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父親病逝 母親撿垃圾 甲減病女孩的艱難大學夢

2021-02-11 央視財經

  今天我們來隨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的記者關注一個名叫馬翠玲的陝西女孩,前不久這個家境貧困的女孩剛剛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但隨後父親卻不幸因病去世。這場慘痛的家庭變故,讓馬翠玲的大學夢充滿了艱難和不確定性,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

  父親突然病逝 母親撿垃圾供她上大學

  一點掛麵再拌上隔夜的土豆絲,就是馬翠玲和媽媽的午飯。七月底,翠玲的爸爸因病過世。這些日子翠玲媽媽總是憂心忡忡,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每到吃飯時,懂事的翠玲總是哄著媽媽多吃一口。

  翠玲的媽媽小時候面部和身體被開水燙傷,一直找不到工作,翠玲的爸爸生前是煤礦的一名臨時工,每月的工資不到1000元。十幾年來,一家三口一直租住在礦山腳下棚戶區的這個老房子裡,每月租金200多元。

  雖然家境貧寒,但翠玲的爸爸媽媽總是盡力想給女兒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從小到大,翠玲的學習也從來不用父母操心。翠玲家的牆上貼滿了她從小到大得的獎狀。

  翠玲媽媽告訴我們,其實翠玲爸爸咳嗽得厲害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一直都沒有請假去醫院檢查過,只是自己吃點消炎藥,一直到六月底,感覺已經很不舒服,但他還是堅持沒有請假。

  為了能拿到獎金,給孩子多攢點學費,翠玲爸爸又苦苦支撐了幾天,等到七月初檢查住院時,病情已經惡化。就在爸爸去世的三天前,一家人收到了翠玲被西安郵電大學錄取的消息。

  得知女兒被大學錄取的消息,病床上的翠玲爸爸又高興又著急。就在病危的最後關頭,他還惦記著女兒的學費。

  給翠玲爸爸看病再加上辦後事,不僅花掉了原本給翠玲準備的一點學費,而且還欠下了幾萬元外債。之前親戚朋友已經都借了一圈,翠玲媽媽不好意思再向他們開口。

  由於臉被燙傷留下印記,翠玲的媽媽找工作很困難。為了補貼家用,每年春季和夏季,她都會到礦區附近的農田裡挖野菜拿到市場上去賣。

  馬翠玲的母親挖野菜供孩子上學

  吳秀芬:白蒿最貴的時候10塊錢一斤,我一天能挖上6、7斤,挖回去以後,把它摘乾淨,把葉子、根都給它摘乾淨,我到市場上去賣,一天就就能賣上5、60塊錢。還有我們管那個叫婆婆丁,那個最貴5塊錢一斤,好的時候一天我挖了8斤,我給它都摘好,人家說那個沏水喝,有的有錢人收,我就給人家挖了。

  除了挖野菜,翠玲媽媽總會撿這些塑料瓶、易拉罐、廢紙殼回家。

  為了能多賣一點錢,翠玲媽媽從來不捨得把這些瓶瓶罐罐賣給上門來收廢品的,而是走三裡地,來到這個廢品收購站。在這裡一斤塑料瓶可以多賣5毛錢、一斤紙殼可以多賣兩毛錢。

  記者:這樣一個月大概能賣多少錢?

  吳秀芬:能賣一百多。孩子現在上大學了,就得給孩子攢生活費了。再她有病,還得看病,還得攢錢買藥。

  「看病、買藥」,翠玲媽媽不經意的一句話我們才知道,原來翠玲身體從小就不好,上了高中之後,突然變得怕冷,不怎麼愛吃東西,體重還越來越重。

  吳秀芬:孩子就是體重長得特別快,身體沒有溫度,走路走不動,身體基本上就跟冰的一樣,特別是冬天,身上一點溫度都沒有。全靠晚上用我身體給她暖著,暖會暖會就都熱了,等半夜伸手一摸過去,她又成冰的了,完了我覺得這不是個好事,趕緊去看,結果化驗出來了甲減病。

