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開發者歡迎的 TOP10 開放平臺

2020-12-17 i黑馬

最受開發者歡迎的 TOP10 開放平臺

2012-06-18 14:34

《創業家》針對100位開發者的調查顯示,國內開放平臺格局已經成型,新浪微博、淘寶、百度、騰訊處於第一陣營,開發者對它們最大的期盼不再是開放度,而是公平。

文/本刊記者 王冀 李傳濤

好比長期禁錮的人突然獲得自由,面對開放平臺接連敞開大門,國內草根開發者怎麼想?5月10日的移動網際網路大會上,當馬化騰在臺上信誓旦旦地宣布「要繼續開放,與開發者共成長」時,坐在記者身邊的聽眾A對聽眾B說:「你覺得他說的是真的嗎?」聽眾B:「我覺得應該是真的,但還是再看看吧。」 是什麼讓人們心存疑慮? 在過去的兩個月,《創業家》記者採訪了國內六家主流開放平臺,走訪了數十名業內人士,以及上百位開發者,並請他們對開放平臺的現狀填寫了調查問卷。我們發現,一些或大或小的問題,正在阻礙開放及建立公平的生態系統。 這些問題包括:平臺對開發者的產品存在抄襲行為,會扼殺創新的動力,造成不公平競爭;平臺內部的流程存在大量的人為幹預,需要更加公開和透明的規則制度;平臺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分成模式不健康,同時對迅速壯大的第三方心存忌憚;平臺的開放還在延續產品經理的思維,缺少長遠的戰略考量。 開放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也擔心「開放」像其他網際網路的舶來品一樣,被「山寨化」和「速成化」。 那麼,究竟怎樣才算是真正的開放? 在學術意義上,我們給不出標準答案,因為開放是有限度的,也是千差萬別的。「哪怕只是開放了很小的一塊API,你也不能說它是假開放。」不只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開放只有程度高低之分,沒有真假之別。 然而,站在整個生態系統的角度,我們經過多方調研,歸納出了一個真正健康的開放平臺應該具備的特性。

1.有開放的、可被第三方調用的API;

2.具有一定的用戶規模,接入的開發者至少達到1萬個;

3.實現真正的用戶全流通,而不是只倒出一小部分用戶;

4.有合理的分成比例和公平的遊戲規則,讓開發者獲得大部分收益,至少有一個收入達到千萬元的開發者。

在此基礎上,只有那些能建立起完善的生態系統,讓依託於自己的團隊不僅能活下去,而且能持續壯大的平臺,才是真正的開放平臺。 中國會有這樣的平臺嗎?我們期望這一天已為時不遠。[page]

 不安的開發者

伴隨著平臺的開放,一種不安的情緒正在開發者之中蔓延。「我最擔心平臺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那些巨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可以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證明,當它的業務跟你的業務產生衝突的時候,它仍然可以抱著一種非常開放的心態去對待你。」一家頗有知名度的開發公司創始人對《創業家》說。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開發者心裡都在合計,「我如果接入平臺,風險和收益是否成正比?」自開放平臺在中國誕生起,開發者和平臺的博弈就沒有停歇。「平臺在有著強烈自身利益導向的情況下會否抄襲開發者的創意?在分成等合作過程中是否會以大欺小?」這些問題幾乎被所有我們採訪到的開發者提起。 2011年11月8日,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接受了一次電視採訪。主持人問他,「你是否打算做遊戲?」扎克伯格斬釘截鐵地說,「我們不會開發遊戲」。儘管對於很多Facebook用戶來說,上Facebook就是為了玩遊戲,遊戲也成了Facebook最具吸引力的一部分。但在扎克伯格看來,專注於自己核心業務比什麼都想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所以Zynga做遊戲就讓它做去吧,Netflix做電影也讓它做去吧,Facebook只需將這些服務串聯起來。 但在中國,情況正好相反,即便是大公司也缺乏核心業務。「你要是問Facebook,它可以告訴你哪些我做,哪些我不做,但你問騰訊,你就問不出來,你要問淘寶,它也很模糊。」 在CSDN董事長蔣濤看來,Facebook之所以可以較為純粹地開放,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線廣告是其主要收入來源,開放或不開放,其目的都是為了爭奪用戶的使用時長。美國的廣告生意是上千億美金,所以Facebook只要把這塊做好價值就很大,而中國網際網路的廣告價值很低,所以大家只好撲騰到遊戲上去。 「這一兩年內,開放的感覺、味道已經有了,但是距離美國那種開放還差得比較遠。」原口碑網創始人李治國認為,這種現象折射出中美網際網路在體制和文化上的巨大差異。「中國培養起一批懂網際網路的人才,能很快學習到國外的精髓,並且有些地方能實現超越,但尷尬的是,如果中國網際網路不開放,這個差距又會被拉開。中國的聰明人最後會在蘋果和Facebook上賺錢,這將是整個中國網際網路的悲哀。」

對外開放VS 對內開放

開放並非說起來的那麼輕鬆,它會讓用戶把更多時間耗費在平臺的核心應用之外,毫無疑問會弱化平臺本身的核心業務,造成資源分散。從這個角度看,開放讓這個平臺被解構了,它必須基於開放原則重新建立內在的連接性,而新的連接性將大大弱於以往。「在這個過程裡,任何一個巨頭都不能例外,開放表面是在圈地,但是當你的版圖圈到無限大以後,你會發現沒有一塊地是你的,這就是網際網路物極必反的原理。」胡延平說。 2009年年底,徐易容賣掉抓蝦,開始籌備女性導購社區美麗說。2010年3月,美麗說上線並接入淘寶,隨後發展迅猛,目前每月能給淘寶帶來8000萬元的交易額,從中分得佣金400萬元左右。今年1月,淘寶推出了類似的社區化導購應用愛逛街,而加上愛逛街,淘寶已經有5個同類產品,包括最早的淘畫報,之後的圈子、頑兔,以及併入愛逛街的哇哦。 對於這種現象,淘寶開放平臺的內部人士給出了這樣的解釋,「這涉及一些特殊的數據和權限問題,我敢把一些隱私的東西在內部使用,但是對外部我只是稍微做了加工,這是為了規避安全問題。畢竟淘寶內部的員工有一整套的KPI考核體系,業務部門願意去嘗試的,我們不可能不讓它做,否則開放平臺就是在內部扮演了一種非合理的生態關係。」 他強調,這種做法是感性抄襲,而不是涉及智慧財產權的理性抄襲。「開發者應該感到開心榮幸,體制內都開始有人學了,說明你的業務是值得做的。」 在國外,如果平臺遭遇與開發者的戰略衝突,怎麼辦?通常會有幾種方式:一種是平臺把自己的內部業務砍掉;另一種則是會頒布政策,以後不準再開發這種應用;還有一種甚至是把應用收購後冷藏起來,但是不會再去模仿做一個同樣的東西。 企業的戰略和行為都帶有自身的利益導向,

