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每天有人因掏耳屎上醫院!家長千萬別這麼做

2020-12-24 浙江在線

2016-11-30 16:27 |海寧日報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賀潔靚  通訊員 陸曉琴

很多人都喜歡掏耳朵,閒下來的時候就喜歡用棉棒、棉籤掏。也有一些人沒事的時候,隨手拿起火柴棍、髮夾、小鑰匙等銳器掏耳朵,殊不知這樣很容易傷到自己。

在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醫生的門診室,每天至少五六名患者因為耳癢、耳痛、耳悶來就診,各個年齡層次的都有,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過度或不當掏耳屎導致。 

挖耳朵時用力過度 患上外耳道炎

昨天,有一個在哺乳期的海寧媽媽,因為耳朵癢自己去掏,結果掏完後,耳朵疼,到海寧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一檢查,竟然患上了外耳道炎。

「我給她做了檢查,發現外耳道炎很厲害,整個外耳道都腫了,耳膜都看不到了,裡面有肉芽。」市中醫耳鼻喉科醫生張曉紅介紹。

新手媽媽的耳朵炎症很嚴重。

像這位女士的情況,就是挖耳朵時用力過度,損傷了外耳道皮膚甚至耳膜,細菌趁機侵入,就會形成外耳道炎,「如果方法不當,還會將耳屎推向深部,堵塞耳道,甚至會影響聽力。」

無獨有偶,6歲的男孩因為耳朵疼,媽媽帶他過來就診。原來,幾天前,媽媽給孩子掏過耳屎,過了兩天後,孩子感冒了,出現耳朵疼的症狀。

張曉紅給男孩檢查了一下耳朵,發現裡面有耳屎,把耳屎拿出來後,再往裡面看,發現男孩得了急性中耳炎,「一般來說,像這樣的急性中耳炎是由於感冒引起的。」張曉紅介紹。

耳鼻喉科醫生給孩子做檢查。

但她接診過的有些小患者,白天家長幫孩子掏了耳朵後,半夜小孩出現了耳朵疼的情況,到醫院檢查,屬於掏耳朵掏傷後,引起的外耳道炎。「兒童的耳道較成人窄,而且皮膚免疫力也更脆弱,不當的掏耳甚至會引起外耳道炎。」

耳屎沒必要經常掏,除非耳屎堵塞了整個耳道引起耳痛、聽力下降

耳屎的學名是「耵聹」,是外耳道軟骨部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黏稠液體,可以阻擋從外界進入外耳道的汙物,保護耳膜;同時,它覆蓋於耳道皮膚表面,能使皮膚保持一定溼度,維持耳道內環境穩定。 

張曉紅介紹,人體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潔功能,沒有必要經常掏。多數情況下,耳屎會緩慢地從耳道內向耳道口移動,在空氣中乾燥結成黃色薄片,通過咀嚼時下頜關節的運動,不斷脫落排出耳外,一般情況下不會堵塞外耳道。

「除非耳屎堵塞了整個耳道引起耳痛、聽力下降等症狀時,才需要清理,千萬不要自己胡亂掏耳朵,以免出現感染等意外。」她介紹,總之,沒有症狀的耳屎是不用掏的。真的有了那些不舒服的症狀,也請掛個耳鼻喉科的號,找醫生幫你掏。

醫院常規的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醫生在直視下用鑷子夾取;如果很難弄的話,先用滴耳液浸泡,待軟化後,再到醫院用專門的設備予溫水衝洗。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感覺耳屎堵住了耳道,但怎麼掏也掏不出來,已經影響了聽力甚至感覺到耳朵疼痛,就有可能患了外耳道膽脂瘤。「外耳道膽脂瘤並非是真正的腫瘤,而是由於患者耳朵自潔能力下降,導致外耳道皮膚脫屑、膽固醇結晶堆積、上皮包裹而形成囊狀團塊。」張曉紅介紹,久而久之會越長越大,擠壓破壞耳道造成疼痛,如果還不進行清理,繼續入侵進入到中耳後形成中耳膽脂瘤,就得通過專業的方式進行清理了。

醫院裡掏耳屎的小孩還不少。

小貼士:日常護耳需養成習慣:
1、保護頭部
頭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生活中無論發生什麼意外,都請保護好自己的頭部。頭部受到損害可造成聽力損害,嚴重者導致耳聾。