  翠玲病情最嚴重的時候,恰恰是備戰高考最關鍵的時候,儘管身體很不舒服,她也沒有缺過一天課。

  吳秀芬:孩子還一直堅持著上學。孩子說,媽,我走路可累了,我走半道還得歇一會兒。腿沉得跟灌鉛了一樣。最後醫生偷偷告訴我的,你孩子都這樣了,那都影響她記憶力,我也不懂,說這個病影響孩子記憶力呢。

  馬翠玲:從高二就開始以後就記憶力退的特別快。

  記者:你從發現以後,跟媽媽說過嗎?

  馬翠玲:沒有,我覺得記東西慢的話,就應該自己好好記,自己下面時間多用一點。多記兩遍,最後結果是一樣的。

  就這樣,翠玲比別人起得更早、睡到更晚,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最終帶病參加了高考,並且考上了重點大學。

  患病的馬翠玲比別人更加努力地學習

  目前,翠玲的病情已經穩定,但每月化驗一次血,需要花費200元,吃藥還需要花費200元。再加上學費、生活費和家裡的外債,這一切對於剛剛失去頂梁柱的母女倆來說,都是太過沉重的話題。懂事的翠玲告訴我們,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她也有過放棄上大學的念頭,但現實告訴她,不能輕易放棄。

  馬翠玲:我覺得要是上大學的話,我才有希望,我現在放棄的話,我什麼都做不了。我想上大學改變我的命運,我爸爸媽媽都希望我能上,我不想讓他們失望。我從小的話,他們都說是好好學習,將來上個好大學。

  馬翠玲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吳秀芬:我想哪塊不嫌棄我,我能出來找個活乾乾,最起碼月月給我姑娘把生活費掙出來。

  失去雙親 兩位哥哥供她讀書


  前面我們看到,由於家裡的頂梁柱突然去世,馬翠玲和媽媽的生活幾乎陷入了絕境,母女倆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苦苦支撐,而翠玲順利完成學業,正是這個家庭唯一的希望,也是對翠玲媽媽最大的安慰,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來關注和幫助這對相依為命的母女,讓她們看到希望和溫暖。我們再來隨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認識一位陝西女孩,她叫段明君,在今年高考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但事實上,她的大學之路,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一起來看看。

  這個女孩叫段明君,今年考上了華北電力大學。為了給自己攢一點學費,她整個暑期都在給這些低年級的學生補習功課。

  明君的爸爸在她四歲時就去世了。媽媽獨自一人帶大了她和兩個哥哥。但是在明君上高二的時候,媽媽也撒手人寰。眼下這個暑期,明君除了掙學費,還要操持家務,收拾屋子、洗衣服。

  段明君:夏天的衣服我都洗完,我馬上開學了,找了一些冬天的衣服,把它拿出來再洗一下、曬一下,哥哥就可以穿了,因為我上學了,就沒人幫他們洗了。

  明君的家住在這個城中村的臨街商鋪。15年前,爸爸去世後,家道日漸中落。

  段勝軍:像這個電視機,當時是我們家親戚,當時看我們家家庭條件啥的都不行了,當時是他們送的。像這些沙發還有這些茶几,這些當時也是我們親戚送的。可以說是淘汰的吧,因為他們畢竟也要過自己的生活。

  爸爸去世後,媽媽靠做點小生意拉扯三個孩子,勉強度日,最終積勞成疾,得了肝硬化。

  段勝軍現在在一家化工企業上班,平常要三班倒。他從小身體不好,看病、吃藥都是家常便飯。

  段朝軍在爸爸去世後,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放棄讀書,初中畢業就去部隊參軍了。

  段明君:我二哥小學的時候學習超好,他經常得什麼數學一等獎,然後考年級第一名,就是腦子特別聰明,他也特別喜歡學習。就我爸爸不在之後,他覺得我大哥身體不好,然後我爸爸不在了,他說上學還要我媽媽掏錢,他說他要掙錢,不想繼續讀。

