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講授「導演課」:做電影需要崇高感

2020-12-27 澎湃新聞

11月1日,馮小剛現身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溫影客廳」,給學生們講他的導演藝術。這次講座一年前受院長賈樟柯導演之邀敲定。導演馮小剛並非學院派出身,而作為一所以培養電影工業技術人才為主要訴求的學府,被視為中國電影中拍商業片最有觀眾緣的馮小剛導演來開講可謂再合適不過。

整場講座,馮小剛導演從電影的拍攝技術更新、影視化妝的困境以及演員的指導培養等幾個方面與相關專業的同學們進行了探討。馮小剛感慨賈樟柯能夠每月親力親為地操持教學工作,並感慨「比起教育者,我們這些純拍電影的人更自私,捨不得把自己的時間拿出來分給別的事情。」

從喜劇轉型關注現實是回歸初心

講座以馮小剛的《集結號》為出發點,在賈樟柯看來,這部電影可以算是馮小剛轉型之作,曾經的「賀歲片之王」馮小剛在《集結號》之後的創作作者性越發增強。

談起這樣的轉變,馮小剛表示,這其實是一種「回歸」。

馮小剛表示自己剛剛入行的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十年,受到的電影教育,是從第四第五代導演拍了一些列電影反思「文革」,反映社會生活的作品中來的,「那時候覺得電影是對政治社會的全面介入,也是對過往災難的深刻反思,是『文以載道』的事情。」

從1990年開始,馮小剛正式成為導演,拍《北京人在紐約》《一地雞毛》《月亮背面》等電視劇,創作還延續1980年代的影響。但此時社會意識形態發生了轉變,市場經濟開始,馮小剛連續拍的幾部電影都出了些問題,使得投資方遠離,自己也面臨生存問題。「這時候就開始拍喜劇賀歲片,但我也特別開心,觀眾開始對喜劇開始感興趣。」

馮小剛開創的馮氏喜劇和當時香港黃百鳴、周星馳的喜劇風格不同,「更多還是帶有謀者挖苦、調侃、諷刺,並不依賴表演上的誇張來讓人笑。你看葛優基本是不動聲色的。」馮小剛透露,自己和演員說戲時常會叮囑,「你千萬覺得你要用演喜劇的方法演電影,要用常態來演。」

《甲方乙方》《不見不散》等一系列賀歲電影的成功,讓很多觀眾有了年底的時候看馮氏電影就能開心過個年的好印象,「投資方也很踴躍,我掌握了更多資源和話語權,就想回到過去的路上去,覺得電影該說點事。」這是馮小剛轉變的契機。

在正式「轉型」前,馮小剛用《天下無賊》做了一個過渡,「過去葛優是不二男主角,到這裡葛優讓位給了劉德華。這部電影不止依靠語言,加入動作,人物關係也變複雜,這個嘗試之後發現觀眾還認你。於是有了這個鋪墊,到《集結號》就做了徹底的告別和轉變。現在回想起來起來,這真的是很有意義的轉變。」

《集結號》

中國電影工業化水準依然落後

《集結號》在10多年前翻新了中國電影拍攝戰爭片的工業標準。這是「商業片大導演」馮小剛在自我表達之外的另一重突破。

馮小剛至今記得第一次看史匹柏《拯救大兵瑞恩》在好萊塢的試映時的震撼,「登陸艦搶灘之後,甲板放下,美軍往下衝,整個銀幕打紅了。當時感受到那種戰爭的逼真和殘酷,帶來的壓迫感。」 馮小剛談道,「過去我們的戰爭片更多是表現英雄、大無畏,我們忽略了作為活生生的人恐懼作戰時的緊張。戰爭給人的恐懼,正是戰爭片必不可少的表達和警示。」

《集結號》和《芳華》都涉及到戰爭,「我在部隊呆過,對軍隊有很深感情,《芳華》也是我的生活經歷,一個人的創作如果能和自己的生活經歷結合在一起,就會異常豐富。」馮小剛這樣總結作者電影跟作者本身的個人體驗之間的密切關聯。

而拍攝這些戰爭大場面的電影,從每一個軍種不同年代的服飾細節,到炸點的布置引爆,以及特效化妝的妝容,都對電影工業的配套製作水準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馮小剛例舉從姜地圭導演那裡「接手」的韓國團隊能夠讓炸點在工作人員手上直接爆炸而不傷人分毫,好萊塢的化妝師才能解決不靠「畫白髮添褶子」的方法提升演員的年齡感。

「現在中國電影投資那麼大,票房那麼好,但在電影工業上特別落後。」馮小剛以化妝和攝影團隊的排布為例,指出「中國的演員能扮年輕,也能化成80歲,但年輕演員要扮成40歲就沒招了」。而中國的攝影組常常因為只有一組人,要在每天開拍前提前兩三個小時布光,收工後再留下收拾一兩個小時的設備,「長期處於早出晚歸極度疲勞的狀態,這就造成了他們做事對付。」

