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2:學好數學建模,激發學生潛能-對教學老師...

2020-12-10 河南頻道

原標題:數學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2:學好數學建模,激發學生潛能-對教學老師的時代新要求

數學建模過程是利用數學中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解決數學建模問題不僅要求熟練掌握數學和其他學科的基本知識,還應該具備分析問題的能力、建立模型的能力、編程能力、團結合作的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等等.帶領學生參加項這項活動,要求指導教師不但需要自身具備這些能力,還要適應新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也得具備這些能力.這對於習慣講授一般傳統數學課程的教師而言,是一種很大的考驗和挑戰.

在此背景下,我們採訪了數學建模指導專家——張利利.張利利老師在數學建模領域辛勤耕耘了十幾年,有豐富的數學建模培訓經驗和帶隊比賽經驗,指導學生參與各種國內國外的各種數學建模比賽,並取得多種獎項.她是數學建模課程培訓的規劃者、推動者、主講人,也是河南賽區的數學建模評委組的評委.

本次希望通過對張利利老師的採訪,能夠讓數學老師逐步地將數學建模和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潛能,在數學建模活動中更好地體現和完成素質教育.

記者:張老師,您好!現在很多學校已經專門開設了數學建模課程,但是聽說一般的數學老師在講授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您了解嗎?

張利利:

幾位記者朋友好!

近年來,通過對一些學校的調研,發現數學教師在講授數學建模課程中會有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一般來說,可 以分為三個層面:一個層面是教師自身知識結構方面的問題, 另一個層面是教學方法方面的問題,最後一個層面是教學評價方面的問題.

記者:張老師,在數學建模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知識結構方面的問題有哪些呢?

張利利:

首先是教師對數學建模理課程的理解有問題.

很多優秀的教師為了追求學生能在平時的數學考試中考高分,比較重視培養學生對基礎數學知識的掌握,比較重視鍛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但是卻忽略了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這部分教師對數學建模的理解也很片面,甚至有的老師認為數學建模就是數學中的應用題,根本沒必要開設這門課程,讓學生花時間去學習.

其次是教師沒有完全掌握數學建模中需要的理論知識.

數學建模需要大量繁多的知識模塊和算法模型,但是大部分經驗豐富的數學老師只注重一般的數學考試大綱中的知識,沒有研究過、也沒有系統學習過數學建模需要的理論知識,最多只是知道一、二個數學模型.

最後是教師的編程能力較弱.

數學建模更需要熟練各種軟體編程和論文排版,但是大部分只懂得教學的教師平時很少編程,不熟悉數學建模過程所需的基本編程軟體,比如Matlab、C、lingo、 SAS、 R、python、SPSS、excel等.

記者:張老師,在數學建模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方面有哪些問題呢?

張利利:

首先是教師對自身角色的認知問題.

數學建模是數學學習的一種新的方式, 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感知數學知識如何去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課程的魅力.這對傳統的教師的教學方式帶來巨大的衝擊, 需要教師把傳統的知識搬運工角色轉為學生心智發展的助推師的角色.

其次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問題.

在以往正常的教學過程中,每個題都有唯一正確的答案.但是在數學建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指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數學建模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學生想像力豐富, 思維敏捷 ,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所用的建模方法, 經常超出教師的想像,很多時候教師會覺得學生挑戰了教師的權威,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自信心,這就使很多學生逐漸不再想和教師溝通.

記者:張老師,在數學建模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評價方面有哪些問題呢?

張利利:

剛才我們也提到了,數學建模課程和其他的數學類課程不同,由於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個數學建模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所以,教師如果仍然採用傳統的評價方式和評價理念,用唯一的標準答案對學生的成果進行評價顯然不適合,容易讓學生對老師不服氣,更容易產生不知如何學的畏難情緒.

記者:張老師,您作為輔導了這麼多年的數學建模的指導教師,基於這些問題,您覺得學校對指導建模的老師應該有什麼新的要求呢?

張利利:

基於剛才我提到的數學建模活動中教師在知識結構、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方等三方面出現的問題,我認為學校應該在這個三個方面對教師提出相應的新要求.

第一, 在知識結構方面,建模教師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

首先是要掌握數學建模中所有的算法模型.

數學建模中所需的模型很多,對數學模型進行合理的分類方法也很多,可以從功能上分、從建模目的分、從蘊含的數量關係分、從研究對象分、從所用的數學方法分、從應用領域分等等.但是不管是哪一種分法,指導老師都應該掌握所有的建模模型,這樣才能指導學生的過程中靈活多變,更容易理解學生的解決方案,也有利於建模教學的開展.