2、拒絕經常掏耳朵
頻繁性的掏耳朵,會引發耳道等損傷或者被感染,導致聽力下降。

3、防止水流入耳
在洗頭、洗澡時水流入耳內,很容易引發外耳道炎。

1480494432000

相關焦點

  • 又有孩子因掏耳屎而耳膜穿孔?掏還是不掏,讓很多家長都難以抉擇
    潤媽隨手在網上搜索掏耳朵,就看到一個1歲大的寶寶因家長在掏耳朵時不小心把挖耳勺滑落了,因而碰到了鼓膜,用棉籤探查的時候有點出血,去醫院檢查後醫生告知耳膜有穿孔的情況,擔心之後會有後遺症留下。還有一個媽媽在網上分享給寶寶掏耳朵,說給孩子掏耳朵時孩子很享受,即使拍照留念不小心比較用力轉動棉籤孩子也沒有意見。
  • 寶寶有耳屎能不能掏?媽媽千萬別亂掏,否則你是在害孩子
    很多寶媽疑問,寶寶耳朵裡面有耳屎要不要掏出來呢?用棉籤給掏耳屎可以嗎?寶寶耳朵裡面堵滿了耳屎看著好難受,乾脆就給寶寶掏出來吧!停!停!停!各位家長可千萬別這麼做,殊不知你這自認為為寶寶好的輕輕一掏,對於寶寶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 每天都有孩子因掏耳朵送醫 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
    每天都有孩子因掏耳朵送醫 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一直掏一直爽。「耳屎」在不少人眼中都屬於「不乾淨的分泌物」,他們不僅自己掏,更將手伸向了身邊的寶寶,想讓寶寶變得更加「乾淨」。但美國的一項研究卻發現,每個月有1000個孩子因為掏耳朵導致耳朵受傷,被送進急診室。耳屎是怎麼形成的?該如何正確看待它?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於紅表示,耳屎,醫學名字叫「耵聹」,耵聹由外耳道內一種腺體分泌,分為乾性耵聹和溼性耵聹兩種。
  • 嘉興寶寶掏完耳屎直喊耳朵疼 去醫院檢查驚呆了
    很多人都喜歡這麼做,閒下來的時候就喜歡用棉棒、棉籤掏耳朵,甚至隨手用起火柴棍、髮夾、小鑰匙等銳器,卻殊不知這樣很容易掏傷自己。在嘉興海寧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醫生的門診室,每天至少五六名患者因為耳癢、耳痛、耳悶來就診,各個年齡層次的都有,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過度或不當掏耳屎導致。 6歲的男孩因為耳朵疼,媽媽帶他過來就診。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吧,經常拿著掏耳勺或棉籤在耳朵中掏來掏去,掏完以後真是超爽。於是就有很多家長不光給自己掏,也要給孩子掏。據美國統計:每天大概有一萬兩千名兒童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從而造成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
  • 上醫院掏耳屎
    春鳴/畫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輝報導:高考即將臨近,為了不在英語聽力考試上失分,最近有不少高三學生去醫院檢查聽力,讓醫生幫忙掏「耳屎」。臨近高考,複習很忙,高三學生阿峰還是抽空去了趟醫院,讓耳鼻喉科的醫生幫自己檢查下耳朵,因為他曾經有過中耳炎史,加之最近耳朵裡的「耳屎」很多,有時搖頭會叮咚作響,他擔心這會影響英語聽力考試。記者昨日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武警醫院等多家醫院耳鼻咽喉中心獲悉,隨著高考的臨近,像阿峰這樣的高三學生主動前往醫院進行聽力、中耳炎篩查,甚至請醫生幫忙掏「耳屎」的還真不少。
  • 新生兒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原來這麼多年都做錯了
    姐妹們,今天月姐一定要提醒姐妹們一件事,就是:客戶請你給幫個忙時,千萬別立馬行動,你一定要先判斷能不能做,如果不能做,別猶豫,果斷拒絕。這不,昨天月嫂張姐告訴我,她月初剛上戶,有一天寶奶奶突然把張姐叫過去,說:「小張,你看寶寶這耳朵裡有好多耳屎,你給掏掏吧!」說著,就拿出一包棉籤遞給張姐。
  • 耳屎是個「寶」,別亂掏!姐姐幫3歲弟弟掏耳朵,竟然穿透鼓膜!
    ……生活中,不少父母認為耳屎很髒,對寶寶有害無益,所以常常動用諸如棉籤、挖耳勺等器具去掏寶寶的耳屎,而且有的家長似乎有強迫症,不掏乾淨不罷休。在這裡袋鼠麻麻可要提醒各位家長,寶寶的耳屎,不要隨便掏!處理不當,危害大!媽媽的「愛乾淨」,可能給寶寶帶來很多傷害。
  • 耳屎太多影響寶寶聽力?如何正確給娃「掏耳朵」?家長可別瞎勤快
    耳屎在醫學上被稱作「耵(ding)聹(ning)」,是由耳道皮膚腺體分泌出來的物質,常常還夾雜灰塵和皮屑等。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相信大家對掏耳朵都並不陌生,一般來說大家會定期的掏耳朵,把它當做日常清潔的一項。對於成年人來說掏耳朵似乎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 耳屎太多影響寶寶聽力?如何正確給娃「掏耳朵」?家長可別瞎勤快
