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書院門文化街,因為網紅的出現,現在遊客更多

2021-01-10 風景故事

在西安的時候,因為要回酒店,就選擇了步行從書院門穿過。古城南門裡的書院門,因為關中書院在這條街而得名,現在已經成為了西安有名的文化旅遊一條街。關中書院是明、清時期陝西省的最高學府,和全國許多歷史上知名書院已經成為純粹的觀光景點不同,現在關中書院仍然屬於教育場所,是西安文理學院的所在地。

書院門牌樓前,是始建於唐文宗時期、重修於雍正年間的寶慶寺塔,寶慶寺始建於隋文帝年間,塔則建於唐文宗時期,據說當初由五色磚建成,如今寺院已經蕩然無存,只有七級古塔立在這裡,為書院門又增添了厚重的歷史感。

關中書院 ,因為現在還是教學場所,所以之前路過的時候想進去參觀都吃了閉門羹。聽說現在已經有條件開放,只能等下次有機會再去看看了。

這條西安的文化一條街以前曾走過幾次,但這次卻發現關中書院門口明顯比之前熱鬧許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網紅「扇子哥」的原因,擺攤設點的人也多了,當然這些攤點都是和文化有關的。

在這些攤點中,有一個地方特別火,被人圍了裡三層外三層,連外國遊客也被吸引過去了。反正是路過,也沒有什麼急事兒,國人愛看熱鬧的劣根性驅使著我,就湊過去看了看。

原來是在網上知名度很高的網紅「扇子哥」,怪不得這麼多人圍著看呢!「扇子哥」畢業於西安美院,已經堅持在扇面上作畫十多年了。每天下午畫到半夜,一天只畫五把扇子,多了不畫,每把扇子收費50塊錢,多了不收。而且「扇子哥」很有原則,不接受預訂,只現場畫現場賣,不知道這是不是文化人的一種「傲氣」。

在書院門,還有一個名人故居,那就去年剛剛開放的于右任故居紀念館。于右任,國民黨元老,書法大家,1949年被挾持到臺灣,繼續出任「監察院」院長,從此再與大陸無緣。生前寫下了有名的《望大陸》: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于右任故居紀念館現在門票執行30元/人,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進去看一看。

書院門,因為文化氣息濃厚和歷史原因,現在有著許多文化用品商鋪,街道上還有一座古玩藝術城,走到東頭,就是安居巷,再轉彎就到了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碑林博物館。

在書院門正對著的,就是南門裡另一個著名的地方,和書院門文化氣息格格不入的、崇尚修道的湘子門—湘子廟。如果在西安旅遊,時間不是特別緊的話,建議到這裡走走看看,感受一下不一樣的古都西安。

