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要想實現精益生產,首先必須做到JIT!

2020-12-11 騰訊網

JIT生產方式以準時生產為出發點,首先暴露出生產過量和其他方面的浪費,然後對設備、人員等進行淘汰、調整,達到降低成本、簡化計劃和提高控制的目的。

中小企業如何做到JIT生產方式

為什麼說JIT是中小企業實現精益生產的基礎?

在JIT生產方式倡導以前,世界汽車生產企業包括豐田公司均採取福特式的「總動員生產方式」,即一半時間人員和設備、流水線等待零件,另一半時間等零件一運到,全體人員總動員,緊急生產產品。這種方式造成了生產過程中的物流不合理現象,尤以庫存積壓和短缺為特徵,生產線或者不開機,或者開機後就大量生產,這種模式導致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而精益生產強調的是一個改善的過程,一個消除一切浪費或者完善生產方式的動態的持續的過程。

精益生產除了JIT的要求之外,還包括效率提升,非增值的消除,質量改善,防錯等等,但JIT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說JIT是中小企業實現精益生產的基礎。

中小企業如何做到JIT?

JIT對中小製造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只有首先做到了JIT生產方式,才能談實現精益生產、精益管理,從而走向最終的變革。但並不是每一個員工都懂得用JIT生產方式來完成日常生產,所以需要一步步養成,接下來我們談談如何做到JIT:

1、教育和培訓

員工的廣泛參與是推行JIT的關鍵。JIT活動的基礎在基層,在生產現場,實施JIT要求所有一線員工掌握JIT基本理論及進行實踐活動。

因此,實施JIT需要不斷對企業員工進行教育和培訓,傳授他們關於JIT的最新的方法和理論。

中小企業由於資源資金有限,一般沒有完整的培訓體系。不能通過派人留洋或者直接邀請外籍專家來推行JIT,而必須走適合自己的道路。

一般來說,中小企業可以邀請當地大學教授專家或者一些專業培訓機構對企業骨幹員工進行培訓,而後這些骨幹員工在實際操作推行的基礎上給予其他員工示範作用。

通過推行前後的對比來引導更多員工參與進來,並定時讓他們進行經驗交流。這種方法無需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卻能非常有效的給員工灌輸JIT的理念和方法,提高他們的認識。

中小企業如何做到JIT生產方式

這種方法可以成為大多數中小企業推行JIT的首選。而且在培訓過程中,上層領導、基層管理人員和一線操作人員之間能進行廣泛的交流,這對JIT的推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交叉培訓

所謂交叉培訓就是一個班組的員工到其他班組學習。培訓上崗,使這位員工不僅對自己所從事的業務操作熟練,還獲得了另外一種技能。

通過交叉培訓,使員工實現了「一專多能」:工人不但擅長一項專門技術,而且成為多面手。

這樣就適應了因均衡生產而頻繁調配員工崗位的情況,達到JIT對員工的要求大企業由於受到工作條例等限制,反而不能像中小企業那樣靈活的進行交叉培訓。

但是,中小企業也常因為缺少人力資金而不能對員工進行廣泛的交叉培訓。

解決之道則是通過內部培訓,所謂的內部培訓就是先對少量的業務骨幹進行輪換交叉培訓。

通過培訓使這些骨幹掌握多門技術,然後通過輪換骨幹,使這些資深的技術工人和生產骨幹把自己的所有技能和知識傳授給其他人。

這樣雖然只輪換了少數人,但是卻達到了培養眾多多面手的效果。這樣不但能夠節約培訓費用,還能促進成組技術和全員生產維護技術的運用。

培養多技能的員工,目的是讓製造單元裡的生產工人成為「多面手」,既能操作多種類型機器,又能從事其他工種,如執行預防性維修及小型修理,進行質檢及執行保管任務等。

通過交叉培訓,可以使得幾乎所有員工都能操作叉車和行車,不但節省了人力,也節省了財力;

