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成績從30到140的秘訣——倒裝句式

2020-12-11 花花愛英語

我的同桌是一個學霸,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都很不錯,但是他的英語很不好。每一次閱讀分數都很低,。我經常向他討教各科題目,所以我們的關係非常的好。我經常聽到她向我抱怨,為什麼英語的句子不像語文一樣,句子的順序幾乎不變,而是,主語謂語賓語,到處都可以放。讓他完全看不懂句子到底應該怎樣翻譯?所以他的英語閱讀理解分數很低。我為了解決他這個問題,就將特殊句式中的倒裝句式整理了一下,他豁然開朗,英語成績有了質的飛躍!

英語陳述句的正常語序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但有時為了強調突出等目的,會顛倒原有語序,將謂語的一部分或整個謂語置於主語前面,這就構成倒裝句式,倒裝句是有兩種形式,完全倒裝和部分倒裝。

完全倒裝

將整個謂語動詞或整個謂語部分都放在主句前面,被稱為完全倒裝,例如形容詞、介詞、副詞短語放在句首時,句子都有可能是完全倒裝。

我們常見的 there be句型,實際上就是一種完全倒裝句,例如句子There is a boy,那有一個男孩正常的語序是A boy is there,有個男孩在那。there be 句型引申為表示客觀存在的,表示某地方有什麼東西。be還可以有不同時態和語態。

部分倒裝

部分倒裝是把謂語動詞的一部分,放在主句前面,簡單來說,就是把陳述句變成一般疑問句的語序,一般疑問句的形式就是部分倒裝的形式,將助動詞do、does、did、be動詞is、was、are時態助動詞have、has、had情態助動詞will、can等放在主句前面。

有三種情況需要部分倒裝:

