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娃上醫院掏耳屎花了5000塊!平時注意這個就能避免

2020-12-18 百家號

之前有一則新聞,不知大家聽過沒——

5歲寶寶的耳屎堵了耳朵,硬的像水泥,一碰就疼。最後不得不接受全麻手術才掏乾淨。

說到因為耳屎去醫院的事兒,糕媽身邊也有。據我們團隊的Candice同學回憶,三年前的國慶某天,打了個哈欠後,耳朵突然就堵了,瞬間周圍的聲音聽著就像是隔了一層膜。本以為吞幾口唾沫就能恢復,誰知不僅沒用,還出現了間歇性耳鳴。

當時她根本沒往耳屎這層想,抱著沒準睡一覺就能恢復的心理,硬是在家又撐了兩天(心真大

),結果耳朵依然悶悶的。最後只能很不情願地去醫院檢查。

後來醫生開了軟化耳屎的滴劑給Candice,一陣折騰後,耳朵終於通暢了。

其實,無論大人還是寶寶,都有可能遇到耳屎堵塞的情況。

之前我們也寫過耳屎的文章,篇幅比較小,主要是告訴大家一般情況耳屎不用挖。不過呢,對於耳屎堵塞的情況,還沒有仔細聊過。

今天咱就來篇全的,講講怎樣給娃清理耳屎、啥時要去醫院等,做到遇屎不亂。

話說,耳屎雖然屬「屎科」,可它真是個好東西哦。

耳屎的學名叫耵聹,由外耳道內壁的皮膚腺體分泌、同時混有灰塵、皮屑等而成。

作為耳朵的天然清潔劑,耳屎不僅可以粘附汙垢並減緩細菌的生長,還能阻擋汙垢,灰塵和其他顆粒進入耳道,過濾和緩衝聲波,從而保護鼓膜。

此外,耳屎還有潤滑耳道的作用,不讓寶寶的耳朵感到乾澀。

如果沒有它,灰塵、異物、細菌等就會長驅直入,從而引發外耳道感染,刺激或傷害鼓膜。

@giphy.com

縱觀耳屎家族的成員,主要有兩位:溼耳屎幹耳屎

它倆外表長的些許不同,功能卻是相似的(保護耳朵)。只不過相較之下,溼耳屎君散發出的味兒可能更酸爽些。

@wikipedia.org

耳屎家族的分布也有地域性

比方說像幹耳屎,大多出現在東方人身上(80%--95%);溼耳屎則比較心水非洲和歐洲血統的人(97%--100%)。

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溼耳屎人群出汗相對更多,體味也更濃重。

——數據源自《NatureGenetics》

不管是溼耳屎還是幹耳屎,只要能盡職守衛耳朵,咱都熱烈歡迎。

不過呀,看到娃的耳屎,能心不躁手不癢的老媽子不多。

「看,那麼大一坨,都快掉出來了……」

淡定淡定,請一定忍住,千!萬!別!亂!摳!

表面上是挖出了一部分耳屎,但這會讓藏在深處的耳屎被堵得更深。而且,很有可能還會造成損壞耳道和鼓膜,傷害到寶寶的聽力的心塞結果。像這樣

@ worldofmoms.com

所以,請果斷拒絕手指、棉籤或挖耳勺等粗暴的掏耳工具!

那,不去管它不就好了?倒也不是。

雖說耳屎的確是個好東西,但有些娃耳屎分泌特別旺盛,又排不出來,就容易出問題了。輕則影響聽力,嚴重的還會導致感染,想想都麻煩。

那到底該怎麼清理、什麼時候去醫院?別著急,我們接著往下看~

平時幫寶寶清理耳朵,只需用溼潤的毛巾輕輕擦洗外耳就好

但有些情況也不能大意了,耳屎該清理的時候會發出一些信號。

比如說,當寶寶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家長要麻溜的帶去醫院就診,可能耳屎有堵塞,需要掏耳屎啦~

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可能有這些表現:

● 一直揪或揉自己的耳朵,表現得很痛苦或哭鬧不止。

● 對柔和的聲音沒有反應。

● 從耳朵裡掉出不同尋常量的耳屎團。

大寶寶可能會表達耳朵不舒服:

