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子考取清華,家境貧寒打工攢學費;父親去世母親殘疾,家中欠債20餘萬元,面對困境,這群即將踏入象牙塔的學子又該怎麼辦?】
每年8月份,是全國普通高校陸續下發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然而,在期盼錄取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家庭的孩子,比其他人多了些擔憂和不安,他們既渴望用知識改變命運,又因為貧困而面臨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在福建龍巖,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認識了這樣的一家三姐弟,前些天,他們三個陸續接到了自己的錄取通知書。
2014年8月4日上午,在福建龍巖武平縣的這個小山村裡,幾乎所有的男女老少鄉親,都趕往村裡的廣場上。光是各家各戶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就足有20多桌。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眼前的這位年輕人。他叫蘭金峰,剛剛接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
貧困大學生蘭金鋒:看到這個四個字在我眼前,而且我的照片還在這邊,我真的當時真的非常激動,因為我夢寐以求的學校,我進到了,這個說不出的高興。
蘭金鋒以680分考取了清華大學的土木工程系,他的姐姐蘭旺連以563分考上了閩南師範大學。弟弟蘭玉峰考上了縣裡的重點高中。
福建龍巖武平縣江坑村村長:這是我們村歷史以來第一個清華大學生,全村人民都感到非常高興。
老鄉們透露說,蘭金鋒家裡並沒有經濟實力來辦這樣一場酒席。今天這裡所有的消費都是村裡親戚好友自發籌錢搞起來的。
蘭金鋒的堂哥:大家都很關心,就是說一人一點,但都是,全部通過一百、兩百、五十這樣湊起來的。
喧鬧的酒席結束了,村子也漸漸靜了下來。姐弟倆回到自己的家裡,開始整理親友們送來的賀禮。這是客家人的慣例,也是大家的心意,他們要認真地進行記錄。
姐姐負責點錢,弟弟負責記帳。很快,本子上列滿了人名、錢數。
蘭金鋒:親戚給的多少少少都是一個心意,所以我們心裡還是高興,又感動,還有感恩。
蘭金鋒拿著親戚們湊的3370元錢
姐弟倆所在的江坑村屬於武平縣,是福建省53個貧困縣之一。人均年收入只有4000多元。他們家的房子還是上個世紀80年代建的土木結構的房子,土坯脫落、年久失修,早已是村裡的危房。48歲的父親在一次車禍中重傷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到現在還接著輸尿袋。而奶奶也是身有殘疾的聾啞人,養家的重擔,只能由媽媽童乾娣一個人支撐著。一個貧困家庭,三個等待開學籌集學費的孩子,就這樣被喜悅和憂愁糾纏著、撕扯著。
幫母親幹農活的蘭金鋒、蘭旺連姐弟倆
蘭金鋒:到今天都有些同學,還不了解我家的情況,這就是自卑體現,也是我自尊心的體現,我不讓他們知道,因為我不想讓他們以同情心來看待我,我要讓他們以正常的眼光看我。
擺在姐弟三人面前的一個最現實問題是:姐姐開學要交學費6700多元,蘭金峰6500元,小弟最少,也要1000多元,這14000多元的學費,他們目前連零頭都還沒湊夠。開學的日子一天天臨近,作為姐姐,蘭旺連常常感到有種說不出的難受,鬱結在心裡,無法排遣。
蘭旺連想掙錢,哪怕只掙到學費也行。但眼下田裡的農活基本上已經忙完,家裡有殘疾的父親和奶奶需要照顧,她也不能走太遠去打零工。想來想去,姐弟倆最終決定,還是陪著媽媽一起去村子附近的一個石灰廠去幫忙賺錢。
在石灰廠工作的蘭金鋒
姐姐蘭旺連負責把石灰水排出沉澱池。這些活兒簡單卻非常費力,但她顧不得自己腰酸背疼,心思總在媽媽身上。長年的重體力勞動已經讓媽媽患上了關節炎和風溼病。
蘭旺連:我媽媽腿腳還有腰骨什麼的就會貼那些止痛膏什麼的,貼一些膏藥的時候就會發現,然後有一陣子比較嚴重的時候走路都會瘸。
