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如今劉秀祥成為1900多個孩子的「守夢人」 | 成風化人

2020-09-12 汕頭政法

離開望謨八年後,劉秀祥又帶著母親回到家鄉,曾經拼盡全力守護夢想的他,成了別人的「守夢人」劉秀祥說,現在學生最大的問題是迷惘,不明白為什麼要讀書。他想通過自身經歷,告訴那些處於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須有夢想。「如果我沒有夢想的話,可能早就放棄了。」

劉秀祥在主題班會課上與學生交流。本文照片均為本報記者鄭明鴻攝

9月7日下午,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2020屆畢業生陸幫燕在父親的陪同下回到母校,她手裡拿著前日剛收到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陸幫燕和父親此行的目的,是想找劉秀祥幫她對接資助。

在一棟教學樓前,陸幫燕和父親見到了劉秀祥,劉秀祥從她手中接過錄取通知書,一邊翻看,一邊了解她的家庭情況和困難,並叮囑其工作室工作人員王代分登記好陸幫燕的信息,方便後續對接。

9月7日下午,劉秀祥(右)在詢問了解陸幫燕(中)的家庭情況和困難。

「千裡背母上大學」

劉秀祥是貴州省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的副校長,但他更為人熟知的一個身份,則是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的主人公。

1986年3月,劉秀祥出生於望謨縣弄林村,幼年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因傷心過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樂無憂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小學三年級時,哥哥姐姐外出謀生,母親病情加重,家庭生活的重擔全壓在了劉秀詳稚嫩的雙肩上。

劉秀祥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我是『秀』字輩,我希望我和母親能夠平平安安,便給自己取名『秀祥』」。

年紀輕、體格小,種不了地,劉秀祥便將自家的土地轉租給他人,租金為每年500斤稻穀,加上村裡發的救濟糧,他和母親的口糧有了保障。

1995年,劉秀祥走進學堂,尚且年幼的他篤定: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這種信念一直支撐著他,2001年小學畢業考試,劉秀祥排名全縣第三,但由於經濟原因未能入讀當時望謨縣最好的中學,而是以摸底考試第一名的成績免費入讀了縣城的一所民辦學校,並且帶著母親。

初到縣城時沒錢租房,他用稻草在學校旁的山坡上搭了間棚子,屋前空地上挖個坑,架上鐵鍋,便是廚房。

初中三年,劉秀祥放學後就去拾荒,周末則四處打零工,這樣每周能掙20多元,勉強維持母子倆的生活。

初中畢業後,劉秀祥考入了安龍縣第一中學,他帶著母親離開望謨,繼續求學之路。雖自詡為「打不死的小強」,他仍第一次感到了恐懼和害怕,「一切都是陌生的,沒有認識的人,也不熟悉環境」。

初到安龍,劉秀祥身上只有600多元錢,那是他和老鄉去遵義修水電站掙的,但這並不足以讓他租下一間房屋居住。無奈之下,他以每年200元的價格,租下了農戶家閒置的豬圈。豬圈四面通透,他找來編織袋遮擋起來——就是家了。

和初中時一樣,劉秀祥依舊一邊努力學習,一邊利用課餘時間賺錢維持生計,他累並憧憬著。

但命運卻再次「捉弄」了他,高考前一周,劉秀祥病倒,最終以6分之差落榜了。

高考的失利讓劉秀祥內心滿是絕望,甚至想過輕生。然而翻看從前日記本裡的一句話讓他又看到了希望:「當你抱怨沒有鞋穿時,回頭一看,發現別人竟然沒有腳」。

「跟那些孤兒相比,我至少還有母親,只要她在,我就有家。」劉秀祥說,回家後能叫一聲「媽」,他就覺得很幸福。

他決定再戰高考,並說服一家私立學校的校長接收他入校復讀。

2008年,劉秀祥考入臨沂大學(原臨沂師範學院),拿到通知書後,他抱著母親大哭一場。當年9月,他再次帶著母親北上山東求學。

9月7日,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副校長劉秀祥在給學生上主題班會課。

「人活著不應讓他人覺得可憐」

2008年,劉秀祥的故事被媒體報導後,各種幫助也隨之而來。臨沂大學為他和母親提供了臨時住處,並給他安排了勤工助學崗位。

入學後,不少熱心人士和企業都曾表示願意提供幫助,但都被他拒絕了。劉秀祥說,他害怕別人是因為可憐他而提供幫助,「我覺得人活著不應該讓他人覺得可憐,而是讓人覺得可親和可敬」。

雖然拒絕他人幫助,但劉秀祥卻積極幫助他人。

大學期間,他課餘時間外出做兼職,並將部分收入寄回貴州,用以支持初中拾荒時認識的三個弟弟妹妹上學。「我每個月給他們每個人寄300元的生活費。」劉秀祥說,兩個弟弟妹妹後來考上了大學,現在有著不錯的工作。

