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情於畫芭蕾舞女的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

2020-12-19 美述HAIMING

埃德加·德加(1834—1917)印象派重要畫家。他出生在一個金融資本家的家庭,也許這也是他能常去看歌劇院看芭蕾舞表演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生活在一個很重視藝術的家庭中,他受到過良好的繪畫教育,算是新古典主義繪畫大師安格爾的徒孫。所以德加有著出色的素描基礎。

德加《舞蹈班》

與別的印象派畫家抨擊學院派素描不同,德加是非常重視素描,他把素描與印象派的手法結合目的就是向學院派證明印象派的新原來並不是與素描勢不兩立。雖然我們一般說德加是印象派畫家其實他的很多作品有著古典主義、現實主義的風格。還有一點就是印象派喜歡畫戶外的光線,德加卻畫舞蹈室、舞臺等室內環境,這也是德加與印象派不同的地方。

德加《巴黎歌劇院的芭蕾舞演出》

芭蕾舞女是德加最喜歡畫的題材,他除了上面說的常歌劇院去看芭蕾舞表演以外,還親自去芭蕾舞學校去與這些芭蕾舞演員接觸。所以他對芭蕾舞的動作非常熟悉,描繪這些芭蕾舞女的動作也是他最喜愛的事情。我認為除了可能他真的愛看芭蕾舞之外,還與他的繪畫理想有關,比如描繪這些動態的舞蹈與印象派的捕捉瞬間光影理念有關。

德加《歌劇院的排練大廳》

在德加的畫中,我們常可以看到一些漫不經心的動作,被裁掉的人物,看起來隨意的構圖。這是因為德加更關心的是運動感和畫面的空間感,而不是為了表現漂亮的舞蹈演員。關於德加繪畫的構圖和不完整的人物,有人認為是受到日本版畫的影響,原因是像印象派一樣,他們都非常迫切的想要打破學院派繪畫的程式。認為一幅畫並不是非要把每個人物形象都表現完整。

德加《排練課》

所以德加的舞女出名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

他以芭蕾舞女為題材做了大量的繪畫他對畫中的舞女字體動作的捕捉生動準確他以室內光的描繪在與其他印象派畫家對比中有獨特性他的芭蕾舞女群像在繪畫構圖上的安排大膽前衛對打破學院派構圖原則有重要意義在繪畫藝術上就是這樣,像我們現在每年有無數的藝術考生,也有無數的藝術院校學生畢業。但是要想脫穎而出還是需要做出突破或者要有自己的特點才行。就說這麼多吧,能力有限也不知道說得對不對,如有說錯的歡迎留言指出,有別的看法也歡迎討論。碼字不易給個讚唄!