Facebook也不例外,而中美網際網路市場存在根本性的差異。Facebook有平臺部門,但是沒有業務部門。由於企業發展的歷史原因,國內的開放平臺背後都有很強勢的業務部門,業務部門存在自身的利益訴求,而平臺部門對約束業務部門的行為無能為力。 「評判是不是真正開放,重要標準就是你有沒有一套法律法規,杜絕不同的待遇和不公平的情況,將來出了問題,也要按照同樣的規章制度來評審。」李治國說,「只有到了那一天,我們才能放心地到平臺上去。」 星創互聯CEO李波贊同李治國的觀點,「真正的開放,能否做到為了生態鏈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他認為,如果犧牲了長期利益,以後可能連短期利益都得不到。「開放平臺也有生存壓力,比如一些網站,上面的內容70%都是違法的,但是它不做也會有別人去做,實際上我們生活在一個灰色地帶,沒人管就這樣先做著,這就是整個大環境。」

看不見的手

開發者的生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平臺的選擇。胡延平說,中國的創業者是有理想的創業者,但是有一種劣根性,就是急功近利,想撈一把就走。比如幹什麼都是「一窩蜂」,什麼事兒好的時候都說好,不好的時候全是唾沫,一個人做事兒,100個人在後頭恨不得把他蹬到地上,還有就是不誠信。 此外,《創業家》在採訪中發現,不少開發者對開放有一種誤解,認為「你既然開放了,就應該什麼資源都給我,我如果掙不來錢,就是你的扶持不到位」。 實際上,任何開放都是相對而言,任何一個平臺都不存在絕對的開放。即便是Facebook也不是無原則地開放,谷歌的搜索如果疊加了Facebook的社交功能,搜索結果會更精準,但為什麼谷歌還要做Google+?就是因為Facebook把谷歌作為潛在的競爭對手,沒有對谷歌開放。 開放的本質,是一種生產方式的改變,也是建立一種新的利益均衡。「市場有隻看不見的手,散落在各處,不僅僅是因為大企業、小企業、技術、數據、移動網際網路,更不僅僅是因為某些用戶的某一需求,它是一個湧現式的自下而上的過程。這個過程到最後使得大家都必須要一起創業。」胡延平認為, 「最初的開放是誰開放誰吃虧,但現在是誰不開放誰倒黴。」 同樣,對創業者來講,開放改變了吃飯的方式,「是要飯吃、蹭飯吃,還是一起吃的問題。」如果說過去的獨立創業是自己做飯吃,那麼在一個存在巨頭壟斷、沒有開放的環境裡則是要飯吃,開放則提供了蹭飯吃的可能。而在好的開放平臺,開發者還可以和平臺一起吃。 開放平臺降低了創業的門檻,也使得小公司有存活的機會。相比直接獲取的分成收益,用戶的導入、推廣成本的下降等也越來越為開發者看重。樂峰創想是一家網頁遊戲公司,其創始人任峰算過一筆帳,去年六、七月份,其開發的遊戲在騰訊上導入一個用戶的成本是幾毛錢,現在雖然漲到三塊錢,但是聯運平臺(對版權資源進行集中運營的組織)導入一個用戶的成本高達15元。「我差不多一個半月、兩個月能收回成本,而一個Web遊戲的生命周期只有三個月。」 對於開發者來說,把握機會的關鍵還是要自身產品過硬。任峰運營的第一款開放平臺遊戲是《三國幫》,當時接入了幾乎所有一線平臺,但效果並不理想。「如果你的產品不行,沒有摸準用戶需求,就算把所有平臺全部接入了,給你一個月的推廣位,你同樣不賺錢。」 開放應用聯盟創始人王煜全告誡開發者,不要侵犯平臺的核心利益。「比如百度的命根子是搜索,你非要做,就是掘別人祖墳,那肯定有問題了,對吧?」 (本刊記者徐利君、見習記者林琳對此文亦有貢獻)[page]

11個評選項目的第一名被新浪微博、淘寶、百度、騰訊瓜分,它們的得分都很接近。

文/本刊記者 王冀 這真是贏家通吃的時代。看看《創業家》開放平臺TOP10排行榜的結果,11個項目的第一名被新浪微博、淘寶、百度、騰訊四大巨頭包攬。其中最大的贏家是百度,它在「平臺影響力、開發文檔支持程度、SDK支持程度、可獲得用戶,以及品牌傳播效果」5個單項上均列榜首。緊隨其後的是新浪微博,它也拿到了4個單項的第一。

從綜合得分看,四大巨頭的分數都超過了7分,組成開放平臺的第一陣營。它們各項得分非常接近,實力相差不大。而其他入圍的11個平臺,雖然不乏中移動、聯通這樣實力雄厚的國家隊選手,但在人氣上,它們還不是百度們的對手。

再看不同項目的最高分對比,反映開發者收益的「可獲得的用戶、可導入的流量,以及可獲得的收入」三個項目的平均分都接近或超過8分,說明目前的平臺不缺資源,但「核心數據的開放程度」一項,得分最高的新浪微博也只有6.98分,在所有11個項目中最低,折射出開發者希望平臺們加大開放力度,把核心數據「貢獻」出來。

為了增強榜單的指引性,我們把開發者最關心的5個單項提出,編製成單項排行榜。這些單項榜是:最佳數據開放平臺、最佳影響力平臺、最佳支持平臺、最佳收益平臺、最佳品牌傳播平臺。

