國科技活動周優秀組織單位。 今年上半年,組織開展了「科技下鄉」「科技活動周」等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的系列科普活動。通過科普文藝匯演、實用技術培訓、免費醫療義診、發放宣傳資料等針對性強、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加強新科學新技術、生態保護、農牧業實用技術和科技法規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在基層群眾中營造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文化氛圍。共捐贈科普設備和藥品價值20萬元,發放宣傳資料5萬餘份,惠及群眾10萬餘人。
-
國家動物博物館:看中國特有野生動物!
正值科學傳播月期間,這回我們特別關注,國家動物博物館暑期舉辦的 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活動。國家動物博物館標本展區內展示著6000多件動物標本,這些都是動物自然死亡之後製作出來的真實標本。標本中很多都是中國特有品種的野生動物,其中最珍貴的鎮館之寶就是這件白鱀豚標本,它不幸被船舶的螺旋槳擊中致死。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講師 孫路陽表示:(白鱀豚物種)在長江流域已經生存了兩千五百多萬年,被譽為長江女神。非常遺憾的是,我們現在只能在博物館才能看到它了,因為它現在基本上可以說是已經滅絕了,而且它現在是中國特有種,國外沒有任何它的標本展出記錄。
-
亞洲最受歡迎十大博物館,9個是中國的,僅有一個是國外博物館
亞洲是世界上一些最古老文明的發源地。因此,亞洲大陸擁有大量的歷史和考古珍寶,這些珍寶作為展品在其許多國家分布的眾多博物館中得到保護。如今,其中許多博物館成為了這些國家的主要旅遊景點。10.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國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位於臺灣臺中北區,是亞洲大陸上另一個受歡迎的博物館。博物館佔地8.9萬平方米,專門展出動物學、地質學、人類學等各科學領域的展品。博物館主要場館有空間劇院、生命科學館、人類文化館等。8.
-
網易新聞「槽值」獲「微博2017十大影響力情感大 V」
12月5日,微博V影響力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網易傳媒沸點工作室@槽值 獲得「微博2017十大影響力情感大V」獎。V影響力峰會由新浪微博主辦,匯聚了微博最有影響力的帳號機構。網易傳媒@槽值 獲得「微博2017十大影響力情感大V」稱號,不僅說明獲得了微博官方的認可,同時也證明了自身在微博情感內容領域的影響力。
-
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動物園 真實的動物世界
動物園的基本功能是對野生動物的綜合保護和對公眾的保護教育,有綜合性動物園、水族館、鳥園、蝴蝶園等等。你知道中國有哪些動物園嗎?國內最受歡迎的野生動物園有哪些呢?1、北京動物園 4A景區是國家重點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4A級景區,也是中國開放較早、飼養展出動物種類較多的動物園。據MAIgoo小編了解,北京動物園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500萬人次,是世界知名的動物園,也是國內最受歡迎的物園之一。
-
科普場館裡開展人文研學?這家博物館的嘗試,為科學教育提供新方向...
來訪的客人當中,除了前來參觀館藏展品的,還有參加科普活動的。作為國內第一家國家級科學家紀念館,同時也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這座隱身在大學裡的博物館,嘗試用「觸動式」的科普教育方式,為科學教育探索新的方向。
-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暢通科普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他指出,科博學會堅持學術立會、科普立身,強化大局意識、全球視野,突出人才戰略,注重固本強基,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正式籤署雙邊合作協議書,在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期間成功舉辦專題論壇,組織首屆「一帶一路」科普場館發展國際研討會等,在與科協事業發展的協同中不斷展現新作為。
-
2019年上海科技節將於本周舉辦,一大批科普場館等你來「打卡」
其中,上海將有300餘家科普教育基地向公眾免費或者優惠開放;100餘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基地向公眾開放,邀請公眾走進實驗室,感受科學的魅力,拉近科技和公眾的距離。本屆科技節期間,全市139家科技創新基地將對公眾免費開放。
-
國家扶貧日, 地大逸夫博物館地學科普走進竹山
楚天都市報10月18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彭磊 徐燕)10月17日,是第七個國家扶貧日。日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工作人員走進竹山縣茂華中學,開展國家扶貧日地學科普主題活動,以科普助力扶貧,為中學生們奉獻了一場豐富的地學科普盛宴。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但這些博物館為何門可羅雀?
某化石博物館館長表示,今天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狀況跟20年前的歷史文化博物館類似,缺少運行經費支持,體制機制不順,展示手段落後。過去,我國的歷史文化博物館通過收取門票支撐場館運行,舉步維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遊客稀少、影響力較弱。其後,通過財政專項保障,運行經費得以解決,文化博物館運營「死結」得以解開。
-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建設國家二級博物館紀實!
就在剛剛不久,逸夫博物館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為湖北省高校中首個獲此稱號的高校博物館,這既是對逸夫博物館發揮陳列展覽與科普文化服務功能的肯定,更是對博物館未來建設的鞭策和激勵。 多年來,逸夫博物館緊密圍繞學校建設地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辦學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雙一流"建設,立足學校、面向社會,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廣泛傳播地學知識,大力弘揚地學文化,精心打造地學特色育人平臺,講好地大故事,開展了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以及系列特色展覽,獲得了系列重要獎項,博物館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
第五屆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14日亮相
新華網重慶10月12日電 10月14日-16日,第五屆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將在重慶舉辦,本屆活動有哪些令人期待的亮點呢? 據了解,開展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科技館活動進校園」工作,發揮不同類型科普場館的教育服務功能,提高科普場館業務人員開發並組織實施優質青少年科學教育項目的質量和水平,搭建各類科普場館間學習交流平臺
-
瀋陽科學宮邀您參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普知識有獎競答活動」
1件14) 國家海洋博物館免預約參觀博物館1次+3D影院門票1張15)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科普圖書《有趣的植物新發現》1本16) 吉林省科技館動感影院觀影券2張17)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科普讀物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可這些博物館為何無人問津?
◎ 作者丨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 編輯丨陳磊世界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世界最豐富的鏟齒象、世界最大的鬣狗——巨鬣狗、世界最大的真馬——埃氏馬、世界最早的第四紀披毛犀……走進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
-
科技類博物館教育活動的趨勢和挑戰
①美國越來越多的科技類博物館正設法把創客和STEM整合到自己的教育體系中。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FS)自2013年起先後資助了舊金山探索館、明尼蘇達科學館、紐約科學館等場館進行有關創客活動對STEM學習的影響研究。美國博物館及圖書館服務中心(IMLS)也在近幾年資助了匹茲堡兒童博物館、紐約科學館、俄勒岡科學與工業博物館等開展創客的教育項目。
-
用孫悟空比喻科學傳播 多位科技場館負責人籲實現聯動發展
北京科普發展中心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 張素)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不少科技場館被迫「閉館」,但科學傳播並未「打烊」。7日舉行的2020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新形勢下科學中心的服務與發展」專題論壇上,多位科技場館負責人介紹經驗,其中有與會者以「孫悟空」「變形金剛」作喻,表示科學傳播將利用雲端科技獲取更大影響力。
-
讓科普場館發揮更大作用
科普場館具有獨特優勢 北京自然博物館饒成剛館長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表示,科普場館在普及科學知識、提倡科學反對迷信、自然資源的收藏和研究等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而且有其自身的特點:第一,科普場館能夠提供實物,使人身臨其境,在大的環境背景中,刺激求知慾,激發想像力和靈感,開闊視野。以更加鮮活、更加貼近生活的知識促使人們在無限的興趣中去學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