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真TMD是個天才

2020-12-11 虎嗅APP

出品| 虎嗅科技組

撰文| 宇多田

封面來自視覺中國

從前天到昨天,虎嗅科技組史無前例地進行了兩場激烈討論。而討論的對象,只是一個蘋果新iPad Pro裡的零部件。

雖然說蘋果新iPad Pro的外形和具體配置,已經被眾多數碼博主扒的非常到位了。但這不妨礙當我看到下面這張圖時,喉嚨裡的可樂直接從鼻子裡噴出來。

圖片來自蘋果

是的,在iPad Pro的諸多關鍵組件中,多了一個叫做「雷射雷達」(Lidar)的東西。

對於大多消費級普通用戶來說,這個硬體的知名度不是那麼高,而且也沒必要過多關注。但是對於手機供應鏈,全球雷射雷達(晶片)市場,甚至AR/VR市場來說,蘋果的這一次發布,的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信號。

而我這個對自動駕駛異常狂熱,又對雷射雷達一直較為關注的科技宅,在弄明白蘋果把雷射雷達塞進iPad裡的來龍去脈後,只憋出了一句話:

蘋果真太TMD天才了。

圖片來自谷歌

如果你了解自動駕駛,或者不了解自動駕駛但經常關注馬斯克,那麼就應該聽說過這個一直混跡小眾圈子但卻歷史悠久的工業配件。

雷射雷達測量技術迅猛發展的時期應該是上世紀 80 年代,當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成功將雷射雷達探測技術應用於大氣海洋監測以及地形測量測繪領域,此後不到十年間,多種類型的雷射雷達就已經實現了商用。

因此,作為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雷射雷達創業公司 Sense Photonics 執行長 Scott Burroughs 曾公開承認過:「這個市場進入門檻並不高。」

從技術層面來看,雷射雷達的核心價值無疑是「可靠且準確的測距能力」與「三維建圖能力」。

你可以先把雷射雷達的原理想像成一根「雷射測距筆」。

工地上的師傅給房屋做測量時,拿著這根筆「咔嚓」往牆上一射,光電打到對面牆上再回來,這一去一回把飛行時間測出來,房屋的寬度(距離)就測的非常準了。

後來有人覺得,既然能測距,那我讓這根筆尖旋轉起來,飛出飛入無數個光點,那麼每個點的位置已知,距離已知,角度又可控,那麼點的三維坐標就有了。

因此,三維空間裡,如果把這些密密麻麻的點(這個點有個專有名字叫「點雲」)通過不同的顏色連接顯現出來,就會呈現出一幅三維圖像。(看不懂的去補初中數學)

雷射雷達點雲效果,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如果割裂這項技術所處的環境,單看這項技術或許不難;但是將其轉化為一個完整的產品,或者集成進一個更大的硬體裡,卻難倒了一大片巨頭與創業公司。

我剛才提到馬斯克,是因為如果你經常看馬斯克的Twitter,就會知道他是一個堅定的「雷射雷達無用論」支持者,還罵過「用雷射雷達的人就是蠢貨」…

這裡的雷射雷達,指的是車載雷射雷達,以昂貴、體積大但卻測距與建模精準而著稱。谷歌旗下的Waymo、通用Cruise等致力於研發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的企業,視其為必不可少的汽車傳感器件。

它對於L4級以上自動駕駛到底有多重要?Waymo甚至在去年宣布正式由自己開發雷射雷達,目前已經更新到了第五代車載雷射雷達技術。

Waymo第五代雷射雷達技術讓人驚豔,用雷射雷達點雲做出的,媲美圖片清晰度,圖片來自公司blog

但馬斯克是個賣車的商人,啟用一個過萬元的零部件簡直是天方夜譚。而且大多自動駕駛測試車一開始採用的是機械式雷射雷達,內部因有活動部件而有失穩定性,被大部分車廠所唾棄。

