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的爆紅,不過是網友的「詩和遠方」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在「人人都可以是15分鐘明星」的短視頻時代,丁真的「出圈」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他的野性與純真,讓千篇一律的流量小生霎時形色黯然,也讓久居都市樊籠的網友們喚起對遙遠「香格裡拉」的浪漫想像。只是,在現代都市人更廣闊的內心需求圖景中,丁真或許終將被下一個「甜野男孩」所取代,成為現代都市人渴求「田園牧歌」、「詩和遠方」、「逃離北上廣」的其中一站。

撰文 | 徐悅東

01

丁真「出圈」全紀錄:

從「保護我方丁真」,到「丁真人生選擇大討論」

2020年11月,來自四川省甘孜縣理塘鎮的藏族小夥丁真火速走紅網絡,成為近期連續登上微博熱搜的「新晉頂流」。丁真的走紅始於11月11日,在一則攝影師波哥在抖音更新的短視頻中,丁真以其淳樸羞澀的面龐徵服了廣大網友的心,被戲稱為「甜野男孩」。

抖音@微笑收藏家·波哥的短視頻截圖。

「出圈」當晚,丁真再次出現在攝影師波哥的直播間裡。屏幕那頭,丁真羞澀可愛的神態與蹩腳的藏音普通話再次吸引一眾網絡顏粉。與油頭粉面的男團「愛豆」相比,丁真的驟然出現,猶如拂面清風,一掃網友的審美疲勞。

然而,也是在那場直播中,攝影師將丁真比作「電子寵物」,引發網友眾怒。許多人憤而發言,丁真就是丁真,不是任何人的賺錢工具。而後,微博上關於「丁真將參加選秀節目」的傳聞一時四起,#丁真創4#話題幾度衝上熱搜,並引發一場「丁真不急網友急」的「丁真人生選擇大討論」。

在這場綿延許久的討論中,不少網友希望丁真千萬別「出道」。在他們看來,丁真就該待在老家,騎馬唱歌,無憂無慮,而不是成為被資本力量操縱的「工具人」。也有網友認為,丁真可以趁此機會賺錢讀書,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吵嚷過後,更多留言則是勸大家不要再「消費」丁真了,讓丁真安安靜靜地生活。

直到「丁真成為理塘縣旅遊大使」的消息傳出,這場爭論才徹底宣告結束。許多不支持丁真「出道」的網友鬆了口氣,誇讚丁真做出了「對」的選擇。這一回,一幅丁真手舉「家在四川」的照片流傳開來,再次引發網絡狂歡,#丁真說不要再P了#等相關話題再次衝上微博熱搜榜。

丁真的微博截圖。

就在網友為丁真操碎心的同時,地方官微們也開始了圍繞丁真的「搶人大戰」:四川的官微借丁真宣傳美景,西藏的官微則用「丁真最想去的地方是拉薩」來推薦自家的旅遊資源。一時間,全國各地都在邀請丁真。

從驚嘆於其原生態的顏值到「保護我方丁真」,從「丁真成為旅遊宣傳大使」到「網友寄書給丁真」,圍繞丁真的話題熱度仍在持續發酵。

可以說,丁真的走紅確實符合短視頻和直播媒介的傳播規律:一方面,他帥氣端莊的五官秒殺濾鏡下的張張美顏;另一方面,他黝黑的膚色,不經修飾的臉龐又讓他從網紅臉泛濫的短視頻中脫穎而出。在直播中,丁真真誠而羞澀的回應,讓網友感覺親切、真實而不做作,連他的直播問答也淳樸十足:我沒有女朋友,我的夢想是賽馬得第一。

然而,在「人人都可以是15分鐘明星」的網際網路時代裡,丁真註定將被另一個「丁真」似的甜野男孩所取代。這是因為,促使丁真火爆的社會心理基礎,是長久以來公眾對藏區原生態和藏傳佛教(純淨、聖潔)的浪漫化想像。