從評選結果看,新浪微博成為最佳數據開放平臺。這與大多數開發者的感受一致,新浪微博的API開放程度走在所有平臺前列,但在提供技術支持這一項上,新浪微博只排在第六位,說明其除了開放API,還需要進一步增強對開發者的幫助。

收益排行榜可能最受關注,收益不僅僅指一款第三方應用接入平臺後能獲得的收入,更涵蓋了依託於平臺獲得的創業收益。這個榜單淘寶拔得頭籌,反映出這個電商開放平臺良好的贏利性。新浪微博排在第二位,當前大行其道的微博營銷功不可沒。出乎預料的是,剛推出不久的聯通WO+位居第三,我們認為這主要是緣於聯通憑藉iPhone搶到了不少高端用戶,開發者對參與這個平臺的贏利前景感到樂觀。

TOP1:社交類平臺代表:新浪微博

文/本刊記者 徐利君 在國內的平臺中,新浪微博最接近Twitter模式。在weibo.com上線後不久,新浪微博曾派遣人員走訪了多家美國社交網絡公司,其中就包括較早開放並取得成功的Facebook和Twitter。走了一圈下來,新浪微博開放平臺負責人蘆義感嘆,「平臺自身所能產生的內容和提供的服務畢竟有限,難以滿足全部需求,我們將數據接口開放才能為開發者和平臺帶來更多的價值。」然而,迥異的國內外網際網路市場環境決定了新浪微博的開放必須走差異化道路。

開放初期,新浪微博通過降低準入標準來吸引開發者,力求接口簡單、快捷,以便讓第三方應用方便地接入。但其並非對所有開發者都一視同仁,「考慮開發者的實際情況,我們也有相對應的合作策略,比如給予一些有特點的小團隊流量扶持,而給一些較有實力團隊更深層次的數據開放」,蘆義說。未來,新浪微博將對開發者進行細分,做到分層管理,這也是開放平臺今年的重點工作。

在開放程度上,蘆義認為不能僅以開放API的數量多少而定,而是要看開發者能獲得數據的權限高低、使用效率和品質好壞。目前,新浪微博共開放了超過200個API,核心數據還將陸續開放,同時實施國際化策略。

贏利是平臺和開發者共同關心的問題。目前,新浪微博和開發者的主要收入來自於虛擬貨幣(微幣)分成,以及部分收費應用,收入來源比較單一。據蘆義透露,新浪將於年內推出廣告平臺,建立中小型廣告聯盟,以廣告作為未來最主要的贏利模式。在分成上,新浪微博比較大方,與開發者的分成比例為3:7(平臺3,開發者7),與國外主流開放平臺的分成比例保持一致。

目前,很多平臺都存在應用刷榜行為,但蘆義表示,新浪微博的規則是排名公開化,完全按活躍度對應用進行排名,某些應用進行額外推廣將不計入、不影響排名。「平臺不幹涉開發者在規則內競爭,而是把更多精力花在引導和服務上,包括提供行業數據分析,市場投資走向等,這樣既能避免平臺內產品過度同質化競爭,又能幫助開發者成長。」

在開放過程中,新浪微博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技術,而是環境,因為國內網際網路還缺乏契約精神。此外,在巨大流量下保持平臺的穩定性也是巨大挑戰。蘆義透露,新浪微博要做的是一個輕社交、重媒介效果的流量、營銷平臺,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扮演供電系統或者消息管道的角色。其主要任務是搭建基礎設施,開發資源型的基礎性產品,未來不排除開發支付寶類型的錢包產品。

TOP3:搜索類平臺代表:百度

文/本刊記者 王冀 見習記者 林琳 和國外相比,中國開放平臺的特點是逐步開放,百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從2009年8月提出框計算,開放數據平臺,再到2011年4月開放應用平臺,百度的開放經歷了不同階段。如今,百度正在嘗試建立雲生態系統,利用雲來幫助開發者實現他們的目標。

這其中的內在邏輯是什麼?按照李彥宏的說法,框計算可以理解為是把應用集中到搜索框裡,對於用戶來說是即搜即得,就是輸入一個東西,就馬上可以獲得。而在開放應用平臺上,則是即搜即用,就是輸入一個東西,馬上就可以使用。

對用戶而言,這意味著節省了大量時間。對百度而言,這意味著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來實現這種效果,也意味著需要引入大量的第三方開發者,來提供用戶想尋找的內容。「百度通過自身的應用搜索,能夠看到用戶會下載何種類型的應用,以及這個應用在不同客戶端的下載量。搜索不僅是百度的基因,也是百度開放平臺精準分析的最大優勢。」百度雲計算生態系統負責人嶽國峰說。

在3月召開的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宣布了雲存儲解決方案,開放API,所有開發者都可以直接用到百度的存儲平臺。「我們希望跟開發者一起做點事情,來對應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嶽國峰表示,「百度的雲計算已經打磨了12年,能夠經受實戰的考驗,我們的想法是給個人用戶提供免費服務,所以對開發者來說沒有負擔。」

未來的開發一定是頂著一片雲,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關鍵看這是怎樣的一片雲。百度開放平臺的數據分析能力,可以幫助開發者分析用戶在哪兒,喜歡什麼,經常產生的交互在什麼領域,而這正是百度搜索的強項。「百度開放平臺更適合長尾,更適合初創的開發者,比如幾十萬的站長就是隨著百度一起成長起來的。」百度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舉例說。

為了應對移動互聯時代的海量數據,百度把雲分配給個人,讓雲來幫助開發者管理存儲數據,幫助開發者完成應用開發。百度開放平臺技術負責人林仕鼎表示,「我們會把開發者需要的東西變成一個平臺,出了問題不用你來負責。」他認為,開發者最首要的剛需是用戶和流量,否則技術再強都沒有用。但是光有用戶和流量還是不夠的,還跟後面的技術有密切關係,比如技術升級的快慢,服務的響應速度,以及社區是否有足夠多的活躍人群,讓開發者感受到歸屬感等。

「百度最擅長網際網路廣告,我們有40萬家中小企業客戶,95%以上的收入都來自於廣告」,李明遠對平臺的變現能力很有信心。然而,開發者能不能從百度平臺賺到錢,還取決於自身所處的層級。李明遠表示,「我們會照顧長尾,有廣度但不意味著沒高度了,百度有一套開發者篩選機制,保證在這裡創業的開發者都是善意的,那些幹壞事兒的都會被規避掉。」

