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書法家于右任,草書標準字帖千字文,楷草雙書,精品對照

2020-12-13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草書的筆勢及草書的藝術價值簡述:

草書之中的勢,是形成草書氣息、生命、力量的本源,失勢則草書無生動可言。所謂意,是指神韻、意境。晉人論書特講意,如傳王羲之《書論》強調「每作一字,須用數種意」;宋曹《書法約言》論草書更以意為重:「然草書貴通暢,下墨易於疾,疾時須令少緩,緩以仿古,疾以出奇,或斂束相抱,或婆娑四垂,或陰森而高舉,或脫落而參差,勿往復收,乍斷復連,承上生下,戀子顧母,種種筆法,如人坐臥、行立、奔趨、揖讓、歌舞、擘踴、醉狂、顛伏,各盡意態,方為有得。」

草書在各種書體中的位置,是由草書藝術自身價值決定的。一部書法史,倘若離開了草書,離開了[草聖]以及燦若星鬥的草書大家的名字和他們的作品,無疑將大為失色。歷史上[書家無篆聖、隸聖,而有草聖](劉熙載),雖然[達其惰性,形其哀樂](孫過庭)為各種書體共有的本質,但表現在草書上則特別突出。草書以其強烈的運動感、節律感,奔放瀟灑,千變萬化,震撼心靈,動人魂魄。孫過庭說:[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又進一步強調[草乖使轉,不能成字]。

草書作為一種藝術書體一直伴隨著盛行的官方文字隸書、楷書流傳下來,生生不息。這個長期共存的時期裡,隸法、楷法作為一種規範對草書形成一種約束,稍些留意,就可以看出草書的起筆、轉折乃至一些收勢明顯依傍於隸書或者楷書。這一消息逐漸發展成為一般鑑賞家評判作者書法功底的依據。這是對草書的一種膚淺的認識。高明的鑑賞家側重於草書的線條以及由線條所展現出來的作者多種素質相綜合的人格力量,而不斤斤於局部的一招一式,一點一畫。

民國四大書法家于右任草書標準字帖千字文欣賞:

書者介紹:

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漢族,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鬥口於村,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是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和復旦大學、私立南通大學校董等。

當代書法大家、引碑入草開創者、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先生推崇于右任"雄強深厚"的草書,堪稱當代巨擘,但他不贊成於先生搞標準草書。依他之見,書法藝術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應多彩多姿,不必強求劃一。品讀古今作品,也"最忌偏於一好而排斥眾美"。

書法書寫的用筆方法及寫字體勢要領簡述:

書法書寫用筆的方法,先急回,後疾下。就是說在書寫字的筆畫時要先造勢:橫劃欲右先左,欲左先右,下行和上行之劃要欲下先上、欲上先下,隨後急回,迅速回鋒到行筆的方向,並看準目標穩、準、狠、疾地運行至目的地。在運筆時,要有雄鷹盤旋、凝望那種英姿颯爽的神態,有鯤鵬遠逝那種扶搖上空的氣勢,充分顯示鷹擊長空那種陽剛正直之浩然正氣。不論是起筆收筆,還是行筆時的提按、頓挫、運轉,都要順其自然一筆而就。

寫字寫出的體式,須合乎某種形象。即如坐如行,如飛如動,如往如來,如臥如起,如愁如喜,如蟲吃木葉。如利劍長戈,如強弓硬矢,如水火,如雲霧,如日月。這些形象,在整個字勢中能有所體現,才能稱得起是書法藝術。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採,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