中小企業如何做到JIT生產方式

不僅如此,車間裡的員工基本上都能勝任好幾個崗位,操作不同機器,通過安排班次,員工的工作不斷進行輪換,極大地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3、減少調整準備時間

按需生產,必然導致產品的批量減小而品種加大。

因顧客的需求本身就是多樣化的顧客多數不了解生產流程,從訂貨到提貨給出的時間較短,這就要求企業能夠短期交貨。

短期交貨,是市場大勢所趨。

因此,企業需要儘量的減少調整準備時間,從而縮短產品生產時間,滿足顧客短期交貨需求。

關於如何減少調整準備時間,人們進行了很多研究也找到了很多方法。比較複雜的方法如對設備和工藝裝備進行改造等,這對小企業來說可望而不可及。

因為這些方法雖然效果顯著,但耗費時間和資金較多,一般的小企業更是無法承擔的。

小企業追尋的方法應該是那些簡單易行,且能立竿見影的。這些方法可以從組織方法方向去挖掘,比如使操作動作比較容易做、使用快速扣件和插件、確定下一個要加工零部件的擺放位置、確定加工完畢零部件的擺放位置、改善零部件的裝卸方法等。

中小企業如何做到JIT生產方式

此外,儘可能在機器運行時進行設備調整。儘可能消除停機時的調整時間,並對工人進行從事調整準備工作的訓練,使他們能夠在一個工件加工完之後,像撲滅火災那樣迅速動作,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調整準備工作。

4、成組技術

成組技術研究的是如何改善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組織管理,以獲得如同大批量那樣高的經濟效益,這正是中小企業所企盼達到的。

它根據零件的結構形狀特點、工藝過程和加工方法的相似性,打破多品種界限,對所有產品零件進行系統的分組。將類似的零件合併、匯集成一組。再針對不同零件的特點組織相應的工具機形成不同的加工單元進行加工。

然而,成組技術需要投入一些龐大昂貴的設備,這不僅對企業的資金提出了要求,對生產場地大小也有要求。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資金和生產場地限制了成組技術的運用。

中小企業如何做到JIT生產方式

但是,對於這些中小企業,可以在交叉培訓的基礎上,根據產品和工具的共性進行分類,針對每類零件特點組織相應的加工單元進行加工,經過這樣的重新組合,可以使不同零件在同一工具機上用同一個夾具和同一組刀具。稍加調整就能加工,從而變小批量生產為大批量生產,提高生產效率。

5、全員生產維護

設備和設施是企業用以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的物質基礎,對設備和設施維護和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企業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的大小。

JIT系統中運用全員生產維護(TPM)來維護和管理設備以保障生產的正常進行。

在TPM中,常需組織一個設備維修組進駐車間。對於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它們沒有能力組織這樣一個設備維修組,設備的維修和維護全依賴於操作者自己。一般要等到設備出現故障後才進行維修和更換。

這必然影響到產品的生產和質量、設備得不到良好的維護,其壽命也必然會縮短。解決方法可以通過統計過程控制(SPC),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對設備的磨損或故障提前給出預告。

通過預告安排維護維修計劃,在不影響生產的條件下對設備進行必要的維修,並通過培訓使工人具備一定的設備維修能力。工人不但對自己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還要對設備的日常保養、維護負責。

中小企業如何做到JIT生產方式

此外,可以購買大企業淘汰的但運行正常的設備作為備件。替代突發故障的設備進行生產,這樣不但能降低費用,還能使設備在不中斷到生產的情況下得到維修。

6、持續質量改進

在製造業中,不論企業大小,質量的重要性都是超越其他一切因素的。

持續質量改進(CQI)是在全面質量管理(TQC)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管理理念。

其特點就是強調過程管理,將管理滲透到工作周期的每個環節,同時將決策者的集中管理轉化為各個層面的自覺管理,並在過程管理中不斷改進,以期達到更高的工作質量。

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進行質量的定位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客戶不斷在變,需求也隨之改變,導致企業的質量要求也不斷的改變。因此 ,在中小企業推行CQI是比較困難的。