TOP4:綜合類平臺代表:騰訊

文/本刊見習記者 林琳 儘管在開放時間上並不領先,但業界都能感受到騰訊的發力。據騰訊開放平臺部總經理林松濤介紹,自2010年QQ空間開放以來,騰訊平臺上的註冊開發者已經超過了30萬人,給第三方分成的收入累計超過6億元,很多開發商已經月入千萬,給開發者創造了很大的經濟效益。

在開放模式上,騰訊主要是一個自助式的平臺,「開發者可以通過API接口,根據既定的分成模式,自己發行產品。」很多小開發者是從零開始,沒有太豐富的運營經驗,騰訊於是把支持能力變成雲平臺,「你來了只要做好產品就好了,在後面比較麻煩和複雜的運營測試環節,騰訊給你打造一站式的服務。」林松濤說。但很多開發者恰恰擔心的就是這個「一站式服務」,他們一是擔心是否能真分得用戶,二是擔心自己的產品騰訊會不會做,多長時間會出來?

困擾開發者的除了版權和排名,更重要的是開發分成。騰訊的分成比例一度出現1:9(開發者1,騰訊9),導致開發者積極性非常低落。2011年年底,騰訊開始調整分成比例,給月收入10萬元以下的團隊100%的分成;月收入10萬元至100萬元,騰訊拿三成;月收入100萬元至1000萬元之間,騰訊和開發者各拿50%。「從去年6月15日開放大會到現在,騰訊的開放並非一場作秀,包括超過6億元的分成」,林松濤表示,「6億放在哪個公司都不是一筆小錢,騰訊著眼於新生態,真正意義上達到平臺、用戶、開發者三者共贏,這樣才是真正健康的生態。」

平臺開放不代表沒有秘密,「對於開發者的收入、現金流情況,以及通過支付平臺產生的數據,我們都是很清楚的,但是我們對這些數據嚴格保密,不可能把A公司的數據告訴B公司」,林松濤說,「騰訊的強大,也體現在用戶的數據分析體系。」

開放至今,騰訊不僅僅設定門檻,也適時調整門檻的高低。在對第三方開發者降低門檻的時候,平臺本身更要提高自己的門檻。林松濤表示,平臺需要承擔建設生態系統的責任,所以不管是運營運維或者是其他環節,都需要給開發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另一方面,開發者也需要有一個龐大的用戶群體的支持,「如果開放平臺不賺錢,那肯定不是一個好的平臺。」

目前唯一困擾騰訊的可能就是如何打破PC和移動端的界限,能夠直接打通兩端的應用極為少見。「這個麻煩在於需要打通不同場景的銜接,機制上需要做非常多的工作,但這也會成為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之一。」林松濤說。

TOP12:能力類平臺代表:科大訊飛

文/本刊見習記者 林琳 在科大訊飛副總江濤看來,開放平臺分兩個層次,高級的層次是真正把用戶開放出來,還有一種就是開放能力平臺,而科大訊飛就是把能力平臺開放給合作夥伴。

目前,科大訊飛還處於自我造血階段。「開放用戶平臺需要大量註冊用戶,訊飛還做不到,我們把語音能力開放出來,降低開發者的進入門檻,讓他們能開發出人性化的交互應用,共同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江濤說。

2009年中國3G正式啟動,智能終端開始興起,科大訊飛覺得開放平臺的時代遲早會到來,並於2010年10月正式發布了語音雲。但是,科大訊飛傳統上是一家B2B企業,主要客戶是中興、華為、漢王這樣的電信設備商和終端商,缺少對網際網路用戶的開放經驗。語音雲發布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沒多少用戶,積累頭100個用戶用了6個月,到去年年底才達到100萬用戶。進入2011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科大訊飛語音雲的用戶開始加速增長。截至今年3月,用戶數已經達到4000萬,每天的活躍用戶最多能達到200多萬,語音雲的需求正在逐步壯大。

雖然定位很清晰,但模糊的商業模式讓科大訊飛並沒有合理的收益渠道。江濤坦承,「我們跟百度、騰訊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的差距很明顯,它們除了給開發者帶來用戶、流量,還能帶來收入,但我們現在只能提供能力,沒法在商業模式上說得那麼清楚。」如果通過跟華為、中興合作,它們的手機全部預裝科大訊飛,根據每年的出貨量計算,用戶量會達到億級,給開發者帶來的流量和用戶就很可觀。但江濤解釋,這要保證一個前提,即實現商業模式閉環。「我們還沒實現閉環,就是現在真的到2億、3億用戶,變現也很難。」在科大訊飛現有的3500多個開發者中,大部分還在產品研發階段,「我沒有看到誰已經掙到大錢了。」

科大訊飛更多的是在技術上尋求突破,語音雲的開發者在網上通過自助式的操作就能獲得服務,但根據用戶反饋也需要幾大方面的改進。首先是語音識別,在高噪聲環境下的識別率還應進一步提升;其次是口音適應性,針對普通話發音含糊,還需要提高識別準確率。此外,語音合成也需要更加親切、自然。

目前,科大訊飛在智能語音識別方面,已經好於iPhone的SIRI和Google。下一步,就是跟開發者一起探索語音交互的商業價值。「把語音雲變成一個基礎服務,能夠為上億人提供服務,並且逐步探索出商業模式,這確實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江濤說。

TOP13:移動分發類平臺代表:91無線

文/本刊記者 李傳濤 憑藉91助手和安卓市場兩款產品,91無線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第三方移動應用分發渠道。根據91無線的統計,截至3月底,用戶在其平臺上進行下載的次數已經超過50億次。

對於91無線來說,承載更多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就意味著更大的用戶黏性。「雖然我們遊戲研發能力比較強,但是也比不上全國這麼多開發者」,91無線聯席CEO陳宏展說。隨著中國網際網路開放風潮的興起,2010年,如何吸引開發者被91無線提上議事日程,當年12月, SDK(軟體開發工具包)正式開發完成。2011年1月1日,其第一款手機端第三方應用上線。依現在的標準,那款遊戲的收入非常少,據91無線開放平臺負責人何雲鵬回憶,「一個月只有五六萬」,但是這個案例讓91無線明白了用戶和開發者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做網遊出身的91無線提供了整合的遊戲開發引擎。首先是開放了自身的用戶系統,讓使用第三方應用的91用戶可以自動註冊,以增強應用黏性;針對手機支付通道不暢,91無線提供了手機支付的平臺接口;為了滿足開發者應用推廣的需求,91無線還提供了交叉推廣接口。