圖文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商用。

更多原創旅遊圖文,歡迎關注我,帶你看不一樣的風景。

相關焦點

  • 書院門,西安文化名片之一
    昨天一大早,乘地鐵再次來到書院門,因為很多人都說這裡要升級改造,提升碑林歷史文化街區。大概九點多就到了書院門,人不多,街道比較冷清,開門營業的人也凍的直打哆嗦。街道上不時走過一隊安保人員和喇叭播放著碑林區三月街拆遷指揮部的通告,細緻的看了通告,原來是提升改造,棚戶區是要拆遷的,書院門的正街和曾經的文化聖地是不動的,打消了很多人的擔憂,以為全部拆遷重建的思想。
  • 西安書院門更新中將遵循歷史街區的文化延續性,保留原有街區格局
    西安書院門不拆除,只提升周邊環境。最近有西安市民到老街區書院門時,看到此地在施工,擔心在拆遷改造,破壞了原有的歷史文化風貌。於是通過網絡反映,表達自己的擔心。11月19日曲江新區回覆說,施工只對街區和周邊環境改造提升,不會拆除書院門。
  • 西安書院門「扇子哥」之所以能成為網紅的原因
    網紅西安書院門「扇子哥」,以每日下午現場畫扇五六把相售而先聞名於網絡,後聞名於全國,被人們追捧。每日求其扇者絡繹不絕,觀其畫扇者圍成了圈。大家無不以獲得其一把畫扇而沾沾自喜、自豪,以來晚無緣獲得而怏怏不樂、遺憾。
  • 你沒見過的西安書院門,藏著古都歷史的老街也可以這樣安靜,悠閒
    書院門裡的些許光陰......這是西安書院門入口處一面牆上的一句話,濃濃的文藝範兒。那麼,書院門裡留下過你的光陰麼?我在書院門裡確實留下了那麼一些時光,二十年前在西安上學,那會兒周末節假日沒事就喜歡來書院門逛一逛,感受一下古城的歷史、文化氛圍。離開西安也十多年了,但是每次來西安還是要抽空到書院門轉一圈,裝一裝「文化人」(哈哈哈)。
  • 關於西安書院門,你不知道的還有很多
    >就藏龍臥虎名人輩出隨便一位小攤主就能揮墨書畫一字千金書院門就是這臥虎藏龍之地書院門位於西安南門內東側,西起寶慶寺華塔,東至安居巷接三學街,是西安著名的古文化一條街,這裡文人集聚,處處都透露著書香氣息。
  • 書院門步行街,西安師範教育的發源地,承載著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最近網上一直瘋傳西安書院門要拆遷,所以決定去看一看。去之前查了官網有關資料,書院門是碑林歷史文化街區改造項目的重要內容,由西安市碑林區和曲江新區共同建設,改造期限為2018—2021年。《西安市2019年重點在建項目計劃》顯示,這次改造包括:區域內建築和道路的改造提升,居民遷建、居民保護修繕提升、書院門文化街等保留建築的外立面改造提升。新建旅遊配套服務設施、社區配套服務設施、商業、文化場館 、道路、廣場、停車場及基礎配套工程等。
  • 西安文化第一街,明清時陝西最高學府,現如今遊客休閒體驗街區
    書院門,指的是古城西安的一條步行街,位於南門內東側城牆根下。在這條只有幾百米的街道上,藏著西安碑林、孔廟、關中書院等多處歷史文化遺存,可以說,它是目前古都西安最有文化韻味的一條街。說起書院門的地名,它起源於在書院門內的關中書院,關中書院是明清兩代陝西最高的學府,西北書院之冠。明代的工部尚書馮從吾是陝西人,他做人比較正直,看不慣皇帝沉迷酒色、荒於朝政,於是冒死勸諫,被皇帝革職回家。回到西安的馮從吾潛心研究學問,在寶慶寺講學,前來聽講的人眾多,於是便修建了一所書院,即今天的關中書院。可惜,關中書院建成不久,明熹宗一道聖旨,將關中書院拆了。
  • 西安記憶之書院門
    可能很多人剛到西安旅遊,首先就去城牆或者是鐘樓.鼓樓.回民街,但是有一個地方,就連本地年輕一代也很少有人知道,那就是西安的書香聚集地- 書院門,大多數人可能以為它只是一個學校,其實它的名字跟學校也有一定的關係書院門的地名起源於在它裡面的關中書院,關中書院是由明代學者馮從吾,辭官歸裡,在此街北側建立關中書院,現在是西安文理學校校址著名民主革命家、詩人、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也曾在此街居住
  • 西安記憶:風雨百年書院門,講明清西北第一學府關中書院的興衰史
    書院門正門一、一座千年古寺,一位百年大儒進入書院門前,我們會看到一座樸實的磚制佛塔。因為塔身不高,且外形平平無奇,再加上周圍很多古玩店,很多人以為是現代的仿製塔。于右任故居,拍攝於2020年12月19日三、一條墨香老巷,一種文化傳承如今的書院門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碑林區政府經過大規模重修改造而成的,與不遠的碑林博物館連成一體,成為了西安的旅遊與文化一條街。
  • 西安的書院門,文化昌盛之地,過小年氣氛很濃
    西安的書院門,一向以售賣筆墨紙硯和書畫聞名,是西安重要的文化、非遺交流地,我們通常說的書院門是從書院門的牌匾一直到碑林的整條街道,書院門的得名源於裡邊的關中書院。寶慶寺華塔如果從西安城牆南門東側處進入,你遠遠的就可以看到書院門的古韻十足的大牌匾和一座不太高的七層寶塔。
  • 西安最火的一條網紅街,全世界遊客都來這裡品嘗美食
    說起網紅城市,就不得不提到西安,這座位於祖國西北陝西省的古老城市曾經是中華文明的中心,城裡到處都可以找到歷史的痕跡。西安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但近年來紅遍網絡的卻不是兵馬俑、華清池或者大雁塔,而是位於城市中心的一條以餐飲為主的街道。