與此同時,網友對丁真的原生態想像也依然是「聖潔藏地」想像的延續。在不同的媒介加持下,這種「內化的東方主義」的視角催生出不同類型的符號與敘事。在短視頻時代,「甜野男孩」丁真成了「內化的東方主義」的最新文本。

02

跨文化交流與「東方主義」想像:

香格裡拉浪漫想像的來源

眾所周知,「香格裡拉」這個名稱來自英國1933年出版的暢銷小說《消失的地平線》。這部小說講了一群英國人在飛行中偏離固定航線,最終歪打誤撞進入藏區裡一個叫「香格裡拉」的烏託邦故事。在闖入者眼中,香格裡拉與世隔絕,生活在其中的人們過著長壽而幸福的生活。

《消失的地平線》,[英]詹姆斯·希爾頓著,陶曚譯,果麥文化 | 浙江文藝出版社,2015年6月。

在學術界,這部小說被批評家視為典型的「東方主義」作品——作者以西方殖民主義的思維,想像出了一個子虛烏有的烏託邦。在本書出版時,歐洲正處於二戰前夕,「香格裡拉」這片純淨美好、未受現代文明汙染的烏託邦,成了當時戰爭陰雲密布下歐洲人的精神避難所。

相似的故事還有很多。與《消失的地平線》一樣,這些故事的敘事套路大多都以「一個西方人不經意地闖入東方秘境」開始。作為秘境的東方民族雖然「不現代」,但他們在精神上具有神秘性和超越性,過得平和幸福、富足美滿。而後,這個西方人經歷一系列冒險,成功洗滌和淨化了心靈,擺脫「利慾燻天」的現代生活,並找回了自我。

電影《最後的武士》(2003)劇照。本片講述了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一名感到自我迷失的西方人(湯姆·克魯斯扮演)來到日本,通過加入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武士社群來找到自我的故事。該文本也是典型的「東方主義」敘事。

從希羅多德到馬可·波羅,西方人對藏地的「東方主義」想像和神化有著久遠的歷史,「香格裡拉」不過是其中相對知名的案例。

事實上,最早提出「東方主義」概念的是文學理論家薩義德。他認為,「東方主義」是指一種「西方」視「東方」為對象的視角 (在薩義德的語境裡,這裡的「東方」更多指伊斯蘭地區,後也被大家延展至其他非西方地區) 。薩義德藉此來批判西方殖民主義對東方的凝視和想像。「東方主義」之所以具有批判性,是因為西方的這種凝視和想像,代表了西方將東方納入到以西方為中心的認識論和知識視野裡,其背後體現的是西方帝國主義主導的不平等世界秩序。

文學理論家薩義德。

這種二元對立可以是「西方是現代的,東方是落後的」,也可以是「西方是理性的,東方是非理性的」等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時的西方人並不在乎具體的東方是什麼樣的,他們只是把東方當作一面觀照自身的鏡子,借東方來重新發現西方本身。例如,許多西方人透過對東方的凝視,來論證「西方優越於東方」,從而為其殖民主義提供藉口。另一些時候,許多西方人將東方神化成了一個個「香格裡拉」,藉此表達對現代生活的不滿。

同理,「香格裡拉」的神話只是西方對自身文明反思的一面鏡子,西方人甚至會將整個藏區進行「香格裡拉化」。藏學研究者、清華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所的沈衛榮教授曾發表過多篇有關「香格裡拉現象」的分析文章。沈衛榮發現,在西方歷史上,西方人對藏地的認識總在妖魔化和神化這兩個極端間搖擺。一方面,在歷史上,許多西方人認為藏地愚昧、貧困、落後,亟須他們「拯救」;另一方面,西方人又認為古老的哲學觀念和美好品質在西方的現代化進程中永遠地丟失了,但它們卻在藏地被完整保存下來。例如,希特勒就曾派考察團去藏地尋找所謂「雅利安人」的來源。

《想像西藏:跨文化視野中的和尚、活佛、喇嘛和密教》,沈衛榮著,譚徐鋒工作室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10月。

