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項依據
㈠ 國內外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導光板(light guide plate)是利用光學級的亞克力/PC板材,然後用具有極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學級的亞克力板材底面用UV網版印刷技術印上導光點。利用光學級亞克力板材吸取從燈發出來的光在光學級亞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當光線射到各個導光點時,反射光會往各個角度擴散,然後破壞反射條件由導光板正面射出。通過各種疏密、大小不一的導光點,可使導光板均勻發光。反射片的用途在於將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導光板中,用來提高光的使用效率;同等面積發光亮度情況下,發光效率高,功耗低。單面微結構陣列導光板一般採用押出成型的製作工藝。
導光板設計原理源於筆記本電腦的液晶顯示屏,是將線光源轉變為面光源的高科技產品。光學級亞克力(PMMA)/PC為基材,運用LCD顯示屏及筆記本電腦 的背光模組技術,透過導光點的高光線傳導率,經電腦對導光點計算,使導光板光線折射成面光源均光狀態製造成型。產品採用光譜分析原理與數碼UV印刷技術相 結合併在恆溫、恆溼、無塵的環境條件下製作而成。具有超薄、超亮、導光均勻、節能、環保、無暗區、耐用、不易黃化、安裝維修簡單快捷等鮮明特點。
㈡ 項目研究開發目的和意義
導光板傳統的檢測方法是通過人眼對缺陷進行目測檢測,這種方法因每個人的判定標準不一樣且加之人眼容易疲勞而非常不可靠。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操作人員逐漸引入機器視覺檢測系統,檢測時將導光板平整放置在玻璃上承載,然後通過機器視覺檢測系統進行檢測。該方法中,由於玻璃厚度往往大於導光板,玻璃對光線造成的折射、反射、衍射影響大於導光板對光線的影響,當上述光線疊加到成像系統中,會掩蓋導光板上缺陷的特徵,從而造成機器視覺檢測系統大量誤判,如此,極大影響了導光板缺陷檢測的準確性。
本項目研發目的是提供一種貼片傳感檢測式導光板模組圖像識別檢驗技術,其通過針對導光板的檢測要求以及當前採用的檢測方法或者儀器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情況,通過深入的研究檢測實現方式,本項目保證其檢測效率和可靠性符合實際要求。
㈢ 項目達到的技術水平及市場前景
本項目研發實現的貼片傳感檢測式導光板模組圖像識別檢驗技術,通過引進光學技術和圖像識別技術,並且採用貼片式結構設計,使其檢測更簡單,結果更可靠。本項目通過其結構設計,在導光板需要檢測時,待檢測導光板通過支撐柱懸空固定,然後光源發射器發射檢測光線照射至導光板上,最後圖片拍攝器拍攝導光板的圖片從而通過圖片直觀的觀察出導光板的質量,本項目提供的導光板檢測裝置不再需要玻璃作為導光板的支撐板,克服了傳統檢測方案中存在的缺陷,避免承載玻璃產生的影響,有效提高導光板缺陷檢測的準確性。
本項目解決當前產品加工存在的問題,實現其技術的提升,實現了技術的提升,其代表技術發展的方向,其市場應用前景廣闊。
二、研究開發內容和目標
㈠ 項目主要內容及關鍵技術
本項目主要是提供一種貼片傳感檢測式導光板模組圖像識別檢驗技術,本項目是圖像識別和視覺識別技術應用到導光板模組生產領域,本項目實現識別方式包括視覺獲取裝置、外部數據輸入裝置、數據獲取處理和比對中心、檢測顯示裝置、數據儲存裝置、數據輸出裝置、數據共享平臺以及異常處理執行裝置,視覺獲取裝置通過高速攝像機配合位置識別和定位的傳感器進行,通過對定位的模組進行快速拍照,並且攝像機固定採用軌道滑動架,通過嵌入式螺栓進行固定,其可以進行滑動移動,可根據產品類別和要求進行調節位置,使用更靈活;外部數據輸入裝置,採用有線或者無線的傳輸方式,其可以將檢測參數或者標準圖像進行輸出,使系統可以滿足不同檢測要求進行產品檢測;數據的處理裝置主要是通過圖像數據進行計算機語言的轉換,並且將其信息進行比對,再通過虛擬重建技術,將測試結果和標準進行圖像顯示,使結果更直觀;數據存儲採用的方式物理和雲平臺方式,其可以通過內部存儲或者外部存儲裝置進行儲存,也可以通過網絡實現共享平臺的存儲,其靈活性和可靠性提升。