相關焦點

  • 法國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簡介及作品欣賞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年7月19日-1917年9月27日,巨蟹座) 生於法國巴黎,印象派重要畫家、雕塑家。原名為埃德加·依列爾·日耳曼·德加。他曾在巴黎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受到安格爾的很大影響。德加富於創新的構圖、細緻的描繪和對動作的透徹表達使他成為19世紀晚期現代藝術的大師之一。
  • 小央美兒童美術:法國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最喜歡畫舞女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印象派重要畫家。他出身於金融資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個畫家,因此他從小就生長在一個非常關心藝術的家庭中。他最著名的繪畫題材包括芭蕾舞演員和其他女性、以及賽馬。他通常被認為是屬於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現實主義或者浪漫主義畫派風格。居住於巴黎蒙馬特高地期間,他與繪畫模特蘇珊·瓦拉東曾保持親密關係。在德加的鼓勵下,瓦拉東堅持繪畫的嘗試,她後來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女畫家之一。1854-1859年 德加在義大利的美術學校學習義大利的藝術,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
  • 「芭蕾舞女」何止於德加……
    芭蕾舞女於德加,就像睡蓮之於莫奈。不過,古今中外,喜歡畫芭蕾舞者的可遠不止德加一位。·德加 ·在大多數藝術史書籍中,德加都被劃分到了印象派裡,但他自己卻不肯承認。在19世紀中葉,芭蕾舞女演員這一職業並不像今天這樣光鮮,她們大多來自社會底層。正是這些身處社會底層的芭蕾舞者,令德加一生鍾情,在幾十年的光陰中,孜孜不倦地為她們描繪了近千幅姿態各異的畫。
  • 畫家埃德加·德加:用畫筆畫下渺小世界
    埃德加·德加1834年出生於巴黎,人們把他視為19世紀在法國形成的印象派運動的一員。但作為印象派畫家,他主要描繪的卻不是風景,而是肖像畫、舞臺、現代生活以及運動中的軀體。他是真正的現代主義者,但是這個前衛派人物卻並非自學成才。
  • 法國畫家筆下的芭蕾舞女,滿足了我對藝術的所有幻想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印象派重要畫家。他出身於金融資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個畫家,因此他從小就生長在一個非常關心藝術的家庭中。他也一直懷有「畫家情結」。他終身未婚,卻一生眷戀於畫女人,他說過:他只有一顆心,只能獻給藝術。我相信對藝術稍微有點興趣的人,看到上面的這組畫,一定會立刻脫口而出一個名字:德加。的確,芭蕾主題於德加來說,就像睡蓮主題於莫奈,幾乎成為了藝術家的標籤和代名詞。
  • 「女子最美的瞬間」,印象派大師德加,畫中女子美到了天際
    德加,芭蕾舞女子系列作品 今天,默默和大家分享的好畫,是印象派大師德加的《芭蕾舞女》們。 印象派的大師德加, 可以說是印象派中的一個奇葩。 現在我們一提到印象派,首先想到的絕對是風景畫。
  • 關於偷窺,德加:我感興趣的不過是她們的動作和服裝
    《舞蹈課》(Dancing Class),埃德加·德加,1874年但他如此偏愛的芭蕾舞女,卻純潔、安全、靜謐,似乎沒有一點情慾。同時代的馬奈也表示,「德加愛女人無能」。畢卡索卻不以為然,1917年,德加臨終前,畢卡索做了幾幅德加逛妓院的肖像畫,將德加刻畫成一位瘋狂的偷窺狂。
  • 誰能想到,19世紀的芭蕾舞竟成了下流的同義詞?
    芭蕾舞女成為眾多法國畫家鍾愛的題材,在這些藝術家當中,印象派大師埃德加·德加以他富於創新的構圖,細緻的描繪和對動作的透徹表達,以畫芭蕾舞女而聞名於世。德加作品《舞蹈課》二、德加的芭蕾情緣埃德加·德加的母親就是芭蕾舞演員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中)
    1863年,落選者沙龍中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這幅畫請大家自行搜索,裸體畫不讓貼)一畫引起轟動。馬奈名聲大振,無形中成為這些印象派畫家的領袖,深深影響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興畫家,進而將繪畫帶入現代主義的道路,所以「印象主義之父」應屬於馬奈(《小顧聊印象派》)。
  • 印象派著名畫家德加是個什麼樣的人?通過他的畫,能看出他的性格
