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所謂隔行如隔山,準媽媽生產之際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不了解,可能稍不小心就鬧出「笑話」了。
經常會看到一些寶媽在社交媒體上吐槽:醫生的「黑話」真的聽不懂啊!有時候聽好幾遍也不知道讓我幹嘛。
先來測試一下大家:你們知道分娩過程中醫生說的「小牛奶」是什麼意思嗎?我估計生產過的寶媽可能都有不知道的。
要想生產過程順利、少受罪,提前了解相關方面的知識真的很重要,產房暗語若聽不懂容易尷尬。
案例:產婦生娃鬧笑話,對醫生說「謝謝,我不喝牛奶」
劉女士生孩子時就出現了這種情況,當時她正靜靜躺在產房裡等待生產,其中一名醫生對助產士說「小牛奶拿一下」。
劉女士是初產婦,在這種場景下心情很是緊張,立馬脫口而出道:「謝謝,我不喝牛奶」。
在場的醫生們聽到這話忍不住笑意,連忙解釋道:「這不是牛奶,是麻醉劑,別太緊張。」
劉女士當時臉都紅了,沒想到自己竟會在產房中鬧出如此笑話。
這就是典型的由於不理解醫生之間的交流暗語,溝通時出現尷尬的例子。
除了「小牛奶」,你還知道其他「產房暗語」?
1. 小牛奶
小牛奶剛才粗略介紹了一下,指的是一種醫用麻醉劑。
只是因為顏色呈現乳白色,外形上又與牛奶瓶相似,因此被醫生形象地稱為「小牛奶」。
這裡順便提醒一下:剖腹產的準媽媽可能會用到它。
2. 開幾指
「開幾指」用來表示媽媽們宮口打開的程度。
媽媽生產的過程中,由於要娩出寶寶,子宮口會逐漸展開擴大,大概要擴展到十指大小才能容許寶寶的頭通過。
通常情況下,一指是正常的宮口大小,十指則說明準媽媽們可以進行生產了。
3. 宮頸管消失
生產過程中,可能會聽到醫生說「宮頸管消失」的話語,不必擔心,其實並不是真消失,而是宮頸管隨著分娩程度加深而變短變直的過程,一直到和子宮融為一體。
當宮頸管與子宮融在一起,寶寶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
4. 催產
催產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子宮收縮,一般用於宮口收縮程度和速度不夠的準媽媽,比如開指太慢太煎熬的產婦,會採用這一醫用手法。
5. 頭或者屁股
正常情況下,順產的胎位表現是,寶寶出生時頭先出來,之後才是屁股。
要是寶寶屁股先出來,可能會有一定危險。因為寶寶全身最大的地方就是頭,只要頭能通過,其他部位問題就不大了,反之則相反。
提前了解一些產房暗語,不僅能更好地配合醫生,還能緩解生產時的緊張情緒,這還是挺有必要的。
進產房前,準媽媽還需要做什麼準備?
1)補充體力的食物
生寶寶真不是一件容易事,經常聽人們說生孩子就像是過一道鬼門關,的確不誇張。
生孩子的過程中隨時都可能風險,還需要耗費大量精力。如果產婦平時不注重運動,體質虛弱,就容易因體力不支昏迷過去。
因而,進產房前應準備一些補充能量的食物,巧克力和紅牛就是不錯的選擇。
2)必需品
不管順產亦或是剖腹產,生產後通常都不會立刻穿內褲,因為產婦此時會有惡露排出的情況,容易弄髒褲子和床單。
最好的辦法是準備一些刀紙(千萬不要捲紙和抽紙),將其鋪在墊子上,可以很好地吸收排洩物。
除此之外,墊子等也一定要準備齊全,不要臨時才想著去買,那樣會亂了陣腳。
孕婦生產事項浩大工程,需要事先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才能不慌不忙、愉快結束。
除此之外,孕期就要注意調整心情、合理膳食。
臨近生產之際還要多看相關資料,了解生產必備知識,做到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