陳宏展強調,「靈活」是91無線重要的差異化特性。「我們根據不同的情況提供不同的分成比例,如果產品或合作夥伴是我們想重點扶持推薦的,甚至可以把分成比例降得很低。」 目前,91無線與開發者的合作已形成四大板塊,包括技術支撐、發行運營、創業資金、品牌合作。

做開放平臺是否遇到原來沒有想到的困難?「其實每天都在碰到」,何雲鵬說。主要的困難有兩個,首先,平臺服務成百上千家公司,在開放功能上如何既總結出通用需求又不影響個性化。其次,保障平臺的穩定性,這對研發和運維都是非常大的挑戰。目前,91無線內部已提出要具備運營商級別的服務能力。

陳宏展說,技術上的風險還好解決,智慧財產權方面的風險更考驗平臺的運營能力,「一些開發者會把別人的應用拿過來當成自己的產品提交」。對此,91無線一方面對開發者的版權提出了嚴格的政策,另一方面在逐步建立應用庫,以備新應用上線時搜尋匹配。他建議開發者不要在單機遊戲或下載付費上再浪費時間,「這種模式在中國非常困難,特別對中小開發商來說。」

在何雲鵬看來,資金都不是問題的關鍵,開發者更急需注意「開發的方向、產品的商業化,以及運營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目前,91無線有一個30多人的團隊專職進行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反饋市場動向和用戶需求,幫他們選擇題材和開發方向,力求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回報。一個簡單的例子是機型適配,一款Android遊戲開發完成,需要重點針對哪些機型適配?91無線就正在提供主力機型的動態信息。

截至今年3月,91無線單月實現用戶付費超過1000萬元,與2011年全年不相上下。據陳宏展介紹,91無線今年的目標是為合作夥伴提供1億元的收入分成。[page]

如果你看不上國內的平臺,又不願「翻牆」去Facebook,還有別的選擇嗎?

文/本刊見習記者 林琳 作為開發者,尤其是小微團隊,你可以不拜山頭,不搞關係,不用眼睜睜看見自己鍋裡的肉被撈走而只能喝湯,不用看著自己的idea被copy之後掃地出門。世界上不是只有一個Facebook,巴西的Metez、德國的Vznet、日本的Mixi和Gummy都會給你驚喜。大家都是地球人,所謂的用戶行為也差不多,你只需做好本地化,剩下的門檻,就是學會「翻牆」了。

在海外平臺上進行開發,無須太大的成本進行談判或者推廣,開發者可以直接「翻牆」調用他們既有的API,也不必跟誰溝通,也不需要誰準許,更不需要花錢買排名,接入的溝通成本趨近於零。舉個例子,開心農場在全球7個地區、13個國家都有不錯的佔有率,雖然為了專注運營,消減了50%的份額,但是他們在國外平臺運營,也算小有成就。

當然,美國的Facebook毫無懸念地成為開放平臺最好的樣板,以月活躍用戶9億計算,Facebook是繼中國、印度後的第三大「國家」,就連美國也要排在它後面,但是就像在美國的打工仔不一定賺到多少錢一樣,美國式開放還是有一些隱性門檻,如果你的團隊還沒有在Facebook上至少有一款成功的產品,日活躍用戶量達不到百萬級,你的團隊就抵抗不了失敗的風險。那就不要浪費時間,你永遠不會在每天誕生十幾萬款應用的Facebook出頭,並且是在這個平臺並沒有任何空子可鑽的情況下。

看看東南亞吧,每個國家都不大,但如果你把新加坡、泰國、中國臺灣,以及馬來西亞加在一起,它也是個不小的區域,根植於此地的平臺用戶也不少。德國也是不錯的地方,像Facebook一樣的社交平臺也非常大。俄羅斯的人口較多,平臺一樣處在上升期。國內一家創業公司叫「遊民星空」,它在Facebook上的用戶佔比不太高,但是已經做到巴西、德國、俄羅斯的No.1。上述三個國家平臺用戶的量級加起來,也能催生一家每年幾千萬利潤的公司,而且也有很多這樣的機會。

此外,我們的近鄰日本也有不少平臺,單遊戲行業裡就有好幾個。再就是在社交網絡上面,其實Facebook並沒有統治世界,起碼在歐洲地區,Facebook並不是老大,所以有很多平臺可以玩兒,做成一家上市公司也不一定。[page]

中國的開發者都在哪裡,他們對平臺怎麼看,與平臺的相處之道又是什麼?    

    

據《創業家》調查的數據,全國開發者主要集中在廣東、上海、北京地區,這三地的開發者數量佔開發者總數的23%。另外,中部地區及華東地區部分城市的開發者規模也不容小覷,總共佔到開發者數量的52%。

2011年,廣東、上海、北京仍為開發者的主要活躍地區,但由於研發人員外流、內地城市發展等原因,中部地區尤其是重慶、河南等城市的開發者規模成長迅速,成為新的增長點。

 

開發者分布圖譜

北京

聚集地:

中關村、上地

應用類型:

工具、遊戲、電商、信息服務

上海

聚集地:

張江高科園區、移動產業園、北外灘產業園

應用類型:

遊戲、生活服務、信息服務

深圳

聚集地:

南山區高科技產業園

應用類型:

解決方案、遊戲

杭州

聚集地:

西湖區古墩路、古翠路

應用類型:

電商、生活服務

成都

聚集地:

成都高新產業園

應用類型:

動漫、遊戲

廣州

聚集地:

天河區智慧城

應用類型:

通信、信息服務

臺灣

聚集地:

新竹工業園、臺北信義區

應用類型:

遊戲、工具、社交等[page]