● 感覺耳朵堵堵的,不通。

● 耳朵痛、耳鳴等。

● 突然一邊或兩邊耳朵聽不清,一會又恢復;循環反覆。

● 在學校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反覆多次呼叫或更響的聲音才能聽到。

如果寶寶耳屎堆積太多,已經出現上述情況,爸媽可別自己動手掏耳屎。耳洞深處的清潔,還是交給耳鼻咽喉科醫生處理吧,這是專業人士才能hold住的操作。

醫生會用窺耳鏡檢查寶寶的耳內情況,確診為耳屎堵塞後,再根據耳屎的具體情況針對性治療。

譬如像乾燥、凝結成硬塊的耳垢,一般不會立即取出(很痛的)。醫生會開液狀石蠟或耵聹水(含5%的碳酸氫鈉、甘油、水),讓大人給娃滴個三天左右,使耳屎溶解軟化。然後再去醫院,就比較好處理了。

如果你家孩子的耳道比較窄,加上日常耳屎分泌又旺盛,容易被耳屎堵住。那麼,3個月左右去醫院清理也是有必要的,防範於未然。但如果經常性的單側耳塞,則需要排查耳屎以外的情況,比如慢性外耳炎等。

小小耳屎門道多,我們來總結一下:

一般來說,寶寶耳屎是不需要頻繁清理的,平時通過咀嚼啊說話啊等動作,它自己會掉落出來。家長們可以在娃洗漱的時候,輕輕擦拭一下耳廓就好。

如果需要清理或已經出現耳屎堵塞的症狀,可以上醫院處理,自己千萬不要盲目行動哦!