2012年,劉秀祥即將大學畢業,最初他並不打算回貴州工作,而是計劃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後將工資寄回去,幫助老家那些像曾經的他一樣需要幫助的人。

劉秀祥收到了不少企業的橄欖枝,但從家鄉打來的一通電話,讓他改變了想法。

電話是初中拾荒時認識的一個妹妹打來的,她告訴劉秀祥,自己不想讀書,準備結婚了。

通話很短,卻改變了劉秀祥的想法。

劉秀祥說,聽到妹妹的決定後,他很震驚、心酸,覺得自己必須回去。

就這樣,離開望謨八年後,劉秀祥又帶著母親回到家鄉,成為打易中學的一名歷史老師,不久後被調入望謨縣民族中學任教。2018年8月,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成立,他被任命為副校長。

曾經拼盡全力守護夢想的劉秀祥,成了別人的「守夢人」。

劉秀祥說,現在學生最大的問題是迷惘,不明白為什麼要讀書。他想通過自身經歷,告訴那些處於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須有夢想。「如果我沒有夢想的話,可能早就放棄了。」

為此,除了常規教學和處理行政事務,劉秀祥還會應邀到各個地方演講。目前,他已經演講超過1000場,足跡遍布貴州各市(州),今年8月份還應邀去了浙江寧波。

近年來,劉秀祥先後被授予「中國好教師」「中國五四青年獎章」「最美教師」等榮譽稱號,也曾有機會去到更好的平臺發展,但他都婉拒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出去可能對我自己會更好,但我更願意留在這裡。」

9月8日,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副校長劉秀祥在辦公室內整理資助信息。

「他就像陽光一樣」

9月8日下午,通過劉秀祥牽線搭橋,浙江省餘姚市的一位企業家與陸幫燕結成幫扶。

「資助金額為每年6000元左右,等資助方審核完陸幫燕的資料後,將確定打款時間。」劉秀祥工作室工作人員王代分說。

陸幫燕的父母是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學生食堂的員工,收入拮据,而她的弟弟正在望謨縣民族中學上高二,陸幫燕上大學每年27500元的學費成了她家最大的難題。

經歷過苦難,劉秀祥更懂得機會的珍貴,他告訴自己,要通過努力,解除貧困學生求學的後顧之憂。在劉秀祥看來,只有解決了後顧之憂,才能真正實現控輟保學。

入職以來,劉秀祥每個假期都會到學生家中家訪,跑遍瞭望謨縣15個鄉鎮,單是摩託車就騎壞了8輛,先後把近50名學生從工地、車間拉回了校園。

2019年夏天,就讀於望謨縣第三中學的王妹快被母親要求不準參加中考,畢業後就外出打工掙錢。渴望讀書的王妹快偷偷參加了中考,並順利考入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但最終還是被迫輟學。

得知消息後,劉秀祥帶著王妹快的初中老師和所在鎮幹部,共同做其母親的思想工作,多次嘗試後,終於說服對方。後來,他又對接愛心人士資助王妹快,資助金額為每年7000元,直到大學畢業。王妹快得以重返校園。

「劉老師就像陽光一樣,每次堅持不下去時,想到他曾經的經歷,就覺得自己遇到的困難都不是事兒。」王妹快說,讀書可以改變很多,她希望將來能夠改變自己和家庭的現狀,去幫助更多像自己一樣的人。

同樣被劉秀祥「拉」回校園的,還有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高二年級學生廖段寫,由於家中經濟負擔過重,她被迫放棄學業,外出務工。

得知廖段寫輟學後,劉秀祥堅持與廖段寫母親溝通,給她講解國家的幫扶政策,同時積極為廖段寫對接資助。

經過劉秀祥與學校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廖段寫終於在離開九個月後得以返校讀書。

「那時候,我一有空就會和劉老師溝通,很想回學校上學。沒有文化只能做苦工,只有好好讀書考上大學,我才能改變命運。」回想起打工的日子,廖段寫淚流滿面。

「從2012年到現在,劉老師自己資助或對接資助的學生有1900多人。」王代分說,截至9月10日,劉秀祥已為101名今年考上大學的學生對接了資助,資助金額共計298.4萬元。

「我很慶幸自己沒有成為社會的包袱,而且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劉秀祥說。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相關焦點