其中,海倫娜·布拉瓦茨基創立的「神智學」(Theosophy)就對當代西方的「藏地想像」影響巨大。她自稱曾跟隨喇嘛學習密法,找回了西方已經丟失的智慧。由此,她建立起一種反對科學和進化論的宗教。這種反現代化的看法與二十世紀西方對現代化的反思潮流相契合。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嬉皮士運動裡,心理學家蒂莫西·利裡將伊文思·溫慈(海倫娜·布拉瓦茨基的信徒)的《西藏死亡書》改寫成了一部使用迷幻藥物的指南,對嬉皮士運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蒂莫西·利裡(Timothy Leary),以對迷幻藥的研究而出名,後因販毒罪被捕,是西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運動的標誌性人物。

除此之外,西方上世紀六十年代中的「反文化運動」還衍生出一種混合藏傳佛教等東方宗教和東方神秘主義的「新時代運動」 (New Age Movement) 。在這場運動裡,密教的激進性為以毒品和濫交為標誌的嬉皮士運動賦予了精神和政治上的正當性。此後,和平、非暴力、環保、平等利他、慈悲、和諧、自然、幸福成為了西方後現代社會的關鍵詞,造就西方民眾「藏地想像」的主調。香格裡拉也就此成為西方人的「後現代精神超市」。

在後來的後殖民主義研究中,許多學者認為,這一套話語體系使得西方人成為了「香格裡拉的囚徒們」(此乃唐納德·洛佩茲的名著書名,唐納德·洛佩茲在書裡以後殖民主義批判了西方的「香格裡拉想像」。他們困在對香格裡拉的浪漫想像裡無法自拔)。就現實而言,這種浪漫化想像跟現實的藏地並無關係,它背後反映的是西方心靈史的變遷。

《尋找香格裡拉》,沈衛榮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可以說,西方人將自己想像出來的浪漫東方想像硬套給現實的東方,這無異於一場可笑的「精神殖民」。現實的藏地跟世界上的許多邊地一樣,既有地理位置所帶來的物資匱乏問題,也有現代化和全球化帶來的諸多轉型問題,很多時候,人們對邊地的浪漫想像實際上加劇了它們的邊緣性,也無益於邊地自身的發展。

03

「東方主義」的「旅行」:

「東方的東方主義」是如何被內化的?

當然,「東方主義」並不是西方人的專利。現代中國也有不少人加入了浪漫化想像藏區的隊伍裡。就跟日常生活中的「刻板印象」一樣,這種從自身視角出發的「東方主義」視角似乎很難避免。

沈衛榮的研究發現,在中國古代,藏傳佛教常遭士大夫「巫化」和「色情化」(這顯然嚴重誤解了藏傳佛教)。明初編撰的《元史》裡還提到密教中的「演揲兒法」和「秘密大喜樂禪定」。這些「男女雙修」的「房中術」甚至成為元朝滅亡的禍首。在元代之後,密教常常淪為色情小說的題材,比如唐伯虎的《僧尼孽海》。這種刻板印象甚至帶到了「女文青進藏洗滌心靈」的系列帖子當中。

《徒步進藏:凡凡的三百三十萬步》,亦凡著,新華先鋒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年3月。

除卻對「少數民族總是能歌善舞、激情奔放」的刻板印象,當時的許多知識分子還認為藏區經濟落後,亟鬚髮展。在沈衛榮看來,這依舊是「內部的東方主義」的想像建構。如今,國內對藏地的呈現和想像已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內部的東方主義」有所區別,反而跟西方同類作品更相似。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東方主義」已然完成了自身的內化。

一方面,城市化和工業化的興起,使得西方的許多反思現代性的話語逐漸進入中國內部,成為「東方主義」內化的培養皿。例如,2001年,雲南省中甸縣為了吸引遊客,改名為「香格裡拉縣」,使西方的「香格裡拉」這個世外桃源落了地;在出版界,倉央嘉措搖身一變,成了知名「情聖」,人們以他的名義編造情歌,熬出了一鍋鍋暢銷的心靈雞湯;在文娛行業,描繪藏族家庭去拉薩朝聖的小眾文藝片《岡仁波齊》票房居然破億……藏地已然成為了許多住在大城市的「小資」們寄託「信念」「信仰」「純淨之地」的象徵之地。