《創業家》建議,在平臺上創業,好比與人相處,開發者不要總想著佔便宜,更要看清彼此是否是同路中人。

文/本刊記者 李傳濤

1.選擇合適的加入時機

每一個平臺在開放後的三年之內都會形成一個梯隊,出現非常賺錢的公司,比如Facebook上的Zygna,騰訊上的愷英。開發者可以選一些還沒有被開墾過的平臺,這樣獲取用戶的平均成本可能會非常低。

2.抓大放小

當前的開放平臺越來越多,創業團隊沒有精力一一對接,這時候只能抓大放小,優先接入最容易實現價值的大平臺,避免浪費時間和資源。

3.別在一顆樹上吊死

資源在哪兒就去哪兒,尤其是小公司想再上一個臺階肯定要多平臺、跨平臺合作,如果有一天某個平臺不跟你玩兒,你還有後路,不會影響太多的收入。

4.不與開發者爭利的平臺最好

如果平臺要靠從開發者身上賺錢,就會變得非常短視,它可能跟你搶奪利益,甚至抄襲你的應用。反觀蘋果、Facebook為什麼這麼開放?因為蘋果在硬體上能賺到錢,Facebook能從廣告上賺到錢。

5.做遊戲慎選成熟的平臺

如果一款遊戲是要把普通玩家培養成用戶,不建議去運營較成熟的平臺,如人人網,因為其玩家審美標準已經很高。主要看該平臺能否提供一定程度的交叉營銷,對各種應用是否公平,用戶群是否適合遊戲的定位,以及平臺本身的用戶量和技術服務能力。

6.平臺與應用的氣質要近似

開發者做的產品,其氣質最好跟所處平臺的用戶群氣質類似,比如開發情侶間互動的應用,就非常適合騰訊的用戶,但是要做求職的應用,就更適合在新浪微博上做。

7.選擇有互動習慣的用戶群

對於不以短期內獲取收入為目的的應用,在選擇平臺時更多需要考慮其是否有助於獲取用戶。這時需要考慮:平臺的用戶群與應用的用戶群是否一致,用戶群是否有很好的分享習慣,平臺提供的開放接口是否有利於後續內容的傳播。

8.迴避平臺的競爭對手信息

有的平臺非常敏感,很忌諱它的競爭對手出現在你的產品中,比如你的效果圖中同時出現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的圖片,那麼你的上線請求很可能無法通過。

9.綜合評估各平臺的扶持政策

為了吸引開發者,各大平臺都會推出扶持政策,比如資金、流量、分成等,一般一個有吸引力的扶持政策很快就會被業內模仿,但也不排除個別平臺推出有自身特色的優惠政策,這時需要綜合權衡。

10.有雲服務的平臺能降低成本

對於剛起步的中小開發者,伺服器和帶寬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用戶量一旦上去,成本就相當大。因此,最好選擇這樣的平臺:可以提供一定免費的存儲空間,甚至是免費的虛擬伺服器,並提供很好的帶寬。

11.移動互聯平臺要有測試環境

正規的開放平臺,一般都會提供內部測試環境,這一點對於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尤其重要,大量的機型適配測試工作有助於提升用戶體驗。而一個良好的測試環境,可以提供各類用戶模型及功能接口,有助於開發者提高應用開發質量。

12.有「創業輔導」的平臺能錦上添花

對於中小開發者來說,低成本獲取用戶當然重要,但不足以保障創業成功。一些平臺提供了「創業輔導」,還有一些平臺甚至提供類似天使投資人的管理諮詢等服務,它們能幫助你少走彎路。

13.挑選不容易被抄的題材

你開發的應用要不想被平臺抄襲,是件特別費勁的事。蘑菇街的導購做得很好,淘寶就一下子推出四五個導購應用。產品形式很容易抄,但關鍵是開發者的選品能力及對時尚的把控能力,這也是開發者的核心價值。

14.用好產品形成話語權

做好產品,可以獲得更多的話語權。這樣當你的第二個產品接入平臺的時候,它就給你很多資源,從一開始就會把你當做一個重點產品來做。

15.把平臺的用戶變成你的用戶

用戶是開放的,他既是你的,又不是你的。開發者的產品一定要具備足夠的黏性,可以考慮採用讓用戶自生產內容的方式。

16.認清平臺的核心利益

要摸清平臺背後大公司的戰略定位和文化。如果做平臺是它的戰略目標,你的生意就會比較長久。如果它本身有很大的業務,戰略定位是把所有的東西都變成它自己的,你就要慎重了。

17.跟著平臺的需求走

把握好平臺的心思,可以讓自己的成長順風順水。不同的平臺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求是不同的。初期它想吸引用戶,你不妨去做好玩的社交遊戲;平臺需要收入,你不妨做一些中等複雜的遊戲,「流水」就會做得比較大;如果把握好力度和時間點,你就能做成一個比較大的公司。

18.做平臺上的獨創者

平臺上還沒有你開發的應用類型,優先接入;你的應用處在平臺自我開發的優勢應用領域,慎重接入;如果同類應用太多需要爭搶資源,慎重接入。

19.明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開發者要知曉自己擅長幹什麼,選定方向,然後選擇和方向匹配的平臺。你不能說今天做手機遊戲,明天做網遊,後天做電商了,那後果可想而知。

20.通過指標判斷平臺是否真心開放

一個平臺開不開放,可以通過幾個簡單的指標衡量,比如所接入的第三方數量、應用數量、每年提供的分成,以及大致的分成比例等。

21.不要侵害平臺的核心利益

你所開發的應用,儘可能不要侵犯所在平臺的核心利益。比如百度的核心利益是關鍵詞搜索,你就不能去動它這塊奶酪。[page]

開心網:產品與騰訊對接

文/本刊見習記者 林琳 和其它平臺相比,開心網是最早把收入的60%留給開發者的,而且這是針對月收入50萬元以上的大開發者而言,月收入小於10萬元的中小開發者不必參與分成。開心網負責開放平臺運營的副總郭巍說,「開發者接入平臺無外乎關心兩點,一是用戶量,二是分成,這個我們可以給。」

2008年3月,開心網剛成立的時候,中高層就在考慮開放的事。到2009年5月,開心網已經有四五千萬註冊用戶,並且用戶的活躍度比較高,開放的時機趨於成熟。當年9月,開心網的第一個「開心實驗室」開放了,直到2010年年初,開心網的開放都是通過開心實驗室實現的。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實驗室,只面向10多萬的種子用戶開放,這些用戶可以使用第三方開發的產品,比如豆瓣電臺、提供旅遊線路的去哪兒,以及一些遊戲等,開發者可以根據種子用戶的反饋完善應用,沒問題了再放到開心網的主平臺上。