對於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宣傳教育,採取一定措施,比如實行個人責任制。

中小企業如何做到JIT生產方式

每位員工都對自己的工作質量完全負責,當所有員工都對其工作質量負責時,JIT的運行狀態最佳,因為在系統中流動的全部是高質量的產品,當所有產品的質量都能保證時,就不需要額外庫存的存在。這樣,企業就能夠獲得產品的高質量和生產的高效率。

7、供應商/客戶關係

推行JIT,除了要消除在制品庫存和成品庫存之外。還要消除原材料和採購件的庫存,要做到這些,供應商的選擇與管理至關重要。

合格的供應廠家具有較好的設備、技術條件和較好的管理水平,不但可以保證準時供貨、保證質量,而且因為其生產成本較低導致產品價格低於其它廠家。

中小企業由於購買能力有限,需求數量少,導致在與供應商的交易中常處於被動地位。

喪失了選擇合格供應商的權力,解決辦法可以把企業的全部採購集中在少數幾家廠商,甚至是一家。

這樣集中企業全部採購量,就能在與供應商討價還價過程中佔據主動。而這家供應廠家應該是具有多樣化高質量產品的企業。

而且,中小企業在確定供應商時,應儘可能尋找那些為已實現JIT生產的大企業配送材料的廠家作為自己的供應商。

這樣一來,這些供應廠家就會像給大企業配送物資一樣給中小企業輸送原材料,小企業也能得到跟大企業同樣批量和質量的物資由於中小企業大都是為大型企業協作生產,進行零件加工配套,而現在大企業實現了準時生產。

中小企業常被迫擔負起大企業轉嫁過來的負擔,成為「零件倉庫」,這並不是大企業希望看到的局面,他們也需要中小企業實現準時生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準時為他們提供高質量的原材料。

中小企業如何做到JIT生產方式

因此,小企業只要積極的縮短生產周期,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就能與大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在一個良好客戶關係網中,企業要擴大規模,提高產量就容易得多,而高的生產量又將使企業在與供應商的交易中地位更加穩固。

8、拉式生產系統

提到JIT,人們必不可少地會想到「拉式生產系統」和「看板系統」,這兩種系統可以說是JIT的與眾不同之處。

拉式生產系統中的每道工序、每個車間都按照當時的需要向前一道工序、上遊車間提出要求,發出工作指令,上遊工序、車間完全按照這些指令進行生產。

拉式系統雖然形式簡單,但只能在重複生產型車間裡運用。

在單件小批量的機群式布置車間裡卻很難實行,因為拉式系統不能處理一些突發訂單,而這些突發訂單恰恰是單件小批生產的特點。

中小企業在試圖運用看板系統來達到準時輸送時應考慮到運輸數量和具體要求,以及輸送的物資和調整準備費用,通過仔細平衡之後再做決定。

中小企業如何做到JIT生產方式

寫在文末

中小企業在推行JIT時,應在慎重考慮的基礎上選擇JIT中適合本企業的內容進行推行。

不要為了追求全面推行JIT而放棄了本身具有的一些優勢和特色,推行JIT不能照搬書本教條,要根據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變動。