因此,眾多車載雷射雷達創業公司開始尋求通過MEMS、Flash(面陣)、相控陣等不同的技術路徑來解決成本、穩定性以及安全性等諸多車廠關心的問題。

他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用低廉且有效的車規產品,打入看起來錢途滿滿的汽車市場。

不過算盤打到目前為止,宣稱研發出可量產固態雷射雷達(機械式為非固態,穩定性差)的公司倒是不少,宣稱跟車廠聯合搞研發測試的也不少,但是真正進入量產階段,或者被車廠塞進量產車裡的消息(大多口徑是2021年,怕又是一個flag)卻聞所未聞。

技術瓶頸未突破,成本未降,車載雷射雷達的買賣從目前來看,仍然龜縮在自動駕駛測試的小圈子裡。

另一方面,在車廠也需要拼命保全自己的當下,汽車供應鏈市場的蛋糕看起來也不是那麼誘人了。

蘋果究竟天才在哪兒?

以上看起來跟蘋果沒太大關係。因為用在手機裡的,跟放在汽車上的,無論是製作難度還是呈現形式,都不一樣。

就像當我們去詢問一位國內頭部車載雷射雷達創業公司對蘋果Lidar的看法時,他不屑地表示:「這不就是Flash的雷射雷達嗎,也不是啥大新聞,就是便宜,距離短。」

Flash,一種結構和光子發射原理有別於機械式與MEMS的固態雷射雷達技術路徑。簡單說,就是它不靠活動的機械部件,而是靠電子部件發出的數位訊號來控制雷射發射角度。

這種雷射雷達的最大優點是內部系統簡單,穩定、體積可控以及精度高。

一方面,如果汽車顛來顛去,這種固定電子部件的穩定性更勝一籌。譬如,此前曾有汽車研究院吐槽被安裝在工地測試拖車上的機械式雷射雷達,因為經常顛簸,損壞頻率非常高。

而另一方面,它可以被做成晶片的形式被嵌入進其他硬體裡。

但是,這種雷射雷達的技術瓶頸也清晰可見,上車的最大障礙,便是「距離問題」。

「Flash雷射雷達的探測距離一直達不到自動駕駛汽車的要求,一般超出50米就會受到很多幹擾;但機械式的能夠探測到150米開外的物體。」一位不具名雷射雷達從業者告訴我。

因此,包括LeddarTech、Sense Photonics、Ouster等一眾明星雷射雷達創業公司都在積極嘗試運用不同的技術手段,研發可以過車規的探測距離更長的Flash雷射雷達。

儘管從目前的進展來看,以上都不算太成功。

有意思的是,往往在面對某個技術瓶頸的時候,大部分人的思維都是「正向」的——攻克它,戰勝它,尋找突破瓶頸的方法。

但是以Flash雷射雷達為例,50米開外效果不好,那麼在這個限定範圍內尋找應用價值點呢?

這便是蘋果的天才之處。

當大家還在一門心思往前看的時候,他在向後尋找切入點。

蘋果官網iPad Pro關於雷射雷達的介紹裡,標註了「雷射雷達掃可測量周圍5米遠的物體,在室內和室外都能以納米級的速度工作」。

限定了距離條件,flash雷射雷達有實力在穩定性、成本以及測量精準度上「藐視」其他制式的雷射雷達。

純粹用技術的難度去衡量一個產品的創新價值,是非常荒謬且愚蠢的。更何況蘋果的這個雷射雷達被集成入手機,並發揮正常效果的過程,一點兒都不容易。

因為蘋果的雷射雷達採用了DTOF測距技術。

Flash只能說明雷射雷達的雷射發射形式。要讓雷射雷達正常測距,需要包括TOF(Time of Flight,飛行時間)、三角測距以及FMCW(調頻連續波)等深度測距技術的加持。

