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廠投產 臺塑旗下的臺化搶當全球PTA霸主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訊:據臺灣媒體報稅,在兩岸純對苯二甲酸(PTA)生產大廠陸續傳出經營危機之際,臺塑企業旗下的臺化隨著宜蘭龍德廠、大陸寧波新廠投產,明年PTA總產能達300萬公噸,擠下由英國石油(BP)與中油合資的中美和,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大廠。

    臺化新廠投產的消息,令亞洲地區的同業銼的等;尤其在需求停滯,需求景氣直線下滑之際,龐大的產能一下投入市場,市場的震蕩可想而知了。一家聚酯纖維生產廠商說:PTA是酯纖的原料,臺灣聚酯纖維生產廠開工率五成不到,PTA的狀況也好不到那裡。

    該報導稱,在大陸方面,浙江聯華三星PTA年產180萬公噸,近期因資金流量不足,浙江省政府已經介入;廈門一家PTA生產大廠,也因需求停滯,高原料的產品無法賣出去,也於日前傳出因資金不足陷入財務危機。 臺灣的情況也不是很好,中美和因需求停滯,高雄廠已停掉了五條生產線,目前只有高雄的一條生產線及臺中廠勉強運作;臺化PTA生產線總產能為180萬公噸,目前生產線減產約三成。

    一位臺灣PTA同業強調,資金不夠雄厚的單一PTA生產廠商,在這波需求停滯期間,可能很難過關。因大陸已經有數家生產大廠已出現資金周轉不靈,並於第一時間想出手賣掉的情況;同樣地,BP賣掉南韓PTA廠後,下一步也想賣掉中美和的股權。

