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生產這個話題,可能大多數媽媽除了疼痛感,更明顯的還是產房發生的那些「尷尬事」。
一、產婦一句「我不喝牛奶」,引醫生爆笑
同事晨晨剛休完產假,回來上班的時候大家聊天說到生產的話題。由於身邊女同事都是順產,只有晨晨是剖腹產,因此大家都比較好奇剖腹產到底是什麼感受。
晨晨說:「當時打了麻醉疼倒是不疼,但拉扯的感覺還是有的。不過最讓我感到尷尬的是,當時醫生的一句話,現在想起來也覺得丟臉。」
原來,晨晨剛躺產床上的時候,聽到醫生和護士說準備好小牛奶,當時晨晨認為醫生心細還記得給她準備牛奶補充體力,於是在內心裡想著生完孩子給醫生寫封感謝信。
不到2分鐘,晨晨聽到醫生對護士說:「先給產婦備皮,然後準備上小牛奶……」晨晨想,自己應該客套一下,於是對醫生說:「謝謝醫生我不渴,不用喝牛奶。」哪成想,整句話說完,就聽到護士和醫生發出一聲「噗嗤」笑聲。
本能感覺到自己鬧了笑話的晨晨,突然小聲說了句不好意思,這時醫生安慰她:「很多產婦都說過這句話,別放在心上,其實小牛奶只是一種液態麻醉劑,與牛奶的樣子非常相似,所以我們叫它小牛奶。」
對晨晨而言,本來她以為尷尬事只會發生在分娩期間,但沒想到麻醉沒打就開始鬧笑話,讓她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事實上,任何行業都有它們自己的專業術語,可能對於行外人而言極為陌生,這也屬於正常現象。特別是對於生產本就容易感到緊張的產婦而言,如果事前不做一些基礎的「行話」工作,很可能就容易鬧笑話。
二、除了小牛奶,產房這幾句專業術語也要懂
1、「宮頸管沒了」
產婦分娩期間,對醫生說的所有話都會極為緊張,生怕自己出什麼事。我聽過好幾個朋友說過,她們躺產床的時候都聽到過「宮頸管沒了」這句話。
要知道,就字面意思來看這句話極容易引起恐慌,畢竟「沒了」這個詞多指不好的事情發生。事實上,「宮頸管沒了」只是一種一種分娩期的小信號,代表產婦能夠正是開始生產。
2、催產
產婦待產期間醫生不時地檢查產婦宮口打開情況,正常情況下開到十指就開始生產。可是產婦體質不同她們宮口大開的速度也有快有慢,如果太過緩慢會導致羊水快速流失,這樣對胎兒發育影響極大。
為此,醫生會採取一定措施刺激宮縮幫助產婦加快分娩跡象,也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正常現象。
3、開十指
基本上看過電視劇的人,都會聽過「開十指」這個詞。確實,對於產婦而言,她們的子宮頸開口直徑多少,一般都是用手指做衡量估算。如果說子宮頸口已經擴張到有十隻手指大小時,這會胎兒才能順利且快速地通過產道。
不過媽媽們也不要太過擔心和尷尬,其實醫生在檢測宮口時都會戴上無菌手套,而且每位媽媽都會經歷這一遭,所以大可不必感到壓力。
4、備皮
可能很多產婦都不知道備皮是什麼意思,其實備皮主要就是提出毛髮將皮膚處理乾淨的意思,主要指的是將產婦YD處的毛髮剃盡。可能有些媽媽認為在陌生人會顯得極為尷尬,但其實不論男女在醫生面前都只是患者,因此產婦不必太過緊張。
另外,剔除毛髮主要是為了避免胎兒被細菌感染,所以為了寶寶媽媽們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哦。
三、產婦生產前需要注意什麼
1、準備好待產包
分娩前,產婦一定要先準備好待產包,將一些生產必備的物件都放置妥當,比如說媽媽和孩子的衣物、洗漱用品、寶寶的尿不溼、奶瓶、病曆本等必備物件。此外,孕媽還需要準備一些補充能量的食物,比如說紅牛、巧克力等,方便孕媽關鍵時刻補充能量。
2、穿寬鬆衣裙
產婦分娩前會面臨各種檢查,比如說宮口檢查等,這時如果產婦穿著褲裝穿穿脫脫很容易消耗體力。因此,為方便起見可以穿方便穿脫的裙裝,這樣才能節省時間和一些步驟,能讓產婦的身體更輕鬆。
3、跟醫生指示用力
孕婦在生產時千萬不要胡亂使力,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指示,這樣既能快速生產還能節省體力。另外,生產是一件消耗體力的事,為此產婦在生產前可以多吃點東西積攢體力,這樣生產才會有更充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