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投大亨:普及自動駕駛方面,中國將會領先,美國還要等待25年 |...

2020-12-19 獵雲網

獵雲網註: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全球科技行業和汽車產業的一個重大熱點,幾乎所有的一線企業都已經投入資源進行研發,或是通過併購進行布局卡位,其中也包括中國企業。雖然美國公司在自動駕駛汽車研發上處於領先,但是日前美國一名知名風投大亨卻表示,在普及自動駕駛方面,中國將會領先美國,美國還要等待25年。本文轉自騰訊科技。

據美國財經新聞網站CNBC報導,美國風投家格林(Bill Gurley)日前做出了此番表態。格林是知名風投公司基準資本的合伙人,在美國科技行業幾乎無人不曉,曾經向許多知名科技公司做出過投資,對於科技業的發展趨勢,也有自己的洞察。

格林表示,美國的自動駕駛汽車正在發展當中,但是美國所有城市絕大多數的出行需求交給自動駕駛汽車(沒有方向盤)來完成,需要等待25年甚至更長。

格林表示,當下美國已經進入了這樣一個社會,任何人能夠以任何理由起訴別人,這將給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帶來不利。

格林表示,在自動駕駛的普及上,亞洲國家和美國則截然不同。他預測,自動駕駛汽車將首先在亞洲的新加坡或中國普及,更有可能的是中國。

格林指出了幾個原因,他認為亞洲國家包括中國的政府能夠做出更加迅速和明確的決策,另外道路交通死亡率更高,因此有更大的動力發展自動駕駛汽車。

這位風投大亨表示,中國的道路狀況和許多因素和美國不同,因此在汽車擁有率方面,中國不會重複美國的道路。中國可能更早轉向自動駕駛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現實環境的差異,正在讓中國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領先美國。比如中國並未像美國進入信用卡時代,因此手機支付獲得了不可思議的普及,而美國和歐洲國家信用卡高度發展,並未感受到行動支付帶來巨大便利,導致行動支付發展緩慢,遠不如中國。

格林預測說,未來五年內,全球將會有幾百家公司宣稱擁有自動駕駛汽車和技術。不過他也表示,從許多公司對外發布的新聞通稿可以看出,他們的技術成就許多是在受控制的試驗環境中,好投入真正的實用,依然還有距離。

格林表示,許多廠商已經完成了自動駕駛汽車中比較容易部分的研發,但是最具難度的一些工作,仍然有較大差距,比如在風暴、大雨等惡劣環境中的自動駕駛等。

格林所在的基準資本,早在2011年就向移動專車公司Uber投資了1100萬美元,當時Uber的估值僅為6000萬美元,而附近Uber的估值已經翻了一千倍,基準資本的投資也獲得了巨大回報。

Uber也已經投入了自動駕駛的研發當中,比如在匹茲堡市啟動了美國第一次無人駕駛計程車的試驗,此外Uber的一家子公司也進行了自動卡車的長距離送貨試驗,不過最近,Uber遭到了谷歌的起訴,被指盜用了自動駕駛技術。

在美國,包括谷歌、特斯拉、Uber、蘋果、通用汽車、福特等在內,已經有大量公司在研發自動駕駛,另外已經有數百輛的自動駕駛汽車在加州、亞利桑那州、華盛頓州等進行實地上路試驗。

一般認為,大約在2020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將會投入商用,各大汽車廠商也將銷售自動駕駛的型號。另外,已經有一些公司在研發自動駕駛公交車或者共享汽車,人們可以利用智慧型手機發現共享汽車(或是計程車),直接乘坐並完成手機付款。

在中國,網頁搜索公司百度也投入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並展開初步的上路試驗,不過中國的汽車公司中,目前尚未有企業宣布啟動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

不久前,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向Uber進行了重大投資,獲得了5%的股權。外界認為這是騰訊在自動駕駛領域的一次戰略布局,未來騰訊是否會把Uber的自動駕駛技術引入到中國,尚不得而知。