這是一個比較謹慎的做法,「第一,我們沒有特別豐富的開放經驗;第二,我們擔心開放經驗不足會影響用戶體驗。開發者到這個平臺上來,歸根結底還是想賺錢的。」郭巍說。在開放上,開心網除了基礎用戶的API開放,還增加了登錄、照片、記錄、短消息等接口,以增加用戶黏性。他補充說:「很多原來開心網內部才能實現的功能,現在在外部也可以實現了,比如短消息系統,其他合作夥伴可以調用開心網的數據,照片組件也可以完全移植到第三方網站。」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開心網加大了對開放平臺的投入力度,還與騰訊進行了合作,兩個平臺的產品可以對接和交叉。當年11月,開心網又大幅調整了分成比例,更多讓利於開發者。開心網高層認識到,如果沒有用戶關係鏈,開放只能浮於表面,而這也是開心網、人人網、騰訊等擁有好友關係、社交基因的平臺的天然優勢。開心網CEO程炳皓也認為,「數據開放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開放,即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用戶關係和行為數據,通過用戶間的互動,個性化和精準地傳播服務和信息,任何一個用戶的分享和推薦,都能帶來新的訂單和收益,對於商戶來說,社交網絡的價值遠遠超過了純粹的電商網站。」

目前,天上友嘉開發的《植物殭屍》是開心網平臺上最賺錢的遊戲,月收入在50萬元左右,也是該平臺上唯一一款月收入達到50萬元的遊戲。今年1月,開心網宣布允許開發者在組件中嵌入Google Adsense及淘寶聯盟廣告,並出臺了第三方嵌入廣告規範,希望依託其上億用戶為開發者拓展新的廣告收入來源。

基本數據

開放時間:2010年5月13日

API接口:130個

註冊開發者數量:10032

應用提交數量:528

過審應用數量:442

開發者提問

開發者:你們對應用排名有沒有監控,排在前面的應用會不會有政策傾斜?

郭巍:對於排在前面的應用,我們肯定會給予更多的推動,但不是說誰賺的錢多,就給它更多的支持。我們還是鼓勵創新的、好評多的應用排在前面。

這個平臺的扶持政策

1.數據開放:除了基礎的用戶信息API之外,還有登錄、照片、記錄、短消息、評論等接口。

2.收入分成:月收入小於10萬元的開發者,開心網不參與分成;月收入50萬元以上,開發者分成60%,平臺扣除12%的渠道成本。

3.推廣支持:新老遊戲都可獲取相應的推廣資源,以及商務諮詢、產品諮詢、技術諮詢,運營/推廣諮詢等支持。

4.嵌入廣告: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開心網允許第三方開發者在組件中嵌入Google Adsense及淘寶聯盟廣告。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郵箱hm@chuangyejia.com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相關焦點