  從部隊復員後,二哥在一家事業單位當臨時工,每個月只有600元工資。

  大哥告訴我們,媽媽生病三、四年,親戚朋友們已經接濟了不少錢,這些錢還都沒有還上,眼下妹妹上大學的費用,又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但他和弟弟還是決定無論如何都要供妹妹上學。

  段勝軍:供她上大學,最少要供她上大學,這是最基本的。

  媽媽去世後,段朝軍,除了正常上班,每天早上六點前,他就會到市場來買這些烤串需要的原料。

  下午一下班,段朝軍就開始生火、支攤,在家門前擺起了這個烤肉攤,明君放暑假後,也會幫著哥哥出攤。這條街既不是繁華的商業街、周邊也沒有大的居民區,烤肉攤主要的客人就是這條街上的街坊鄰居,大部分時候,都是冷冷清清。

  懂事的明君幫哥哥擺燒烤攤

  段朝軍告訴我們,自己也想過到繁華的地段去賣燒烤或者做其他生意,但是那樣的話各種成本就會比較高,像他們這樣的家庭,是賺得賠不得的,考慮到還要供妹妹上學,他不敢去冒險。秋天來了,燒烤的旺季慢慢過去了,眼瞅著妹妹開學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他打算想想其它的辦法。

  段朝軍:我是今年七月份考的駕照,然後我就打算到了冬天,天氣開始變冷的時候,季節變換的時候,我就打算做個兼職,白天上完班,下班以後做兼職跑個計程車,家裡面再困難,我最起碼讓她把她的求學之路走完,不管是大學也好,研究生也好,只要她想上我就把她供下來,我不管怎麼辦,哪怕就是我自己一天24小時連軸轉都可以。

  生意冷清的燒烤攤是段明君學費的來源

  明君的二哥說,自己就是吃了沒有上學的虧,現在即使想改變家庭的現狀,也非常吃力,但妹妹不一樣,她從小就愛學習,而且非常懂事,媽媽生病期間,正是明君學習最緊張得時候,她一放學就照顧媽媽,自己的學習也從來不用家裡人操心。

  天不遂人願,明君媽媽的病情越來越嚴重,起初家人和親戚朋友都瞞著她,不讓她知道媽媽究竟得了什麼病,病得有多重。

  感覺到媽媽病勢沉重後,她偷偷在網上和圖書館查了資料,知道媽媽得的是肝硬化,而且已經比較嚴重。

  段明君:知道以後,其實我那段時間在學校老哭,一下課就不對,就又哭了,然後我的朋友就問我,怎麼了,怎麼了,然後我就不說。

  段勝軍:因為我媽當時經常住院,她就是把自己學習的一些東西,拿到醫院,一邊陪我媽說話,一邊自己學習。然後在我媽跟前她真的很高興。有什麼都憋在心裡,不喜歡說。

  段明君:我媽就每天等著我跟她講這些學校特別好的事情,她就想聽這些,我覺得要挑好的說。

  就在明君馬上要上高三時,媽媽去世了,一提起那段日子,明君就覺得不堪回首。

  段明君:那段時間更加的黑暗。哭得更嚴重一點,在學校,那時在學校,其實我舍友都不知道,偷偷地寫了幾天的日記。我還寫了幾天日記,就是給媽媽寫的。因為她特別辛苦的把我們養大,連給我們就是為她養老的機會都沒有。都沒有享老年福的機會,這輩子就光辛苦了。挺命苦吧。

  失去雙親的明君把所有精力放在學習上

  雖然失去了母親,但明君知道,考上大學是母親對自己最大的希望,於是她更加發奮讀書。

  段明君:所有的心和動力全部放在了學習上,我當時想的是我要上一個自己特別喜歡的大學,然後兩個哥哥都成家。

  明君告訴我們,自己上大學、兩個哥哥成家,是媽媽生前最大的心願。在明君和媽媽的這個房間,媽媽曾經親手貼上了這副嬰兒畫。

  段明君:我說你是不是想抱孫子了,買兩個小寶寶,然後她就說想讓你大哥趕緊結婚,她就能抱孫子。

  明君告訴我們,媽媽在世時,就一直張羅大哥的婚事,但是都沒有結果,現在媽媽走了,哥哥們還要供自己上大學,負擔就更重,哥哥們的終身大事就像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在她的心頭。