    對於成年人來說掏耳朵似乎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對於家長來說,要不要給寶寶掏耳朵成了他們非常糾結的一項,既害怕給寶寶碰壞,又忍不住想幫寶寶清理。沒想到這一掏,寶寶卻大哭不止,嚇得寶媽連忙把孩子送去了醫院,經過檢查醫生發現寶寶的耳道有破損情況,很可能就是寶媽掏耳朵時導致的。醫生告訴寶媽:「一般的耳屎是不會影響寶寶的聽力的,這麼小的孩子,也並不建議家長自己給孩子掏耳朵。」
  • 愛給孩子掏耳屎的家長,別再沉迷「挖寶藏」了,小心這些危害
    相信大家對掏耳朵都並不陌生,一般來說大家會定期的掏耳朵,把它當做日常清潔的一項。對於成年人來說掏耳朵似乎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對於家長來說,要不要給寶寶掏耳朵成了他們非常糾結的一項,既害怕給寶寶碰壞,又忍不住想幫寶寶清理。耳屎太多影響寶寶聽力?
  • 寶寶有耳屎,掏還是不掏?
    很多家長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看見寶寶耳朵裡的耳屎,都可能忍不了,一方面覺得髒,一方面覺得會影響寶寶聽力,總想要儘快幫助寶寶清潔乾淨。媽媽們對寶寶的清潔問題一直很上心,但是,寶寶還太小,有的清潔問題真的是沒有必要過於擔心,就像是給寶寶掏耳朵這個問題。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是由耳道皮膚腺體自行分泌出來的物質,混合了灰塵、皮屑形成的。
  • 各位家長們請住手!寶寶的耳屎不是你想掏就掏,亂掏會有大問題!
    有些爸爸媽媽看到寶寶耳朵裡布滿耳屎,總是會忍不住想要上手掏乾淨……我家寶寶的耳屎真的太多了,感覺都要溢出來了,我有空的時候就會稍微掏一點出來,但不敢多掏……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不要給寶寶掏耳屎,可是寶寶耳屎好多啊,不掏真的沒關係嗎?
  • 掏耳屎竟導致孩子顱內感染!耳屎到底能不能掏?看北京兒童醫院專家...
    所以不管有事沒事,都喜歡掏一掏。不僅自己掏,還要給孩子定時定期掏。可耳屎真的有必要掏嗎?拿棉籤、指甲等掏耳屎,真的安全嗎?耳屎,在醫學上被稱為「耵聹」。有人說,它是個好東西。正如人體皮膚會分泌出一層脂質代謝物,用來保持溼潤和防止微生物的入侵一樣,耳道皮膚也會分泌。
  • 給娃上醫院掏耳屎花了5000塊!平時注意這個就能避免
    之前有一則新聞,不知大家聽過沒——5歲寶寶的耳屎堵了耳朵,硬的像水泥,一碰就疼。最後不得不接受全麻手術才掏乾淨。說到因為耳屎去醫院的事兒,糕媽身邊也有。別!亂!摳!表面上是挖出了一部分耳屎,但這會讓藏在深處的耳屎被堵得更深。而且,很有可能還會造成損壞耳道和鼓膜,傷害到寶寶的聽力的心塞結果。
  • 該不該給寶寶掏耳屎?家長別弄錯,否則會害了孩子
    小寶寶的生活都需要家長細心的照顧,畢竟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自理能力,而一些家長照顧孩子的時候也確實很細緻,把孩子伺候得乾乾淨淨的。 掏耳屎,相信是很多人特別享受的一件事,尤其是現在很多商家還推出了「採耳」的活動,讓很多樂於享受其中的人都很追捧。
  • 該不該給寶寶掏耳屎?家長別弄錯,否則會害了孩子
    小寶寶的生活都需要家長細心的照顧,畢竟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自理能力,而一些家長照顧孩子的時候也確實很細緻,把孩子伺候得乾乾淨淨的。掏耳屎,相信是很多人特別享受的一件事,尤其是現在很多商家還推出了「採耳」的活動,讓很多樂於享受其中的人都很追捧。
  • 寶寶耳屎用不用掏?耳邊小孔能不能摳?別糾結了,聽聽醫生怎麼說
    我在醫院上班這麼多年,因為家長給掏耳朵,讓孩子聽力受損的太多了。」陽陽媽媽放下手中的棉籤,膽戰心驚地恢復到:「真的嗎?」玲姐長嘆一聲:「我是醫生,還能騙你嗎?耳屎別亂掏,這都是媽媽必知的生活常識,我都不敢給孩子隨意掏耳朵,你膽子太大了。」
  • 有了耳屎,到底需不需要掏?長時間不掏會怎麼樣?答案出乎意料
    對於愛乾淨的人來說,看到了耳屎如果不掏出來的話,可能會覺得渾身不自在,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用自己的小拇指去掏一掏自己的耳朵,掏了這麼多年的耳朵,你真的舒服了嗎?今天就來告訴大家,耳屎其實是個寶,千萬別亂掏!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為什麼有人的耳屎是幹的,有的人溼溼的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為什麼有人的耳屎是幹的,有的人溼溼的愛乾淨本身是一種非常良好的生活習慣,因為這樣能夠保證清潔,避免細菌以及病毒的滋生,也就可以有效的預防多種身體疾病。我們生活在這個塵世間,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空氣中漂浮的灰塵以及汙染物很容易附著在皮膚表面,而且我們身體每天也會產生大量的代謝廢物,所以必須及時洗澡進行清理,這樣才能給保證不被疾病侵擾。那麼是不是越愛乾淨越好呢?其實並非如此,比如嚴重的潔癖被列為一種心理疾病,所以有時候髒一點也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