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明日新聞:「漢語熱」使中國成亞洲教育中心

2020-12-14 中國僑網

  華聲報消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曾為社會主義國家和非洲國家免費培養過留學生,現在它將目光轉向了西方國家。中國正制定計劃,將本國名校培育成與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齊名的高等學府。

  前不久,北京大學與美國耶魯大學籤署了研究生院層面的交流協定,在中國便可拿到耶魯大學的學位。與過去不同,北大在宿舍和課程上進行了特別安排,留學生和中國學生共同生活,增加了彼此的交流機會。中國大學與外國大學在本科層面上的交流更加頻繁。位於上海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中在校生的20%為外國學生。

  一般來說,留學生越多,學校的知名度就越高。通過積極招收外國留學生,中國名校的知名度在海外有了很大提高。通過積極的對外交流,中國希望與世界名校開展更為有效的競爭。中國的目標是通過大量培養外國留學生,提高知名度,創立中國的教育品牌。大量招收留學生,中國提高了知名度,防止了本國人才外流,還為本國大學找到了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留學生的學費一般為中國學生的4—8倍。以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學為例,中國學生的學費為620美元,留學生則要交2480—5200美元不等的聽課費。當然,學校也為留學生準備了良好的生活條件。

  近年來,亞洲學生對中國的關注不斷升溫,眾多的亞洲留學生為中國成為亞洲教育中心提供了前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目前隨著漢語熱的不斷升溫,中國已經成為亞洲教育中心。許多亞洲學生選擇了中國大學,尤以漢語學習者居多。(摘自1月23日《明日新聞》,作者李智能,趙東國譯)