  段勝軍:我妹她上大學,可能還要三四年,那這三四年學費從哪來?生活費從哪來,這些錢都從哪來?我現在考慮的只有這一個問題。對個人這些事情沒有那麼急,等我妹妹上完大學以後再說。

  段朝君:現在先把我妹妹先供出來,等我妹妹上完學就業以後,然後我再考慮我自己。

  採訪中,兩位哥哥不約而同地說到,先不打算考慮個人問題,拼盡全力也要讓妹妹完成學業。而明君也把自己的心裡話,悄悄告訴給了自己的父母。

  段明君:爸媽,暑期已經過去了一半,距離媽媽的離開也有1年,失去最愛人的痛苦在隨時間與我的成長漸漸減輕,但對您的思念在日益增加,我聽您的教誨,知識可以改變命運,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未來,這次高考我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這讓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聽到這個你應該很開心吧。爸媽我知道你們還擔心我的哥哥們,你們放心,他們正在努力工作,並想盡辦法的照顧好我,我到了大學一定會好好學習,以後會和哥哥們互相照顧,互相幫助,一起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

  無論是馬翠玲還是段明君,她們雖然身處困境,但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改變現狀,這種堅強和執著值得我們尊敬和欽佩。在陝西省採訪時,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的記者還結識了很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目前,當地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也在對這些學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幫扶,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圓自己的大學夢。

  最近一段時間,韓城市民政局和韓城市慈善協會,正在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摸底調查。韓城市板橋鄉的這戶人家,住在煤礦的採空區,家裡的房子都已經裂縫、滲水,父親高青柏的一條腿高位截肢,不能幹重活,今年家裡的女兒考上了鄭州大學,還有一個兒子讀小學。爺爺奶奶也年邁多病,目前,女兒的學費,是全家人最發愁的事情。

  這個女孩叫陳欣榮,家住韓城市西莊鎮,今年考入了吉林大學,她的父親已經過世多年,只剩她和母親相依為命,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庭,就靠母親種地、打零工維持生活,女兒上學的學費對母親而言是一筆天文數字。

  陳欣榮的母親陳仙芝:我苦了這些年,終於孩子有出息了。錄取通知書下來,我有負擔了,我又心思重重了。晚上夜夜睡不著覺。因為那麼多錢嘛,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數目。

  在調查摸底中,當地民政部門走訪了多個像高青柏、陳仙芝這樣的家庭,那麼當地民政部門對這些困難家庭的貧困大學生有哪些救助計劃呢?

  陝西省韓城市民政局局長張永強:韓城市目前就是從民政部門救助的對象,目前確定了35名本科生和10名專科生,準備予以救助,但是這個救助的能力、範圍還遠遠不夠。

  陝西省韓城市慈善協會會長謝桂云:從我們的摸底情況看,咱們現在還好多的學生家裡特貧困,就我們幫助進行解決不夠,還需要社會再動員社會其他的力量,再給予資助。

  在採訪中,「懂事、上進、肯吃苦」是這些家境貧困的孩子們留給我們共同的印象。

  陝西省韓城市高考畢業生高怡紅:我的夢想是讓全家人過得好好的,讓我成為全家人的驕傲。

  陝西省韓城市高考畢業生師博達:我的心願就是減少父母的辛苦,讓父母生活的更好一些。

  陝西省韓城市高考畢業生強琨:我的夢想是,畢業後自主創業,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回報父母,回報所有關心我的人。

