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右任盛年碑派書法首次在臺北展出
「雲鶴飛鴻——于右任盛年碑派書法」8日起在臺北展出。 「靜坐使人無俗氣,虛堂畫日轉溫風」,「持身有高節,力行無遠途」等30餘件古樸而內含雄強之勢的于右任早期碑帖書法亮相展覽。 據主辦方何創時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介紹,于右任早期的魏碑書法,一方面因年代較早,存留不易;另一方面由於戰亂遺失,因此對大眾來說較為陌生。
-
于右任書法
他的書法藝術,一般認為可分為兩個時期:一是以魏碑為基礎,寫出具有強烈個性的行楷書時期;二是創立標準草書的時期。 于右任對魏碑下過很深的功夫。清代中葉以來,學魏碑而能出己意者,還是寥寥。他滿帶「碑味」的行草書,可以說是風格獨具了。尤其是行書,中宮緊促,而結構多變。在一種看上去十分隨便不經意的把握之中,獲得一種奇絕的、從容大氣的效果。
-
于右任書法選粹
于右任早年是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和復旦大學、私立南通大學校董等。 于右任的書法,便是在北魏楷書中融入了行書和隸書的筆意,可謂融碑帖於一爐,形成他獨特的書作。
-
于右任書法究竟好在哪?
沒想到的是有朋友問:于右任的書法我真欣賞不了,誰能分析下?今天就借王海軍先生的文章來回答這個問題吧!中國書法,"無色而有圖畫之燦爛,無聲而有音樂之和諧(沈尹默語)"。故佳書往往非一眼看上去就能認定,而有一"心悟"過程,然後便越來越感其妙,終不能棄。 于右任書法早在20年代便名播遐邇,與鄭孝胥素有"北於南鄭"之稱。
-
于右任的12幅傑出行書作品展,筆力遒勁自然,網友:可入中書協
于右任于右任是近代草書泰鬥,其筆畫簡練,筆筆意境開闊,字字神韻方顯,件件章法美觀,字裡行間龍騰虎躍,偶爾藕斷絲連,其風格獨特自然美,大氣大度足顯精氣神。小時候看于右任的字,雖然知道是大家,卻也體會不到美在哪裡,妙在哪裡。近年多看了點北碑,突然就覺得妙味無窮。晚清,民國有碑帖之爭,實際就是一種審美標準的討論,其實碑味,帖味都是美味。正如喜歡茶的和喜歡咖啡的人之間的感覺一樣。唯一要反對的是:自己沒什麼書法基礎知識,隨意用「醜書」大棒來砸人。你可以只能欣賞館閣體,這也沒錯,但其它流派就否認,攻擊,只能說明無知。
-
于右任是20世紀以來中國書法史上璀璨的巨星
他不僅以革命功勳、識見學問、道德規範,而且以書法藝術蜚聲海內外,為世矚目。關于于右任的書法藝術,當今書法界已有許多準確而精湛的評價。他的書法藝術是一顆璨爛的巨星,閃爍著耀人眼目的光輝,為國際書壇所重視。他的書風已成為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於體」。
-
于右任de對聯
③.鈐印:『於』、『右任』④.尺寸:249×60cm×2⑤.出版:《曠世草聖——于右任書法墨存》,圖18,陝西出版傳媒集團、三秦出版社,2015年4月。于右任魏碑八言聯 鏡心 水墨箋本《于右任書法全集》(卷二),第12頁,文物出版社。2.《髯翁翰墨》,文物出版社,第7頁,2015年。于右任書法對聯 立軸 水墨紙本
-
【大師】「學霸」于右任
于右任 草書軸 王之渙《涼州詞》選自「為萬世開太平——于右任書法作品展」于右任先生崇尚碑學,不僅朝臨暮寫,還冥心搜求了從漢代至宋代的墓誌近400餘方,銘其齋曰「鴛鴦七志齋」,于右任先生在書法與詩文方面的成就也得到他同時代一些文化大師和書法家的推崇,林語堂曾說:「當代書法家中,當推監察院長于右任的人品、書品為最好模範,於院長獲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賴於其書法的成名。」從于右任先生與同時期書法家的交往中,也可了解到他的古碑收藏與研究對其書風的影響。
-
于右任:在書法中「為萬世開太平」
于右任(1879-1964)書法成就的取得首先源於天賦學養。其自少時即飽讀四書五經,熟諳文史,深受中國傳統文化洗禮。曾以第一名成績考入縣學,成為秀才。與吳宓、張季鸞並稱為「關學」餘脈。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參加歲試,以第一名成績補廩膳生,被陝西提督學政葉爾愷譽為「西北奇才」,可見其傳統文化積澱之深。其於詩文學養之厚,時人亦重之。
-
于右任作品捐贈者發律師函 要求返還贈與物
攝影_楊猛 于右任書畫流浪記 卓敬亭之子卓登將保存下來的百餘件于右任書畫捐獻給鹹陽政協,但隨後這些捐出來的文物下落不明。今年7月,當地官方承認部分文物被「保管」在個人家中。 70多年前,當過于右任衛士的卓敬亭帶回了五六百幅于右任書畫作品,這些珍貴的書畫大多在歷次運動中流失了。
-
學霸于右任
于右任 草書軸 王之渙《涼州詞》選自「為萬世開太平——于右任書法作品展」于右任先生崇尚碑學,不僅朝臨暮寫,還冥心搜求了從漢代至宋代的墓誌近400餘方,銘其齋曰「鴛鴦七志齋」,其收藏碑石因之也被稱為于右任先生在書法與詩文方面的成就也得到他同時代一些文化大師和書法家的推崇,林語堂曾說:「當代書法家中,當推監察院長于右任的人品、書品為最好模範,於院長獲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賴於其書法的成名。」從于右任先生與同時期書法家的交往中,也可了解到他的古碑收藏與研究對其書風的影響。