入伏的天氣非常炎熱,蘭旺連踩在兩個一米多高的沉澱池之間,腳下只有不到10釐米的空間,她要站在這個狹窄的地方,用一個篦子不停地刮掃石灰水。地方小轉不開,動作大了又容易掉到石灰池,姿勢很難拿捏。加上天氣的炎熱,沒多久蘭旺連已經大汗淋漓。汗水隨著臉頰流到脖梗,頭髮全都溼透了,一縷縷地粘在臉上。
大汗淋漓的蘭旺連
母子三人一天的工錢是170元,即使一天也不休息,她們也得再幹80多天才能湊足學費。在往年,蘭家姐弟雖然也都會在暑期外出打工,但這次共同和母親在一個工廠裡勞作,也讓他們更深切感受到母親的辛苦。
蘭旺連:希望我跟我弟弟能夠越來越好,然後後面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讓我媽媽不用再做這些事情。
一同工作的母子三人
江坑村深處福建山區,每家每戶分的幾畝田只夠各自的口糧。家裡除了打零工的收入外,養豬也是一個辦法。平常姐弟倆都會餵豬,蘭金鋒還會定期清理豬圈。
姐姐每次餵豬都會悄悄加一點飼料。離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她期盼著小豬能長得快一些,也好讓換來的學費多一點。
看著妻子和兒女那麼辛苦,自己卻幫不上一點忙,這讓蘭洪養內心充滿了愧疚。為了解決學費,他撥通了經營生豬的人的電話,決定先賣頭豬。
每一天的勞動,每一筆小小的收入,都讓他們離湊足學費的目標接近一點,雖然這些遠遠不夠,但蘭家姐弟在告訴記者,不論上學會涉及什麼費用,他們都會靠自己的雙手去打拼,克服一切困難去讀書。雖然他們也可以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但因為三姐弟都要上學,要貸的款顯然有點多。
蘭金鋒:國家有一個政策就是免息貸款,一年6000塊錢,這個我跟我姐姐肯定要去申請的。
三姐弟的情況得到了共青團福建武平縣委的關注,團縣委正在積極組織武平商會和地方慈善機構,通過募捐、幫扶等,希望可以解決他們的學費,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幫助他們實現大學夢。
一個如此貧困的家庭,能培養出三個學習優秀的孩子,其中弟弟蘭金鋒還考上了清華大學,他們的父母所做出的努力與付出,外人恐怕很難體會。他們雖然生活艱苦,但始終不忘養育的責任,不僅培養了孩子的成績,也給了他們優良的品行,和笑對人生、堅強刻苦的樂觀精神。這樣的父母,值得尊敬。蘭金峰三姐弟正在通過自身的努力,想各種辦法來籌措上學的費用,通過國家的助學貸款。同樣在福建的羅小金,接到錄取通知書的她,同樣面臨學費沒有著落的困境。因為剛剛失去了父親,所有的難題,都只能由她自己來面對。
羅小金:我可能是過慣了無憂無慮的日子,突然不習慣爸爸不在身邊的生活,所以我來這看爸爸,而且很想很想他。
這是羅小金最熟悉不過的山路,走過高高的山梁,再經過自家的稻田,父親的墳墓就在那裡。羅小金的爸爸在半年前因為肝癌不治去世。在羅小金最無助最悲傷的時候,他都會一人獨自上山來和爸爸一塊兒呆著。而這次,她要告訴爸爸一個喜訊。
羅小金:爸,我來看你了。爸,你以前要我好好讀書,我考上本一的大學了,我考上農林大學了,爸,你會開心嗎?
一份福建農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束山野花,這是羅小金對父親最樸素的告慰。
羅小金:爸爸我好想你啊,我考上本一了,你很開心嗎?我很開心哦。當我知道我考上本一的時候,我打電話給我老師,告訴他們我考上本一了,弟弟也考上一中了,你的願望實現了。
站在墓前給爸報喜的羅小金
半年前,父親撒手人寰,家裡還有摔斷腿的媽媽需要照顧。 沉重的家庭負擔轉到了羅小金姐弟的身上,現在,羅小金的學費需要6900多元,弟弟剛考上重點高中,也需要1000多元費用。 兩個孩子為了不讓媽媽操心,每天都會拉著家裡的西瓜去路坡上叫賣。
羅小金姐弟二人推車賣瓜
羅小金:叔叔買西瓜嗎,6毛錢一斤。
這是福建龍巖連城縣的一個村鎮。因為方圓幾公裡沒有一個集市。所以羅小金選擇了這條省級公路的平面坡頂。這裡雖然來回過往車流較多,但大多數車只是快速通過,真正停下來的並不多。等了將近一個小時,他們才等來了第一個買主。
羅小金:大姐姐要買西瓜麼?到這裡剛好,看下多少斤。剛好17斤,就17塊錢。
整整一個上午,停下來買西瓜的人也沒幾個。羅小金和弟弟只能在瓜車旁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