相關焦點

  • 掏顆耳屎竟然要幾百塊?平時注意這個就能避免
    這幾天,看到網上又有網友爆料:某地又出現了「天價掏耳屎」騙局。大家可能或多或少見過街頭「採耳「的江湖人士吧,穿著白大褂,聲稱免費給人挖耳屎,挖不出來不要錢。圖源:騰訊新聞截圖實際上,等他掏的時候,就會悄悄粘上提前準備好的小顆粒的「假耳屎」,這種顆粒滴入藥水後就會膨脹,等脹大了再掏出來給大家看,然後根據「耳屎」的大小收費,少則幾十元,高的能賣到 2000 塊!其實,別說這種街頭「採耳」,即使是專門的採耳店,也不建議去。前段時間,浙江就出現過因為去採耳店挖耳屎後,出現外耳道真菌感染的例子。
  • 花了700 塊給娃掏了次耳屎,才知道耳屎不是想掏就掏
    03上醫院給娃掏了次耳屎結果花了大夫說:很可能是在家裡掏耳朵的時候,給頂進去了。我又問:那平時耳屎到底用不用掏啊?大夫說:絕大多數情況都不用,自己會掉出來的。我再問:那如果耳屎真的多得把耳道都堵了,也不用掏麼?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其實不光是國外,在咱們國內也有很多孩子因為掏耳朵而被誤傷,所以孩子的耳屎,不是咱們大人想掏就能掏的!寶媽給1歲娃掏耳朵,結果導致娃耳膜穿孔湖北一個寶媽,女兒剛滿1歲。寶媽發現,最近女兒總是用小手伸進耳朵裡面撓,寶媽就想著給女兒掏一下耳朵。
  • 孩子耳屎長年累月得到醫院才能掏?平時多注意這3點就能避免
    最近看到一則這樣的新聞:一個小孩的耳朵被耳屎給堵得死死的,聽聲音也聽不清楚,而且耳屎很硬稍微碰一下孩子就疼的直喊停,最後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孩子的耳屎常年不清理,越堵越多導致耳屎開始堵塞,影響孩子聽力。
  • 上醫院掏耳屎
    春鳴/畫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輝報導:高考即將臨近,為了不在英語聽力考試上失分,最近有不少高三學生去醫院檢查聽力,讓醫生幫忙掏「耳屎」。臨近高考,複習很忙,高三學生阿峰還是抽空去了趟醫院,讓耳鼻喉科的醫生幫自己檢查下耳朵,因為他曾經有過中耳炎史,加之最近耳朵裡的「耳屎」很多,有時搖頭會叮咚作響,他擔心這會影響英語聽力考試。記者昨日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武警醫院等多家醫院耳鼻咽喉中心獲悉,隨著高考的臨近,像阿峰這樣的高三學生主動前往醫院進行聽力、中耳炎篩查,甚至請醫生幫忙掏「耳屎」的還真不少。
  • 5歲男孩掏顆耳屎花了5000元 耳屎不挖易出大事
    耳朵有癢,掏個耳屎很正常,但近日,5歲的小趙因為挖耳屎住進了醫院,還進行了全麻手術,挖個耳屎花了5000元。到底是什麼樣的耳屎,需要這樣「興師動眾」?小趙前幾天,他突然哭喊著說耳朵痛,當地醫生發現,小趙患有中耳炎,耳朵裡有很多耳屎,尤其是右耳,耳道被一個大耳屎堵住。可一碰到耳屎,小趙就直喊痛,不肯配合取出。當地醫生嘗試了幾次後只得放棄,小趙再也不肯去當地醫院。於是,孫女士只好帶孩子到大醫院。取的時候發現這個耳屎硬得像水泥。」醫生說,他給小趙拍了CT,這顆耳屎有0.79 1.39釐米大。
  • 5歲男孩掏顆耳屎花了5000元 耳屎不挖易出大事!
    耳朵有癢,掏個耳屎很正常,但近日,5歲的小趙因為挖耳屎住進了醫院,還進行了全麻手術,挖個耳屎花了5000元。到底是什麼樣的耳屎,需要這樣「興師動眾」?   小趙前幾天,他突然哭喊著說耳朵痛,當地醫生發現,小趙患有中耳炎,耳朵裡有很多耳屎,尤其是右耳,耳道被一個大耳屎堵住。可一碰到耳屎,小趙就直喊痛,不肯配合取出。
  • 老人掏個耳屎花了3800元 真相令人頭皮發麻
    「免費挖耳朵,專業掏耳結,祖傳手藝包治耳病。10—3800元不等」張爺爺看到這個廣告動心了。原來,前段時間,張爺爺因為耳背,專門去了一趟醫院,結果醫生給他配了一個助聽器。老人覺得自己耳朵沒問題,耳聾才需要助聽器,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我這個耳朵能不能治」張爺爺向攤主諮詢。攤主劉某給張爺爺看了看耳朵「你有耳結,掏出來就好了」。「好多錢?」
  • 浙江一5歲男孩掏顆耳屎花了5000塊錢
    小趙今年5歲,海寧人,平時雖然活潑好動,但也從挺乖巧。前幾天的一個晚上,他突然哭喊著說自己的耳朵痛,媽媽孫女士趕緊帶著他到了當地醫院檢查。當地醫生發現,小趙患有中耳炎,同時,耳朵裡都是耳屎,尤其是右耳,耳道被一個大耳屎堵住了,於是想取出這顆耳屎。
  • 老人掏個耳屎花了3800元,真相令人頭皮發麻
    張爺爺看到這個廣告動心了。原來,前段時間,張爺爺因為耳背,專門去了一趟醫院,結果醫生給他配了一個助聽器。老人覺得自己耳朵沒問題,耳聾才需要助聽器,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我這個耳朵能不能治?」張爺爺向攤主諮詢。攤主劉某給張爺爺看了看耳朵說,「你有耳結,掏出來就好了。」「好多錢?」張爺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我這裡是明碼標價。具體好多錢要看耳結大小。
  • 浙江5歲男孩掏顆耳屎花了5000元 醫生:硬得像水泥
    資料圖耳朵有癢,掏個耳屎很正常,但近日,5歲的小趙因為挖耳屎住進了醫院,還進行了全麻手術,挖個耳屎花了5000元。到底是什麼樣的耳屎,需要這樣「興師動眾」?於是,孫女士只好帶孩子到大醫院。「耳內窺鏡下看到,小趙的耳屎長得有點像泡芙,但事實上,取的時候發現這個耳屎硬得像水泥。」醫生說,他給小趙拍了CT,這顆耳屎有0.79 1.39釐米大。直接取不行,陳志凌將耳屎打溼後發現還是頑強,依然如水泥般硬。「我給小趙用了軟化的藥水,但沒有效果。」陳志凌說,「由於耳屎大、質地硬,加上小趙一直哭鬧著直喊痛,不肯配合,取了三次都沒成功。」
