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的志願報考期間,湖南的文科女孩鍾芳榮以全省第四名,676分的成績報考了北大的考古學專業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我們都知道,考古學是一個非常冷門的專業,甚至有幾年北京大學的考古學專業只有一位學生。鍾芳榮的家庭條件一般,以就業考慮,這麼好的成績完全可以選擇北大的其他熱門專業的,很多網友覺得有點不值。
考古學屬於人文學科,主要是培養能在國家機關、考古、文物、博物館等文教企事業單位或領域從事研究、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考古學複合型人才。但說實話,考古學比之歷史都要冷門,在人們的印象中也是一個就業不算好,難以掙大錢的行業。
不過編者卻認為,鍾芳榮報考北大的考古學專業並不算不值,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
首先,北京大學的考古學是A+學科,目前國內考古學為A+學科的大學只有兩所(另一所是西北大學),北大的考古學可以說是國內最好的了,實力很強。
其次,北大考古學專業學生不多,人少就意味著競爭小,我國各專業學生都比較多,專業再冷門,人少到極點也是優勢。北大古生物學方向16年唯一的畢業生安永睿,畢業直接保送北大第四紀地質方向直博生就是一個例子,北大考古學學生數量也不算多。
在我國很多大學,都是學生多,教師少,老師有時候根本就關注不到你,北大考古文博學院有教工107人,有一定知名度的專家教授就有20多名,學生數量不多,想不優秀都難!
如果能順利畢業繼續深造,出來後可能就是考古領域專家。
並且,上大學可不能只看「錢」,鍾芳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從1歲起就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對金錢看得也比較開。她表示自己對考古領域有興趣,且受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的影響,自己想在考古這方面發展。
樊錦詩從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紮根大漠,幾十年從事著石窟考古和科學保護工作,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雖然考古學冷門,但並不代表我們不需要這方面的人才,事實上我國地下埋藏的東西還有很多,也流失了不少文物。
社會的高速發展,讓很多人養成了只看「錢」的習慣,如果考上名校只是為了就業致富,那才是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我國需要發展科學、經濟的人才,也同樣需要守護民族文化、文物的人才。
再加上北大考古專業人不多,還是A+學科,其實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