其中,TOF已經成為雷射雷達測距應用領域的關鍵深度傳感技術,基本原理就是上面提到的「雷射筆」工作流程——

光遇到物體後反射,然後計算光線發射與反射時間差,或相位差。

TOF相機工作原理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工業級與車載雷射雷達,使用的都是這項測距技術;

而在民用領域,特別是手機行業,集成TOF傳感器更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甚至早於汽車應用。包括華為、三星在內的諸多手機大廠,都已經在一些機型上的攝像頭模組集成了這項技術,提升了解析度。

而TOF技術又可以劃分為iTOF(間接飛行時間)與DTOF(直接飛行時間)。知乎網友「過目不忘的魚」對這兩種技術的差異做了解釋:

iTOF原理簡單,容易集成,但是精度低,功耗大,抗幹擾能力相對較差,華為與Vivo的一些機型已經用了;

而DTOF的優點就是補足了前者的劣勢,特別是能夠讓解析度達到PS級。但工藝複雜,系統集成難度高,目前尚無有消費級硬體商用的案例。

2019年6月,國際圖像傳感器研討會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ITOF系統除了只能在30米內正常工作外,另一個缺點是,不能同時準確分辨附近的兩個物體。

「DTOF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但需要集成更為精密的傳感器件,兼顧更好的照明控制、數據處理與光學計算能力。」論文指出。

「iTOF其實空間解析度和距離解析度都不錯,但是功耗大,而DTOF則可以把功耗這一關鍵指標降到很低。」 雷射雷達晶片創業公司飛芯電子CEO雷述宇做了補充,

「集成在DTOF傳感器中的一個重要器件——單光子雪崩二極體(SPAD)需要在一個電壓被嚴格控制的數值區間裡才能工作。工藝上面,把握火候很難,但很關鍵。」

而現在,我們可以默認,蘋果是第一個將DTOF技術商用化的消費級硬體公司。

產業風向標?一切未明

在蘋果推出這款帶有雷射雷達的iPad Pro後,已經有嗅覺敏銳的雷射雷達企業開始搜集相關資料並展開了研究討論。

據Livox推測,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信息,iPad中的雷射雷達很有可能是以硬體模塊的形式實現的,應該是較為主流的Flash+DTOF方案,當然,也加入了一些更為先進的工藝。

「這類方案有個缺陷是會受到室外強光的幹擾,但是根據蘋果『可戶外使用』的介紹,他們可能提高了SiPM光電傳感器的動態範圍以適應戶外的強光。」

當然,也有前雷射雷達行業人士表示,這個零部件具有一定的原創性,應該是晶片級產品,有很強的技術壁壘。

「雖然雷射雷達原理不會有太大突破,但產品的推出是從粗放走向精細化的一個過程。

這玩意兒工藝絕對不好做,有很多工藝細節和設計竅門需要考慮,能嵌入進蘋果產品的雷達晶片證明細節處理的非常好。」

因此他猜測,相關供應商一開始就是瞄著手機去做的,開發時間不會短於一年。「很可能是蘋果跟現在主流晶片供應商聯合設計的」。

雖然我們尚不清楚這枚雷射雷達究竟出自誰之手,但Flash雷射雷達一些關鍵器件的供應商則有跡可循,譬如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與SiPM光電傳感器。

面向蘋果供貨的VCSEL廠商有艾邁斯(AMS)等企業,最值得注意的是,AMS在2019年9月邊推出了全球體積最小的用於測量直接飛行時間(dToF)距離的集成式模塊——TMF8801。

而SiPM光電傳感器生產商,則以Sony等企業為代表

然而,一家雷射雷達創業公司對「蘋果的舉動能否再次成為一個產業鏈風向標」這個判斷呈悲觀態度。

因為一方面,「難度不在於技術,而在於使用端配合研發的深度」,另一方面,目前由於蘋果又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以無從知曉消費者體驗端的感受。

