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高考剛剛結束,我國現在對高考的考場紀律要求越來越嚴格,家長也越來越重視學業重視成績,不僅是因為好的學習成績可以拿到好的文憑,還因為對一些家庭條件較差的孩子來說,高考是他唯一能夠改變命運的機會,所以高考要保持公平。
對於寒門學子來說成績就是他的希望,是他能上大學改變自己家庭條件的最好出路。12年前,那個「千裡背瘋娘上大學」的寒門孝子,他的現狀出乎意料。
四歲喪父,母親承受不住打擊精神出現問題,無法自理,哥哥姐姐不堪生活重擔相繼離家後再無音訊,生活在一開始送給劉秀祥的就是苦難。本來就出生在貴州山區,本身不富裕的家,經濟支柱倒下了,就只剩年幼的劉秀祥苦苦支撐著,邊上學念書邊打零工,那個時候劉秀祥才小學三年級。
學校離家遠,單單往返就需要四個小時,劉秀祥每天還要幹農活照顧母親,還要兼顧學業,瘦小的身軀遭受了太多,但即便如此,劉秀祥還是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當時的小升初考試,考上了縣裡的重點中學。但是學費對當時的劉秀祥來說卻是最大的難題,再三權衡下,他選擇了縣裡的民辦中學,因為以劉秀祥的優異成績,民辦中學可以免去他的學費。
為了能夠方便照顧,劉秀祥帶著母親開始了自己的漫漫求學路。沒有錢租縣城的房子,劉秀祥就在學校附近的山坡上用稻草搭了個棚子,平時在縣城裡拾廢品,周末就去打零工,收入勉強維持溫飽。
後劉秀祥考入安龍縣第一中學,升入高中的他,為了能讓母親過好一點,更加拼命地打工賺錢,加上高中學業負擔重壓力大,劉秀祥的身體狀況愈發變差,成績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就在高考一周前,劉秀祥因為長期勞累病倒,這樣的身體自然沒辦法發揮應有的水平,不過劉秀祥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求學路,千辛萬苦,劉秀祥終於找到了一所可以讓他免費復讀的學校,2008年,劉秀祥考入臨沂大學。
同年八月,劉秀祥的故事被媒體挖掘,臨沂大學為他和母親提供了臨時住處,還給了他一份勤工助學的崗位。
有熱心人士愛心企業紛紛表示願意為劉秀祥提供幫助,但是劉秀祥都婉言謝絕了,他說活著不應該被人覺得可憐,而應該是可親可敬。
「命運以痛待我,我必報之以歌。」大學四年,劉秀祥將部分兼職打工賺來的錢寄給自己在貴州撿廢品時認識兩妹妹一個弟弟,幫助他們上學念書,畢業後劉秀祥放棄了待遇優厚的工作,轉而選擇回到貴州,回到家鄉做一名人民教師,繼續幫助那些還在求學之路的孩子們,家鄉部分家長教育漠視,劉秀祥更是一處處跑去家訪,用最大的熱情投入教育事業,幫助孩子們得到良好的教育。
工作後,劉秀祥也始終在資助一些貧困學子,畢竟那些學生正在經歷的艱辛,他曾經也經歷過,也最能感同身受。
如今的劉秀祥從一個老師做到了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實驗高中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生活改善了,卻從未忘卻最初的夢想,即使命運坎坷仍舊熱心善良,12年過去,生活給予了他努力應得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