㈡ 技術創新點(國家有關部門、全國(世界)性行業協會等具備相應資質的機構若頒布相關技術參數或標準,應提供。)
1、採用圖像識別技術和視覺識別技術的合成,其可以通過對圖像進行直接識別或者通過高速攝像機進行拍攝獲取,其檢測靈活性提升;
2、其設置外部數據輸入裝置,其可以進行參數輸入和圖像標準輸入,其可以按照不同的模組要求進行輸入不同的參數或樣本圖像,其產品檢測的適應性更廣,使用更方便;
3、其具備數據外輸的功能,通過數據線或者無線網絡,並且可以實現數據的共享平臺進行保存,其可以在另外的測試設備上進行自動獲取已有數據,並直接使用,其可以實現數據的共享,擴大使用效率。
㈢ 主要技術指標或經濟指標
1、結構:視覺獲取裝置、外部數據輸入裝置、數據獲取處理和比對中心、檢測顯示裝置、數據儲存裝置、數據輸出裝置、數據共享平臺以及異常處理執行裝置;
2、檢測方式:高速高清攝像機;
3、攝像機固定方式:滑動軌道及螺栓固定;
4、數據處理方式:有線或者無線網絡傳輸;
5、數據共享方式:雲平臺。
三、研究開發方法及技術路線
本項目是基於目前公司主營產品的市場情況和發展趨勢進行有針對性的改善方案的研究,實現產品的升級,滿足市場的使用需要,適應市場的發展趨勢要求。
技術路線:
支撐柱用於待檢測導光板的懸空固定。支撐柱的具體設置位置、支撐柱的徑向大小、以及支撐柱與待檢測導光板之間的連接關係根據實際工況選擇。待檢測導光板為圓餅狀,支撐柱共有兩根且均勻分布在支撐柱下表面的兩側。
支撐柱的導光板固定區域上方設置有光源發射器,光源發射器用於發射檢測光線至待檢測導光板上。其中,光源發射器的照射方式可以是反射式或者是投射式。
機架上設置多個傳動輯,使得放置於表面的模擬背光模組可以左右移動,確保上料時背光模組移動到上料處,然後移動到CCD檢測模塊處,最後移動到下料出,整個過程自動化控制,無需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力成本,且加快了檢測效率,同時自動化的操作過程防止了導光板檢測過程的二次汙染,提升了良品率。
項目研究方式:
1、根據目前市場的發展情況以及技術方面的不足,以及這些不足造成的原因,對這些不足進行分析和了解。對國內外行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解,對國外的先進生產技術進行學習借鑑。
根據市場的要求,以及客戶對產品的反應,確定產品生產技術的改善方向,借鑑國外生產技術和先進生產設備的改善方向和實現的方法,擯棄不符合我國行業實際的情況。通過項目研究前期的市場前景調查,確定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和未來的市場前景;
2、收集市場數據和用戶數據,分析市場趨勢和目前改善的方向和方法,制定改善的方案,並申請公司審批,並開始籌劃項目研發工作;企業研討,按照市場調查結果進行研討項目實施決議,並制定相關的研發方案和研發工藝要求;
3、收集市場數據和用戶數據,分析市場趨勢和目前改善的方向和方法,制定改善的方案,並申請公司審批,並開始籌劃項目研發工作;
制定研發的方案和研發規劃,並成立研發項目小組,進行組織分工,按照項目的結構組成分割進行研發;
4、按照公司的要求執行項目的研發,並且在過程中執行檢測確保研發的順利和效果;
5、進行樣品測試,針對樣品的各項要求,按照設計和參數要求執行測試,收集測試信息,並確定改善方向和進一步的優化方向;
7、執行小批量的生產,按照公司的市場布局和情況有計劃的執行小批量生產並投放客戶使用,跟蹤使用情況,收集使用數據進行下一步的完善;
8、經過小批量測試後,按照測試結構進行產品的進一步的完善,形成最終產品要求執行正式的生產和使用,並總結項目的實施情況和項目的工藝技術參數,形成操作使用文件。
四、現有研究開發基礎
企業簡介
公司架構
研發部門簡介
研發情況技術成果介紹
五、研究開發項目組人員名單
六、計劃工作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