相關焦點

  • 于右任1944年出版的字帖,《標準草書》節選鑑賞,草書書法的精髓
    于右任 我們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于右任1944年出版的草書標準字帖裡的選段《正氣歌》。于右任是唯一的書法家。此帖貴在「標準」二字,是歷代草書者寫法最多,它的作用不在筆法章法,在於字形寫法。避免有些人胡亂造草書寫法,只有自己識得,甚至時間一長自己也不識的局面。
  • 于右任及其標準草書(名家談 )
    因此,他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從歷代草書特別是從今草系統中,選取、整理出線條簡省、構形簡約、書寫簡捷的草書作為標準,並書寫、出版《標準草書千字文》,以此為研習者提供應用的範例。他這意願和示範,堪稱既是對草書實用性的貢獻,又是開啟草書一個流派的創舉。因為他提出的「易識、易寫、準確」是實用性書寫的目標,而「美麗」既是對書寫狀況的高度要求,更是屬於書法美學範疇的藝術化的創造。
  • 于右任的草書看起來「醜醜的」,卻成為了一種「標準草書」,佩服
    眾所周知,草書是書法的最高境界,也是最能夠釋放書法家天性的一種書體,更是書法家們表達自己的最好工具,為此,很多書法家或者書法愛好者們致力於此,精研草書,雖然研究草書的書法家不少,但是真正能夠做出成績,成為標準的卻寥寥無幾,而且他卻做到了,他的草書看起來「醜醜的」,卻成為了一種規範,
  • 于右任《標準草書千字文》
    1932年于右任發起組織「標準草書社」,致力整理,並以古代童蒙識字用的《千字文》內容為研究對象,由此誕生了《標準草書》。於右仁標準草書的特色是,寓巧麗於簡約質樸之中,猶如茅臺酒,看似清澈如水,品味則醇厚芳香,餘味無窮。
  • 于右任書法精品50幅
    于右任早年系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 ,中國近代書法家,被譽為「當代草聖」 、「近代書聖」、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于右任書法精品 ▽
  • 于右任《標準草書》就是草書規範化的範本,非全重美藝
    于右任于右任精書法,早在20年代便有「北於南鄭」之稱,「南鄭」指鄭孝胥。尤擅草書,首「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于右任1932在上海創辦標準草書社,以易識、易寫、確、美麗為原則,整理、研究與推廣中國漢字的草體書法,整理成系統的草書代表符號編成《標準草書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書局初版),影響深遠,至今仍在重印。有「近代書聖」之譽。著作《右任詩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標準草書》等。于右任晚年寓臺灣15年,灣書法風氣首次出現碑學壓倒館閣帖的趨勢,1964年因病逝世於臺北。
  • 當代著名草書大家高進,楷草雙書《千字文》字帖,初學者必修課一
    學習書法的素養及草書創作簡述:當代一些青年作者急於求成,不去古人處汲取營養,卻直接從當代書家中提取,當代有成就的書家其本身在二王法帖裡汲取就不多,而且加了很多自己的理解或其他的東西,已經不純,自然臨習者的進步也會越來越慢,最後寫不下去。書法是一個長期練習的過程,一朝一夕是練不好書法的。
  • 從草書起源和發展,到于右任創立標準草書的得失:漫談草書
    在有可能被後人所記得的近代書法家中,于右任絕對是一個必須要提及的人物。于右任生於晚清時期,曾中過清朝的舉人,後進求進步,投身於文化和教育界。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一位書法家。他在書法上有很高的造詣,對真、草、隸、篆都下過很深的功夫,于右任書法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在碑學和草書上,他「引碑入草「,開創了雄強深厚的書法風格。
  • 標準草書千字文:四大五常,一起來學習「常」字的寫法
    在家學書法 標準草書千字文連載系列課程 兒童書法 標準草書千字文
  • 他的字整整影響後世100年,草書被奉為經典
    于右任《草書千字文》要知道草書在書法界可是有著很高地位的,可以認為草書是衡量一個人書法境界高低的最佳書體,因為草書能夠最大限度地讓你去發揮施展自己,自古高明的書法家最終也都會鍾情於草書我們若想練好草書,首先要有一本合適的字帖。說到這裡,大家都會想起唐代那些草書大師的作品。其實作為草書初學者,這裡不建議直接從唐朝草書入手的。
  • 王羲之草書《千字文》,古今對譯,高清珍藏版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是公認的「書聖」。王羲之書法功底造詣之高,泱泱中華,浩浩歷史,難有出其右者,他的書法博採眾長,綜合諸多字體於一身他兼善隸、草、楷、行各體,在原有的漢魏書風上更上一層樓,自成一體,開創新河!他的書法風格筆勢委婉含蓄,平和自然,遒美健秀。後人稱頌其字「飄若遊雲,矯若驚龍」!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九、中國書法史上的「民國四大家」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九、中國書法史上的「民國四大家」此時前清的一些書法家或歸隱山林,或不問世事,躲進小樓成一統,冷豔靜觀事紛爭了。在加上民國初年白話文的興起,科舉制度的廢除,都對傳統的書法藝術造成了致命的衝擊。書法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相對低潮的階段。但是,縱觀我們中華的歷史,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缺勇於擔當的仁人志士。咱們本期要講到的「民國四大家」,就是挽書法與狂瀾,救書法與危難的四大志士,憑著他們當時的地位和社會的影響,推動著書法藝術向前發展。
  • 如果他(于右任)成功了,我們現在的日常書寫就是草書了!
    于右任,他一生經歷豐富,身份多變。年輕時候考取了前清舉人,因倡言革命被清廷下令緝拿,後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進行反清民主革命。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于右任奉命回陝西發動護法運動,組建陝西靖國軍,任靖國軍總司令,「獨撐革命危局於西北」。
  • 好草書的標準是什麼?一定要按標準草書來書寫草書嗎?
    章草的產生是草書發展歷史上第一次對草書的標準化過程。到了東漢時期,書法家張芝又對章草進行了改造,去除了章草書中的隸意,簡化了一些字的寫法,以連綿縱橫之法寫草書,這就是史稱的「章草今化」。張芝也成為今草的始創者。之後東晉時期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在張芝草書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不同的風格,至此草書走向成熟。
  • 標準草書千字文:信使可復,一起來學習「可」字的寫法
    在家學書法 標準草書千字文 兒童書法 標準草書千字文 《可
  • 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
    上圖為啟功先生在創作提到啟功,大家首先想起的肯定是他那一手瀟灑飄逸、骨力內含的「啟功體」,作為近代知名的書法家,他對現代的書風有著深遠的影響。那麼,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
  • 于右任書法選粹
    于右任(1879 —1964),漢族,陝西三原人,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
  • 中書協前主席沈鵬,楷書字帖《千字文》欣賞,用筆講究、結字生動
    有人說沈鵬的楷書是碑帖一路,且自成一體;也有人說:沈鵬楷書是草書的慢寫。那麼,沈鵬的楷書究竟如何呢?我們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正是沈鵬先生的楷書字帖《千字文》,藉此《千字文》一探沈鵬的楷書功力。從沈鵬的《楷書千字文》字帖來看,莊重中寓靈活,繼承中有發展,結體嚴謹,氣運貫通,溯源晉唐,每字布局構架閻錦文,筆畫老辣而味濃,字字珠璣;整篇幅統一和諧,用心和功力,實為可敬。
  • 于右任《標準草書》千字文完整版高清大圖及翻譯
    1932年于右任發起組織「標準草書社」,致力整理,並以古代童蒙識字用的《千字文》內容為研究對象,由此誕生了《標準草書》。於右仁標準草書的特色是,寓巧麗於簡約質樸之中,猶如茅臺酒,看似清澈如水,品味則醇厚芳香,餘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