談起電影團隊的創建,馮導坦言,好萊塢的工業模式確實更加先進,這就需要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這樣的教育模式出現,為國內影視行業輸送比肩國際的專業人才。馮小剛曾多次呼籲建立電影工業的「藍翔技校」,「我們如果能培養出這些人,中國電影工業的整體素質就能有很大的提高。」

《芳華》

急脾氣但從不罵演員

和演員的合作,是現場同學們關心的重要問題。

馮小剛透露,《集結號》啟用張涵予,是因為當時張涵予負責給來試戲的演員配戲,三個月配了40多個人,結果自己「脫穎而出」。

「張涵予演穀子地讓我感受到了非常美妙的狀態叫『人戲不分』,演員到了這個狀態一定可以演得特別好。」馮小剛透露,自己在當電影節評委評男女演員的依據,「看誰是不可替代的。比如《編輯部的故事》,葛優的李冬寶就是不可替代,葛優之後,再也沒有人能演這個角色了。」

馮小剛還談到了自己喜歡用新人的原因,「跟新演員合作特別愉快,他們很相信你,有大量的時間。」

拍攝《芳華》之初,馮小剛沒給姑娘們分配角色,「就讓她們每天住在一起,再觀察她們的狀態。有人飛揚跋扈,有的被欺負,有的明哲保身,讓她們在環境裡暴露自己,再分配角色。面試一個小時是不可能了解到這些。」

同時,馮小剛還自曝自己雖然是個急脾氣,但在片場絕對不會罵演員,「演員依賴自尊心生存和工作,很多導演恰恰在這件事上忽略,罵演員挑剔演員,如果導演連續表現出不滿意,大牌演員也會崩潰。我有時候脾氣不好,但再急躁在演員面前也得克制。」

《一九四二》

做電影需要崇高感

關於迎合觀眾和自我表達之間的平衡,拍了大半輩子電影馮小剛也回顧了自己的利弊得失。

馮小剛透露,關於《集結號》的結尾,主創們曾經產生過分歧。

攝影師呂樂認為穀子地不應該挖到戰士們的屍體,「就應該咬著凍饅頭凍死了。張涵予覺得這樣人物的悲劇性『高級』,被鼓舞得不行。但編劇劉恆堅持,這是『一個英雄受了委屈』的故事,最後要把英雄的委屈給解決了,觀眾一口氣才能釋放出來。所以47個勳章擺在穀子地面前的時候,觀眾覺得電影解決了。」