  • 夜神安卓模擬器全面開放 獨家開發者平臺自定化
    面向開發者、遊戲個體玩家、遊戲公會等開放夜神安卓開發者中心,允許開發用戶自行註冊、接入開發者平臺,上傳遊戲APK包,並配合上傳獨立自定義LOGO、安裝過程圖等資料,即可立刻生成桌面版手機遊戲安裝包。且在平臺開放初期,夜神團隊表示不會收取任何費用,以一種對開發者共享的態度,希望能夠吸取到更多的改進的意見、建議。多方位的開放式接口,能夠讓開發者更為便捷的使用相對應的開發功能,並且提供相關的監測服務,為後續更深度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數據保障。
  • 權威發布丨2020 中國最受開發者歡迎的技術活動
    SegmentFault 思否作為中國領先的新一代開發者社區,依託社區活動板塊(https://segmentfault.com/events)及全站數百萬開發者用戶行為數據,及活動規模、內容好評度、行業綜合影響力指標,權威發布《2020 中國最受開發者歡迎的技術活動》。
  • 4大開放平臺比較 開發者何去何從?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
    自從2007年蘋果和Android的開放平臺相繼問世,為第三方開發者提供了一個門檻更低的出頭之路。
  • 騰訊開放平臺:開放2.0時代 分成比例將傾向開發者
    騰訊移動應用平臺部&應用寶負責人金志祥出席本次峰會,並做題為《夢想在這裡騰飛》的演講。在演講中,金志祥表示騰訊開放平臺將迎來2.0時代。在這一時代,騰訊開放平臺將建立以應用寶為核心的關鍵路徑,整合手機QQ、微信、手機瀏覽器等資源,形成了一個騰訊的跨平臺、多扶持的優質平臺,為廣大開發者提供海量流量。此外,騰訊方面還整合內部資源,為開發者提供基礎能力和變現能力。
  • 最受上海人歡迎的早餐排名,TOP10清單請收下!
    早餐吃什麼、午餐吃什麼對上班族來說是兩大世紀難題,今天視線君給大家羅列了最受上海人歡迎的top10早餐排行,看看有你喜歡吃的麼?鍋貼鐵鍋也有不同的口味,牛角肉餡、羊肉南瓜餡等,視線君最愛三鮮鐵鍋。大餅大餅跟蔬菜燴著吃剛剛好,再配上一杯豆漿剛剛好!
  • 極光榮獲「年度最受開發者信賴的SaaS平臺」獎項
    中國領先的移動開發者服務提供商極光(Aurora Mobile,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G)受邀參會,並榮膺2020品玩年度科技創新榜單—「年度最受開發者信賴的SaaS平臺」獎項。極光市場營銷副總裁朱爽受邀出席本次大會,並發表了題為《從「工具+服務」到行業運營平臺—SaaS網際網路基因的極致探索》的主題演講,向現場嘉賓分享了極光如何通過AI及數據能力,打造以開發者為中心的SaaS生態閉環,幫助行業客戶降本增效
  • SegmentFault 發布「 2020 最受開發者歡迎的技術活動」,七牛雲連...
    近日,中國領先的新一代開發者社區 SegmentFault 思否陸續發布《2020 中國技術品牌影響力企業 30 強》,《中國開源先鋒 33 人之心尖上的開源人物》,《2020 最受開發者歡迎的技術活動》榜單,七牛雲公司、CEO 許式偉、以及技術活動 ECUG Con 獲得 3 項榮譽。
  • Slashdata:2017-2020最受開發者歡迎的程式語言是JS
    一項新的開發者調查顯示,微軟.NET平臺的主要語言C#的受歡迎程度在三年內從第三位下滑到第六位,不過從絕對值來看,C#的使用量仍在增長,而且它在遊戲開發中尤其受歡迎。研究公司Slashdata在第19份 「開發者國家狀況 「報告中對全球17000多名開發者進行了調查。
  • 冒泡開放平臺新生代手機用戶最關注娛樂休閒應用
    (本報訊)近日,我國最大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開放平臺冒泡正式發布了《2011年度新生代手機用戶需求白皮書》。針對2011年斯凱網絡6億新生代手機用戶對軟體及遊戲的整體需求、產品趨勢等特徵進行了權威總結,藉以幫助眾多的應用程式及遊戲開發者了解廣大新生代手機用戶的消費需求,從而開發出更多受用戶歡迎的明星手機應用。
  • 百度發布DuerOS開放平臺賦能開發者 推小度之家APP
    7月5日,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度秘事業部總經理景鯤就講述了這樣一個夢想成真的故事——一位開發者在DuerOS的幫助下成功地「喚醒」了他的小外甥的樂高玩具。「喚醒」的能力來自於景鯤當天發布的DuerOS開放平臺。景鯤介紹,DuerOS作為百度在人工智慧時代最重要的開放平臺之一,希望通過開放賦能,喚醒萬物。
  • 開放平臺知多少 盤點國內主流開放平臺
    國內主流的開放平臺  百度搜索開放平臺  百度開放平臺是基於框計算先進技術和服務理念,而提供的開放數據分享暨對接平臺。通過該平臺,廣大站長和開發者可以提交結構化的數據或資源,並在搜索結果中直接展現。  對用戶而言,只要在「框」中輸入服務需求,系統就能準確識別,並將其分配給最優的內容提供者,最終返回給用戶最精準的結果。
  • 收購91:百度開發者平臺全局優勢確立
    活動中,百度不僅提供諸如智能燈、溫溼度傳感器、3D印表機等最前沿設備,百度開放雲亦充分開放了應用引擎(BAE)、雲推送、LBS雲等多項服務,展示了百度開發平臺的強大技術實力。百度併購91,使得百度布局移動應用開發生態的想像空間巨大。百度在過去的一年中,對開發者的主要溝通依然顯示出了強烈的「技術派」特點,諸如「七大武器」幫助降低開發、推廣成本。
  • 51WDP開發者平臺五大工具全面開放,讓數字孿生觸手可及!
    三、技術支持AES全要素場景產品賦能,佔領數字孿生高地;更快更強的實時雲渲染平臺在線支持,項目隨時隨地展示。四、能力開放從AES場景的部署、數據接入,到業務面板的布局與互動設計,全流程工具支持。五、持續培訓最新最全的開發者手冊,優先獲得技術產品內測資格。線上線下定期深度培訓課程。
  • 主流PaaS開放平臺——誰是最通用的程式語言?
    開放PaaS平臺的未來趨勢實際上,開放平臺的一個經典案例就是Google,Google在開放API方面的稱得上是開拓者和領導者,擁有Search API、Google Map API、Opensocial API等一系列還在不斷增長的API列表,更在開放平臺方面發力,推出開放的手機平臺Android和雲計算平臺App Engine服務。
  • 2020 QQ開發者大會舉辦 全面解讀QQ開放生態
    據QQ小程序平臺運營負責人黃倩介紹,QQ小程序平臺DAU今年8月同比上漲751%,超過40%的開發者選擇在QQ平臺首發或獨家。QQ小程序開放平臺開放了豐富的能力、場景及流量,包括運營增長能力、商業化變現能力及扶持策略等,通過「場景+能力」賦能開發者,有效幫助開發者實現增長及變現。
  • 華為開發者大會①丨松山湖歡迎你!
    我們用尖端的科研平臺歡迎您這次華為開發者大會是華為尖端技術和尖端技術平臺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松山湖尖端技術平臺和源頭創新平臺的全面展示。如今,這些平臺正敞開懷抱歡迎全球的開發者們。松山湖歡迎您,全球開發者們。
  • 微信國際版向全球開發者開放小遊戲平臺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科技網站The Verge 3月21日報導,微信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信息及支付平臺,現面向全球遊戲開發者開放其小遊戲平臺,這意味著外國小遊戲即將進入微信小遊戲平臺,可能會使微信更加有趣。
  • 虎牙Nimo TV斬獲Google Play泰國兩項大獎 開放平臺蓄勢待發
    一年一度的Google Play開發者大會如期舉行。虎牙旗下海外直播平臺Nimo TV以最成功出海東南亞遊戲直播平臺的姿態,斬獲此次大會中最受用戶歡迎應用和最佳娛樂應用兩項大獎。Google Play作為海外地區坐擁超過70%移動用戶的應用平臺,獲得獎項在應用開發領域的標杆示範性不言而喻。
  • 百度OCR技術加持輸入法獲好評 核心技術向開發者開放被點讚
    截止到7月13日,百度OCR技術在國際文檔分類與識別大會(ICDAR)最具挑戰性的自然場景類文字識別任務中斬獲三項冠軍,比賽結果均遠超第二名,此外百度憑藉OCR技術在該比賽中已經連續兩年獲得多項世界第一。ICDAR是OCR領域最權威的學術會議。該會議組織的Robust Reading競賽是當前OCR技術領域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比賽。
  • 社交平臺App.net宣布倒閉,將向開發者開放原始碼
    App.net成立於2012年,這家公司自稱是一個沒有廣告、以訂閱服務為基礎的社交網絡平臺。在本周四,App.net正式宣布公司即將關閉,具體的日期為3月14日。目前網站已經不允許註冊或者訂閱了,在正式的關閉日期到來之前用戶都可以將數據導出或者永久刪除。對於開發者來說,在黑暗之中似乎還能看到一點曙光——App.net表示將向開發者們開放其原始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