相關焦點

  • 引進中小企業精益生產管理,你可了解,實施精益生產管理的建議
    精益生產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環節,需要全體員工的參與和推動。為中小企業推行精益生產,建議如下: 2、生產計劃要儘可能詳細、科學 因為計劃太多肯定會造成庫存和處理的浪費,但科學的計劃也需要在計劃下達前進行詳細的工作,清楚地掌握各部件的生產節奏,然後制定科學的計劃,以便避免現場堆放不必要零件的弊端。
  • 精益生產之準時制(JIT)
    為了實現適時適量生產,首先需要致力於生產的同步化。即工序間不設置倉庫,前一工序的加工結束後,使其立即轉到下一工序去,裝配線與機械加工幾乎平行進行。在鑄造、鍛造、衝壓等必須成批生產的工序,則通過儘量縮短作業更換時間來儘量縮小生產批量。生產的同步化通過「後工序領取」這樣的方法來實現。
  • MES系統,實現精益生產的關鍵環節
    何為「精益生產」?是指杜絕浪費和無間斷的進行生產作業,簡單來說,就是一種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力求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質量、不斷創新的資源節約型的生產方式。「精益生產」的目標是實現無廢品、零庫存、零故障、生產組織形式靈活多變、沒有資源的堆積浪費、高質量無缺陷的產品。
  • 精益生產與員工流失
    然而,當中國企業開始應用精益生產時,很快就發現員工的高流失率使其效果大打折扣:一是影響產線平衡,精益生產要求生產線的每一個工位按照節拍來平衡生產,員工流失勢必對整個產線的平衡產生影響;二是培訓困難,精益生產線對員工有更高的理論和技術要求,因此企業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來培訓新員工,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的培訓工作更為繁重;三是影響企業文化,員工的頻繁流失使精益文化和改善氛圍難以建立及延續
  • 從精益生產進化到精益管理,需要清晰思考--TP
          在給一個發電企業上精益管理課程的時候,我談到這樣的觀點:      什麼是精益管理?首先要定義為客戶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其次是如何形成創造價值的能力,再次是如何保證成本最低。
  • 精益生產管理的十大工具和實施步驟
    2精益生產的四個特點大部分的企業都已經認識到了精益生產對企業的一個重要性,當然精益生產管理企業也是一樣的,精益生產在一定的程度上會讓企業的生產效率提高,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強企業的自己的競爭能力,但是雖然很多的企業都想實行精益管理,但是卻沒有真正的明白精益生產的一個特點,那麼精益生產管理有什麼特點呢?
  • 張馳諮詢:企業為什麼要做好精益生產管理工廠布局設計?
    實現精益生產思想在工廠設計中的應用,需要將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當前工廠設計中的精華相結合。設計初期要成立工廠設計小組,成員應包括企業部管理人員、具備精益生產思想的工廠設計人員等,小組成員實行團隊式的合作,綜合運用系統工程、並行工程的管理理念;設計方案確定時可藉助各種科學優化工具實現方案的優化調整;也可應用仿真技術實現設計過程的可視化,同時通過對設計參數的調整可實現設計方案的優化。
  • 長沙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開展精益成本管理培訓公益活動
    長沙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深入企業開展2020長沙小巨人企業精益管理公益系列活動。紅網時刻12月21日訊(通訊員 楊雪)「小巨人」企業作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佼佼者,已成為各行各業創新發展的生力軍。近日,長沙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聯合華謀諮詢,組成精益管理服務隊,深入企業開展了2020長沙小巨人企業精益管理公益系列活動,推動長沙小巨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 企業推行精益生產,這些目標你做到了幾個?
    精益生產管理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也給企業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企業面對這樣的精益生產方式一定要好好的把握,不能不重視,只有運用到自己的企業中,才能為自己的企業獲得一定的效益
  • 工業自動化生產管理的助手:精益生產工具簡析
    精益生產的「準時化生產」(JIT生產)即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藥方。「準時化生產」(JIT)是精益生產小屋的支柱之一,是精益生產的終極目標。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通過不斷消除浪費、降低庫存、減少不良、縮短製造周期時間等具體要求來實現。它的運用過程中涵蓋了精益生產中所有相關工具的使用。