電影《岡仁波齊》(2015)劇照。

在現代化製造「同一性」的當下,各地的傳統特色和文化遺產都值得人類去細心保護和傳承。為了建構自身的認同,許多特色和傳統甚至會被當地人「重新發明」。尤其是與現代性相異的傳統,就會被當代人挖出來加以重視。

此外,在「中心-邊緣」的結構當中,邊緣群體為了得到承認而迎合中心受眾,甚至會出現「自我東方化」的現象,將他人對自己的想像視為真實的,並為此創造了認同。比如,以前有人批評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是迎合西方觀眾的電影。其電影看似「很中國」但實際上並「不中國」。因為電影裡充斥著西方人想像的中國符號,而不是真實的中國符號(比如中國人並不像電影裡那樣掛紅燈籠)。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劇照。

因此,丁真的火爆其實並無新意。人們對丁真的浪漫化想像,依然處在長久以來的「藏地想像」脈絡之中。放在現代都市人更廣闊的內心需求圖景裡,丁真不過是現代都市人渴求「田園牧歌」、「詩和遠方」、「逃離北上廣」的另一個代名詞。網友要「保護我方丁真」,也是要保護的是這個世界當中他們在都市生活中似乎難以企及的純真和簡單。網友們不想讓丁真當成被他人賺錢所利用的「工具人」,恰恰是不滿自己是一名「工具人」的投射。