「這不是一個單純的閉環,雷射雷達要與蘋果的鏡頭、A12Z晶片,以及一系列視覺算法融合得恰到好處,還要考慮到產能以及裝配精度……萬一消費端最後不接受,效果不行,也白搭。」

但也有低調的創業公司從2017年就開始研發這類Flash雷射雷達探測晶片,已經接到了相關訂單。飛芯科技已經接受了兩輪博世投資,CEO雷述宇向我們透露:「我們正在給車廠和手機做iTOF,下半年將給手機做DTOF。」

圖片來自蘋果官網

說到消費端,蘋果使用雷射雷達的目的已經在官網上寫的很清楚——

更精準的測距和更高解析度的成像,讓iPad上的AR 體驗有一個全新的等級。並配合蘋果在近年來大力推廣的AR開發平臺ARKit,希望能在AR領域打開一個新的市場。

不過,鑑於蘋果雖然強推AR,但這幾年沒有什麼亮眼的成績,我們對這次能否給AR/VR市場帶來新變化持保留意見。

當然,假如使用雷射雷達後,真的能讓AR應用成功走下桌面,進入更廣闊的空間,那麼未來相關產業鏈可能會發生一個顛覆性變化。

美國電子與電器工程協會在2019年12月發表的一篇論文就重點提到,很多消費級應用,譬如遊戲、AR與VR等人機互動場景,本就建立在對圖像進行密集處理的能力上。

但隨著數據量級的增加,手機等消費級硬體採用的結構光與三角測量技術,在數據處理速度、解析度以及抗幹擾方面有著可見的局限性。

「DTOF有解決這些問題的很大潛力。」

此外,就像2017年iPhoneX的Face ID帶火了一眾結構光三維傳感器企業一樣,這次Flash+DTOF技術的啟用,除了讓競品們聞風而動,也許能提供給Flash雷射雷達晶片公司一些拓展行業的機會,以及走出瓶頸的創新模式。

畢竟,把舊技術用出新價值,更值得被尊稱一句「創新大師」。

「其實對三維感知傳感器市場,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各種技術的碰撞或許能夠催生更多的新idea,也可以帶動模塊化雷射雷達的市場發展。」 Livox看好雷射雷達進入蘋果供應鏈所帶來的產業變化。