其次是要熟練掌握數學建模中常用的編程軟體.

數學建模中常用的編程軟體:Excel, Matlab,lingo,R語言,C語言,SPSS,python等.但是沒有一種軟體是萬能的,每一種軟體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比如:

Excel簡單好用好理解,但是僅限於數據量少的時候用;

Lingo簡單好理解,但是主要用於線性規劃模型;

SPSS只需要菜單式操作,不需要編程,但是主要用於多元統計模型;

Matlab、C語言是最常用的建模軟體,功能強大,需要編程.

R語言、python是最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軟體,功能也很強大,也需要編程.

最後是要熟練掌握建模的論文排版軟體.

一般建模的論文排版有兩種軟體:

第一種:Microsoft Word.

簡單好用,所見即所得,但是在論文中插入的數學公式等需要用專門編輯數學公式的軟體Mathtype輸入,很容易讓論文的排版看起來很亂,不美觀.

第二種:LaTEX軟體.

LaTeX,是一種基於TEX的專業排版系統,也可以說是目前最為方便美觀的排版軟體,它本質上跟編程一樣,通過語法規則以及約定進行頁面的設計,從而精密控制字距、行距等格式,同時還為圖表處理、代碼嵌入提供專業的支持,它比Word更適合學術寫作的文本編輯.目前大部分國內外的期刊論文要求都是LaTeX排版,我個人也是比較推薦老師和學生掌握這種編輯文檔的軟體.

第二, 在教學方法方面,建模教師必須有適合數學建模課程的教學方法.

首先, 教師對自身角色的正確認知.

教師可以通過應該收集國內外大學數學建模論文和案例、給學生開展數學建模講座,加深對學生對數學建模的理解.

教師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自己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方法,自己的答案也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教師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潛能,指導學生去解決實際問題.

教師在講完每個算法模型後,都應該給學生留個小論文,引導、啟發學生大膽想像和猜想,鼓勵學生把猜想轉化為數學模型,通過對模型的求解解決實際問題,最後寫出論文.

其次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

在建模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選題,去思考,去建模,去求解模型和寫論文.如果老師幫學生選題,幫學生建模,這就失去了建模活動的價值和意義,無法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更不能激發學生的潛能.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與學生多溝通,看到學生有新穎的想法要多表揚,看到學生模型用對的地方多鼓勵,看到模型用錯的地方要及時給與糾正,看到程序運行出問題的地方,鼓勵學生一步一步發現問題修改程序,這樣師生之間才有有效互動,建模活動才能順利進行下去.

第三, 在教學評價方面,建模教師必須有適合數學建模課程的新的評價法.

傳統的數學建模課程考核方式一般會以論文形式,但是個別同學容易濫竽充數,自己什麼也不做,指望自己的隊員寫個論文就好.

我提議在平時的考核中引入了答辯討論的形式,每組隊員對自己的論文進行講解,隊中的每個同學必須講解自己的工作,具體到模型建立、模型求解、論文撰寫,教師可以針對每一位同學的工作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最後教師主要依據答辯時學生回答給出客觀的評價,為特長學生提供發展個性、展示創造力的場所和機會,鼓勵學生利用自身的優點組合最優最強的團隊.

記者:張老師,您有輔導了這麼多年的數學建模的經驗,您覺得除了學校應該對建模指導教師有這三個新要求之外,指導老師對自身還應該有什麼要求呢?

張利利:

和一般數學課程要求不同,數學建模的試題通常聯繫新興的學科,因此在大數據時代,各種新興學科不斷湧現,數學建模要求教師必須有持續不斷更新的能力.

首先是理論知識模型的更新能力.

數學模型的各種知識要認真鑽研,同時其它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來、最新動態也應了解,尤其是要關注新興學科中的熱點問題,研究如何用數學建模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不斷發現新問題、新方法,不斷更新自己的理論知識模型.

其次是軟體的更新能力.

對於常用軟體:每一種軟體都會一直更新版本,建模老師要研究新版本的新功能,比如是不是可以把圖表化畫的更好看一些,是不是軟體的庫裡面會有新的功能讓算法實現的更快速,更高效.

對於新的軟體:每一年出現的新軟體是不是更適合用於數學建模的求解.

同時一定要研究同一種模型如何用多種軟體編程,一旦某一種常用軟體出現限制用的情況,可以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過程中迅速有效的換為另一種軟體.