  • 精益生產方式整體結構:冰山模型VS日本準時生產方式
    他們主張要想徹底理解準時生產方式的思想,最好的辦法就是到現場親自參加工作,直接體驗!       這必然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準時生產方式是在生產一線的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但是,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支持這種觀點的大多數專家來自生產管理一線,他們提出的準時生產方式的理論體系也帶有濃重的現場生產管理的色彩。
  • 鋼鐵行業如何有效實施精益生產管理?
    因此,在國有企業推行精益生產必須把重塑企業文化放在首要位置,通過多種措施改變企業以往漠視浪費的陋習,改變職工輕視自身責任的思想,改變傳統粗放式的文化氛圍,建立一種以精益生產為主導的企業文化氛圍,把企業文化重塑作為一項引導企業管理與生產變革的工作。5S管理是精益生產的基礎,具有相對見效快的優點,是企業推廣精益生產過程中最先落實的具體措施。
  • 對精益生產而言,MES系統是剛需嗎?
    精益生產是少花錢多做事的藝術,它意味著更高的生產力,最小的浪費和不斷的改進。 如今製造企業都在講精益生產,減少浪費,提高質量,提高盈利能力是企業都在努力實現的目標,而類似於MES之類的系統,又往往被期望能夠幫助實現精益生產。為此,在大多數製造企業中,【實施MES系統】紛紛被提上日程。
  • 精益生產與工業工程公益講座走進同安工業園
    5月26日下午,服務月活動走進同安工業集中區,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與市經濟管理諮詢協會承辦的「工業4.0與智能製造」公益講座,邀請廈門市霖普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顧問師、精益生產管理專家盧世英,為近50位中小製造企業生產主管等授課
  • 精益生產方式,這也是敏捷開發的內核呀!
    而所有實踐必須是以高可靠作為內核的。對於生產來說,這就是停工待料,也是「等待的浪費」,這種等待的浪費。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生產上有大量大量大量的等待的浪費,有的是不可以避免的(目前的生產條件),有更多的是因為協調安排做的不好而產生的。豐田推行零庫存的概念(實際上零庫存也很難做到,只能努力的追求),就是要讓零配件直接在要求的時間,將需要的數量的合格零件運至生產線,直接組裝。
  • 精益生產 如何應對高員工流失率
    從精益生產起源和發展的歷程來看,精益生產所有的理念和方法都是基於員工相對穩定基礎上的。精益管理的核心在現場,注重員工參與,要充分調動員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主動性與能動性,引導和激勵員工參與持續改善(Kaizen),通過員工的主動參與,發揮員工的創造性。
  • 上海某汽車公司基於精益生產的成本控制建議
    上海某汽車公司基於精益生產的成本控制建議經過對上海某汽車公司的調研,天行健認為公司在實施精益生產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點:①精益生產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體系,作為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在技術上已經基本成熟,在許多企業的實踐中得到了充分的認證。
  • 怎樣的「精益思維模式」,才能讓你活下去?
    所以,降本增效,這個不時尚、不新鮮,反覆被提及的「古老詞彙」,如今成為了中小企業活下去甚至「V」字反轉的基礎動作。但是,人們在理解精益思維時有什麼誤區?真正能在企業落地的精益思維到底是什麼?《中外管理》為此專訪了實戰派精益管理效能提升專家、寧波市匯成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任鑫苗。
  • 精益生產諮詢降低存貨資金有哪幾種方法?
    精益生產諮詢降低存貨資金有哪幾種方法? (一)明確各部門的職責與分工 為降低存貨資金,精益生產需要生產、財務、信息、市場等各個部門協調配合,相輔相成。因此需要設置存貨資金綜合管理部門,制定存貨資金管理辦法,審核、監督並考核各部門存貨資金計劃執行情況。
  • 金蝶雲·星空智能製造專家解讀:中小企業為什麼要上雲?
    現在,創新能力是國內中小企業必須具備的第四項能力,原因是:一、我們已經發展為世界第一體量的製造大國,原來採取「跟隨戰術」的對象已經消失,企業必須直接面對客戶的需求;二、個性化需求升級,需要企業能夠提供客戶需要的產品,如果缺乏產品的創新則缺乏長期經營的能力。中小企業所處的外部發展環境也受到政策牽引、個性化需求升級、製造技術變革、商業模式變化四方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