一、句首為否定詞或含否定意義的詞組

二、句首為only加狀語

三、省略形式的條件句

相關焦點

  • 英語中的「完全倒裝」:4類常見句式,一張圖講清楚
    在英語考試中,對於倒裝的考察,從不缺席。然而,同學們對於英語「倒裝」用法的掌握,往往零零散散,在考試中總是拿捏不定,全憑感覺。為了消除同學們的「猶豫」心態,提高考試效率,我們特此將英語中的「完全倒裝」進行了圖解化梳理。
  • 強調、倒裝和省略句式
    ,英語和漢語略有差異,本節內容即對此做詳細說明。倒裝的用法在英語中,倒裝從形式上分為部分倒裝和全部倒裝,我們為了便於理解和使用,還可以把它分為語法性倒裝和修辭性倒裝。語法性倒裝是由於語法上的需要而必須倒裝的句子;修辭性倒裝,顧名思義,如果不是特意加以強調,可以不必倒裝。
  • 倒裝
    作用英語句子的倒裝一是由於語法結構的需要而進行的倒裝,二是由於修辭的需要而進行的倒裝。前一種情況,倒裝是必須的,否則就會出現語法錯誤;後一種情況,倒裝是選擇性的,倒裝與否只會產生表達效果上的差異。2.承上啟下1.為了避免句子部分內容不必要的重複,常用"so+be動詞(助動詞、情態動詞)+主語"倒裝句式或"neither/nor + be動詞(助動詞、情態動詞)+主語"的倒裝句式。其中第一個句式表示"與前面所述的肯定情況相同",第二個句式表示"與前面所述的否定情況相同"。
  • 英語中的部分倒裝的用法
    英語中的倒裝結構,要麼是為了強調,要麼是為了上下文銜接,要麼僅是一種說話習慣。倒裝分為半倒裝和全倒裝,一般主要指主謂順序顛倒。本節先講半倒裝。半倒裝也叫部分倒裝,是將 be 動詞,情態動詞和助動詞置於主語前,即類似一般疑問句句式。
  • 英語中完全倒裝與部分倒裝的詳細解析
    完全倒裝與部分倒裝是英語中常見的語法現象,但是不少的同學卻對於兩種倒裝的形式和意義無法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所以本文就來把完全倒裝和部分倒裝的各種呈現形式和意義來給大家詳細地講一講。首先我們來理解完全倒裝和部分倒裝的定義:英語句子的自然語序是主語在前,謂語動詞在後。若把謂語動詞放在主語之前,則構成倒裝句。如果謂語全部放在主語之前,稱為完全倒裝;如果只把助動詞、情態動詞或系動詞放在主語之前,則構成部分倒裝。倒裝結構通常用於下列情況。
  • 2017託福備考經驗 5種常見的倒裝句式
    下面是新東方網為大家帶來的2017託福備考經驗 5種常見的倒裝句式,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備考託福閱讀。   1.never等具有否定意義或否定形式的詞或詞組位於句首時用倒裝。   2.當「only+狀語」位於句首時表強調使用倒裝。
  • 英語筆試之特殊句式必做30題(3)
    英語筆試之特殊句式必做30題(3) http://www.hteacher.net 2019-12-10 09:02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As,though引導讓步狀語從句的倒裝句式
    As,though引導讓步狀語從句時,為了語氣或者正式文體的需要,通常可以改為倒裝的句式。具體變法是把從句中作狀語或者表語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動詞(分詞)」提到句首,形成倒裝結構。由於時間關係,文檔部分來不及逐字打出了,請見諒,以下是整理的筆記截圖部分,供各位參考。
  • 英語四六級語法全複習:主謂倒裝
    (在There be…的句式中,There只是個引導詞而不是主語,真正的主語是後面作表語的名詞或者名詞短語。因此,There be…的句式都是全部倒裝的句子。)演講廳裡有大量的學生。   When he ran to the door, there stood a mid-aged man with a lantern in his hand .
  • 英語倒裝結構的語法
    倒裝結構  學生容易混淆的是全部倒裝與部分倒裝。
  • 資格證英語筆試之特殊句式必做30題(3)
    資格證英語筆試之特殊句式必做30題(3) http://www.hteacher.net 2019-11-21 08:54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英語六級語法衝刺之主謂倒裝
    (在There be…的句式中,There只是個引導詞而不是主語,真正的主語是後面作表語的名詞或者名詞短語。因此,There be…的句式都是全部倒裝的句子。)演講廳裡有大量的學生。  When he ran to the door, there stood a mid-aged man with a lantern in his hand .
  • 倒裝,語法及例題
    一.概念: 英語句子通常有兩種語序:一種主語在前,謂語在後,稱為自然語序,另一種謂語在前,主語在後,稱為倒裝語序。 二.相關知識點精講 按「主語+ 謂語」 這種順序排列的句子是陳述語序。如果排列順序變為「謂語( 或謂語一部分)+主語」,就是倒裝。倒裝句分為: 完全倒裝: 整個謂語移至主語前面叫完全倒裝。
  • 2019中考英語一輪複習部分倒裝用法
    揮灑汗水的苦澀等待成功的喜悅, 小編為學生們整理了2019 英語一輪複習部分倒裝用法資料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2019中考英語一輪複習部分倒裝用法 英語句子的基本語序為主語在前,謂語在後。但有時為了某種需要,如保持句子平衡、強調或固定的句型結構,而把謂語放在主語之前,這種語序叫倒裝語序。
  • 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初中英語特殊句式必做30題(3)——答案解析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初中英語特殊句式必做30題(3)——答案解析,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3.D【解析】考查特殊句式的反意疑問句。句意:你寧願今晚跟他一起去劇院,是嗎?其一,You』d rather為You would rather的簡略方式,因此在反意問句中用助動詞would提問;其二,根據前肯後否的原則,此處應為would的否定形式。故選D。   4.B【解析】考查感嘆句。句意:多麼好的一天!我們在戶外上口語課,好嗎?
  • 倒裝專講專練
    一.概念:  英語句子通常有兩種語序:一種主語在前,謂語在後,稱為自然語序,另一種謂語在前,主語在後,稱為倒裝語序。  二.相關知識點精講  按「主語+ 謂語」 這種順序排列的句子是陳述語序。如果排列順序變為「謂語( 或謂語一部分)+主語」,就是倒裝。
  • 初一英語140,初二掉到110?初二英語退步怎麼辦【抽屜英語】
    今天我們講一下初中的分水嶺,初二每到上半學期結束的時候,都有很多初二家長諮詢英語初一考140,初二滑到110了!這可怎麼辦??-我是正文的分割線首先,我們得明白初二英語退步的原因。從眾多家長的描述來看,初二英語成績下滑一般有兩個主要原因。初一上的內容小學都學過,很多學生課外班學的也很超前。
  • 倒裝句之主系表結構的倒裝(長難句第36句)
    在前面的文章當中,我們講過把狀語提前的倒裝結構。(戳此查看)比如: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正常語序應該是:Great responsibility comes with great power.這是一種倒裝句式。
  • 定語從句的最終秘訣:掌握6個必背句,快讓你的英語作文大放異彩
    定語從句的最終秘訣:掌握6個必背句,快讓你的英語作文大放異彩當定語修飾語不能滿足需要時,就會出現定語從句。①倒裝(倒裝出現在定語從句中)山頂上有一座寺廟,一位老僧侶居住在此。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stands a temple, in which lives an old monk.
  • 2014年12月大學英語四六級語法之主謂倒裝
    (在There be…的句式中,There只是個引導詞而不是主語,真正的主語是後面作表語的名詞或者名詞短語。因此,There be…的句式都是全部倒裝的句子。)演講廳裡有大量的學生。  When he ran to the door, there stood a mid-aged man with a lantern in his ha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