  • 這條文化小吃街火了,回民街不再是西安最受遊客歡迎的地方
    說起西安有名的美食小吃街,回民街一定是眾所周知,其次是袁家村。但對於大多數遊客而言,回民街是首選,因為地理位置和交通的雙重便利使得回民街不論什麼時候來都是遊人如織,熙熙攘攘。可沒想到的是近兩年來,因為抖音西安和摔碗酒竟然把這個「名不經傳」的永興坊給帶火了。如今去西安旅遊的遊客,可能寧可錯過回民街,也要去永興坊去打卡,這塊15畝地的美食小吃街已然成為了一處網紅景點。但永興坊並非憑空而來,無端產出的網紅地。
  • 遊記|西安真正的美食街不是網紅回民街,而是它附近的大小皮院
    西安是一座文化歷史名稱,更是國內著名的熱門旅遊城市。這裡不但有華清池、兵馬俑、大雁塔等著名的景點遊玩,更有很多品種豐富的西安美食吸引遊客,可謂是吃喝玩樂的好去處。很多人在網上搜西安美食到底哪裡吃好,網上會告訴你就在鼓樓那邊有條回民街,而這條回民街在網上走紅成了西安的美食街。
  • 西安第一夜景打卡地,不是網紅街大唐不夜城,晚上這裡燈火通明!
    如果提到西安的夜景,那許多人都會想到大唐不夜城,位於西安大雁塔南邊的一條街,這個火遍網絡的網紅街,也孵化出了很多的網紅,最火的就是2019年的不倒翁小姐姐,可謂是一個人帶動了一座城。但其實在西安夜景打卡第一地,並不是大唐不夜城,而是西安鐘鼓樓廣場。
  • 西安最有文化韻味的一條街,遛一圈擺脫浮躁、獲得寧靜
    書院門,指的是古城西安的一條步行街,位於南門內東側城牆根下。在這條只有幾百米的街道上,藏著西安碑林、孔廟、關中書院等多處歷史文化遺存,可以說,它是目前古都西安最有文化韻味的一條街。回到西安的馮從吾潛心研究學問,在寶慶寺講學,前來聽講的人眾多,於是便修建了一所書院,即今天的關中書院。可惜,關中書院建成不久,明熹宗一道聖旨,將關中書院拆了。直到康熙年間,書院才重新修建起來。書院門解放後被劃給了西安師範學校,用於教學。目前是西安文理學院的一個校區,一般不對外開放。所以旅遊者只能在外面看一看。
  • 安陽市:希望看到更多的「網紅街」
    與文峰大道的車水馬龍相比,在青磚灰瓦的映襯下,倉巷街的早晨顯得安靜而沉穩。  「安陽老城有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其中倉巷街東西長500餘米、寬約5米,因原來位於縣衙糧倉門口,故得名倉門口街。新中國成立後,因時代發展糧倉漸廢,更名為倉巷街。
  • 西安書院門拆遷了,2800戶安置港務區,下一個東大街或將誕生
    時光如梭,掐指算來,居住在西安這座四方城內居住,已有10年時間了。多年來走在這座四方城內,聽到的和見到的有關文化的逸聞不勝枚舉。四方城:一城文化,半城神仙為什麼叫它四方城?主要是因為包括西安城六區(碑林區、雁塔區、新城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長安區、鄠邑區、閻良區、臨潼區等。狹義上說,西安城就是被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和四堵城牆包圍起來的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它東西不過四公裡,南北不過三公裡,呈長方形建築格局。然而在這個並不是太大的建築體內,卻活躍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正所謂:「一城文化,半城神仙。」
  • 西安年·最中國|猜燈謎、耍社火、品湯圓,三學街——書院門民俗...
    2月19日,書院門——三學街民俗文化廟會歡天喜地鬧元宵,豐富的年俗活動陪伴市民遊客共度元宵佳節。跑旱船、扭秧歌……社火所到之處鑼鼓喧天、熱鬧非凡。燈謎現場,千幅謎條隨風舞動、數百遊客爭相競猜,民風濃鬱、年味十足。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元宵節特色活動。燈謎不僅豐富了節日氣氛,更展現了參與者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今年的燈謎還增加了「西安年」的相關內容,傳統與時尚元素交相輝映,彰顯了民俗文化廟會的獨特魅力。湯圓,過元宵節必吃的一種食物。
  • 西安「摔碗酒」屬於網紅經濟?什麼是網紅經濟?
    外地遊客依舊以回民街為首選,而本地人更偏愛在相隔不遠的東新街大快朵頤,相比之下,永興坊與小東門則顯得過於低調。而作為重建的新城區,在人們對回民街已經相繼出現審美疲勞的情況下,重振永興坊地區就成了市政府、區政府的關鍵。第二、抖音的助力,造就了摔碗酒的網紅經濟。
  • 「扇子哥」馬路上畫畫被「網紅」,每天只畫五把扇子
    ,這裡就是西安人通常所說的「書院門」,書院門的地名起源於在它裡面有教書育人的"關中書院"。書院門街口有一座突兀而起、古韻十足的高大牌樓,牌樓上方是"書院門"三個金燦燦的顏體大字,兩旁是「碑林藏國寶,書院育人傑」的醒目對聯,在這附近還有著名的碑林博物館。「扇子哥」演莊是西安書院門獨特的存在,沒有開通任何社交帳號的他被人隨手一拍,就在網絡上收到了很多人的關注,每天都有不少遊客到書院門打卡,也專門找他畫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