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大的新冠肺炎患兒恢復較好,體溫正常

2021-01-09 北京海澱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陳效友介紹,此前在西城區某餐館工作的1例本地無症狀感染者已於昨天出院,並前往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另外1例8個月大的新冠肺炎患兒恢復較好,體溫正常,嗆咳等症狀減輕。

該無症狀感染者為16歲男性,西城區某餐館工作人員,在冷鏈從業人員集中進行新冠病毒核酸篩查時發現結果為陽性,2020年12月24日轉入地壇醫院進行集中隔離治療;入院後,無任何不適症狀,否認中高風險區旅居史,查血常規正常,新冠抗體陰性,胸部CT無新冠肺炎表現,經專家組會診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在院期間,中西醫專家參與診治並給予中藥口服,入院後多次進行咽拭子、鼻拭子和便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未出現不適症狀。複查胸部CT無異常變化,經專家組會診評估,認為患者符合出院標準,昨天正式出院。陳效友說,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該患者由西城區安排前往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並按要求進行複查和隨訪。

在地壇醫院接受治療的8個月大患兒牽動人心,2020年12月31日,她作為密接者被集中隔離觀察,2021年1月1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陳效友說,患兒轉運入院後,醫院全面啟動嬰幼兒醫療和關愛措施,安排與其已確診的母親共同隔離治療,房間內安置加護嬰兒床,準備了嬰兒診療救護的體溫計、血壓計等專用醫療物品,並安排兒科醫生、感染科醫生以及有嬰兒護理經驗的護士共同組成診療組,對孩子進行專業貼心的治療。在患兒轉入的當晚,醫護人員提前CT預熱,安排患兒進行胸部CT檢查,患兒入院時體溫37.8℃,血常規正常,胸部CT顯示雙肺病毒性炎症改變,經專家組會診診斷為確診病例,給予積極治療。同時,醫護人員還關注患兒營養,給予適宜輔食。經過積極治療和精心照護,患兒恢復較好,目前體溫正常,精神狀態好,食慾食量正常,無嘔吐,嗆咳等症狀減輕。

「我們將繼續針對患兒病情變化,採取積極診療,把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市民朋友的掛念,變為精心診療照護的實際行動,爭取母女一家早日康復。」陳效友說。(任敏)