    大師遇見毛頭小子,通常都會點撥幾句,他對年輕的德加說:「年輕人,要畫線條,畫許許多多的線條,不要根據自然,而是根據記憶,總之要畫很多線條,這樣你就能夠成為一名好畫家。」如果你不懂這句話什麼意思,那我告訴你,其實我也看不懂……(那你還寫個P啊?)我想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外行看熱鬧」吧。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洛特雷克的水彩畫作品
    法國畫家土魯斯-洛特雷克的人物水彩畫作品,這三幅人物水彩畫作品為《賽馬》、《寇希特斯小姐》、《設計玻璃窗》;土魯斯-洛特雷中文全稱為亨利·德·土魯斯-洛特雷克,其英文全名為Henri Marie Raymond de Toulouse-Lautrec-Monfa
  • 盤點印象派中隱秘的傑作
    看慣了凝固的名畫,換種方式聽聽「畫中人」的吐槽日常是不是也蠻有趣?比如這幅《德加和伊瓦李斯特·德瓦萊何納》,它是畫家德加本人和朋友的畫像。大概我們在看見畫作名字的時候,都會自動忽略德加,而對他的朋友伊瓦李斯特·德瓦萊何納那又長又拗口的名字印象深刻吧。
  • 德加與芭蕾舞少女,用繪畫講述芭蕾舞少女們背後的故事!
    ◆今日欣賞印象派畫家德加的作品芭蕾舞少女。大家都知道藝術家德加喜歡繪畫芭蕾舞者,在他的印象派作品中呈現了許許多多芭蕾舞演員,他們在舞臺上或站或立、或行或坐,都為觀眾留下了美好的瞬間。德加用色彩描畫了這些舞女的形象,用顏色與芭蕾舞女們進行情感交流,最終藝術呈現。◆德加出生在一個條件非常好的家庭,母親是棉花大王的女兒,父親是著名的大銀行家。可德加並沒有以優越的家庭條件而沾沾自喜,反而內心是更叛逆這個家庭。
  • 繪畫大師們的自畫像|畫家|自畫像|繪畫|印象派|後印象派|版畫
    "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埃德加·德加(印象派重要畫家)▲保羅·高更(後印象派代表畫家)▲愛德華·維亞爾(法國畫家))▲弗朗西斯·培根(英國著名畫家)▲喬治·德·基裡科(形上學畫派創始人之一)▲阿梅代奧·莫迪裡阿尼(
  • 印象派=畫得不像,這也是你對印象派的印象嗎?
    這其中應該不乏攝影技術對繪畫的啟示:過去畫一張畫就是一個故事的全部,可是現在照相機拍下的僅是一個瞬間——它可以代表整個「真相」嗎?攝影機器移動著取景,對焦過程中的清晰模糊變化或許也給了畫家另一方面啟發——如果攝影機是更精密的眼睛,我們是不是可以模仿這樣的「觀看」過程?自從巴比松鎮裡的畫家們重新塑造了畫家們的寫生習慣,之後的印象派畫家們就在光影的色彩間樂此不疲地捕捉事物在時間中的投影。
  • 記錄平常生活的印象派女畫家――貝爾特莫裡索
    1874年一群年輕的畫家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的一所公寓裡舉辦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來向官方的沙龍挑戰。包括莫奈、雷諾瓦、畢沙羅、西斯萊、德加、塞尚和莫裡索等在內的畫家們不僅有各異的性格和天賦,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還具有不同的觀念和傾向。他們欣然接受一些記者嘲諷,封給他們帶著嘲笑味道的稱號——「印象派」。
  • 著名的「舞女畫家」德加的代表作《舞女》
    對於一個搞創作的人來說,心態是非常重要的,德加玩藝術純為興趣,這和那些靠藝術吃飯的人不同,他從不擔心畫能不能賣掉,因為他根本沒拿去賣。漸漸地,德加在藝術圈裡從默默無聞變得小有名氣。當時那裡可以說是新潮藝術家們的「根據地」,印象派的畫家幾乎也天天在這兒聚會。和印象派走得近了,德加的畫風也開始變得鮮豔起來了。1870年,德加創作了這幅《劇院樂隊》,畫中的樂隊成員個個表情生動,似乎能夠聽到他們演奏的樂曲。而且這幅畫還運用了一種新的手法……兩邊的大提琴手的肩膀居然都沒有進入畫面。
  • 歐洲史:19世紀從新古典主義到後印象派(二)
    莫奈雖然在當時受到批評,然而現在已被公認為所有風景畫家中最偉大的風景畫家之一。畢沙羅早年曾跟隨柯羅學畫,後來與莫奈一起從事過「光與色的實驗」,他一生忠實於印象派的繪畫原則,並且是惟一從頭至尾參加了8次印象派畫展的畫家。
  • 其實你根本不了解印象派丨隱秘的傑作
    」02埃德加·德加1834—1917年埃德加·德加,《自畫像》,1857年黑色的蠟筆上沾著白色的粉彩,現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埃德加·德加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多產的素描藝術家。他的素描畫作曾亮相在八大印象派畫展中的七場展覽中。無論德加選擇以油畫、雕塑還是版畫的形式作畫,素描都是構成德加藝術的基礎。
  • 義大利大畫家 德·尼蒂斯的繪畫作品,莫名的好看!
    朱塞佩·德·尼蒂斯(Giuseppe De Nittis,1846-1884年)是19世紀最重要的義大利畫家之一,其作品融合了沙龍藝術和印象派的風格。De Nittis在1878年世界博覽會上展出了十二幅畫,並獲得了金獎。同年,他獲得了法國榮譽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