蘋果使用雷射雷達這件事情,讓我想起去年華為要製造雷射雷達的各種明暗風聲。當時思維局限於「車載」這個場景,但現在一想,看來還是思考的不夠全面。

相關焦點

  • 蘋果真 TMD 是個天才 | 愛範兒
    但是對於手機供應鏈,全球雷射雷達(晶片)市場,甚至 AR/VR 市場來說,蘋果的這一次發布,的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信號。而我這個對自動駕駛異常狂熱,又對雷射雷達一直較為關注的科技宅,在弄明白蘋果把雷射雷達塞進 iPad 裡的來龍去脈後,只憋出了一句話:蘋果真太 TMD 天才了。
  • 黑哭了:天才小熊貓惡搞蘋果發布會
    今天凌晨,蘋果WWDC14大會正式召開,這次一次徹徹底底的蘋果軟體盛會,萬眾期待iPhone 6、廉價版iMac、12.9寸iPad Pro以及iWatch等硬體產品均沒有在這次大會上出現,而iOS 8以及OS X 10.10系統則如約而至。
  • 兩個閱讀障礙天才造就了蘋果
    在蘋果的時尚科技世界中,有一腔別具一格的「英國英語」——那就是今天的設計「大總管」喬尼·艾維。1967年2月27日,艾維出生在英國倫敦的Chingford,艾維的設計天才,或許一部分來自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是個遠近聞名的銀器匠,曾在當地的大學中任教。
  • 【科技英雄傳】兩個閱讀障礙天才造就了蘋果
    1967年2月27日,艾維出生在英國倫敦的Chingford,艾維的設計天才,或許一部分來自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是個遠近聞名的銀器匠,曾在當地的大學中任教。艾維在大學期間學習了工業設計,1992年,蘋果當時負責產品設計的高管Robert Brunner,邀請艾維擔任產品設計顧問,不久,艾維加盟蘋果,成為全職員工。
  • 哈佛教授發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個特徵,或許他是一個天才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一些智商高的孩子,看東西總是過目不忘,甚至一些深奧的題目也能輕鬆的學會,這些孩子都是天才中的天才。」具備的3個特徵,看看你家娃是否有這樣的特徵!),發現這些一天才中有20%的人患有焦慮症。
  • 真慧學網校因材施教,定製你的天才人生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真慧學網校全腦教育,不做批量的教育,從每個學員自身的特點出發,找尋屬於你自己的真慧學網校,因材施教,定製屬於你的天才人生。學習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真慧學網校全腦教育,從學員的興趣出發,做快樂的教育,定製屬於你的天才人生。
  • 蘋果公司堪稱避稅天才 海外收入稅率僅3.3%
    蘋果公司不僅是開發產品的天才、創新商業模式的天才,同時也是避稅的天才。  秘密在於,蘋果稅前收入中的三分之二被算在海外分公司帳上。這部分收入只要不匯回美國,就不需要在美國納稅。據測算,蘋果海外收入的稅率只有3.3%,大大拉低了整體稅率。  為了實現這種避稅魔術,蘋果利用了美國的稅法漏洞和海外不同國家之間的稅法差異,從而做到「在有關稅率最低的地方交相應種類的稅」。
  • 賈伯斯去留引憂慮 天才領袖成蘋果無價之寶
    導語:北京時間1月18日,國外媒體今天發表分析文章稱,iPod和Mac無疑都是蘋果寶貴的資產,但其最有價值的資產卻無法通過申請專利或保密等方式來保護,因為這就是蘋果創始人、CEO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  分析師預測,如果賈伯斯掛靴而去,蘋果的股價將下跌25%甚至更多,這意味著蘋果市值將減少約200億美元。
  • 英國的天才叫牛頓,德國有個叫愛因斯坦,中國有個天才叫什麼?
    科學天才就是讓人類進入近代化所不可或缺的推動者。和那些身經百戰的將軍,雄才大略的領導者不同,科學天才往往足不出戶就可以對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相互促進,可以說隨著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的作用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哪個國家如果出現了天才的研究者,就有可能搶佔先機,甚至改變國家的歷史。
  • 蘋果維修預約需等兩天 黃牛50元賣號(圖)
    當北青報記者表示希望預約北京地區的天才吧後,店家說從現在開始到未來4天的天才吧都可以預約到,並表示會提供預約的截圖作為依據。   北青報記者以手機電池有問題為由提出需要當天的預約,這位賣家表示可以提供下午到晚上5個時段的預約。北青報記者選好後,賣家要求記者提供姓名、身份證號、需要維修的設備是手機還是電腦等信息。