  【半小時觀察】堅韌付出 改寫命運


  無論馬翠玲還是段明君,在她們的成長和求學過程中,都承受了家庭變故和經濟困難等各種壓力,但是她們在用自己的堅韌和付出,努力改變現狀。採訪中這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們告訴記者,「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為父母爭氣」是讓他們一天天堅持下來的信念。這些孩子們懂事、上進、能吃苦、有擔當,讓人感動,但是看著他們過早地承受一些痛苦和磨難,又讓人心疼。現在,他們的前途和未來正面臨現實的困難,需要更多的人能伸出援手。我們的屏幕上是他們的相關聯繫方式,如果您希望幫助他們,請與他們取得聯繫。您的愛心與付出,或許會給他們的人生帶來很多改變。

  聯繫方式:

  馬翠玲:152 8946 3056

  段明君:183 2930 6787

相關焦點

  • 父親病逝債臺高築 20歲女孩靠補課攢大學路費
    父親病逝債臺高築 20歲女孩靠補課攢大學路費 2017-08-02父親因病去世、家中債臺高築、和母親寄住在舅舅家……這些生活考驗,讓這個身材單薄的女孩過早體會了人情冷暖。十餘年如一日地苦學,裴麗娜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可是由於家裡實在無力支付學費,這可能會變成她一生的遺憾。裴麗娜正在給學生補課。
  • 高考後父親去世 18歲貧困女孩要帶媽媽上大學
    18歲的河南女孩劉利娟家庭貧寒,父母靠撿廢品供她上學,家裡唯一值錢的東西是親戚送的4頭羊。今年高考她考出547分,不幸的是,6月23日爸爸病逝,劉利娟擔起照顧媽媽的重任。她說,想帶媽媽一起上大學。「我想帶我媽去上大學,不想讓她一個人在家,我害怕她一個人在家會受苦。」一段視頻在網友之間大量轉載,備受關注。視頻中18歲的女孩劉利娟一邊抹眼淚,一邊講述著自己的經歷,讓網友揪心不已。「今年剛參加完高考,考了547分,報考的是河南師範大學,這樣離家近一些。」
  • 12年前,睡豬圈撿垃圾「背瘋娘上大學」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劉秀祥回憶說:「那時,要讀書,還要照顧生病的母親,覺得自己能活下去都是十分了不起的事。」人一定要有夢想劉秀祥還說:「生活雖然極其艱難,但是自己始終沒有放棄讀書的念頭,自己心裡始終有一個夢想——考大學。」
  • 寒門女孩劉利娟:想帶著患病媽媽上大學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潘志賢 實習生 朱玉潔近日,「18歲女孩想帶生病母親上大學」一事備受網友關注,事件的主人公是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程封村的劉利娟。高考前兩周,劉利娟的父親劉才運在接她回家的路上突發心臟病,當天被送往醫院治療。「看病的時候,醫生建議做手術,要求放支架。
  • 舞陽:父親病逝,母親患病,他特意報了一個免學費的大學...
    張惠傑出生在舞陽縣一個農村家庭,14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常年體弱多病的母親,在父親去世不久被查出患上甲狀腺癌,手術後需要終身服藥。少年時,張惠傑就感受到了什麼是貧困。爸爸病逝沒多久,媽媽王宗舉就被查出患上甲狀腺癌,雖然做完手術後恢復得很好,但需要終身服藥。父母相繼生病,讓這個家沒有了經濟支柱,幾乎陷入絕境,至今還欠下4萬多元外債。張惠傑上高中後,一個月休息兩天。為了兒子的學業,王宗舉來到親戚家的榨油店裡打零工。由於身體不好,她主要是幫忙打掃衛生、做飯,一個月2000元工資,她的醫藥費就要花掉一半。
  • 當年睡豬圈撿垃圾帶母求學的孩子,如今成了副校長……