相關焦點

  • 漢語熱的背後:漢語熱等於中國軟實力的增強?
    其實,20世紀70年代曾經出現過一次漢語熱。那時由於中美關係緩和,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世人以新的目光看到一個走向世界的中國,一股學習漢語的熱潮首先在美國興起了,影響帶動了整個西方世界的漢語熱。但由於那時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尚小、對外經濟聯繫程度不深,那股漢語熱沒能持續延燒。
  • 漢語熱全球 孔子學院成中國「軟實力」最亮品牌
    在中國的近鄰韓國,上百所大學開設了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人數超過100萬,一些著名的企業出於戰略考慮越來越重視培養員工的漢語能力;   在日本,「漢語熱」直追「英語熱」,成為繼英語之後的第二大外語,學習漢語的人多達200萬左右。
  • 通訊:在首爾中國留學及就業展上感受「漢語熱」
    「漢語熱」  新華社首爾8月24日電 通訊:在首爾中國留學及就業展上感受「漢語熱」  新華社記者田明  「如果可能,我希望將來有機會去中國留學,和當地人交朋友,學習更地道的中文。」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辛衍君說,校方此前沒參加過這個展會,也沒有做過面向韓國的招生宣傳,當天展會現場的高人氣的確有些出人意料。  還有廈門大學、吉林大學、貴州大學等地方高校參加本次展會。「展會才開放一個小時,和我們達成明確留學意向的學生就有快10人了。」
  • 澳大利亞「漢語熱」如何持續深入
    新華社發  近年來,一些媒體紛紛報導澳大利亞「漢語熱」現象,聲稱漢語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第二大語言,澳洲學校颳起了漢語學習熱潮。這些消息,在讓我們為中國語言文化「走出去」感到自豪的同時,也深深地引發了我們對澳洲的熱情。那麼,澳洲「漢語熱」緣何興起,如何進一步提升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呢?
  • 漢學家馬淑芬談「漢語熱」背後的泰國教育
    原標題:漢學家馬淑芬談「漢語熱」背後的泰國教育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4日訊(實習記者 楊芳) 近年來,在漢語全球熱的大背景下,泰國的漢語學習更是熱潮不斷。在泰國,漢語熱已經持續了10多年。泰國也是孔子學院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據悉,學習漢語的泰國學生已從2006年的20多萬人增長到現在的100多萬人。
  • [視點]全球掀起漢語熱(圖)
    一些人出於希望了解中國社會的目的開始萌生學習漢語的願望。第三,文化的力量。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在歐美的一些大學開始成立中國研究中心,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語言進行專門的研究,漢語學習是一個必然的階段。中國舉辦2008年奧運會,屆時全世界的目光將會聚焦北京。第四,血緣的力量。
  • 全球掀起「漢語熱」漢語國際傳播迎歷史機遇
    中國網新聞11月17日訊 (記者慄衛斌 實習記者張松竹)本月上旬,美國總統川普攜夫人梅拉尼婭訪問中國引起全球廣泛關注。訪華期間,川普外孫女阿拉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古詩的視頻也引起網友熱議。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漢語熱」正在全球範圍內悄然掀起。美國《時代周刊》曾發表文章認為,如果想領先別人,就要先學習漢語。
  • 2020亞洲教育論壇商學院高端訪學項目-韓國
    剛剛過去的2019真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開啟了亞洲教育論壇商學院項目暨發起者訪問之旅,由姚望秘書長親自領隊,深度訪問了菲律賓和韓國,受到了亞洲教育論壇發起者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先生,韓國前總理李壽成先生及兩國最知名高校校長和同事們的熱情款待。
  • 漢語熱在全世界持續升溫 中文教材贏得國際市場
    圖文並茂的漢語教材、印刷精美的中國童話故事書、大幅的看圖識字掛圖、漢語和外文對照的《中國文化常識》和《中國歷史常識》,這些漢語學習材料在這個烈日炎炎的假期正源源不斷地寄往世界各地。  漢語在世界方興未艾  北京國際郵電局收寄中心的李瑗是一名工作多年的老員工,他最深刻的感受是,郵寄海外的漢語教材這些年來是一天比一天多,「收件國近的有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遠的則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這兩年寄往歐洲、非洲國家的也多了起來,漢語教材的寄出量增加得非常迅速」。
  • 韓國大學現嫌棄中國留學生怪象 韓專家:不要以自我為中心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韓國清州舉辦的為期三天的韓國中國留學生節於17日閉幕。韓國《忠清北道日報》16日稱,中國留學生慶典已超越普通慶祝活動,未來將打造成討論韓中各種問題並尋求共同發展的新場所。然而與此同時,隨著大量中國留學生湧入,韓國大學裡「嫌惡中國人」的「怪象」愈發凸顯。「這到底是誰惹的禍?」
  • China Hot · 漢語熱
    同學們想看什麼文章都可以在最下面寫「寫留言」處積極留言喔(眨眼)~  「中國文化熱」在世界各地不斷升溫。新一輪「漢語熱」已在全球興起。2019年底全球已有近百餘國家的2300餘所高校開設了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超過3000萬人。  為什麼會出現漢語熱?漢語熱的背後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因素在起作用?這是很多人十分關注的問題。  第一,經濟的力量。
  • 2017亞洲教育論壇年會新聞吹風會
    吹風會由亞洲教育論壇常務副秘書長劉秀華主持,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常務副主任劉莉,中國高等教育協會副秘書長葉之紅,首都師範大學研究生院院長、一帶一路高校智庫論壇主辦方梁佔軍教授、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前主席、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發起人董仁威,教育部所屬中國遠程教育雜誌社社長長趙偉、臺灣愛迪生發明創意學院院長鄧鴻吉和孔裔教育集團代表劉一緋女士分別代表大會主辦方和承辦方進行了情況介紹,下面分享現場實錄的主要內容
  • 讓韓國網友足不出戶了解中國 中國網推出韓文版
    中新網6月26日電 中國網(www.china.org.cn)與韓國明日報社今天共同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由明日報集團承建的中國網韓文版 (Korean.china.org.cn)正式開通。自此,以對外傳播為主要任務的中國網就開始用十個語種(中、英、法、西、日、俄、德、阿拉伯、韓文和世界語)向全球傳播有關中國的實時信息與基本國情數據。
  • 漢語熱背後是「中國熱」
    事實上,不僅僅是法國,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及與世界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合作交流的增加,「漢語熱」已經成為全球潮流。2005年,美國只有200所中學開了漢語課,學中文的孩子只有2萬人,10年後,學漢語的人數已經有40萬。俄羅斯目前已有123所教育機構開設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總人數達1.7萬人,漢語還將在2018年納入俄羅斯中學的9年級國家期末考試體系。
  • ...新加坡_教育|韓國_教育|留學生|新冠肺炎疫情|亞洲_教育|日本...
    今天,一起來跟學翼君看看,亞洲的主要的留學國家——日本、韓國、新加坡怎麼樣了。No.1Japan 日本日本學校開展「新生活樣式」隨著日本全國解除緊急事態宣言狀態,日本大中小學陸續複課。此外,日本中小學的教育系統也在研究修改課綱,將今年部分課程壓縮、合併或刪除。大學複課顯然挑戰更大,涉及更多的人員往來和學生數量。不同大學都有「妙招」來應對這個特殊時期。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以名古屋藝術大學為例,在音樂系的合奏課程上,75名學生被分為3組演奏。有學生表示,過去幾個月只能一個人練習,這種需要實際操作的專業靠遠程教學很難進步。
  • 韓國外國語大學在亞洲高校的排名
    韓國外國語大學成立於1954年4月20日,當時在韓國是教授外國語的唯一高等學府。成立最初有5個系,它們是漢語系、英語系、法語系、德語系和俄語系。發展至今韓國外國語大學已經被認為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及外語教學的高等教育領域中最重要的高校之一。它是韓國外語教育的中心,也是韓國唯一一個提供26種外語教學的大學,包括德語系、拉丁語系、斯拉夫語系、亞洲語系、非洲語系和中東語系。
  • 銀川培訓中心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就業前景的全面分析
    銀川培訓中心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就業前景的全面分析中國軟實力的提高讓傳統文化在國際上揚眉吐氣,外國人若是想來中國留學工作,就要刻苦學習中文。國內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就業前景也變得非常明朗,很多高考生爭相報考該專業。據悉,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工作穩定,待遇較高。如今,全球範圍內隨「漢語熱」相對應的而來的是「漢語教師荒」,信息表明,目前國外學習漢語的人數超過1億人。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周邊國家對外漢語教師的需求非常迫切;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發達國家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學習漢語。
  • 漢語熱引爆市場需求 漢語教師供給仍顯「短板」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家實力的不斷增強,加之孔子學院在海外的日益壯大,「漢語熱」正在全球蔓延,對漢語教師的需求也在不斷走高。但筆者近日在採訪中發現,與對外漢語教師緊缺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對外漢語人才在質量上仍存在著一定的「短板」問題。
  • 美國人為何湧向亞洲?美媒剖析「美裔-亞洲人」現象
    參考消息網2月8日報導美媒稱,亞洲充滿魅力。從大熱的韓國流行音樂組合防彈少年團佔據排行榜首位,到《摘金奇緣》雄霸夏季票房,美國人似乎看不夠亞洲電影,聽不夠亞洲音樂,當然,還吃不夠拉麵。稅收低報導稱,亞洲的稅收是世界上最低的。儘管亞洲擁有中國、日本和印度等世界上最大的一些經濟體,但稅收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一,而歐洲國家則接近一半。
  • 亞洲大學生體育聯合會教育發展中心年會在京召開
    2016年3月18日,設立在首都體育學院的亞洲大學生體育聯合會(簡稱亞大體聯)教育發展中心(簡稱中心)召開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