最後是建模練習題的更新能力

為了增強在課堂教學的應變能力,教師在課下一定要多做一些建模題目,對每個題目多給出幾種模型的解答方式,看到新問題,要及時編成建模問題存起來,及時更新學生的習題庫.

結束語

如何將數學建模和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數學建模活動中更好地體現和完成素質教育,讓學生學好數學建模課程,激發學生的潛能,仍然需要教師對數學建模課程的不斷地深入研究和學習。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數學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學好數學建模,激發學生潛能-對教學老師的...
    在此背景下,我們採訪了數學建模指導專家——張利利.張利利老師在數學建模領域辛勤耕耘了十幾年,有豐富的數學建模培訓經驗和帶隊比賽經驗,指導學生參與各種國內國外的各種數學建模比賽,並取得多種獎項.她是數學建模課程培訓的規劃者、推動者、主講人,也是河南賽區的數學建模評委組的評委.
  • 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3:數學建模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原標題: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3:數學建模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本次希望通過對張利利老師的採訪,能夠讓我們更好的了解在民辦院校,如何將數學建模和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將本科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養相結合,激發學生的潛能,並在數學建模活動中更好地體現和完成素質教育。記者:張老師,您好! 作為國內頂尖的民辦院校,你們學校是什麼時候開始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近幾年的成果如何?
  • ...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1:了解數學建模,感知數學美妙,換一種方式學...
    在鄭州的一家咖啡館裡,我們終於見到了慕名已久的數學建模專家張利利教授。張利利女士人雖然在河南鄭州,但在北京的時候,我們就經常聽到一位朋友頻頻提起。這回借著出差的機會,終於見到廬山真面目了。通過調查,我也發現某些學校也進行了一系列教學的改革:比如有的學校在數學課程中增加了選修內容,將現實問題引入到數學課堂,讓學生嘗試用課堂中的所學知識去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 走進高中數學新版教材 培養學生數學建模素養
    原標題:走進高中數學新版教材 培養學生數學建模素養   2019年6月28日—29日,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於北京師範大學聯合舉辦首屆京師數學教育大會,有來自中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計400餘名高校教師、中學教研員及一線教師參加本次活動。
  • 收穫建模碩果-青島市高中數學教研活動簡報
    沐浴冬日暖陽,收穫建模碩果2018年12月12日下午,青島市教科院在青島二中開展了主題為《數學建模課堂教學研討及建模教學規劃研究活動》的全市高中數學教研活動,青島二中數學發研室主任助理孫雲濤老師主持了本次教研活動。
  • 數學建模——數學與現實世界的橋梁
    數學建模——數學與現實世界的橋梁鄰水縣石永鎮初級中學:唐用慧學數學有什麼用?難道買菜的時候還要列個方程再來求解計算我到底該付多少錢嗎?相信這個問題一定在很多中學生的腦子裡出現過,至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 東山中學數學建模協會成立啦
    他提出,數學建模是高中數學的一部分,是數學應用於生活的體現,特別是新高考的到來,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已經成為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他還談到,由於高中數學未設立數學建模課程,而建模對於我們高中生而言也比較陌生,需要用到的不僅僅是高中數學知識,還會涉及到物理、經濟、計算機等學科,因而要搞好建模是一個需要有毅力和不畏艱苦的心態,有好學的欲望,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教學相長,共同努力才能把建模這條路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 什麼是數學建模?
    不然,為何社會給我們那麼多時間進行數學教學?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數學本身很重要,但更大程度上是因為數學在處理數學世界以外的問題方面意義重大。當然,當學生從學校走進工作環境時,數學是能夠幫到他們的;並且數學還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他們,並使他們成為有見地的公民。學生具有數學建模經驗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隨著年級的提高,這經驗使他們廣泛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確定某個州的平均降雨量?
  • 什麼是數學建模?
    * 本文節選指《數學建模教學與評估指南》一書,上海大學出版社。本書旨在為學校加強數學核心素養及數學建模的教與學提供助力。在學生的數學教育過程中,「模型」一詞被用在很多方面,例如教具模型、演示模型、角色模型以及數學概念模型,這些都是對教與學非常有幫助的工具。然而,它們與數學建模的實踐是不同的。
  • 2018建模比賽基礎培訓 -大象老師——數學建模基礎培訓課程
    $ N$ F- M8 P( |① 大象老師,數學中國專家顧問團團長,數學中國金牌教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獲得者,數學建模模友會成員,現為數學建模競賽指導老師。曾指導學生獲得美賽二等獎、國賽二等獎等多項競賽獎勵。
  • 「三用」視域下的數學建模教學
