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十五次日的崇禮,恰逢驚蟄,乍暖還寒,對於滑雪者來說正是最好的季節。
北京到崇禮的高速路,京津牌照的轎車飛馳,行李架上綁著奪目的滑雪板,路肩上積雪耀眼;
「雪都」崇禮的街巷,古樸花俏的元宵彩燈沿路展示,「申冬奧」題材熱門,居民和遊客競相留影;
崇禮到雪場的鄉間路,柏油路面堅實平整,太陽能路燈排列兩旁,來往車輛與鄉間農趣和諧共處;
滑雪場的頂峰,白毛風貼地捲起,中外「雪客」身著多彩雪服,搖曳著身姿「咻咻」地馳向山谷……
一張銀色的路網像雪場的纜車,源源不斷地把「雪客」送到崇禮,也把產業、視野、激情和申辦冬奧會的渴望帶到了崇禮。3月下旬,國際奧委會評估委員會也將踩著這張路網來往北京和崇禮,對北京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進行最後一次實地考察,並完成一份對「舉辦城市投票」作用舉足輕重的評估報告。
3月初,千龍網·中國首都網記者帶著5分的鼓勵和5分的挑剔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縣,近身打量北京的這位「申冬奧」夥伴,撰寫一份這座「東方達沃斯」的模擬評估報告。
錦繡河山美如畫
崇禮自然條件「天然適配」冬奧會
「湛藍的天空飄著絕佳的雪。」這是到崇禮之前,記者看到的媒體報導中,描述崇禮時引用最多的一句。
的確,崇禮的空氣好得沒挑兒。據統計,張家口2014年空氣品質在京津冀地區排名第一,崇禮則常年「盤踞」張家口頭名。
此外,崇禮冰雪資源豐富,多雪的小氣候明顯。記者雖然沒能在崇禮遇見降雪,但卻在崇禮的雲頂、長城嶺等雪場中看到了漫山銀裝素裹的景象。一位雪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崇禮冬天經常下雪,這個冬天粗略算來已經下了20多場雪了。
不僅雪多,崇禮降雪期還長,滑雪期可從每年11月初持續到來年的4月初;崇禮近10年雪季年均降雪厚度達1米以上,雲州水庫調水工程年可調水0.3億立方米,可按滑雪技術要求保障人工造雪用水,雪質雪量很有保障;崇禮境內中低山脈的山地坡度也屬適中。
長城邊小城崇禮:申辦冬奧會「10分」自信
3月初,一名滑雪者在崇禮雲頂滑雪場。
「冬奧會的雪上項目必須依靠山形地貌,對自然條件要求很高。」北京冬奧申委張家口運營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春生告訴記者,崇禮雪期符合冬奧會評估標準中的「優秀」級別,雪量、氣溫、風速、積雪厚度甚至高度落差和坡度都全部滿足冬奧會評估要求,適於開展國際高端競技滑雪運動。
作為優越的自然條件的附加品,崇禮氣候和山川極高的「顏值」也有機會為冬奧會運動員和觀眾帶來更高級別的參賽和觀賽體驗。
雪場建設跨駿馬
崇禮白色產業形成獨特集群
有著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崇禮的白色產業早在1996年就已經起步了。從第一座「塞北滑雪場」開始,崇禮經過近20年的開發建設,已經建成了萬龍、雲頂、多樂美地、長城嶺4家國內知名雪場,按國際賽事標準修建成高、中、初級雪道多達82條69公裡,光是運送「雪客」上坡上山的各類索道和「魔毯」就有23公裡之長,每小時最多能「傳送」4萬人。
在長城嶺雪場的纜車上,戴著炫目的滑雪鏡、抱著單板的王森告訴記者,他差不多每個月都會找兩個周末來崇禮滑雪,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年了。「長城嶺是我的熱身場,崇禮的四大雪場都體驗過,新建的幾個也準備去看看。」王森嘿嘿笑著說:「這幾年崇禮和雪場的變化都挺大的,最明顯的就是人多了,以前坐纜車從來不用排隊呀!」
「雪客」多了,雪場也在不斷增加。到2020年,崇禮全縣規劃建設雪道228條近500公裡、索道84條99公裡。崇禮縣委副書記黃玉龍不無驕傲地說:「崇禮是北京周邊地區,滑雪條件最富集,條件最好的區域。」事實上,崇禮的幾大雪場相互毗鄰,已經形成了國內獨一無二的雪場集群。據北京冬奧申委相關負責人透露,崇禮的雪場集群非常適合大型賽事的舉辦,數條至數十條雪道的終點能夠在同一片區域中匯聚,為賽事組織、賽事報導和現場觀賽提供極大便利。
2005年起,崇禮先後承辦了國際雪聯高山滑雪積分賽、國際遠東杯滑雪賽等10餘次國際滑雪賽事;2006年,崇禮成為國家級滑雪基地;近年來,崇禮因其雪季開始時間早,正逐漸成為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運動員提前訓練的「天堂」。
