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2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編者按:
「讓優質文藝飛入尋常百姓家」,《藝術公益大講堂》由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聯合各全國文藝家協會、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和光明網製作推出,旨在凝聚文藝名家共同開展優質藝術資源共享、知識普及和藝術教育,創新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打造適應網際網路時代藝術傳播規律的網絡公益精品節目,搭建美育普及平臺。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藝術公益大講堂》推出「藝韻芬芳詠頌中華」特別節目,共話70年文藝發展歷程,展望美好未來,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本期嘉賓: 徐利明
徐利明:
讓中國書法藝術發揚光大
徐利明,著名書法家,1954年生於南京,現任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社長,江蘇省書法創作研究中心主任。
徐利明多次獲書法界各種獎項,是首屆「蘭亭獎」金獎的得主,曾師從林散之、啟功等多位書畫名家。他的書法作品為中南海、人民大會堂、中國文聯、中國美術館及國內外眾多機構收藏。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他曾大聲疾呼關注中小學書法教師人才培養;以他名字命名的書法教程作為教育部衛星電視藝術教育節目廣為傳播。
關於書法藝術的發展,徐利明有話說——
中國書法具有藝術美和精神美
中國人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延續至今,形成了一種內在的人的文化,深深刻在了每個人的基因裡面,書法是中國思想傳承的載體。
藝術美、形式美是外在的,而漢字的美對人還有一種精神方面的薰陶,一種潛移默化的感染,對人的審美會產生影響。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回顧70年來書法藝術的發展和變化,非常鼓舞人心——
已經形成了一個很龐大的書法創作隊伍,老中青梯隊建設非常完善。
從中國書協的成立和歷次展覽、國展的建立,蘭亭獎的建立和各種屆展的建立,給我們廣大的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施展才華和抱負的平臺,培養了很多新人。
書法教育已經形成了書法的本科、碩士、博士,以至博士後流動站幾個級別的完善的體系,各個學校都建了書法專業,尤其是一些比較大的學校更是如此。中小學又恢復了書法教育,這方面正在越來越健康地發展。
大量的理論成果,各種各樣的研討會、論壇,大量的專著、各種書法著作的出版,也形成了一個非常興旺發達的局面。
「
所以從各個角度說,書法藝術的發展,都是非常令人振奮鼓舞的,而且未來的發展趨勢還會越來越好。
」
— END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