  • 寶寶有耳屎,到底能不能掏?處理不對,後果很嚴重!
    就是掏個耳屎,蜜罐不聽話!」我:「掏耳屎做什麼呀?掏耳屎不大好哦。」維尼:「新聞上這麼說的,每半年要清潔一下,而且去醫院掏要5000塊,還要做全麻手術呢。不如自己動手。」說著,就擼著袖子,準備大幹一場。原來,維尼看到小蜜罐的耳朵有耳屎,也不知道該不該掏,就去看了微博。翻到幾年前的一個關於掏耳屎的新聞。新聞有兩個顯眼的數字,5000元和5年。
  • 寶寶有耳屎,掏還是不掏?
    媽媽們對寶寶的清潔問題一直很上心,但是,寶寶還太小,有的清潔問題真的是沒有必要過於擔心,就像是給寶寶掏耳朵這個問題。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是由耳道皮膚腺體自行分泌出來的物質,混合了灰塵、皮屑形成的。其實,這個事兒真的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寶寶耳朵裡的耳屎不掏能行嗎?耳朵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耳朵敏感、脆弱,掏的時候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導致聽力下降、耳朵感染,甚至還有可能引發永久性的傷害。二、為什麼不建議用棉棒幫寶寶掏耳朵?
  • 掏耳朵竟讓鼓膜穿孔!寶寶的耳屎到底該不該掏?
    掏過耳屎的人都會深深愛上那種曼妙飛揚賽神仙的快感,但該不該給寶寶掏耳屎?媽媽們卻在心裡打鼓。掏吧,怕對寶寶耳朵有傷害,不掏吧,又怕孩子堵得慌,碩大的耳屎也在向你招手「快來掏我吧!」第一次給娃掏耳屎是什麼體驗?媽媽們的普遍反映是:一個星期前給掏了一次,第一次掏。實在是太多了,寶寶還總是用手指摳耳朵。
  • 5歲男孩掏顆耳屎花5000元 醫生:硬如水泥堵住耳道
    資料圖據青年時報報導    耳朵有癢,掏個耳屎很正常,但近日,5歲的小趙因為挖耳屎住進了醫院,還進行了全麻手術,挖個耳屎花了5000元。到底是什麼樣的耳屎,需要這樣「興師動眾」?當地醫生嘗試了幾次後只得放棄,小趙再也不肯去當地醫院。於是,孫女士只好帶孩子到大醫院。「耳內窺鏡下看到,小趙的耳屎長得有點像泡芙,但事實上,取的時候發現這個耳屎硬得像水泥。」醫生說,他給小趙拍了CT,這顆耳屎有0.79 1.39釐米大。直接取不行,陳志凌將耳屎打溼後發現還是頑強,依然如水泥般硬。「我給小趙用了軟化的藥水,但沒有效果。」
  • 掏個耳朵花了5000塊!全麻!這種病到了高發季!
    如果這個耳屎還硬得像水泥呢?但是,平時孩子的耳朵還是需要定時清理,當然也不宜太頻繁。一般來說,家長給孩子半年掏一次耳朵就好。同時要注意器械上的選擇,最好選用細棉籤,千萬不能用發卡等尖銳的東西向耳朵裡面挖,否則容易造成耳內損傷、出血等情況。
  • 小孩子的耳朵有耳屎怎麼辦?醫生:不是你想掏就能掏的
    經常能看到孩子側躺在床上,其父母為他掏耳朵。可以想像,耳朵裡面有耳屎,有時候確實會有刺癢的感覺。但是在耳鼻喉的門診室,經常有因為耳痛、耳悶來就診的患者,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掏耳朵不當導致的。這種大人都無法避免的危險,更別提小孩子了。對於兒童來說,掏耳朵的導致的後果,還會大於成年人。那麼各位家長注意了,關於耳屎的這幾點知識,你知道嗎?一、什麼是耳屎?
  • 還在家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嗎?錯錯錯,正確掏耳朵的方法請收藏
    並且多餘的耳屎會在孩子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下頜運動,藉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自動被排出。而經常清理耳屎,反而會向身體發出一個信號去製造更多耳屎,因為經常給娃掏耳朵,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於細菌生長。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就會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
  • 經常掏耳屎為何反把耳朵掏堵了?掏耳屎的注意事項,你了解多少
    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也是這樣做的,但是對於張先生來說經常掏耳屎的它不僅沒有把耳道耵聹給掏走,反而導致了耳道耵聹栓塞了,這又是為什麼呢?知道最近耳朵的不適的症狀也越來越明顯,去醫院一檢查,竟然發現自己的耳朵堵住了。於是在醫生幫助下,小張清除了耳道中耵聹栓塞,但是小張怎麼也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經常掏耳朵的自己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 老人掏耳朵花3800元 還覺得「划算」
    10—3800元不等」張爺爺看到這個廣告動心了。原來,前段時間,張爺爺因為耳背,專門去了一趟醫院,結果醫生給他配了一個助聽器。老人覺得自己耳朵沒問題,耳聾才需要助聽器,他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我這個耳朵能不能治」張爺爺向攤主諮詢。攤主劉某給張爺爺看了看耳朵「你有耳結,掏出來就好了」。「好多錢?」張爺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我這裡是明碼標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