旅遊接待遍地花
崇禮住宿條件逐步滿足冬奧會需求
根據規劃,北京2022年冬季奧運會和帕運會計劃在崇禮賽場舉辦冬季兩項和滑雪大項中除了高山滑雪項目以外的所有比賽,服務接待能力需達到每天近2萬人,其中包含約2500名運動員、5000名記者、10000至12000名賽會技術官員和工作人員以及2000名交通保障人員。
記者在崇禮縣城的主幹道裕興路上看到,各種不同檔次的酒店和旅館分立路旁,幾家頗具規模的「星級」酒店令這座小城頗具歐洲神韻。當前,崇禮已擁有星級酒店十餘家,規模以上飯店20多家,農家旅館100多家,已經能同時接待6000多人住宿和近10000人就餐。
崇禮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縣城總體規劃預留備用地3.5平方公裡以待開發,通過國際化的規劃設計和開發建設,崇禮滑雪旅遊、森林觀光、度假療養等服務設施將一應俱全,也完全可以達到每天2萬人的接待需求。
高速高鐵片刻達
崇禮交通路網建設令「雪客」期待
2萬人,怎麼來崇禮?這對這座只通公路的縣城絕對是個考驗。
「冬季奧運會項目中,山區(雪上項目)和城市(冰上項目)間的交通是關鍵。」張春生說。
記者乘坐大巴從北京出發,從德勝門上京藏高速,穿昌平、延慶出京,路過懷來縣、下花園區、宣化區,轉入張承高速,與張家口市區擦肩而過後繼續行駛,選擇從崇禮北進入縣城。全程約230公裡,在無堵車的情況下耗時約3個小時,正好是「眯一覺」的時間。但自駕車的「雪客」可就沒法眯了,「說實話,上完一天班,再開仨小時車真有點兒犯困,而且正趕上飯點兒,還容易餓。」。王森自嘲著說:「咳,誰讓咱滑雪的癮大呢!」
王森的困擾或許很快就能得到緩解。媒體報導顯示,京北一級公路正式立項後,與京藏高速連接北京市,最短車程將縮短到170公裡。核算下來,車程還能縮短近50分鐘。
另外,據張春生介紹,北京到張家口高鐵項目今年將動工建設。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後,北京清河站至延慶站的車程僅為20分鐘,清河站到張家口賽區的太子城站僅需50分鐘。運動員和觀眾將可實現同日往返京張兩地。根據《張家口市承辦2022年冬奧會總體發展規劃》,雪場互通道路也將率先啟動。崇禮和崇禮的雪場未來都將融入「北京一小時經濟圈」。「崇禮要是通了火車,我們肯定會選擇坐火車來的,省錢不省錢沒關係,至少能省勁兒了。」王森說。
此外,在航空運輸方面,張家口寧遠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可達20萬人次、高峰小時旅客吞吐量超過300人次。寧遠機場將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2019年建成投用的北京新國際機場,將合力保障冬奧會期間空中運輸能力。
全盼奧運到咱家
崇禮冰雪氛圍「全民著迷」
在崇禮採訪的兩天,記者走雪場、軋馬路、住酒店,印象最深的不僅是崇禮已然或正在成型的冰雪產業,更是無處不在的冰雪氛圍。記者在崇禮的縣城中看到,街頭的雕塑是滑雪者造型,路旁的小店賣的是雪服雪具,甚至房地產廣告都是滑雪主題的,而在縣城中,竟還有一間國內獨一無二的冰雪博物館。
在這座外形像雪道一般的崇禮冰雪博物館裡,大量珍品館藏多角度展示著冰雪文化,新近增加的申奧展區中,還將冬奧會歷史淵源、文化理念、基本知識融入其中。館中的滑雪訓練營地、多媒體互動體驗區及4D電影觀展區也燃起了不少訪客的興趣。一位訪客告訴記者,他本就是一名來崇禮滑雪的冰雪項目愛好者,冰雪博物館嘗試用很多技術手段普及冰雪運動知識,互動性強、知識面廣,自己參觀完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趕緊「上雪」了。
城市街景是城市人意志的體現,崇禮人把對冰雪的熱愛融入了對城市的建設中。
在崇禮的所見所聞,讓經歷過2008年夏季奧運會申辦報導工作的記者感同身受,當時北京市民對申奧超高的熱情也成了申辦成功關鍵。
離開崇禮的時候,記者在大巴車上回望高速路入口的「崇禮」二字,想像著國際奧委會的評估團隊很快也會在這裡看到這兩個字,然後和我一樣,感受這裡令人著迷的一切,甚至,寫下同樣的評估報告。
我把5分的鼓勵和5分的挑剔留在了崇禮,帶回北京的,是10分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