李子柒。

然而,丁真跟你我一樣,不過是多面立體的普通人。「甜野男孩」也不過只是網友的「詩和遠方」。對於丁真來說,他能在網友的情懷寄託和流量的誘惑下做真實的自己,並踏踏實實地為家鄉旅遊業和脫貧致富做貢獻,就是對這場成名秀最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丁真的世界,是打工人難以企及的詩和遠方
    (11月中旬,因一段「野性與純真並存」的短視頻,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藏族小夥丁真在社交媒體爆紅。 )皚皚的格聶雪山,犛牛漫山遍野,一個少年在藍天白雲下,和他的馬兒為伴,馳騁在美麗的草原上,累了可以在上面躺上一整天。這裡是四川甘孜州理塘縣,也是「甜野男孩」丁真的世界。
  • 中經評論:讓「丁真家鄉」當得起人們嚮往的「詩和遠方」
    近一段時間,四川理塘藏族小夥丁真和他的家鄉一夜爆紅,新疆昭蘇女副縣長英姿颯爽策馬而行的視頻也不斷被網友轉發,這些「網紅」讓人們見識到了網絡的無限可能,更為當地帶去了知名度。可見,丁真的走紅確實給家鄉甘孜理塘帶來了旅遊宣傳「附加值」。丁真讓理塘縣一躍而紅,廣大網友開始關注他的生活環境。這樣的貧困地區雖然偏遠,但往往自然風光秀美、生態環境良好、旅遊資源豐富,具有較大的文旅開發潛力。近年來,此類地區積極藉助網絡平臺,發揮生態環境優勢,不斷探索旅遊扶貧與生態發展相結合的新模式。
  • 《丁真的世界》爆紅背後的故事
    緣起11月17日中午,第一眼見到丁真,是他在網上紅了之後的第6天。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的倉央書房外,丁真的爸爸和三個舅舅坐在草坪上曬太陽,丁真一個人坐在屋內。這是他正式成為「理塘旅遊形象大使」的第1天。丁真和路人四川多網紅,但川西高原的頂流網紅,丁真是第一個。觀光遊客、古城居民,甚至偏僻草原的牧民、正修路的工人、318沿途拉活兒的大車司機……任何人都能輕易認出丁真——且無一例外,馬上舉起手機拍,拍完發抖音。
  • 感受丁真的世界 《遇見倉央嘉措》音舞詩畫劇12月20日重慶開演
    最近,康巴漢子丁真以純潔帥氣的外表爆紅網絡,同樣進入人們視線的,還有他的家鄉理塘。不過即使你身在重慶,也能走進理塘,感受屬於丁真的世界。12月20日19:30,由理塘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聯合四川晶石雨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大型原創音舞詩畫劇《遇見倉央嘉措》將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劇院正式開演。
  • 外國網友是如何評價丁真的一夜爆紅的?(含外網評論翻譯)
    眼看著丁真葉紅了快大半個月,這大半個月以來,大家經歷了對丁真純真與野性並存的驚為天人,以及對丁真是否會淪為資本的人偶的擔心,更有西藏莫名其妙就摘掉了四川的果實,眼看著四川觀察瘋狂和丁真互動,恨不得在丁真臉上直接寫上「四川理塘出品」一行大字。
  • 丁真的爆火,資本又找到了「打工人?」
    近日以來,丁真這個詞相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憑藉著清秀的五官,和清澈的眼神,這位年輕的藏族小夥走紅於網絡。 在短短的時間裡,熱搜第四、流量五六百萬,抖音播放量過萬全被這位年輕人所得。其爆紅形勢甚至讓許多流量明星無法相比。
  • 丁真寄語小學生:要好好學習 「天選之子」丁真爆紅後傳遞滿滿正能量
    丁真寄語小學生:要好好學習 「天選之子」丁真爆紅後傳遞滿滿正能量時間:2020-12-04 19:44   來源:教育那些事er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丁真寄語小學生:要好好學習 天選之子丁真爆紅後傳遞滿滿正能量 12月4日,四川甘孜的康巴漢子丁真在理塘縣接受採訪。
  • 丁真爆紅,寒窗苦讀十年的你覺得不公平?網友列7條鐵證讓人羞愧
    丁真火了,理塘火了,不過「讀書無用論」似乎也火了。在大多數網友沉迷於理塘的美景和丁真純天然的笑容時,網上卻颳起了一陣「讀書無用」的大風,而這陣大風的指向卻是丁真這位學歷不高的理塘代言人。在這些人眼中,小學三年級就輟學回家放牛,沒讀過多少書、甚至連普通話都說不明白的丁真遠不及自己優秀。
  • 從一夜爆紅到「全網嫌」,網紅丁真經歷了什麼?如今「鐵飯碗」是最...
