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先生,1879—1964,陝西三原人,辛亥革命元老,反帝反封建志士,一生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一位真誠的愛國者。他精研詩文,熱衷教育,堅持以改革文字「迅速實用」,利於「國家建設」為目的,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在今草基礎上對歷代草書加以總結,創立了影響深遠的「標準草書」,被海內外譽為「標草宗師」、「曠代草聖」。
(于右任題標準草書百字令)
「于右任先生確立的標準草書,其主旨是為民眾能夠便捷地書寫漢字。因此,他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從歷代草書特別是從今草系統中,選取、整理出線條簡省、構形簡約、書寫簡捷的草書作為標準,並書寫、出版《標準草書千字文》,以此為研習者提供應用的範例。他這意願和示範,堪稱既是對草書實用性的貢獻,又是開啟草書一個流派的創舉。因為他提出的「易識、易寫、準確」是實用性書寫的目標,而「美麗」既是對書寫狀況的高度要求,更是屬於書法美學範疇的藝術化的創造。由此可見,於先生提出的標準草書「八字原則」,具有實用性與藝術性一體兩翼、和合共振的特質及演化的活力。
——尉天池(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社長,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
(當仁不讓,見義勇為)
「書者抒也。我們欣賞于右任先生字字標準、筆筆皆活的書法藝術作品時,透過琳琅滿目的形式美的種種表象,會感到於先生一顆激蕩的愛國赤子之心,會與他的心線一起波動起伏,會被他書法藝術韻律所陶醉,會被他博大豪放的激情所感染。」
——鍾明善(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名譽主席,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于右任標準草書《千字文》局部)
「今縱覽金陵胡氏九華堂藏本于右任標準草書《千字文》全卷,實屬字字珠璣,筆精墨妙。通卷筆力雄豪勁健,沉厚圓融,以中鋒渾樸之筆,合理運用折鋒、斷筆、破毫等多種筆法;其布局結構匠心獨運,溶章草、今草古今百家於一爐,字字獨立,欹正相生,收放自如,開合有度,通篇以簡馭繁,險中求穩,奇逸高古,骨力充盈,氣脈暢達,一派天成。放得開,收得住,沉著痛快,大氣磅礴,雄奇偉岸,爛漫天真。將獷辣質直的美與蘊藉流逸的美如此有機地融通,正體現了作者的閱歷、學養、氣質和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與藝術風格。一代大師美髯公留下的偉大人文情操與藝術精神將光耀青史!」
——言恭達(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標準草書學社副社長,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兼職教授、清華大學教授)
「于右任先生1949年來臺,時年71嵗,來臺之前的書法造詣已登峰造極,其碑楷書、特殊碑風的行草書和標準草書,創作無數;來臺之後,其書風出神入化,樸真自然之作估計逾3萬件,被譽為「一代草聖」實至名歸。無數的精品傑作,可以說留給海峽兩岸同胞後代子孫,甚至全人類豐富的精神的、文化的和智慧的遺產。」
——陳銘鏡(臺灣中國標準草書學會顧問,教授)
(幹天下大事者要智深勇沉 神閒氣定)
「於先生通過他的筆墨將自己的個性、氣質、才能及修養等在讀者面前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的書作才堪稱名副其實的上乘之作。觀賞於先生的書法作品就仿佛超脫了塵世,在仙境翱翔。」
——福田糾夫(日本前首相,日本高崎書道會會員)
(出為天下利 退讀聖人書)
「于右任書法的成功固然體現了其在書法藝術上的獨創性,但其與艱難世事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濃度,思想深度,道德厚度,格調高度,境界廣度,人品純度極大地提升了其書品的光澤和亮度。于右任書法能夠「感時代風雨,表民族哀樂」,使于右任書法超越了一般意義的書法作品,也超越了當代所有的書法獲獎作品。于右任書法是一個時代的精神標記,已經無可爭議的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楊開飛(寧夏大學書法研究中心主任、美術學院教授)
(南京中國近現代史博物館藏——于右任題贈居正摺扇)
」于右任改良文字,以及提倡標準草書運動,基本上都是源自於其對國家興盛、文化傳承的關懷與熱愛。他認為若文字不夠優良簡便,則很難成為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工具,亦很難真正立足於世界之林。為此,在大革命失敗之後,他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字體改革上,力所能及地為國民帶來實事求是的利益。他不滿足於個人對書法藝術奧秘的探索和鑽研,對古今優秀草書作品進行整理融合,取其精華,提出標準草書,其最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發揚我國數千年文化,促使事業成效得到提升。」
——阮憲鎮(福建寧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寧德師範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文無時偽氣,詩有雅頌聲)
「右老晚年人書俱老,臻入化境,其草書融正氣、大氣、真氣於一爐,以自然的筆觸對線條、結構化難為易,化繁為簡,處處體現出「剛柔相濟,中和為美」的書學思想和審美情趣,反映了一代書法大師勇於創造的非凡智慧,對草書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為後學研究、實踐草書,進而認識書法藝術的美,深入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價值。」
——王智傑(鹹陽師範學院于右任書法學院院長,教授)
「于右任先生是個革命家,所以他的書法研究過程非常突出地體現著他的革命家的思想品格。他由一個書法愛好者逐漸轉化成一個強烈的書法革命者,取得了至少在碑學領域無人能及的歷史成就。他對書法的關懷不局限於書法本身,他的視野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復興與發展。他後來之所以大力推廣歷經數十年苦心經營的標準草書,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推動中國文字的發展,以便讓漢字有一個易識、易寫、實用的統一法則。通過文字的改革與發展達到推動社會文化發展之目的。于右任的書法胸懷是一個博大的宏偉的革命家胸懷。我們學習研究于右任的書法,不能僅僅局限於他的書法本身,而應注意他在創立書法藝術體系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廣收博取、推陳出新的革新精神,大膽探索一切能啟發我們提高書法新境界的藝術元素,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進步,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貢獻!」
——祁碩森(陝西于右任書法學會常務副會長,《草書學刊》主編)
(賢人處世能三省 君子立身有九思)
(一代大師美髯公--于右任)
美籍華人、于右任幼子於中令先生2018年11月題贈中國標準草書學社:「書藝弘道,標草領航」。
謹以此篇,紀念于右任先生誕辰140周年。
來源:中國標準草書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