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電子菸似乎成為了廣大年輕人的熱愛,不論是從日常周邊生活還是朋友圈都可以看到電子菸的影子,賣電子菸的、吸電子菸的、玩電子菸的、曬電子菸的,反正是應有盡有,讓小編不禁好奇,電子菸的魅力真的就那麼大?
有人說電子菸可以幫助戒菸,於是小編上網搜了一下,看了許多網友的結論,統稱一句話就是:「能幫助戒菸,但總的來說還是需要靠自己的毅力」,勉強算是能戒菸吧。
但小編還是想將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許多人吸電子菸的目的可不是僅僅為了戒菸而已,絕大多數的人估計是覺得吸電子菸的人很帥,心裡想反正吸電子菸又不會上癮,所以即便從不吸菸的人也會跟風買個電子菸來帶在身邊,偶爾拿出來吞雲吐霧胰腺癌,可能就是盲目的虛榮心在作怪吧。
不得不說電子菸是一個很偉大的發明,但一個偉大的發明不可能完全只有好處(戒菸),也是有壞處的,例如有人買了便宜點電子菸,導致吸菸時發生爆炸,或是不良商家為了更廉價的賣煙,濫竽充數的用廉價的材質去製造,導致有害物質等等。
但小編覺得這些並不是最值得人關注的,最值得人關注的是由於電子菸的可攜式攜帶,再加上少數人的意識淺薄,會發生很多令人震驚的做法。
副駕駛吸電子菸致飛機急降
這個標題估計大家並不陌生吧,一個飛機的副駕駛在飛行的過程中把玩電子菸,為了避免吐出來的煙飄到外面,想把循環風扇給關閉了,怎麼知道摸著摸著摸到了雙組建按鈕,然後就關閉了....關閉...關.....
這一系列導致了什麼後果呢?就是飛機急速下降,10600米緊急下降至約3000米的後果就是氧氣面具的脫落,然後讓一大堆的乘客都嚇傻了,估計還以為是發生了什麼重大事故,也對,那個時候誰會想到導致飛機急速下降的罪魁禍首竟然是所謂的「電子菸」?
上面說的是副機長吸電子菸給社會造成的巨大影響,現在來說說這名曾經的副機長吸電子菸給自己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駕駛製造被吊銷了、高富帥的夢破碎了。
好吧,典型的一根電子菸毀一生,當然了,這絕對不是個別案例,如同在你家發現一隻蟑螂,其實你家已經有多到數不清的蟑螂一般。
飛機禁菸本來就是基本常識
早在1997年12月30日,中國就發布了《民用機場和民用航空器內禁止吸菸的規定》,國內航線等民用航空器的客艙和廁所內禁止吸菸,並指出,「本規定同樣適用於民航及駐機場部門的工作人員。」
2017年10月10日起實行的《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則要求,「任何人不得在按照本規則運行的飛機上吸菸」。
2018年5月1日起實施的《關於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就明確,在航空器內使用明火、吸菸、違規使用電子設備,不聽勸阻的行為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處罰或被追究刑事責任,將限乘民用航空器。
要知道,尼古丁是一種中樞神經毒麻劑,它會使飛行員全身血管收縮,視力下降,而且汙染機上空氣環境,甚至導致火險,所以,幾乎所有國際、國內航班都要求旅途全程禁止吸菸。
地鐵吸菸引發爭議,又是電子菸?
昨日,有網友舉報女子在北京地鐵10號線的列車上吸電子菸,有乘客上前阻止雙方發生爭執。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地鐵本來就是很擁擠的地方,有時候連站的地方都沒有了,而且地鐵上也明確的禁止飲食等等一系列會產生味道的行為,而就算是這樣,還是有人敢明目張胆的違反規定,這部,一名女子在地鐵上吸著電子菸,吐出許多白色氣體。
這時就有人在旁邊善意的提醒地鐵上不能抽菸,結果這女孩開口就是「這不是煙,是電子菸」,恕我直言,雖然網友在這邊沒有做過多的描述,但我能想到這名女子用那種旁人不懂的眼光說出這句話時的表情,估計是非常的驕傲的,果然這段話頓時引發了另一位勸阻的人的不滿,兩人引發了口角,最後在地鐵人員的勸住下停了手。
雖然《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及《北京市控煙條例》均未對電子菸有明確規定,但因地鐵通風條件較差,電子菸裝置本身攜帶電池、吸電子菸也會產生煙霧,影響周圍其他乘客。
這同樣不是個例,網絡上一搜一大把。
看吧,又是電子菸惹出來的事故,不是說電子菸不好怎樣,只是有些人純粹的是拿著電子菸在公共場合顯擺。
有人認為,禁菸的地方都不能抽蒸汽電子菸,小編表示贊同,不知道各位的想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