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信息]
書名:《被囚禁的女孩》
作者:(美)香農·柯克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7.02
ISBN:978-7-5502-9274-1
[內容簡介]
一個年僅的十六歲的懷孕女孩麗莎,在某天上學途中,無端遭到綁架。奇怪的是,對方不要贖金,也不以折磨她為樂,反倒準時供應三餐。麗莎不明白綁匪的意圖,也沒有驚慌失措,因為她早在被綁架當天就設定好了「三十三天重獲自由」的計劃——不僅僅是離開囚禁她的地方,她還準備好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復仇行動!在被綁架的日子裡,麗莎鎮定地觀察並記錄綁匪的作息時間,秘密搜集有助於逃脫的物品。隨著逃脫日期越來越近,她需要的材料逐漸搜集齊備——床墊、破布、水桶、收音機、漂白劑、卷筆刀、紅色線毯……她準備在囚禁自己的密閉小房間裡營造一個死亡陷阱……
[作者簡介]
香農·柯克(Shannon Kirk)
麻薩諸塞州薩福克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執業律師,國際懸疑小說作家協會和美國推理小說作家協會的會員。她具有十幾年法庭工作經驗,本書是她的第一本小說,不僅橫掃了包括班傑明·富蘭克林圖書金獎、全美最佳圖書新書獎、美國最佳懸疑小說獎在內的諸多圖書大獎,還在十九個國家出版發行,由其改編的電影也在緊鑼密鼓地製作中。
[書評]
誰的受害者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聖經》
對於身處黑暗的人來說,光在哪裡?神又在哪裡?
一個16歲的女孩,身懷有孕,在上學途中被綁架,家裡人以為她離家出走,警察也是無所作為。身處黑暗中的她,沒有神諭、沒有幫助,無人知曉她所面臨的困境,她該如何自救,又該如何拯救自己的孩子?
這是小說《被囚禁的女孩》的背景設定,也是一個不一樣的女主角的逆襲之路的開始。作為受害者的女主角,從被綁架開始就沒有一般人的驚慌失措,雖然作者在闡述時把這一反應歸結為女主角特別的大腦構造,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或者是我們所看到的每一個警方提示上都有說,遇到危險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這是活下來的重要條件。然而,冷靜並非救命稻草,只不過是拯救個人的前提。在女孩兒的眼中,一切事物都可以被好好謀劃布置,成為她逃脫計劃的一部分。她見到了之前被綁匪迫害的女孩子們的屍體,也知道了她們曾遭受怎樣的對待。當人無法稱為人,惡魔的本性暴露無遺,女孩的復仇之心也被點燃,她用死亡作為禮物,迎接那些只配生活在地獄的人。而且,復仇遠沒有那麼容易結束,對綁匪來說,生活的苦難才剛剛展示出來。
可以說,這是一部讀起來很解氣的小說。女主角雖然有開了掛的嫌疑,但並非真的無所不能,她獨特的心理也並非萬能藥。她也會害怕、會擔心、會恐懼不安,真正解救她的,是信念,是她對孩子的愛。她的勇敢源於無路可退,也源於她的背後就是她最愛的人。讓人不禁想起《哈利·波特》系列裡鄧布利多說過多次的話,「是愛拯救了你。」是的,在這本小說裡,也是愛拯救了女主人公和她的孩子。你會看到,她在夜裡偷偷地割床墊、拆圍巾,你會看到,她裝作懦弱,強迫自己嘔吐來獲得一點漂白劑,你還會看到,在對方撕扯她的頭髮、威脅著要殺死她的時候,她努力藏好一根皮筋,而她所做的所有努力,幫助她完成了一個三重保險的死亡陷阱,也成為她逃出後幫助別人逃生的武器。在她做這些的時候,我不禁想問,神在哪裡?光又在哪裡?最鮮明的對比,莫過於同樣被囚禁的另一個女孩,她顫抖、害怕,甚至在遭遇敵人時只知道尖叫,卻忘了想法設法拯救她自己。
神有沒有來,那隻蝴蝶是神嗎?無人知曉,但光明確實不是神說說就有的,而是女主角自己找到的,是她自己努力鑿開了圍堵自己的黑暗,讓光射進來。可是,我們雖然得到了光,但黑暗也還在那裡,我們看到壞人在法庭上惺惺作態,試圖逃避處罰,他們會用鱷魚的眼淚欺騙法官和陪審團,甚至在看向被害人的時候毫不掩飾自己的冷漠和毫無歉疚。我們無法理解心懷這樣的惡意的人到底是如何想的,也無法弄明白他們是否在行跡敗露後真的懺悔了,但惡行所帶來的後果卻已經清清楚楚地展現在眾人面前,被刨開肚子仍在水裡的屍體、醫院裡滿牆的血跡、被賣掉不知所蹤的孩子,無一不昭示著那些殘忍的真相。女主角在律師母親的幫助下,試圖讓這些人受到應有的懲罰,也利用自己的智慧,繼續著自己的審判。
書裡面當然也有好人,比方說劉警官和他的搭檔,比方說那個發現壞人行蹤的老農民,因為有他們,女主角和另一個女孩才能最終獲救,他們的手中應該也有光吧。
作者作為執業律師和教授,採用了「受害者」和「加害者」兩個身份的變換這個設定,讓我們一開始對加害者恨得牙痒痒,但讀到後面,又不禁為他們擔心,因為他們將永遠受到女主角的懲罰。這樣一種別樣的情感轉換,確實有些新意。而女主角最後的選擇,未嘗不是很多人內心真實想法的映射。這本書中的主角,堪稱「最理想」的受害者,這裡的理想,是指她對敵人、對困境的反擊,是指她成功拯救自己並讓對方受到懲罰的行為。對於這樣一本小說來說,拋開對人性善惡的思考和讀起來酣暢淋漓的情節,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每一個陷入困境的人,都請不要放棄,堅持住。
請相信,光沒有來,但光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