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裡有這樣一句話:「再簡單的食物都有自己的靈魂,人生有許多美味無法複製」。
很多人行走臺灣的一大重點就是臺灣美食。除了網紅系列和排行榜系列,臺灣還有一大眾百年系列也很是讓人慾罷不能啊!!!
今天推薦一波臺灣的百年老店,特地在晚飯時間種草,小編的用心可想而知吶
✪ 金春發牛肉店
創立於1897年的牛肉店位於天水路臨街的位置,憑藉著家族的堅持,除了徵服了一代又一代食客的胃之外,也將一個路邊攤做成了一家百年老店。
在天水路總店,對食客們很有吸引力同時也很折磨的一件事就是可以隔著玻璃看到後廚的鍋裡燉煮的牛肉和牛雜,旁邊的冰櫃裡存放著新鮮的食材:牛舌、牛心、牛筋、牛肚。。。。。。。他們說,只要是牛身上長的可以吃的,在金春發都可以吃到。
特色是面和湯,牛腩面、牛肚面、牛雜麵、牛筋面,牛肉湯、牛腰湯、牛雜湯,湯汁清澈而略白,喝到嘴裡,清甜鮮香,切成塊兒的牛肉和牛雜,嚼起來軟嫩勁道,麵條也Q彈爽口。另外,店裡的炒咖喱牛肉也非常值得一試哦。
✪ 林合髮油飯粿店
門店位於永樂市場內,距今已有124年的光景(1894年創立),也是如今為數不多的堅持手工製作油飯的老店,林合發的油飯對很多人來講,已經不是一份油飯了,裡面還有童年和小夥伴的快樂時光和濃濃的家鄉情。
用籠屜蒸熟的米飯搭配鮮肉,加上慢火熬煮的湯汁,搭配新鮮的香菇和蝦米倒入鍋中一起翻炒之後,充分吸收肉汁的米飯,粒粒入味,顆顆鮮香。吃的時候搭配上古法特調的醬料,味道自然不需要多講。
店裡的另一個特色就是芋粿巧。1:1混合新鮮芋頭和蓬萊米,然後用籠屜蒸上八個小時,芋粿巧就做成了,不管是煎著吃,亦或是炸著吃,還是直接吃,都很舒服,畢竟讓很多對芋頭無感的姑娘小夥兒嘗試了之後直接路轉粉。
✪ 進財切仔面
創立於1896年,目前傳到第三代的「進財號」,用竹簍在滾水中翻動的傳統方式煮麵。切仔面是軟而無勁道的細面,而一碗切仔面的靈魂在於湯頭上,大骨熬製的底湯伴著幾片扎豬皮和瘦肉提味,清香鮮甜,而且面上的肉臊是炸豬皮,一碗下肚,舒服極了。
切仔面和招牌滷澎皮是店裡的主要招牌,滷澎皮就是滷豬皮,將豬皮炸過之後把油瀝乾,然後再放入鍋中滷煮而成,據說,門店的創始人就是靠著這道菜在過去的歲月裡養活了一家老小的。
✪ 新竹北門炸粿
新竹的古早味——北門炸粿,已經有百年歷史,來這裡就是吃現炸的肉粿、蚵仔嗲、芋頭糕、地瓜片、青蒜、米糕、芋頭片,再來一份秘制魚梗湯,這是傳承了四輩人的好味道。
裹滿米漿的炸物,經過老伯伯的巧手炸過之後外表看起來都是金黃酥脆,既不會炸過頭泛黑,也不會看起來油滋滋的。咬開面衣,內餡兒軟嫩鮮甜,甚至內餡兒裡還有熱騰騰的湯汁。魚梗湯很簡單,端上來湯汁清亮,魚梗鮮甜,口味清甜,十分解剛才炸物的油膩。
✪ 再發號肉粽
臺南向來是臺灣古早味美食的集中地,揚名在外的很多美食都是從臺南走出去的。再發號肉粽創立於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一家能開120年的老店自然是有它存在的原因。
店裡的肉粽有三種:特級海鮮八寶肉粽、八寶肉粽和肉粽。特級海鮮八寶肉粽的餡料有鮑魚、乾貝、花菇、魷魚、扁魚酥、櫻花蝦、蛋黃、慄子、瘦肉、肉燥、上等糯米各式食材,八寶肉粽的餡料有乾貝、扁魚酥、蝦米、慄子、香菇、肉燥、瘦肉、鹹蛋黃、上等糯米等八樣,肉粽的餡料有香菇、蛋黃、慄子、瘦肉、肉燥、上等糯米。
不管是哪種肉粽,個頭都非常大,分量十足,用料一點兒都不吝嗇。蒸透了的肉粽用筷子輕輕一夾,糯米就散落出來,裡面的各式食材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雖然是肉粽,但吃起來沒有很油、很膩口的感覺,以清淡的醬油佐伴,吃起來有淡淡的清香。
✪ 阿振肉包
阿振肉包現在的老闆已經是第八代傳人,阿振肉包是鹿港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店。
店裡的主打是肉包和饅頭,肉包的外皮偏厚,不像灌湯包那麼薄,但是吃起來甜甜的、帶有奶香味兒,內餡兒很豐富,有黑椒的香氣,而且很容易吃到像熔巖蛋糕那樣有爆漿流出來的感覺。
✪ 度小月擔仔麵
度小月擔仔麵由漁民洪芋頭在1895年創立,原本是挑著竹擔,在水仙宮附近叫賣,因為湯頭肉燥特別,生意特別好,也因此幫她渡過捕魚淡季,因此取名「度小月」。
煮麵的後廚是開放式空間,所以可以近距離看到煮麵的過程,也可以看到擔仔麵的好朋友滷蛋和貢丸就放在旁邊的碗裡,旁邊就是燉煮的肉燥飄著陣陣的誘人香氣。
擔仔麵的精華在湯頭和肉燥,一定要記得喝湯,順滑香彈的油麵浸入鮮蝦高湯裡,摻以黑醋,撒上豆芽、香菜及一小匙蒜末,再加上香氣撲鼻而來的肉燥和去殼紅蝦,香氣逼人。
店裡還有其他特色,像肉燥飯、黃金蝦卷、芙蓉炸豆腐、烤蝨目魚肚等,都非常值得一試。
(ㅍ END ㅍ)
這麼多百年老店,你種草了幾家呢?
來源:@最臺灣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