  • 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如今劉秀祥成為1900多個孩子的「守夢人」
    離開望謨八年後,劉秀祥又帶著母親回到家鄉,曾經拼盡全力守護夢想的他,成了別人的「守夢人」劉秀祥說,現在學生最大的問題是迷惘,不明白為什麼要讀書。他想通過自身經歷,告訴那些處於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須有夢想。「如果我沒有夢想的話,可能早就放棄了。」
  • 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如今劉秀祥成為1900多個孩子的「守夢人...
    ,曾經拼盡全力守護夢想的他,成了別人的「守夢人」。「千裡背母上大學」劉秀祥是貴州省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的副校長,但他更為人熟知的一個身份,則是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的主人公。曾經拼盡全力守護夢想的劉秀祥,成了別人的「守夢人」。劉秀祥說,現在學生最大的問題是迷惘,不明白為什麼要讀書。
  • 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接完一個電話
    原標題: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如今劉秀祥成為1900多個孩子的「守夢人」 | 成風化人離開望謨八年後,劉秀祥又帶著母親回到家鄉,曾經拼盡全力守護夢想的他,成了別人的「守夢人」劉秀祥說,現在學生最大的問題是迷惘,不明白為什麼要讀書。
  • 曾千裡背母上大學的他,如今回鄉成了別人的「守夢人」
    離開望謨八年後,劉秀祥又帶著母親回到家鄉,曾經拼盡全力守護夢想的他,成了別人的「守夢人」劉秀祥說,現在學生最大的問題是迷惘,不明白為什麼要讀書。他想通過自身經歷,告訴那些處於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須有夢想。「如果我沒有夢想的話,可能早就放棄了。」
  • 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的主人公,現在怎麼樣了?
    9月7日,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副校長劉秀祥在給學生上主題班會課。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鄭明鴻)9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當年「背母上大學」,今為山鄉育「山娃」》的報導。(小標題)「千裡背母上大學」劉秀祥是貴州省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的副校長,但他更為人熟知的一個身份,則是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的主人公。1986年3月,劉秀祥出生於望謨縣弄林村,幼年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因傷心過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樂無憂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
  • 12年前「背母上大學」的農村娃,如今咋樣了?
    很多人都計劃好了旅遊、大學自由自在地玩耍,再也不用整天坐在教室裡刷題……而在12年前,同樣有一位即將踏入大學的農村娃,除了沉重的行李,他還帶著自己的老娘。當你感嘆題難做,父母太嘮叨、飯菜不合胃口的時候,你可知,有一些人他們都沒有這樣的機會,甚至要承擔起照顧的責任。而這位農村娃不僅沒有抱怨,反而親自承擔起這個責任,「千裡背母上大學」,在畢業後他選擇的道路同樣令人敬佩。
  • 當年「背母上大學」,今為山鄉育「山娃」
    記者鄭明鴻攝離開望謨八年後,劉秀祥又帶著母親回到家鄉,曾經拼盡全力守護夢想的他,成了別人的「守夢人」劉秀祥說,現在學生最大的問題是迷惘,不明白為什麼要讀書。他想通過自身經歷,告訴那些處於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須有夢想。「如果我沒有夢想的話,可能早就放棄了。」
  • 12年前那個千裡背母上學的寒門孝子,如今成為了「最美教師」
    文/1143字,閱讀時長2分鐘今年32歲的劉秀祥,是曾經千裡背母上大學感動無數國人的大孝子。他在大學畢業後毅然選擇回鄉任教,如今是貴州省黔東南州望謨縣實驗高中的副校長。劉秀祥4歲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因為父親的去世,刺激太大,患上了間歇性精神失常。不久後哥哥和姐姐選擇了外出謀生,而母親又喪失了生活能力,只剩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因為年紀尚小,劉秀祥無法種地,便只能把土地轉租給別人,一年能有500斤稻穀的收入,而這500斤稻穀成了他和母親一年的口糧。
  • 千裡背母上學的他,如今幫了上千個娃
    「千裡背母上大學」劉秀祥是貴州省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的副校長,但他更為人熟知的一個身份,則是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的主人公。1986年3月,劉秀祥出生於望謨縣弄林村,幼年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因傷心過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樂無憂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