    「4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之後兩三年,姐姐走失,哥哥離家出走,母親精神失常。
  • 河南女孩高考後父親去世,她想帶病母上大學,好好讀書掙錢養媽媽
    高考以後很多家庭的孩子或者在家享受高考後的寧靜等待著上大學,或者有的孩子打算出去旅遊散散心。但是這樣對於這名河南女孩六利娟是渴望而不可求的。18歲的劉利娟家境貧寒,父母是靠撿廢品來供她上學的,家庭最值錢的就是親戚送的4頭羊,今年高考考了547分,本來想高高興興的去上大學,但是不幸的是在報志願的那一天自己的父親病逝了。這對於一個剛剛18歲的女孩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自己還在需要被人照顧的年紀,卻要開始照顧自己的媽媽。
  • 圓夢行動 | 母親去世 父親行動不便 保亭18歲女孩想要勤工儉學
    母親去世,父親為治摔傷花光積蓄,保亭18歲女孩要在華中農業大學讀書期間勤工儉學我要用勤勞的雙手完成夢想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6日訊(記者 林師堂 文/圖)「母親因病去世了,爸爸去年摔傷動手術,花光了家裡的積蓄,妹妹還在讀初中,現在我讀華中農業大學又要花一筆錢。」提到上大學,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南茂農場勝利隊18歲的黎族姑娘符好思緒萬千。
  • 獨腿男子騎三輪帶81歲母親靠撿垃圾過活(圖)
    他,48歲,孝子王瑞勤她,81歲,腦血栓老母一輛破三輪,有腳蹬沒鏈條□本報記者 祝田園48歲獨腿男子靠撿垃圾奉養81歲老母親,從彭家莊村到小金莊,四處留下他一步一挪的足跡。【市民反映】一步一挪,獨腿男騎三輪帶母親撿垃圾22日上午10:00多,市民周先生致電本報,稱小金莊小學北200米處,一位只有一條腿的男子用三輪車拉著自己的老母親沿途撿拾垃圾,這一幕令很多過路群眾為之動容。
  • 父親胃癌去世 90後堅強女孩帶精神病母親上大學
    齊魯壹點 記者 黃廣華 攝 四年級時曾因家庭貧困一度輟學,父親去年因病去世後,她帶著患精神疾病多年的母親去上大學。一邊學習,一邊打工掙錢,一邊照料母親,生活的苦難賦予她異於常人的樂觀與堅韌。這個90後女孩叫任紀蘭,2013年考入了曲阜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育專業,當同齡人正在張揚個性時,她用堅強書寫著不一樣的人生。
  • 11歲女孩不堪受虐在街頭流浪4個月[圖]-繼母 小女孩 受虐 撿垃圾...
    昨日,東城區溫塘村居民李先生反映稱,自去年11月起,就常有一個小女孩在溫塘村一帶以撿垃圾為生。李先生稱,該女孩的生母早已病故,其父再婚後繼母虐待她,她因不堪受虐離家出走。「他們不但把她逼走,還在她離家不到一天就搬走了。」李先生稱。   據村民講,這個小女孩的生活挺有規律的,她一般早上撿垃圾,下午看書,黃昏賣垃圾,晚上則到網吧樓梯口睡覺。
  • 父親精神分裂母親癱瘓,寒門「貴子」靠撿廢品考上清華,如今怎樣
    從古到今歌頌母愛的詩詞很多很多,讓我們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母愛的無私和母愛的無窮無盡,一位學霸,他以744分考清華大學,但是母親卻癱瘓了,而這位母親卻就是這麼偉大,這位學霸上學靠撿廢品,因為每一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成人,過得比自己好,不能入自己的後塵,改變自己的命運,而這位母親卻更是偉大殘疾
  • 輟學、打工、當兵……營山勵志哥在父親去世後重圓大學夢!
    胥剛是營山縣大廟鄉白廟村人,高一時因故輟學,打過工,當過兵,退伍後重返校園, 並在今年高考時以優異的成績圓夢大學。父親病逝 小夥輟學「這個小夥子不簡單,父親去世後,出去打工,後來當兵,退伍回來繼續念書,一舉考入本科院校。
