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8月10日電 (記者 張遠)10日下午,參加「臺灣青年華夏文明之旅」的27名臺灣師生來到西安于右任書法藝術博物館參觀,並暢談陝西7日之行的感受。
此次由中華海外聯誼會、陝西省海外聯誼會、中華兩岸交流促進會共同主辦的「臺灣青年華夏文明之旅」,意在讓臺灣學生了解華夏歷史、感受中華文化。
在于右任書法藝術博物館內,27名臺灣師生濟濟一堂,暢談陝西7日之行的切身感受,從大陸的發展速度、空氣的好壞到當地的美食、綠化甚至是公共衛生間,話題五花八門。
8月4日至10日,青年學生們陸續前往大雁塔、黃帝陵、秦兵馬俑等諸多歷史古蹟,還參觀了延安革命舊址楊家嶺、棗園以及延安革命紀念館等地,並品嘗陝西小吃。
就讀於臺灣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熊敏告訴中新社記者,這是她首次來到大陸,西安的文物保護讓她感觸頗深。「這裡的文物保護、城市建設都非常好,之前對大陸帶有主觀想像,現在有了很大改觀。」熊敏說。
來自臺灣政治大學的餘慶俊表示,自己來過很多次大陸,去陝北則是第一次。「之前以為陝北是黃土高原,黃沙漫天,連一棵樹都沒有,沒想到卻是滿眼綠色、綠化得這麼好。」餘慶俊坦言,此次陝西7日之行讓同學們拓寬了視野、看到了大陸的飛速發展。
談到于右任時,不少臺灣青年學生則表示並不十分了解。中華兩岸交流促進會理事長羅海雲告訴記者,在那個「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的特殊年代,于右任終究沒能回到他的故鄉陝西。雖然在臺灣中年、老年一輩之中是「大名鼎鼎」,但隨著時間推移,現在臺灣「90後」對于右任卻是「耳熟不能詳」了。
此外,談到陝北之行時,羅海雲表示之前都一直非常期待。「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所以去了延安很有意義。」羅海雲說,希望同學們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到那一段歷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