    丁真擁有藏族小夥特有的「高原紅」,臉部皮膚看起來有些粗糙,和當下的「小鮮肉」有著本質的區別。 隨著人氣的增加,娛樂圈也開始和丁真的「團隊」接洽,並還傳出有選秀綜藝節目想要邀請丁真參加。
  • 丁真的願望是看完網友寄的書 果真不當賽馬王子了
    而為了不辜負粉絲的心思,丁真透露自己每天會花兩三個小時去學習,爭取早日看完這些書。作為2020年網紅圈唯一爆了的頂流,康巴漢子丁真的熱度也非一般人所能及。強勢登上央視新聞及日本電視臺不說,一丁點風吹草動都能衝上熱搜,甚至還憑藉一己之力引發了全國各地的搶人大戰。官媒報導,網友推崇,海外熱議,可以說丁真的話題度和排面也是前無古人。
  • 文旅業打造新玩法,「甜野男孩」丁真爆紅的背後是什麼?
    雙十一那天,在眾人為購物滿減傷腦筋的時候,「康巴小哥」丁真在抖音悄然走紅,在一條七秒鐘左右的視頻裡,丁真的清澈眼眸和淳樸的笑容充斥了整個屏幕,一千多萬的播放量讓一千多萬人認識了這個騎馬少年,之後丁真的火便一發不可收拾。
  • 從爆紅到全網黑,丁真只用了一天的時間,網友的喜歡太「廉價」
    #如何看待丁真一夜爆紅前後不過才1天的時間,這位名叫「丁真」的少年,就經歷過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明明前一秒還在被《明日之子》與《創4》兩個節目爭相搶奪,後一秒就因為黑歷史跌入泥潭,猶如曇花一現。剛開始丁真的照片被放出來的時候,全網報導都在誇他,甚至將他說成了是低配的「霍建華」。因為名氣大漲,所以丁真還參加了直播,和舅舅一起,接觸到了網上的朋友們。
  • 丁真爆火20天後,有些網紅坐不住了,真相遠不止這麼簡單……
    這個問題,丁真最有發言權。7秒的視頻,他從無人問津到全國皆知;短短半個月,他從全年無休地放牛,到讀書識字看世界。一個鄉村小夥,買方便麵時被拍。丁真爆紅的起點與多數網紅沒什麼區別。但他接下來的路線,又與其他網紅不同:他被安排上學,從最簡單的漢字和普通話學起。隨後籤約當地國企,工作是宣傳家鄉旅遊。走紅15天後,他的家鄉宣傳片《丁真的世界》上線。
  • 丁真爆紅,對視聽行業的啟示
    從默默無名的康巴小哥到爆紅網絡,丁真只用了20多天,民眾談論、媒體傳播、朋友圈轉發,就連官媒都為他打CALL,好不熱鬧。為什麼?為什麼一個普通的藏族小夥,在自身沒有任何炒作的情況下,被大家喜愛並瘋狂傳播?
  • 回應網友質疑 「丁真的小馬」髮長文
    四川在線記者 吳平近日,有網友在網絡上對丁真的生活編造不實信息進行詆毀。12月9日,微博認證為「丁真的小馬」的帳號連夜髮長文回應此事。針對網友提的丁真的生活只有微笑和夢幻,文章以小馬珍珠的口吻寫道:「萬物都有智慧,沒有生靈能夠輕鬆,我和狼和熊周旋過,我在泥濘的草原上狂奔過」「我的家族背負過解放軍戰士,馱過深夜冒雪出診的鄉間醫生」「數年之前,我目睹過犛牛在積雪中倒斃」……小馬珍珠很遺憾,「那些在最遙遠的地方,為最渺小的家鄉日夜奔忙的人們遭到了歪曲和無視。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時間:2019-04-27 17:3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放牛的丁真與爆米花的大叔
    爆米花大叔和丁真「爆紅」的背後,實則上是各大網際網路流量平臺的一場「合謀」。丁真成中國頂級網紅背後的藏族想像與現實在抖音意外走紅之後,這位藏族男孩的命運被徹底改寫。在理塘發布的文旅宣傳片《丁真的世界》中,丁真每天推開門,就能看見格聶雪山,騎著心愛的小馬「珍珠」在壯美的雪域高原上馳騁。高原、雪山、草原、冰川……迷人的高原風光,淳樸的策馬少年,這滿足了都市人對「詩和遠方」的浪漫想像。但想像從來不是事情的全部,回到現實,丁真身上除了具有外界對藏族的好奇與想像,更有沒有被鏡頭看到的現實。
  • 就別為爆紅的康巴漢子丁真「規劃人生」了
    一夜之間,「丁真」憑藉一己之力,讓長期以來分裂割據的網絡審美,實現了「大一統」。「丁真」的走紅,讓旁觀者們感受到了網際網路造星時代的蠻橫和高效。2000年出生的他,是個帥氣的藏族小夥,一直生活在四川甘孜康巴藏區。因為從小要幫家裡幹活放牛,雙手粗糙。而沒讀過書的他,連普通話都說不好。
  • 丁真爆紅的原因,和父母的教養方式分不開
    被稱為治癒微笑天使的他,被各地文旅和央視提名表揚。丁真的意外走紅,讓只有五萬人的理塘縣成功出圈。比拉薩海拔還要高的「世界高城」理塘,是一個文化積澱很深厚的地方,還是倉央嘉措出生地。丁真雖是康巴藏族,但是他生活的地方不是西藏,而是四川甘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