    值此嚴峻的市況,臺化卻逆勢操作,新廠陸續投產,明年高達300萬公噸的PTA產能,同業質疑市場胃納量是否足夠?對此,臺塑企業主管強調,目前PTA大量的庫存都是高價原料,也就是說,每賣出一批PTA,就要貼一大筆錢;因此,值此大流盤的期間,必須有足夠資金做後盾。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臺塑集團旗下上市企業2005年營收首度突破兆元
    中新網1月9日電 島內知名企業臺塑集團旗下上市公司  據「中央社」報導,臺塑、南亞、臺化、臺塑石化等臺塑集團旗下4家上市公司公布去年全年營收數字,統計4家公司去年營收總額突破新臺幣9000億元,達到9063.26億元,較2004年成長16%;若再加計福懋、南亞科與即將上市的南亞電,臺塑集團旗下上市企業年營收總額首度突破1兆元。
  • 落選臺化董事 王文洋爭返臺塑四寶破局
    臺海網6月19日訊 臺化今天下午舉行股東會,王文洋到底能不能出任董事,成為焦點,股東會在1個小時後結束,王文洋確定出局,而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也發表聲明表示,臺塑集團未來不再對外發言王家家務。 TVBS報導,新任12名董監事名單出爐,王文洋再度與董事職位擦肩而過,進入名單內的,是他的弟弟王文祥。
  • 臺塑六輕工業區氣爆滿月 臺化支付8000萬補償
    華夏經緯網5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塑六輕工業區臺化公司廠區上個月發生氣爆,7日屆滿1個月,麥寮鄉公所與臺化召開協調會,將由臺化支付8000萬元(新臺幣,下同)做為此次氣爆造成的農漁牧、房舍損失,但部分民代與鄉民認為此協議黑箱作業,不排除進行抗爭。
  • 臺塑集團有意在祖國大陸投資重大石化項目
    新華網臺北11月1日電(記者趙新兵李雲路)臺灣臺塑企業集團日前提出在祖國大陸興建輕油裂解廠計劃。島內輿論認為,這是臺塑繼臺灣「六輕」廠建設後的又一項重大石化投資案,顯示臺塑集團石化產業布局的重心瞄準了大陸。     臺塑集團副董事長王永在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臺塑計劃中的輕油裂解廠設計乙烯年產量為120萬噸。
  • 臺化抗爭員工向蔡英文喊話:吵架你都沒看到嗎?
    臺化抗爭員工向蔡英文喊話:吵架你都沒看到嗎?(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10月15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化彰化廠員工爭取工作權,今天第三度走上街頭,臺塑集團旗下麥寮臺化工會、福懋企業工會、臺化企業新港工會、南亞新港企業工會、南亞嘉義企業工會、臺塑新港企業工會等員工集結縣府聲援臺化。
  • 「經營之神」王永慶的臺塑神話
    由王永慶創立的臺塑集團,是臺灣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經過五十餘年的發展,其目前共計擁有臺塑、南亞、臺化、臺塑石化等百餘家關聯企業,並擁有龐大的教育和醫療機構。王永慶也被譽為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冒險創立臺塑1917年1月18日,王永慶出生於臺北縣新店,父親是茶農,家庭收入微薄。
  • 百元起家 王永慶五十年締造臺塑兩兆資產
    出身微寒的王永慶於1917年生於臺北縣新店,小學畢業後未再升學,16歲向父親取得200元開米店起家,逐漸嶄露頭角,1954年首創臺塑公司,隨後創建南亞、臺化、臺塑化等石化企業,號稱臺塑四寶,再擴及醫療、生化科技、火力發電、汽車、電子、矽晶等產業,建立臺灣製造業龍頭、總資產達到2.5兆新臺幣的臺塑王國,該集團生產的一些石化產品目前的生產量在全球位居前列
  • 臺化爆炸事件直接利好PTA 但對其他化工品短期影響有限
    新華財經北京4月8日電2019年4月7日14時許,中國臺灣雲林縣麥寮六輕工業區臺化芳香烴三廠發生爆炸,消防部門判斷系液化石油氣(LPG)管線去乙丁烷塔破裂所引起。火勢於16時許得以控制,暫未發現人員傷亡。
  • 寧波臺塑一期後續南亞雙酚A項目抓緊施工
    本報訊(記者孫蕾)位於臺塑石化專區,總投資近1.5億美元的南亞雙酚A(BPA)項目於今年7月開工後,日前槽區工程已完成,開始樁基施工。  南亞雙酚A項目是由南亞塑膠(香港)公司投資14985萬美元,於今年上半年註冊成立,用地126畝。南亞塑膠(香港)公司是臺塑四大關係企業之一,1958年成立以來,一直與臺塑保持緊密聯繫。
  • 臺化氣爆波及PX裝置 PTA封不住「漲停」另有原因
    化工廠事故不斷 敲響安全警鐘根據中新社臺北4月7日報導,臺灣雲林縣麥寮六輕工業區臺化芳香烴三廠7日14時許發生爆炸,消防部門判斷系液化石油氣(LPG)管線去乙丁烷塔破裂所引起。此次爆炸雖然不涉及主體主體芳烴烯烴裝置,為了安全起見臺塑芳烴三廠已臨時停車。
  • 臺塑集團
    臺塑的乙烯產能規模,在從1957年到1970年的13年間,成長了一百倍。轉自搜狐  如今的臺塑共計擁有臺塑、南亞、臺化、臺塑石化等20餘相家關企業,分別在臺灣地區、中國大陸及美國、印尼都設有工廠。其產品出口全世界,主要市場包括大陸、香港地區及東南亞、歐洲、美洲、澳洲與東北亞等地。
  • 臺塑企業
    南亞公司繼之於1968年設廠生產聚酯棉,臺塑亦於同年設廠生產亞克力棉,臺化又於1974年設廠生產耐隆纖維及布。為提高附加價值及提供下遊客戶更完善的服務,並設立規模龐大的染整廠,不但是臺灣唯一能同時生產四種紡織用纖維且提供染整加工的企業,也是世界最大的纖維生產廠商之一。
  • 1封檢舉信 拉下臺塑25人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塑集團驚爆大規模集體收賄案,牽涉範圍擴及臺塑、南亞、臺化及總管理處共25人,全數以「免職」處理,並拉下甫上任24天的臺塑總經理林振榮,檢調震驚,昨天致電臺塑了解狀況。特別的是,整起事件起因於一樁供應商父子反目戲碼,意外戳破臺塑集團引以為傲的採購審查網。
  • 臺塑南亞南通公司年銷售額突破20億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10月19日電 (記者張展鵬)記者19日從江蘇省南通市臺辦獲悉,臺塑集團下屬企業——南亞南通塑膠(南通)公司年銷售額已經突破20億元,年納稅額超過1.5億元。南亞公司於1996年在南通成立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廠區,總投資3億美元,迄今已建成9家企業。目前年銷售額已經突破20億元,年遞增10%左右,年納稅額超過1.5億元。
  • 鄭毅:「新南向」還在吊命,有誰記得臺塑鋼鐵嗎?
    臺塑規劃者為河靜鋼鐵項目所想像的所有市場空間都已被極具市場競爭力的進口鋼材所填滿。 另外,近年來中國大陸資本已啟動在南海周邊的馬來西亞彭亨州、登嘉樓州和沙撈越州建設三座300萬噸級的長流程鋼廠,它們的主打產品和市場與河靜鋼鐵高度重疊。隨著這些鋼廠的投產,南海沿岸鋼材供給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 臺塑王永慶:18年投資大陸100億美元
    目前,臺塑集團是臺灣最大的工業集團,也是全球最大的石化企業之一,其產值佔臺灣GDP的10%,共有30多家子公司和事業部,經營領域橫跨塑膠、化纖、機械、醫療等行業,在美國、印尼及香港等地設有多家分公司。
  • 臺塑企業創辦人王永在辭世 王文淵將接班(圖)
    王永在生前擔任重要職務即是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董事長,該機構是臺塑四寶最大的股東,據了解,董事長的接任人選將是他的大兒子——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帶領集團進入新世代。據報導,臺塑集團聲明指出,王永在辭世,親人均隨侍在側,下午王永慶二房子女王文洋、三房子女王瑞瑜代表致意。
  • 富美家九江新廠正式投產
    本報訊記者路曼報導11月5日,富美家集團全球運營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富美家裝飾材料(中國)有限公司九江新廠正式投入生產。據紐西蘭大使館、紐西蘭貿易發展局大中華區投資參贊金世理透露,這是迄今為止紐西蘭在中國最大的投資項目。
  • 臺塑集團大陸投資累計金額已逾二百二十億元
    臺塑集團大陸投資累計金額已逾二百二十億元
  • 穩定臺塑軍心 長庚紀念醫院將成集團控股機構(圖)
    (聯合報係數據庫)    華夏經緯網10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辭世後,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將成為臺塑企業最大的控股公司,這個財團法人如今已成為後王永慶時代,穩定臺塑企業軍心的最大動力,也是臺灣最有錢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