而「《一九四二》裡所有人都餓死了,觀眾覺得太絕望。這是我的一些創作經驗我是希望有個人表達,但電影又需要很大投資,還是要考慮觀眾需求。」

被問及之後的創作計劃,馮小剛表示,自己現在覺得「拍大製作電影挺累的,大多注意力都會消耗到製作上。現在還是挺想拍把人物推到前面,不需要那麼大製作的電影」。

對於這些年的創作,馮小剛總結說,「最近幾部電影,每部拍得都很投入,都覺得自己得到了釋放,雖然很苦,但是樂在其中。」

如今,電影行業逐漸趨於冷靜,資本熱錢大量退出。馮小剛說,「電影需要票房,但不能從一開就是就把賺錢當成目的。做電影需要崇高感,如果你僅僅想著對付觀眾喜好,這種時候你會對自己失望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疫後重啟」,院長賈樟柯帶來「開學第一課」
    疫情給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2020年招生帶來衝擊,但今年仍然迎來124位新生,執行院長蔣為民將本屆開學稱為「來之不易的勝利」。「我們開學了」,在9月2日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開學典禮上,面對「疫情後一代」的電影新人,賈樟柯宣布。
  •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設獎學金激勵中國電影新秀
    新華社上海7月27日電(記者許曉青)記者從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獲悉,由中加兩國院校合辦的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將設立總額達100萬元人民幣的獎學金,專門激勵中國電影新秀。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創辦於2014年,是上海市政府重點支持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賈樟柯院長,開學第一課講了啥?
    導演賈樟柯這些年來越來越多身份加身,導演、監製、公司合伙人、演員、評委、麵館老闆……這一長串頭銜之後,現在又多了一個:電影學院院長。雖然宣布就任上海大學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是今年6月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的事,不過走馬上任,是在今天早上。
  • 陳大明受聘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藝術總監
    3月5日上午,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舉行春季開學典禮。據悉,今年是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七個專業首次在春季同時開啟課程,這樣做最大的優勢是各學科之間可以實現真正的互相幫助與聯結,幫助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並不孤立於一隅,而是多方互通,瞻仰電影殿堂全貌的魅力。
  • 著名演員金燕玲與電影人程青松受聘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客座教授
    --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溫影客廳」系列活動第六次開門迎客,知名電影人、《青年電影手冊》主編程青松及著名演員金燕玲造訪學院,與師生觀眾暢聊從影經歷與感悟,並帶來《青春電影手冊》新書分享與籤售會,學院常務副院長劉海波主持了這場活動。
  • 饅頭商學院聯合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推出《新媒體運營取證集訓班》課
    饅頭商學院聯合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推出《新媒體運營取證集訓班》課 來源:財訊網 • 2020-11-16 16:16:43
  •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成立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成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15 20:12 來源: 新華社    6月15日,加拿大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詹姆斯·格裡芬介紹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相關情況。
  • 賈樟柯任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少說多做,更多話留在課堂
    賈樟柯任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少說多做,更多話留在課堂 澎湃新聞記者 徐笛薇 2016-06-15 09:36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300萬獎金招募人才
    近日,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發布最新一季的優才計劃,此次溫影拿出300萬獎學金,尋找42名優秀電影創製人才,獎勵規模空前。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辦學宗旨,是為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培養優質的國際化人才。因此,自2017年以來,溫影設立「優才計劃」,志在選拔年輕的優秀電影創製及文化產業創意人才,通過提供獎學金的方式,鼓勵他們得到國內最優質的培養和資源。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執行院長蔣為民介紹了優才計劃考量的初衷。
  • 朱麗葉-比諾什與賈樟柯院長助陣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2018開學季
    上海2018年9月4日電 /美通社/ -- 朱麗葉·比諾什到訪溫影 9月2日下午,法國殿堂級女演員、「威尼斯」、「柏林」、「坎城」三大電影節大滿貫影后朱麗葉·比諾什,受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賈樟柯院長的邀請到訪學院。
  •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完成首輪面試
    8月10日,從10時到18時,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以每人半小時左右的速度,完成了對首輪20名考生的面試。除了專業素養測評,當日面試環節還對每一名考生進行了英語水平測試。據悉,院方還暫定在8月30日與9月15日再進行兩輪面試。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於2014年秋季招收首批學生,學制為一年,首期招生人數約為100人,擬定於9月29日開學。
  •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2019春季畢業典禮圓滿落幕
    上海2019年3月4日電 /美通社/ -- 3月1日,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2019年春季畢業典禮在上海大學延長校區第一教學樓406劇場舉行。典禮由溫影教學副院長 Luis 主持,院長賈樟柯、常務副院長劉海波、溫哥華電影學院校友/《功夫瑜伽》製片人 Dailjit Parmar,以及瑞創影視創始人李文伍到場祝賀。
  •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首次影視項目創投會圓滿落幕
    上海2019年3月12日 /美通社/ -- 3月9日下午,在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以及各產業夥伴的支持幫助下,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首次影視項目創投會成功舉行。 本次創投會雲集了包括上海文廣資本、中美影視基金、長寧區文投、瑞創文化、恆業影視、雨岸文化在內的30餘家機構出席,也邀請了溫影多期「影視金融製片班」的校友到場支持,以及十餘家媒體前來報導。 創投會伊始,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常務副院長劉海波上臺致辭。
  • 2017年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畢業典禮圓滿落幕
    -- 電影不息 修行不止上海2017年8月22日電 /美通社/ -- 8月21日,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2017屆學生畢業典禮在上海大學延長校區第一教學樓406劇場舉行,學院80名畢業生和他們的親屬及校內外的嘉賓150餘人參加了典禮。
  •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今天開學 院長賈樟柯寄語新生: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東方網記者劉曉晶9月2日報導:今天上午,沉寂了半年之久的上海大學校園終於迎來新生,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率先開學。據了解,疫情給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2020年招生帶了巨大衝擊,但在此影響下,今年仍然迎來了124位新生。
  •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還在面試,電影公司已紛紛進駐校區
    8月10日,從10時到18時,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以每人半小時左右的速度,完成了對首輪20名考生的面試。除了專業素養測評,當日面試環節還對每一名考生進行了英語水平測試。        據悉,院方還暫定在8月30日與9月15日再進行兩輪面試。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將於今年秋季招收首批學生,學制為一年,首期招生人數約為100人,擬定於9月29日開學。
  • 上海大學·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2020年招生簡章
    一、學校概況   上海大學成立於1994年(老上海大學可追溯至1922年),是上海市與教育部共建地方211重點大學;加拿大溫哥華電影學院成立於1987年,系北美特別是加拿大名列前茅的影視院校,在全球影視娛樂產業擁有4萬餘名校友。
  • 2017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迎來畢業季,洪金寶工作室「入駐」
    8月21日,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2017屆學生畢業典禮在上海大學延長校區舉行。典禮上,嘉賓和產業代表以及畢業生們身著各式禮服走過學院門前長長的紅毯,之後上臺接過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和溫哥華電影學院兩張畢業證書。
  •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迎新,賈樟柯這樣勉勵學子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即將恢復正規教學,相信同學們很快就會回到校園。」昨日,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賈樟柯的出現讓30位畢業生代表興奮。最近,他們在接受全封閉管理,加緊完成畢業作品。前面的兩排「新生席」空著,這是學校第一次在線舉辦新生見面會。
  •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舉行創投會,院長賈樟柯將監製學生長片
    3月9日下午,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下文簡稱「溫影」)聯合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舉辦首次影視項目創投會。本次創投會雲集了包括上海文廣資本、中美影視基金、長寧區文投、瑞創文化、恆業影視、雨岸文化在內的30餘家機構出席,也邀請了溫影多期「影視金融製片班」的校友到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