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潘志賢 實習生 朱玉潔
近日,「18歲女孩想帶生病母親上大學」一事備受網友關注,事件的主人公是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程封村的劉利娟。
高考前兩周,劉利娟的父親劉才運在接她回家的路上突發心臟病,當天被送往醫院治療。「看病的時候,醫生建議做手術,要求放支架。如果放支架,家裡就沒錢供我上大學,然後他就堅決不放。」劉利娟說,父親為了給她省下學費,拒絕做手術,在她高考結束後便離開了這個世界。
7月19日,劉利娟被信陽師範學院英語專業錄取,但這個未滿18歲的女孩放心不下母親。
母親杜春梅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和精神疾病,劉利娟哭著說:「我想帶我媽去上大學,我不想讓她一個人在家,我害怕她會在家裡受苦。」
過去,家裡全靠父親一個人掙錢養家。父親患有腦梗,做不了重活,只能靠務農為生,並撿廢品賣錢。
「從小到大,我家就沒有一件新的自己買的家用電器,全部都是我的親戚送的,或者爸爸媽媽去外邊撿別人不要的。」現在劉利娟家唯一值錢的是親戚送的4隻羊,父母多年來從來沒買過新衣服,總是撿別人的舊衣服穿。
「其實在學校沒有同學瞧不起我或是歧視我,很多人幫助我,我覺得能上學很幸運。」劉利娟對於同學和親朋好友的幫助非常感激,並下定決心要好好上學,以後要多掙錢養活自己和母親。
家境貧寒的劉利娟自幼就獨立自強。初中、高中住校期間,為減輕父母的負擔,劉利娟每天都去學校餐廳勤工儉學。給其他人端飯能讓劉利娟免費吃飯,省下生活費。放假回家,她就幫家人餵牛養羊、下地幹活。
儘管勤工儉學、幹農活佔用了不少學習時間,但劉利娟在班上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在表哥賈金峰眼中,劉利娟從小就非常懂事。「前幾天去他們家幫忙拉舊衣服,拉出了三車都是破破爛爛的,都是他父母撿垃圾撿回來的或者親朋好友送的。利娟以前每天放學以後主動幫父母做農活、撿垃圾,也毫無怨言。」賈金峰說。
「很多人都覺得我是因為家裡困難才這麼努力學習,其實不全是這樣,我覺得學習就是本能,不能因為各種環境限制就不學習,應該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談及自己的高考成績,劉利娟不太滿意:「我的高考成績是547分,但平時模擬考試都是580分到590分。考試前我爸就病了,我一直很擔心他,在考場上的心情很複雜。」
父親突然離世,給這個家庭帶來很大打擊。面對患病的母親和高昂的大學學費,劉利娟一籌莫展。
村裡的幹部組織號召村民捐款兩萬餘元,用於處理劉利娟父親的醫藥費和喪事等善後事宜。有熱心的村幹部將劉利娟家的情況發在網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由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發起的2019河南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日前啟動,劉利娟被確定為今年的首個受助大學生。
河南某公司董事長王文戰通過當地一家慈善機構聯繫到劉利娟,表示要承擔她大學四年的學費,並保證如果將來她考研的話,仍會繼續承擔學費。武陟縣某衛生託養中心表示,願意免費接收劉利娟的母親杜春梅,為其提供家庭式療養,讓劉利娟上學沒有後顧之憂。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平臺關注到劉利娟的事跡後,決定贈予她兩萬元獎金。
「這些天社會上特別多的愛心人士找到我,親自來看我,有加我微信給我轉錢的,有給衣服的,有給米、面、油的,還有人給了我一部手機。我非常感謝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劉利娟說,她以後將會以更加樂觀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更堅強地面對生活,並克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只有這樣才能給媽媽更好的生活。
高考結束後不久,劉利娟便找了份暑期家教的工作,她說:「我要學會挑起父親以前的擔子。」為了照顧媽媽,劉利娟每天騎車帶媽媽一起去上班。
劉利娟因為家中諸多困難,曾有過退學的念頭。如今,在社會各界的關心下,她增強了繼續求學改變命運的信心。「我的夢想是做一名老師。」劉利娟表示,到大學入校後她會繼續勤工儉學,努力爭取學校的獎學金,用優異的成績和踏實的工作回報自己的家鄉,回報社會各界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