-
于右任及其標準草書(名家談 )
我們欣賞于右任先生字字標準、筆筆皆活的書法藝術作品時,透過琳琅滿目的形式美的種種表象,會感到於先生一顆激蕩的愛國赤子之心,會與他的心線一起波動起伏,會被他書法藝術韻律所陶醉,會被他博大豪放的激情所感染。」 ——鍾明善(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名譽主席,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
于右任1944年出版的字帖,《標準草書》節選鑑賞,草書書法的精髓
于右任 于右任的書法奧秘在於以意御筆,神遊太虛。用筆唯簡,筆隨意書。于右任的書法也貴在用線,用線十分有力,雄渾灑脫,開一代書風。從書法發展史來看就可以體會到于右任書法的美感了。明清以降,書法更講究文人的個人意趣,樸拙澀開始佔主流。但現在卻矯枉過正一條道走到黑,出現了為藝術而藝術的醜書,這就背離了書法的本質。他的字易識、易寫、準確、美麗,道盡書法真諦。可惜今人多不識大道至簡的道理,把一些畫蛇添足、不守規矩的怪書、醜書當成最高境界,可笑至極矣!
-
王羲之一幅書法精品,到乾隆手被弄得不堪入目,網友:狂魔真可怕
對書法精品的珍愛與欣賞,是每一個有藝術情懷的癖好。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尤其是前朝留下的書法瑰寶,不僅能讓蓬蓽增輝,還能以此傳名。這也就形成了一些人常喜歡在名書名畫上題跋,或即興,或有意,總之是從此與書畫的故事融為了一體。
-
臺灣青年學子西安參觀于右任書法博物館談感受
臺灣青年學子西安參觀于右任書法博物館談感受 2015-08-10 20:30:15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西安8月10日電 (記者 張遠)10日下午,參加「臺灣青年華夏文明之旅」的27名臺灣師生來到西安于右任書法藝術博物館參觀
-
于右任|以碑入草,大巧若拙
于右任先生曾自述學書: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溼枕。可見其在藝術追求的道路上所用心力之多。于右任 草書軸 王之渙《涼州詞》選自「為萬世開太平——于右任書法作品展」于右任先生崇尚碑學,不僅朝臨暮寫,還冥心搜求了從漢代至宋代的墓誌近400餘方,銘其齋曰「鴛鴦七志齋」,其收藏碑石因之也被稱為「鴛鴦七志齋藏石」。後悉數轉贈西安碑林,為中國書法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立下不滅之功。
-
民國四大書法家于右任,草書標準字帖千字文,楷草雙書,精品對照
這一消息逐漸發展成為一般鑑賞家評判作者書法功底的依據。這是對草書的一種膚淺的認識。高明的鑑賞家側重於草書的線條以及由線條所展現出來的作者多種素質相綜合的人格力量,而不斤斤於局部的一招一式,一點一畫。民國四大書法家于右任草書標準字帖千字文欣賞:書者介紹: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漢族,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鬥口於村,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
-
臺灣著名歌手鄭智化,17幅精品書法作品展,網友:可以當書法家
鄭智化的書法功力很深,每一筆筆鋒都處理得非常到位,每個字的間架結構也處理得很好,唯一的問題是太過於追求連筆,有時候反而影響整體觀感。在小編看來鄭智化的書法已經達到了「半隨筆半隨心」的境界了,這已經很了不起了。我的理解,隨筆是臨摹名家筆法有成,隨心所欲是自己的發揮。名家當然可以全部隨心所欲,下筆即成書法。後來者法大家之法而成自己的風格,謂之半隨筆半隨心。
-
清代著名書法家鄭板橋,14幅精品書法對聯欣賞,筆勢奇古格韻別趣
書法藝術的發展是和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秘法不可分的,五千年來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對書法的研究和創新一直就未停歇過。書法發展是一個循環操作步驟,臨帖+創作的過程。那麼想學書法就必須看真跡,臨真跡,有名師指點如何臨真跡,三者缺一不可。在古代,真跡的代名詞就是孤品。
-
如何寫好于右任?其筆法要點在哪?
于右任,陝西太原人,祖籍涇陽,晚年自號太平老人,常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于右任早年書從趙孟入,後改攻北碑,在此基礎上將篆、隸、草法入行楷,獨闢蹊徑,中年變法,專攻草書,參以魏碑筆意,自成一家,其晚年的草書更進入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字字奇險,絕無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