    」統領下按數學建模的基本步驟展開數學建模教學,提升學生的數學建模素養。「數學建模活動是對現實問題進行數學抽象,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用數學方法構建模型解決問題的過程.」[1]34數學建模的顯性活動是「在實際情境中從數學的視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構建模型,確定參數、計算求解,檢驗結果、改進模型,最終解決實際問題」[1]34,但支撐顯性活動、確保顯性活動順利進行的是隱性的「三用」.因此應該用「三用」統領數學建模教學,並使之成為提升學生「三會」和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載體
  •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數學建模隊在2016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2016年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來自全國33個省/市/區(包括香港和澳門)及新加坡的院校共1367所、31199個隊、93000多名大學生報名參加本項競賽。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數學教學部組七個隊參加此次競賽。其中,梁煉老師指導的團隊榮獲國家級二等,同時榮獲廣東省級一等。
  • 2018 數學建模基礎培訓課程【大象老師系列】
    ,從各個高校的校選到各地區的數學建模競賽——五一數學建模聯賽、華東數學建模邀請賽、東北數學建模聯賽、高教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2019美賽,你是否也想著要在這些比賽中脫穎而出,贏得榮譽,證明自己的建模能力?
  • 數學因你而精彩!——《數學建模教學與評估指南》序
    * 本文為《數學建模教學與評估指南》一書中文版序四,本書旨在為學校加強數學核心素養及數學建模的教與學提供助力。作者 | 賴明治(臺灣數學會前理事長、交通大學講座教授),舒宇宸(臺灣工業與應用數學會執行秘書、成功大學副教授)
  • 首都師範大學學生在202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佳績
    12月5日,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主辦的202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頒獎典禮在同濟大學舉行。首都師範大學兩個團隊獲得國家二等獎,三個團隊獲得北京市一等獎,三個團隊獲得北京市二等獎。該校數學科學學院歷來重視數學建模競賽的組織和培訓工作,在全國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和學校學院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組織成立了數學建模競賽指導組,由經驗豐富的李志偉、劉衛紅、時紅廷、王峰四位老師擔任指導教師。
  • 我校學生在「電工杯」及Mathorcup數學建模競賽中獲佳績
    近日,第十屆「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杯」全國大學生電工數學建模競賽與第七屆MathorCup大學生數學建模挑戰賽獲獎名單公布,我校學生在兩項比賽中再獲佳績:「電工杯」數學建模競賽榮獲二等獎,MathorCup挑戰賽榮獲三等獎,指導教師分別為理學院教師謝曉振和鄭立飛。
  • 中學和大學為何要重視數學建模教育
    但是,過分強調這一點,就可能使學生誤以為數學這樣的完美無缺、無懈可擊是與生俱來、天經地義的,反而使思想處於一種僵化狀態,在生動活潑的現實世界面前手足無措、一籌莫展,甚至使學生感到學了很多據說非常重要、十分有用的數學知識以後,卻不會應用或無法應用,甚至還覺得毫無用處。  ■從今年開始,數學建模的實踐和活動也已首次列入全國高級中學的教學計劃。
  • 9年連獲「全國數學建模一等獎」的高校,又奪「美國數學建模一等獎」!
    數學建模競賽分為全國(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每年舉行一次,基本上在每年的9月份)和美國(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MCM/ICM)競賽(每年舉行一次,基本上在每年的2月份)。本屆比賽於2月9至13日舉行,吸引了來自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著名學府的20602支代表隊的6萬多名學生參與角逐。
  • 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京師數學建模教育中心河北分中心成立
    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許孝精教授 ,河北師範大學副校長鄭振峰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期刊社副社長、 京師數學建模教育中心副主任陳雄老師, 河北師範大學科技處處長趙寶華教授,河北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苑立平教授,石家莊市第一中學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婁延果校長,以及京師數學建模教育中心河北分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京師數學建模教育中心河北分中心實踐基地校的領導和老師
  • 高考數學建模核心素養,加油吧考生
    數學建模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模型的建立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通過規律的推導和總結,將數學知識通過數學語言表述以解決同類問題。但是建模過程耗時費力,很多教師都弱化這個能力培養,實際建模是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最佳途徑。本文通過高中數學建模教學案例分析,論述高中數學建模能力培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