因為中午要回去給媽媽做飯,羅小金只好領著弟弟先回了家。聽說整個上午才賣了50多塊錢,媽媽再也忍不住內心的絕望,傷心地哭了。
羅小金媽媽楊珍英:大家就商量,最起碼你的小孩子,大的就回來幫忙掙點錢,打工也好,照顧你也可以,小孩子只可以讀一個,兩個人從中,不能兩個人(一起讀了),沒有辦法撐下去這個家,現在醫藥費也花得這麼貴。我就說只要我還有口氣,不管什麼辦法我都堅持讓他們讀書。
44歲的楊珍英,今年在山上幹農活時,不小心摔斷了左腿。在縣醫院治療失敗後輾轉龍巖市醫院,最後醫生建議去福州醫院手術開刀。但動輒數萬元的費用嚇退了這個已經負債20多萬的家庭。為了兩個孩子,楊珍英放棄了治療。
楊珍英:我兒子都常說,媽你一定要活著,一定要活著,我們是已經失去爸爸了,媽媽不能再失去,他說,欠(別)人很多都不怕,你不能再倒下去了。
兩個孩子讀書的費用,像石頭一樣壓在心上。無論讓哪個孩子輟學,媽媽都會心碎。然而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庭,實在是負擔不起這麼大的開支。
楊珍英:水(船)到橋頭自然直,困難是短暫的,它一定會過去的,不怕,只要我們堅持,就會有勝利的一天,我們一定要堅持。
楊珍英態度很堅定,再怎麼難也要讓孩子堅持把書讀下去,她所能知道的辦法就是借錢,這一天,媽媽讓小金去房間取了一個灰色的布袋。這裡大大小小的幾個本子紀錄著密密麻麻的帳單。那是家裡給父親治病時留下的的欠條、外債。
楊珍英:差不多20萬。
羅小金以前一心讀書,只聽說過家裡有外債,但這次是第一回從媽媽嘴裡聽到20萬的數字。這讓她很吃驚。
家裡的親戚都借過了一遍,如果再借錢,羅小金真不知道該找誰來開口。
羅小金:如果一定要借的話,他們可能會給我們一定的支持,可是我覺得不好意思開這個口,因為我們欠他們的太多了。
記者:前面的都還沒有還?
羅小金:是,還沒有還。
楊珍英不願眼看著孩子放棄學業。這天中午,她也顧不上吃飯,拄著拐杖去找親戚借錢。
楊珍英:大嫂小金上大學的學費不夠,你有沒有辦法幫我湊一點,多少都行。湊夠了,讓她們把大學讀出來。
周圍的親戚並沒有很寬裕的,而且都知道她們的償還能力很有限,所以借錢並不容易。
親戚們雖然答應幫忙湊錢,並沒有隨即拿出錢來。無意間媽媽發現羅小金在一旁聽到了談話的內容。走出親戚家門時,她細心地安撫孩子。
楊珍英:還差幾千塊錢,有辦法的,你不用怕,讀好書,只管讀,你高高興興,開開心心,把書讀好。
羅小金:也是,村裡面我們已經借了許多家了,以前我們就已經向他們借了。那麼我們再去姑姑家看一下吧,姑姑他們對我們很好。
媽媽:多跑幾家就一定能借到,不怕。
拖著一瘸一拐的病腿,楊珍英來到孩子的姑姑家。不巧的是姑姑出門了,家裡的姑夫接待了她。
楊珍英拄著拐杖走在借錢的路上
姑夫答應儘量幫忙借錢,但也要等時間。楊珍英借了一天的錢,並沒有太大收穫。夜幕降臨,此時的羅小金已經趕到縣城的一家甜品店,開始了她夜晚的打工生活。
在奶茶店打工的羅小金
貧困大學生幫扶活動
蘭金鋒:土木工程(的畢業生),據說工資還不低,一萬塊錢還是有的,所以我估計我一萬塊錢,那我也要給他們(父母)兩三千塊錢。
蘭旺連:如果我能越做越好,越做越好,我就希望我能成為我爸媽的驕傲。
羅小金: 我很希望有一個健康的媽媽。
【半小時觀察】
我國對於獲高校錄取的家庭貧困新生有完善的助學貸款政策,他們一方面可以申請生源地助學貸款,也可以選擇在就讀學校通過綠色通道,申請到能夠完成學業的貸款。然而對於不少貧困學生而言,他們所面臨的困難並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沉重的家庭負擔,對於這群希望用知識改變命運,刻苦自強的年輕人來說,需要更多的精力付出,需要承擔更多的精神壓力。好在,我們有一個熱心互助的社會。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進來幫助他們,讓這些苦苦支撐的孩子,能借到一點力,讓他們上學路,能通暢一些,讓他們年輕的心,除了堅強,還能擁有快樂和陽光。下方是兩位貧困生家庭的聯繫方式,如果您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可以直接聯繫他們本人。
蘭金鋒聯絡方式:13225933432
羅小金聯絡方式:15359919500
轉發分享傳遞愛與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