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收購91,是百度開發者平臺全局優勢確立的標誌。從技術到渠道分發再到商業孵化,百度開發者平臺一路穩紮穩打,其綜合實力已超其他跟進者。
有五點為證:
一、 技術優勢:提高開發者生產力
最近百度開放雲編程馬拉松在移動創業氛圍濃厚的北京、成都、武漢、臺北、新加坡五個城市舉辦,覆蓋整個亞太地區,吸引眾多開發者和移動創業者的關注。活動中,百度不僅提供諸如智能燈、溫溼度傳感器、3D印表機等最前沿設備,百度開放雲亦充分開放了應用引擎(BAE)、雲推送、LBS雲等多項服務,展示了百度開發平臺的強大技術實力。
百度併購91,使得百度布局移動應用開發生態的想像空間巨大。百度在過去的一年中,對開發者的主要溝通依然顯示出了強烈的「技術派」特點,諸如「七大武器」幫助降低開發、推廣成本。百度開放雲服務,將LBS、PCS(個人云存儲)等雲能力共享給開發者,可縮短開發時間,節約技術資源成本。MTC可幫忙把應用測試周期縮短30%-50%、設備成本降低80%。這些都是百度在技術上的優勢所在,技術的開放能夠直接提高開發者生產力,是百度開發者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二、 渠道分發:躍居第一
相比技術,在移動網際網路初發展期,百度在渠道分發上的力量曾被外界低估。當然,百度也十分敏捷地注意到了這一點,於是百度也在最近1年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強化百度移動搜索、百度手機助手、百度地圖、個人云等用戶端入口,其目的就是為了強化「渠道分發」。從數據看,百度移動搜索每天有1億用戶在使用,百度手機助手日分發3000萬。百度在「渠道分發」的實力逐漸強大。
既然百度自身的渠道日漸成熟,為何還要併購91呢?答案就是百度以資金換時間,迅速提升渠道分發平臺的強度,以和技術平臺同步共振。百度移動搜索活躍用戶超過1億,每天的響應次數超過5億次;91手機助手在iOS和Android平臺上用戶數量超過1億,去年下載超過129億次。百度併購91,將使得百度的渠道分發能力一躍成為中國No.1。如果說技術優勢是百度對開發者的推力,那麼,渠道分發就是對開發者的拉力。推拉之間,百度已經可以讓移動開發者生態系統進入到良性循環階段。
在此背景下,可以預測的是,百度開發者平臺的吸引將大為增強,將有更多的開發者選擇「百度系」。因為百度有25萬開發者,91無線又帶來了10萬開發者,加在一起雲集了30多萬開發者,這使得「羊群效應」有了足夠的人頭基礎,而「推拉」的良性循環形成,將促使更多開發者湧入。
三、 長尾分發:百度的隱形戰爭
當然,渠道分發的巨大作用,網際網路各大巨頭們都有充分的認識。不論是谷歌還是騰訊,都在這方面有完美布局。而百度的差異化發展,則是抓住了「長尾分發」需求,打響了一場隱形戰爭。
移動網際網路以個性化的特徵散發出無窮魅力。然而,這也意味著需求千奇百怪、高度離散。據統計,移動網際網路除了通訊、社交、遊戲等大部分用戶共有的高頻需求外,高達70%的是由用戶個體差異所產生的低頻需求和長尾需求。這些長尾需求的滿足,同樣需要有足夠「長尾」的開發者和APP,而這並非一兩家網際網路巨頭可以實現的。因此,百度建立移動網際網路開發生態圈,實際上是間接滿足了這一需求。
從目前的競爭態勢來看,百度開放雲已經處於絕對領先位置,如DAU過億的百度開放平臺移動搜索和LBS的「分發」特性(應用內搜索、light APP),都更符合大多數開發者的利益和長尾的需要。
四、 平臺結構優勢: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強
當下,從BAT的分成結構上,已經可以觀察開發者平臺結構性的差異。2013騰訊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集團總裁劉熾平披露,從2011年6月到2013年4月,騰訊開放平臺給開發者的收益累計已達30億元,預計2013年全年,開放平臺分給開發者的收益也將達到30億元。
但騰訊的分成結構更偏重娛樂化。騰訊的分成每年約30億。其中,26款應用月流水達到1000萬,大多數為遊戲類應用,而騰訊開放平臺上註冊應用總數超40萬。這也意味著40萬開發者只能分享2年4億元的小布丁,平均下來每家兩年分紅也才1000元,絕大多數開發者入不敷出,在金字塔底層沒有翻身機會。而對於那些Top26來說,騰訊規定月度收入100萬元至1000萬元規模的應用要與騰訊分成50%,TOP26開發者分到手的50%還要用來購買騰訊提供的技術、廣告資源,所剩幾何已經可想而知。至於阿里,地球人都知道,其實是電商垂直領域的應用,近年來頻傳「逃離淘寶」的新聞,開發者大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罷。
從百度披露的分成來看,結構顯然更加廣泛,沒有形成對遊戲的單一依賴,更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百度應用的創新,很大程度延續了李彥宏「中間頁」的思想,即網絡應用可以和傳統對接,這樣下來,實際上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產業的繁榮度、產品的豐富度上更具有長遠優勢。
五、商業孵化:給開發者順勢而為的機會
賈伯斯的管理導師馬庫拉曾經說:「你永遠不該懷著賺錢的目的去創辦一家公司,你的目標應該是做出讓你自己深信不疑的產品。」創業者應當運用開放平臺來實現自己而不是別人的夢想,這也就是一個自由度的問題。國內一些平臺上,如阿里平臺能玩的只能是與買賣相關的服務,自由度極低;騰訊要好一點,但也偏向於商業變現能力較強的遊戲、娛樂;而百度開發者中心提供了各個環節的完善服務,技術可靠但不束縛開發者。
相比其他平臺而言,百度的短期功利心較小,它更注重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的技術、方法改變傳統行業,定義新的商業生態。著力在搜索、雲計算、深度學習等基礎關鍵技術上所做的投入,是創業者乘勢而為的機會。
對於開發者而言,各個平臺本質上沒有高下之分,完全取決於契機。假如是一款用戶百萬已經得到市場驗證的社交遊戲,那麼騰訊是很好的擴大市場的機會,但如果你是一個懷揣夢想的創業者,則應當多嘗試百度開放雲服務,不要讓夢想被眼前利益所束縛。
綜上所述,百度併購91,是百度開發者平臺全局優勢確立的裡程碑式事件,標誌著百度開發者平臺的綜合競爭力已經確立。如果說移動網際網路的未來取決於開發者生態系統,則百度已掌握了整個生態系統的入口。BAT的開發者平臺大戰,勝負已初見分曉。(綜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