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右任(1879—1964),國民政府元老,政治家、教育家、新聞家、詩人,中年以後,更以書法著稱。他不僅以革命功勳、識見學問、道德規範,而且以書法藝術蜚聲海內外,為世矚目。關于于右任的書法藝術,當今書法界已有許多準確而精湛的評價。他的書法藝術是一顆璨爛的巨星,閃爍著耀人眼目的光輝,為國際書壇所重視。他的書風已成為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於體」。

于右任的書法藝術是20世紀以來中國書法藝術的經典,樹立了中國當代書法的豐碑。他在長期的書法創作實踐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書法美學體系,將碑學與帖學融會貫通,對中國當代書法藝術有著深遠的影響。于右任憑藉對書法藝術的無止境追求和非凡的品質修養及才情智慧,創造了許多價值難以估量的書法藝術品,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藝術珍寶,為中華民族的書法藝術寶庫樹立了又一座豐碑。

為方便國民書寫,節省時間,發揮草書的實用功能,于右任致力於創製和推廣標準草書,經過數年收集資料,研究整理、修訂和完善,最終完成《標準草書千字文》。
草書篇于右任對楷書、行書藝術的探索達到一定高度後,從1931年起與他的弟子們在上海成立了「草書社」,次年更名為「標準草書社」。經過大約五年多時間的整理,初選各種草書約六十餘萬字,於1936年第一次出版《標準草書千字文》,先後八次修改再版。至今仍在重印,影響波及韓國、日本等國家。

標準草書的創製是于右任在當時歷史形勢下對漢字改革的創舉,也是于右任愛國思想在文化方面體現。在創製標準草書的過程中,于右任標準草書藝術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於體草書風格,這對書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也同樣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作為近現代享譽海內外的書法大家,于右任在草書整理和創作實踐上的傑出貢獻,至今仍在書壇有著深遠的影響,裨益於代代學人,被譽為「當代草聖」于右任先生還是一位著名的愛國書家,他心繫民族興亡、盼望祖國統一的眷赤子之情,洋溢於筆墨淋漓之間。

因此,我們在欣賞于右任先生書法作品的時候更重要的是感受他作品中的家國情懷。早年林語堂曾嘆:"當代書法家中,當推于右任先生的書品為最好模範,於先生有今日之地位,也半賴於他書法的盛名。"此言不虛。品讀右老的書作,我們每每感受到其書中瀰漫的那股天地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