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圖文轉自「環球旅行」。
沒去過臺灣夜市,就稱不上到過臺灣旅遊,而說到全島最出名的小食,夜市也是必去之所。無論臺北、臺中、臺南甚至是臺東,由北部到南部,臺灣每個城市幾乎都有紅火的夜市,那無疑是臺灣文化的縮影,在夜市中不但供應各式小吃,還有各樣珍奇貨品,如衣服、書包、鞋子、工藝品、鐵器,還有一些小遊戲等,總之,在那裡你能找到濃鬱的地方特色與地道的鄉土原味,真切地融入到普通的臺灣社會中。今天,小編就很真誠的為大家介紹臺灣7大有名的夜市,吃貨們福利來了~
士林街夜市
搭乘臺北捷運淡水線在「劍潭站」下車。士林夜市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劍潭捷運站對面的集中市場,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包含小北街、大東、文林路所圍成的區域,規模與範圍之大,使它成為外國觀光客最常造訪的臺灣夜市。士林夜市裡可看、可買、可吃的攤位眾多,集中市場中以各種小吃為主,不論是遠近馳名的超大雞排、烤得油亮的大香腸、肉汁滿溢的生煎包、生炒花枝、大餅包小餅和藥燉排骨等,都是歷久不衰的經典小吃!集中市場之外的另一部份,則聚集各種衣服飾品、玩具用品、餐廳、電玩、寵物、手機、佔卜等攤位及店家,好好逛上三個鐘頭不成問題。
饒河街夜市
從臺北車站搭乘臺鐵往松山各線,在松山站下車。東起臺北市松山的慈佑宮、西至與八德路四段交界處的饒河街,自1987年改建為觀光夜市,兩店家與道路中間販賣各種商品、美食的攤販,使得短短500米的老街變得年輕有活力。饒河街夜市內必嘗的攤位有藥燉排骨、以蚵仔面線出名的東發飲食店、松山歷史最悠久的合和堂餅店,以及靠近慈佑宮擺攤的正福州世祖胡椒餅。
基隆廟口
從臺北車站搭乘臺鐵西部幹線,在基隆站下車,步行約8分鐘。由於奠濟宮位於基隆港直入之處,早年即是商業繁榮之處,這裡匯集了各地小吃,不僅有臺式小吃、各省美食,因地利而引進的西式美味,也琳琅滿目充斥於美食街裡,呈現中西並陳的小吃風貌。來到基隆廟口,邢記金鼎邊趖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70年的傳承,將福州的傳統米食料理在臺灣發揚光大。基隆廟口第二代表小吃就是已有50年歷史的天婦羅,以新鮮的鯊魚背肉打成魚漿來製作,特別香酥可口。而已有百年歷史的李鵠餅店,從第一代的綠豆沙餅、第二代的咖哩酥,到現在第三代的鳳梨酥,每一代的代表產品都名聞全臺,小店更常擠滿客人。此外,有25年的沈記泡泡冰更是到基隆廟口不可不嘗的冰品。
新竹城隍廟
從新竹火車站搭公交車5,10,11,11甲,20,23,28路到城隍廟站。香火鼎盛的新竹城隍廟是全臺灣最大的城隍廟,但從日據時代開始,這裡就一直是小吃的大本營,不用說,廟口的夜市即以小吃為主,幾乎攤攤歷史都在50年以上。新竹小吃一向聞名,其中以米粉和貢丸最具名氣,因為風大,十分適合曬米粉,而且口感特別Q;而用吃米糠長大的豬的豬肉做成的貢丸,同樣油脂均勻、香彈鮮美。此外,新竹三大名產中的肉圓在此也有多家老店,包著紅糟肉加上筍絲或是慄子的鮮美餡料,佐以彈牙的透明薄皮,以及甜辣醬,深得臺灣人喜愛。
逢甲夜市
在臺中車站前搭乘臺中客運33線。以臺中大學生為主要消費族群的逢甲夜市是全臺灣最大的夜市,大約有1500個攤位,想要一次逛完實屬不易。有趣的是,逢甲夜市還能帶動小吃流行,這裡的創新小吃常常一不小心就成為全省複製的連鎖經營,胡椒餅、可麗餅都是從臺中向外擴散的。逢甲大學前的碧根廣場裡,有當地學生最推薦的傻瓜面、招牌豆腐、梅幹扣肉飯。如果是在中午前來,這裡也有好吃的便當店,從11點就開始排長龍,叉燒便當是首選喔。
臺南小北夜市
出臺南車站後,搭計程車前往。臺南小北夜市是一個現代化的夜市,開放式的店面格局整齊,一邊是小吃,另一邊是平價的生活用品、服飾店面。小北夜市最叫座的小吃包括:擔子面、旗魚羹、炒牛肉、蚵仔煎、鼎邊趖、鱔魚意面、棺材板、蝨目魚湯等,濃縮臺灣南北的小吃菁華。除了在夜市中屬「名貴」菜色的炒牛肉,單價超過臺幣100元之外,其餘單價都在臺幣80元以下,是實惠的美味。
高雄六合夜市
距高雄火車站約10分鐘步行距離。六合夜市是高雄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地方,有超過130個夜市攤位,多以小吃與遊樂設施為主,其中聚集大大小小共10多家平價牛排店不容錯過,門面比豪華、比氣派,不但有得吃,也有看頭,是六合夜市的特殊景觀。各式山產、海鮮是令饕客難忘的招牌美味,另外還可嘗嘗高雄特產木瓜牛奶、鹽蒸蝦、美味的筒仔米糕、擔子面、燒烤之家的煙燻烤肉等,加上許多經營20、30年的老店,是六合夜市至今人氣不墜的主因。
心發現線下微信:qkaixin234。
關注「海南心發現」微信公眾號,享「老海口咖啡館」9折優惠~
戳閱讀原文【吃貨不出島就吃遍全國小吃,連思密達也絕不放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