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再有新研究表明,以香菸「健康」替代物為宣傳噱頭的電子菸根本不健康,其中的某些化學物質會破壞腸道屏障,引發體內炎症,可能導致各種健康問題。
這項研究發表在《iScience》雜誌上,研究團隊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
他們發現,長期吸食電子菸會導致「腸道滲漏」,也就是微生物和其他分子從腸道滲出,導致慢性炎症。這種炎症可導致多種疾病和症狀,包括炎症性腸病、痴呆、某些癌症、動脈粥樣硬化、肝纖維化、糖尿病和關節炎。
腸道襯層的作用是將人體與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隔離開來,保護我們的免疫系統,同時還要允許營養物質通過,被人體吸收。
研究人員發現,作為電子菸液體蒸汽基本物質的2種化學物質——丙二醇和植物甘油——是引起炎症的原因。
當這兩種氣體被加熱時,會產生大量的化學物質,從而在抽氣過程中產生煙霧,是造成危害的重要原因。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使用了病人細胞生成的人體腸道三維模型,模擬了電子菸蒸氣進入腸道時的情況。同時,他們還使用了小鼠模型,驗證了這一發現。
他們指出,蒸汽導致作為腸道第1道物理屏障的上皮拉鏈狀蛋白質破裂或鬆動,蒸汽中的病原體滲入周圍的免疫系統,對位於其下方的保護性上皮細胞造成嚴重破壞。
當暴露在電子菸液體中時,細胞迅速被淹沒,無法有效清除病原體,導致腸道炎症。
研究人員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刺激因素(電子菸)被消除,腸道襯裡的損傷可能是可逆的,但慢性炎症對心臟或大腦等其他器官的影響可能是不可逆的。
除此之外,其他研究還揭露了電子菸的許多問題。
和不吸菸的人相比,無論是成年還是未成年,普通菸民和電子菸民都更難以集中注意力、記憶或做出決定。
研究還顯示,如果一個人在14歲前就開始抽菸,那他們更容易出現腦霧。
腦霧是指大腦難以形成清晰思維和記憶的現象,表現為記憶力減退、精神錯亂、注意力難以集中、頭暈等,比如原本熟悉清晰的事情變得模糊起來,怎麼都想不起來。
一個人可能會突然忘了很熟悉的餐廳的名字,工作中常用的專業術語一下子想不起來,連續幾天都不在狀態,不能專注於工作或其他事情……但在之後,這些名字、詞語又會自動回到腦海裡。
德克薩斯理工大學根據新冠肺炎病例研究,綜述了吸菸和電子菸可能在病毒感染者腦血管和神經功能障礙中的作用。他們表示,吸菸和吸電子菸產品的人比不吸菸的人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細菌感染。
另外,由於使用了不穩定的鋰電池,電子菸還有火災風險。
去年11月10日06時30分,深圳市光明區玉昌東路玉律美景產業園一家電子菸公司3樓存放電子菸成品的倉庫發生火情,現場黑煙瀰漫。明火被及時撲滅後,消防部門組織進行排煙,事故中沒有人員傷亡。過火面積和火災原因正在調查中。
這是2個月中第4家電子菸公司發生火災。
為此,廣東省電子數碼行業協會啟動電子菸電池團體標準,推動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1]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1/uoc--set010721.php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