  • 火影:鼬和斑都是木葉村的天才?比起他們,倒數第二位才是真天才
    火影:鼬和斑都是木葉村的天才?比起他們,倒數第二位才是真天才《火影忍者》是日本著名漫畫家岸本齊史的成名製作,在這部動漫裡面有非常多的天才忍者,這些忍者有的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的則是在多年之後做出了轟動忍界的大事情。本篇《火影忍者》資訊,五河就要跟大家講述一下忍界的六位天才忍者,希望得到各位火迷的認可和喜歡。
  • 《史蒂夫·賈伯斯傳》:當之無愧的天才人物
    賈伯斯天生就是個藝術家,而他的這種叛逆精神無疑使他成為了偉大的藝術家。天才必經修煉、涵養,才有味。木心如是說道。賈伯斯曾以一句「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呢,還是像抓住機會來改變世界?」為蘋果公司請來了當時最紅的消費產品營銷奇才、百事公司百事可樂部門總裁約翰·斯卡利來擔任CEO。兩人也因此有一段愉快的合作經歷。
  • 全國各店排隊無望 蘋果保修爆嚴重問題(全文)_蘋果 MacBook Air...
    蘋果把Apple Store裡面的售後服務叫做「Genius Bar」,裡面的售後人員是不是天才筆者不知道,但是想去排隊維修,目前已經辦不到了。淘寶上販售號碼20元一個  跟朋友抱怨的時候,筆者獲得了這樣一條消息「蘋果天才吧預約號碼,淘寶上有的賣」。筆者在淘寶網上搜索「蘋果、售後、天才吧」等關鍵字的組合,果然能夠發現了數十家經營此類生意的店鋪。而且價格很便宜,最低10元,最貴也只要20元。
  • 世界公認幾大天才,中國還佔一位,看看你都認識幾個?
    世界公認幾大天才,中國還佔一位,看看你都認識幾個?只有推動了科學或者歷史的進程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世人眼中的天才,世界公認三大天才的名字想必只要說出來那就是如雷貫耳,人人都知道他的貢獻,不僅限於國家或是個人,而是對全世界的貢獻。
  • 瘋子不需要理論,天才只相信內心
    我們無法得知是某種精神病症催生了天才,還是天才的創造性思維會造成某種精神症狀。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天才與瘋子之間肯定是有不少共同點,甚至其中可能會有些關聯。
  • 蘋果頭戴式耳機亮相 售價549美元!「真貴」 還是「真香」?
    同時,AirPods Max的每個耳墊都搭載了擁有10個音頻核心的H1晶片,每秒能進行90億次運算,來計算音頻實現自適應均衡、主動降噪、通透模式和空間音頻等聆聽體驗。在降噪方面,AirPods Max還配備總共多達九個麥克風,其中八個用於主動降噪,包括六個外向式、兩個內向式,三個用於語音拾取,包括一個專用、兩個兼用主動降噪。
  • 賈伯斯曾認為天才吧這個想法「很白痴」
    【PConline 資訊】現在,天才吧已經成為Apple Store的特色,但根據蘋果前高管爆料,蘋果聯合創始人賈伯斯曾經認為天才吧這個想法很「白痴」。在一檔節目中,蘋果前零售主管Ron Johnson回憶到當年他向賈伯斯提出了天才吧的想法時,賈伯斯最初的反應是:「這想法太白痴了!永遠不會成功的。」羅恩回憶說:「我記得那一天我走了進來,告訴史蒂夫『天才吧』的想法,他說,這太白痴了!它永遠不會成功!羅恩,你這主意沒準是對的,但現實中會有個問題,我從來沒見過有人既了解技術又善於與人溝通。
  • 初中畢業就上職高,上或者不上,真得好好想一想
    「是啊,大人還有個周末,孩子們日夜不停,沒有個禮拜六禮拜天的」,劉意守附和道。自從孩子上了初中,張成明顯老了許多,面容憔悴,煙也抽得多了,記得原來是戒菸的。「小學時偶爾學得晚,現在天天熬夜,真受不了了」,張成吸了一口煙,顯得有些茫然。
  • 改變世界的第三個蘋果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三個著名的蘋果,第一個是誘惑了夏娃的蘋果,第二個是擊中了牛頓的蘋果,而第三個則是賈伯斯開創的蘋果公司。蘋果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企業之一,從最初的蘋果一代,到如今蘋果在多個科技領域的開拓和發展,43年的風雨歷程,你了解多少?
  • 蘋果電池斷貨想換不容易 黃牛淘寶趁機謀利
    他在蘋果官網Genius Bar即天才吧預約維修,試了好幾次都顯示預約已滿。上周六他專門去了蘋果三裡屯店,店員稱必需在天才吧預約。「我說預約不到,店員就讓我去王府井店門口排隊約,據說人很多,排隊維修至少需要一上午。」劉先生說,以後不想再用蘋果手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