  • 12年前,那位「千裡背瘋娘」上大學的大學生,如今過得怎樣?
    大家還記得12年前,那個「千裡背瘋娘」上大學的大學生嗎?在08年,他的事跡被多家媒體報導,廣為傳頌。12年過去了,如今他過得怎樣?他在今年的教師節,被評為「最美教師」稱號,他用實際行動感染了很多人,激勵了很多人,成為大家的學習楷模。
  • 12年前因千裡背母上大學,感動全國人的孩子,他現在怎麼樣了?
    2008年,「孝子千裡背瘋娘上大學」的事情經過貴州電視臺的播放,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注意。如今是2020年了,那麼12年過去,這名大孝子是否能給繼續關注這件事情的老百姓一個滿意的後續故事呢?一、出生貧苦,百善孝為先這名背娘上大學的孩子叫劉秀祥,他的家鄉是貴州的一個貧困的山溝溝,在他四歲的時候,父親得病去世,他的母親因此深受打擊,患上了間歇性精神疾病,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散失了。
  • 12年前,那個「千裡背瘋娘上大學」的寒門孝子,如今怎麼樣了?
    12年前,那個「千裡背瘋娘上大學」的寒門孝子,他的現狀出乎意料。就在高考一周前,劉秀祥因為長期勞累病倒,這樣的身體自然沒辦法發揮應有的水平,不過劉秀祥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求學路,千辛萬苦,劉秀祥終於找到了一所可以讓他免費復讀的學校,2008年,劉秀祥考入臨沂大學。
  • 12年前「背娘上大學」,轟動全國的劉秀祥,如今現狀如何呢?
    而在12年前,有一個來自農村的學子,拖著沉重的行李,帶著年邁的母親一同步入大學校門,他就是當年轟動全國「背著老娘上學」的劉秀祥,如今已經十二年過去,這位感動全國的大學生現在如何呢?意味著一個家庭的重擔需要孩子來承擔,所幸的是,劉秀祥的哥哥和姐姐年齡大一點,還可以照顧這個家。而在劉秀祥11歲的時候,哥哥和姐姐受不了這種壓力,選擇離家出走,整個家庭重任一下子落在劉秀祥的身上。
  • 12年了,那個背母上大學的農村孩子,知識改變了他的命運了麼?
    考上大學是每一個考生的夢想,大學是很多學生改變自己命運的一個階段,尤其對於一些比較貧苦的家庭,能夠考上大學是非常的不容易。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個千裡背母上大學的農村孩子劉秀祥,他在4歲左右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母親也因為受打擊精神上出現了問題。
  • 孝子劉秀祥:12年前「千裡背瘋娘上大學」,如今幫了上千個娃
    過早挑起生活的重擔 1988年劉秀祥出生在貴州省望謨縣,這個地方四周都是大山,貧困閉塞。直到2020年11月才剛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在小秀祥四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了,丟下了三個孩子。母親不堪生活的重壓,患上了間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 他曾千裡背瘋娘上大學,住過豬圈,做過無數兼職,如今怎麼樣了?
    如今32歲的劉秀祥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劉秀祥是誰?他12年前,千裡背瘋娘從貴州到山東上大學,他的這一事跡震驚了網絡。高考成了劉秀祥的人生轉折點,他考入了山東省臨沂市的一所大學,從此踏上了改變命運的道路。2012年,劉秀祥大學畢業,他沒有接受省外的工作機會,而是決定回到家鄉貴州做貢獻。他考上了特崗教師,立志投身到繼承教育工作中。
  • 劉秀祥:講臺上的每分鐘都值得珍惜
    展示「傷疤」,激勵學生相信夢想2008年,劉秀祥「千裡背母上大學」的舉動被媒體廣泛報導,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成為流傳廣泛的動人故事。從1998年到2008年,從10歲到20歲,從初中到大學,從貴州望謨到山東臨沂……10年時間,劉秀祥一邊艱難求學,一邊不離不棄地照顧母親。
  • 還記得當年,千裡背瘋母上學的劉秀祥嗎?如今成學校校長
    生活放棄了他,但是他卻沒有放棄生活他就是劉秀祥,一個出生在貴州大山裡的孩子,4歲便沒了父親,10歲就開始獨自照顧自己患有精神病的母親。想想看那個時候劉秀祥才小學三年級,三年級的小學生應該是最純真爛漫的時候無憂無慮的時候,但是小小年紀的他卻為了生活絞盡腦汁。
  • 今晚,黔西南州「最美教師」劉秀祥登上央視
    其中,黔西南州望謨縣實驗高中教師劉秀祥上榜,榮獲2020「最美教師」稱號。2012年大學畢業,他回到望謨縣從教。8年過去,望謨縣高考本科錄取從2012年只有70人,到2020年高考本科上線1274人。這是一個質的變化,很多孩子成為他們村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這就是奮鬥的力量。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更好的未來,無論他出生在哪裡,在怎樣的家庭和怎樣的環境,都不要用我們的現狀去評判我們的未來。越是偏遠的地方,越需要優質的教育,更需要優秀的教師,未來的中國就在今天的課堂裡。
  • 撿破爛,住豬圈,背著瘋娘上大學的孝子劉秀祥,如今怎麼樣了?
    孝道從來都是美德,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但是只要有一顆孝順的心,在另一個層面上,他也是一個成功的人,同樣備受人尊敬。都說百日床前無孝子,對於一個久臥病榻的人來說,能夠堅持耐心去照顧他們的確不易,今天要說的主人公,是曾經被媒體報導過的孝子劉秀祥,他帶著自己的瘋娘上大學,讓萬千人感動於他的拳拳孝心,更感動於他面對苦難不屈服不低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