相關焦點

  • 北京8月齡確診患兒體溫已恢復正常 恢復良好
    1月7日,北京市召開第204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現場獲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陳效友介紹了本市一名8月齡確診患兒治療的相關情況。這名8月齡女性患兒,於2020年12月31日作為密接者進行集中隔離觀察,2021年1月1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接到患兒轉運地壇醫院通知後,醫院高度重視,全面啟動嬰幼兒醫療和關愛措施,安排與其已確診的母親共同隔離治療,房間內安置加護嬰兒床,準備了嬰兒診療救護的體溫計、血壓計等專用醫療物品,安排兒科醫生與感染科醫生,以及有嬰兒護理經驗的護士共同組成診療組,對孩子進行專業貼心的治療。
  • 北京8個月大確診女嬰體溫正常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4場新聞發布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陳效友介紹,備受市民牽掛的8月患兒經積極治療和精心照護,患兒目前恢復較好,體溫正常,精神狀態好,食慾食量正常,無嘔吐,嗆咳等症狀減輕。
  • 3個月大就受感染,成都年齡最小新冠肺炎患兒是如何被治癒的?
    3月19日下午,成都市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實現清零。據成都市衛健委官方數據,截至3月18日24時,成都市累計確診病例數為145例,其中,一名出生僅3個月大就被感染的男嬰堂堂(化名)是年齡最小的確診患兒,已於3月10日順利於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治癒出院,正在接受集中醫學觀察。
  • 武漢部分醫院恢復正常門診 接診時間和項目公布
    楚天都市報3月5日消息,隨著抗疫的進行,武漢部分醫院已恢復恢復正常門診,詳情如下。備註:部分慢性專科患兒如有就醫需求,經門診預檢分診、體溫排查後,可到門診綜合服務中心聯繫就診事宜,將給予妥善安排,或聯繫門診諮詢電話:027-82433350 (工作時間為8:00--17:30 )予以諮詢。漢陽門診安排:漢陽門診僅開內科普診,內科副主任門診。普診接診時間為7:00-21:30。
  • 合肥這些醫院門診恢復正常!實行預約掛號制!
    疫情防控期間,省城合肥部分醫院門診恢復了正常排班,但實行預約掛號制。中國科大附一院自2月17日起,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門診恢復正常排班,預約掛號面向社會開放。簡易門診、老專家門診和口腔科門診(口腔頜面外傷可至醫院急診處理)暫不開診,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 僅1歲5個月!青島年齡最小新冠肺炎患兒出院,治療方法公開
    青島新聞網3月2日訊 (記者 孫志文 徐斌 李倍)繼島城唯一一例新冠肺炎孕產婦出院後,今天,婦兒醫院又傳捷報,青島市唯一一例新冠肺炎嬰幼兒出院,這也是青島市治癒新冠肺炎患者中年齡最小的一位。1歲5個月的東東(化名)在2月4日被確診新冠肺炎,這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名感染新冠肺炎的嬰幼兒。2月12日,東東由「120」負壓專車轉運至婦兒醫院,收治在院區獨立的感染樓隔離病房,入院時伴有呼吸道症狀。
  • 新冠肺炎患兒治療有了「廣東經驗」
    廣州市婦兒中心新冠肺炎患兒治癒出院 羊城晚報記者 周巍 攝「在醫院住了51天,肛拭子核酸檢測終於轉陰,患兒目前在醫院醫學觀察14天。」近日,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專家分享兒科抗擊新冠肺炎的「廣東經驗」的媒體見面會上,專家對新冠肺炎患兒的病情特點以及治療經驗做了詳細介紹。
  • 新冠肺炎患兒怎麼治?10部指南幫你整理好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兒...
    聽聽「大咖」的權威建議!2月1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截至目前,已從全國調集了2萬多醫護人員,組成了180多個醫療隊支持湖北和武漢。2月13日,軍隊系統又增援了2600名醫護趕赴武漢承擔救治任務。
  • 武漢「解封」滿月,69家醫院恢復正常醫療
    本文轉自【武漢晚報】;5月8日,距離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整整一月。這個月內,武漢在院的新冠病人從三位數變成兩位數,繼而「清零」;援漢醫療隊所有醫務人員相繼撤離武漢;江城69家醫院恢復正常醫療資源。截至5月7日,武漢已有69家醫療機構恢復正常醫療秩序,急診、普診、專家門診照常,病房正常安排查房、值班及手術。 3月24日,武漢市漢陽醫院門診二樓化驗科,醫務人員正在為就診患者抽血化驗 長江日報記者苗劍 攝 穿著隔離衣、戴著面屏,最近各大醫院的診室內,皆可見醫生如此坐診。
  • 全國首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兒出院,早期2次咽拭子均為陰性!
    2月13日,因新冠肺炎導致呼吸衰竭,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1歲男童牛牛(化名),終於康復出院了。經武漢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全力救治,牛牛現已確認符合出院標準,可以回家繼續隔離觀察。
  • 湖南省內各大醫院有序恢復正常醫療服務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朱玉文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南省投入了大量醫療力量和醫療資源,正常的醫療服務受到了一定影響。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漸好轉,湖南省一些醫療機構的診療服務和秩序恢復如何?
  • 中國首例新生兒新冠肺炎診療過程公布
    在湖北、浙江等地,都相繼出現了新生兒感染新冠肺炎的案例,最小的一位是出生只有30個小時便被確診的患兒。那麼,新生兒新冠病毒肺炎有何特點?診療中需注意哪些問題?近日,《中華兒科雜誌》分享了中國首例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治過程。
  • 6個月大的女孩萌萌,康復出院了!
    北京女嬰萌萌只有6個半月大,22日她從地壇醫院康復出院,這是目前我市新冠肺炎治癒出院年齡最小的患者。詳情戳視頻↓2月7日,萌萌因發熱、咽式子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收治於地壇醫院。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患兒家屬1月19日曾與武漢親戚聚餐,此後患兒姐姐、父母、外祖父母、外太祖母7人均確診新冠肺炎。
  • 專家表示:正常範圍內 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武漢市2月6日開展全民監測體溫,全面排查新冠肺炎以來,市民對體溫呈現史無前例從未有過的關注。  體溫,是衡量人體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們知道,不管是大病還是小病,慢性病還是急性病,進入醫院醫生做的第一件事,通常都是測量一下患者的體溫。身體不舒服了,我們也會測一下自己的體溫。2月9日,針對市民對體溫的諸多疑惑,本報邀請相關醫學專家,細說體溫那些事兒。
  • 武漢全民測體溫,專家細說體溫那些事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
    ……武漢市2月6日開展全民監測體溫,全面排查新冠肺炎以來,市民對體溫呈現出從未有過的關注度。體溫,是衡量人體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們知道,不管是大病還是小病,慢性病還是急性病,進入醫院醫生做的第一件事,通常都是測量一下患者的體溫。身體不舒服了,我們也會測一下自己的體溫。2月9日,針對市民對體溫的諸多疑惑,長江日報-長江網邀請相關醫學專家,細說體溫那些事兒。
  • 7個月大寶寶治癒!上海最小新冠肺炎患兒今天上午出院
    圖說:醫護人員都把齊齊當作自家寶寶照顧 院方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僅7個月大的寶寶(化名齊齊)於2月3日確診患上新冠肺炎,收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傳染科負壓房間隔離治療。經過兒科醫院傳染科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齊齊連續2次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陰性,已達到出院標準,於2月20日上午正式出院。17天的朝夕相伴,醫護人員都把齊齊當作自家寶寶照顧,而齊齊一看到穿著防護服的「大白」也顯得特別親暱。
  • 足反射療法助又一例中度耳聾患兒恢復正常 3月齡中輕度耳聾可免費...
    出生時未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3個月後又被診斷為中度耳聾,6月齡女孩小依經過為期3個月的治療,奇蹟出現,雙耳聽力基本恢復正常。此前,女孩的媽媽劉女士一直擔心小依長大後可能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聽得見。小依3個月的治療,是參加了四川南充川北醫學院神經疾病研究所與蘭圖康復中心合作開展的省部級研究項目——足反射療法對聾患兒童大腦語言網絡調控的機制研究。11月7日,上述研究團隊首席研究員李芋均告訴紅星新聞,劉女士的女兒是該研究團隊第2例聽力恢復正常的孩子(紅星新聞曾報導:足反射療法治好聽力障礙?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通過測量後,凡超過正常範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        人們常說一歲以內的嬰兒體溫在37.5℃以下都屬正常。
  • 上海7月齡新冠肺炎患兒出院,這個寶寶有30多位「臨時媽媽」
    確診病例中,年齡最大88歲,最小7月齡……」終於在昨天,一個陽光和煦的日子,這則人們耳熟能詳的新聞動態播報,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經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醫護人員17天的精心救治,7個月大的患兒齊齊(化名)隨父母一起離開了醫院病房、踏上回家的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