  • 寒門仍有貴子:母親癱瘓父親患精神分裂,2017年他744分圓夢清華
    他很小的時候就有心臟病,而且母親癱瘓,父親有嚴重的精神分裂,年幼的他扛起了生活的重擔,最後以高分上了清華大學。這樣的人生經歷確實坎坷,很多人都欽佩龐眾望這種不服輸的精神,小小年紀面對家庭的學習,他最終戰勝了一些生活的苦難,圓了自己的清華夢。
  • 老伴癱瘓在床,靠撿垃圾為生,他希望兒子大學畢業分擔家庭的重擔
    每天,在這條大街上,大家總會看到一個撿垃圾的「老頭」。很多人覺得他是老頭,其實他的年齡還不是很大,今年只有50多歲。也許是長期營養不良,或者是貧困帶來的生活壓力,他的年齡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蒼老不少。因為他經常在這條街上來回撿垃圾,慢慢一些環衛工和他熟了,就經常把一些能賣錢的垃圾留給他,比如說一些廢舊塑膠袋、空飲料瓶,或者是一些包裝紙箱等。他每天撿這些東西,積攢起來每天也能賣個10塊8塊的,有時候運氣好撿到大的紙箱或者廢鐵,一天能賣20塊,他就會很開心,哼起了小曲。
  • 母親癱瘓、父親精神分裂,滄州男孩高考744分上清華
    在河北滄州的一個小村子裡,人們都知道有這麼一戶人家,母親叫做龐志芹,父親叫做龐向東。母親下半身癱瘓,只能坐輪椅。而父親龐向東則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時好時壞,藥物不能斷,一段就容易發病。夫妻有個兒子叫做龐眾望,從小成績優異,但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 獲愛心企業家資助4年9.6萬元學費 文昌女孩圓大學夢
    這個愛心企業家很暖 做好事不留名 資助女孩大學4年9.6萬心裡大石落下 小姑娘笑了葉寶櫻新聞追蹤《為減輕家裡負擔 她高考完就幫父親幹農活9月14日下午,文昌女孩葉寶櫻打電話給記者,聲音哽咽地說道。葉寶櫻在文昌中學就讀,今年高考以628分考上了廣東工業大學,讓這個困難家庭既喜又憂。面對四年大學費用,一家人寢食難安。葉寶櫻家住文昌市鋪前鎮七嶺村委會談文村。高考結束後,她就跟父親一塊幹農活,減輕父母的負擔。葉寶櫻面臨的困境經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3日報導後,多位好心人表示願意幫她圓大學夢。
  • 東莞中木匠智能全鋁家具|撿垃圾第二周 地球媽媽的孩子去撿垃圾
    我從一個孩子,變成了一位父親。今年,2020年,在六一,我跟我的團隊一起去撿垃圾。周恩來總理說:「全中國的人民都是我的孩子。」地球媽媽說:「全人類都是我的孩子。」當這個調皮搗蛋的寶寶漸漸長大,慢慢地便懂得了母親的愛與付出。對母親充滿了感恩與敬畏。
  • 大學副教授撿垃圾傳遞社會正能量 稱「育人先育己」
    大學副教授撿垃圾傳遞社會正能量 稱「育人先育己」新安晚報 安徽網訊 一手拿著垃圾鉗,一手提著垃圾袋,邊走邊撿被人隨手拋棄的礦泉水瓶、菸頭、紙屑……在合肥街頭,你可能看到過這位戴著眼鏡,穿著紅馬甲的中年男子。
  • 母親去世 父親行動不便 保亭18歲女孩想要勤工儉學
    (預科)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6日訊(記者 林師堂 文/圖)「母親因病去世了,爸爸去年摔傷動手術,花光了家裡的積蓄,妹妹還在讀初中,現在我讀華中農業大學又要花一筆錢。」提到上大學,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南茂農場勝利隊18歲的黎族姑娘符好思緒萬千。近年的一系列遭遇,令這個本就困難的家庭風雨飄搖。符好生長在貧寒農家,父母文化程度不高。2017年,符好的母親因病去世,家庭的重擔落在58歲的父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