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訊 記者蘇荇報導:2019從化馬場速度馬術比賽23日開跑,這是香港賽馬會與廣州市從化區人民政府合作在從化馬場舉辦的純演示性速度馬術比賽,也是中國香港賽駒歷來首次在內地參與速度馬術比賽,現場吸引了1700名觀眾見證這項歷史盛事。
當天由世界一流練馬師訓練的賽駒,與國際頂尖騎師合力上演了五場賽事,第一場「香港賽馬會杯」途程1200米,第二場「大灣區杯(讓賽)」途程1800米,第三場「省港杯(讓賽)」途程1200米,第四場「穗港杯(讓賽)」途程1200米,以及第五場「從化杯(讓賽)」途程2200米。
從化馬場是內地首個達至世界最高標準的純種馬匹訓練中心及馬場,佔地150公頃,目前最多可同時容納超過600匹現役馬匹。馬場去年八月開幕,實現了開拓性的「一次審批,多次往返」跨境馬匹檢疫及運輸安排。為確保馬匹可定期來往香港沙田和從化兩地,馬場嚴格執行生物安全措施。記者昨天受邀現場採訪,進入馬場前便必須填寫一份表示完全遵守生物安全程序的《從化馬場入場條件申報單》,確保同一日未曾進入過其他內地馬房/馬場。所有進入馬場的訪客必須清洗和消毒雙手,一旦進入生物安全核心區,都必須穿著馬場提供的一次性防護衣,入口處還有消毒墊進行鞋履消毒。
據香港賽馬會主席周永健博士介紹,從化馬場擁有世界級的設施、國際認可的無規定馬屬動物疫病區、以及專業的工作團隊,具備支持內地發展世界級馬匹產業的完善條件,未來將大力促進大灣區的就業和經濟發展。記者現場可見,馬場設有一條草地跑道(周長為2000米),兩條全天候泥地跑道(周長分別為1780米和1600米)及一條登山跑道,共有9座馬房供現役馬匹居住,還有水深2.6米、可供馬匹遊70米直路或彎路的馬匹遊泳池、內地及香港前所未有的登山跑道以及完善的馬匹醫院、馬鐵匠房。另外馬場還設有訪客中心,遊客可在那獲得有關賽馬的VR視頻體驗以及參與騎馬機遊戲等,對賽馬有更直觀的體驗。
獲得第三場省港杯(讓賽)冠軍的騎師何澤堯是有著十幾年騎齡的香港騎師,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從化馬場感覺相當好,跑道寬闊,周邊環境不會像香港沙田馬場那般有諸多高樓大廈環繞,感覺拘謹。比賽當天雖然下大雨,但賽道乾爽,顯示排水做得非常好。「香港沙田馬場較小,馬匹困在較小的環境會特別緊張,沒那麼舒服,來這邊比賽訓練會有新鮮感。馬房的馬格大很多,各種配套設置都很好,馬醫院設施好,很大,對馬匹的健康有好處。對我們騎師來說也很好,有不同的環境讓大家適應一下。」
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旅遊、培訓、育馬,未來三大目標有待實現
昨天的從化馬場速度馬術比賽不單單是一場賽事那麼簡單,還承載著中國香港和從化方面推動旅遊、賽馬產業鏈發展的願景和規劃。
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對賽事非常滿意,他認為五場比賽中,三場獲勝馬匹在香港訓練,兩場獲勝的馬匹在從化訓練,正展示了兩地運營模式的成功。這次賽事的成功舉辦也給了未來辦賽更多的信心,「相信明年我們會有第二次賽馬比賽,參與的公眾人數也肯定會增加。」
應家柏認為,從化馬場的設立未來將推動三個方面的發展,一是推動從化旅遊業的發展,「將來的發展還要視乎從化方面旅遊發展的規劃,這一次主要吸引從化區內的遊客,將來還要增加大灣區的遊客。其實一場賽事對旅遊的推動成效並不高,將來必須和政府合作,做好各種旅遊資源的連結,包括住宿、飲食,才能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應家柏以德國巴登巴登為例,巴登巴登推動了集賽馬和溫泉為一體的旅遊文化,從化也可以此為發展方向。
另外應家柏還希望未來能為國內馬術產業培訓人才。「國內的馬術馬匹總數在六萬匹左右,每年再進口一千匹,大量的馬匹需要世界級專業人才的配合,比如護理、獸醫、釘蹄等等,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工種人才培訓,為從化和內地培訓專業的馬術人才,支援整個大灣區的馬術發展。」
除了旅遊和馬術產業人才培訓外,應家柏希望未來在育馬方面也能有所推動。據其介紹,目前香港馬匹佔全球馬匹總數的百分之零點七,但擁有百分之零點九的全球最好馬匹,也擁有全球最高分的馬匹,將來可以考慮將香港優秀的馬匹變成種馬,這將是未來整個馬產業鏈發展的方向。「日本發展成馬匹方面的強國經過了二十年的時間,我們也需要按部就班去做。」
編輯:智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