另據報導,阿里巴巴投資的一家新創公司,也在進行自動駕駛電動車的開發,但是主要用於公園等封閉環境。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nuTonomy將在波士頓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曾領先Uber
    (原標題:nuTonomy將在波士頓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曾領先Uber)
  • 自動駕駛離你我並不遠 今年將會迅速普及
    L2 級自動駕駛儀在國內市場迅速普及自動駕駛儀可分為五個階段。L1是指汽車可在直線加速、減速或轉向方面實現單一功能。L2 可以同時實現直線加減速和轉向。L3 允許在系統沒有提示接管時駕駛員脫手。L4 不需要駕駛員的參與,並且在特定情況下是完全自動的。L5 完全是自動駕駛,不需要人員的幹預。L4 或以上常被稱為無人駕駛。L2 級自動駕駛的開發難度較小,L3 以上的難度將放大數倍。
  • 投資勇士7年市值翻6倍 風投大亨笑了NBA卻擔心
    「勇士在球隊的架構、制定策略和處理事情的方式等方面可能領先其他任何球隊幾光年。」「我會變的更有侵略性。」當2010年喬·拉科布和皮特·古伯以創紀錄的4.5億美金買下那支以炮轟為戰術核心的勇士,恐怕沒人能想到7年後的這支奧蘭多球隊三年兩冠,以15勝1負的戰績捧得今年的拉裡·奧布萊恩杯。
  • 滴滴自動駕駛網約車落地上海,而這些中國公司早已拿到美國自動駕駛...
    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各大科技公司都已經紛紛開始搶佔Robotaxi市場,只要誰能夠在中國自動駕駛市場率先拿到商用牌照,就能更早的接觸到真實付費用戶,並快速驗證商業模式,在國內市場上領先其他對手一大截,甚至有可能獨佔Robotaxi市場的鰲頭。
  • 自動駕駛大閱兵 i-VISTA自動駕駛挑戰賽
    [愛卡汽車 科技頻道 原創]  2004年,在美國加州的Mojave沙漠,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組織了一場名為Grand Challenge的自動駕駛挑戰賽,它是世界上的第一次自動駕駛比賽,從此拉開了自動駕駛商業化發展的序幕。
  • 2018全球自動駕駛12強:美國看Waymo,中國看百度
    其實早在2017年4月,Waymo便開始了初步自動駕駛測試,隨著Waymo按部就班進行後續測試,相信該服務將對未來的自動駕駛產業產生巨大影響。 2、突破測試紀錄:1000萬英裡在目前自動駕駛研發中,公路測試距離可說是對系統穩定度認可的重要指標之一,Waymo今年10月宣布已在美國25個城市的公路上完成了1000萬英裡的行駛距離,抵達新的測試裡程碑。
  • 徐小平、張穎加持的以色列風投Emerge是如何在中國破局的?
    當天,真格基金徐小平、經緯中國張穎、元璟資本吳泳銘作為LP現身為Emerge站臺。自2016年發布Emerge Fund I以來,Emerge成立已滿兩年,投資了很多以色列科技企業,幫助它們進軍中國,涵蓋了聚焦醫療技術的人工智慧企業Aidoc、自動駕駛技術企業Cognata、致力於廣告技術研發的大數據企業Crosswise等明星項目。
  • 中國的風投機構欲超越矽谷,矽谷的風投機構該何去何從
    編譯/瓊涼 首席創業官越來越多的資料證明,2018年將會成為以中國企業主導的風險投資年。根據Crunchbase, 中國貨幣網和Pitchbook的數據統計,中國投資初創企業的資金總量領先於矽谷和美國其他地區。
  • 自動駕駛早報|中國車企獲歐洲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蔚來與小鵬合作
    蔚來汽車北美裁員141人自動駕駛團隊大幅削減據theverge報導,一份最新文件顯示,蔚來汽車的北美總部已經裁員141人。這是蔚來今年在美國的第三次裁員。首家中國車企東風汽車獲歐洲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日前,從瑞典交通運輸局傳回消息——11月下旬,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公司)技術中心下屬的T Engineering AB公司自動駕駛汽車公共道路測試申請獲得上路許可批准。
  • 中國移動三方面布局5G自動駕駛,啟動DICT合作夥伴招募
    在聯合研發方面,中國移動委託清華大學、長安大學成立了「教育部-中國移動車聯網聯合實驗室」,前期建設的經費4000萬,運行期將持續加大投資力度。中國移動聯合東風、博世等業內領先企業成立聯合實驗室,大家各展所長,開展聯合攻關。三是自動駕駛生態的聚合力度前所未有。
  • T3出行布局自動駕駛賽道 發起成立中國首個自動駕駛生態運營聯盟
    江蘇大運集團是行業領先的線下運力平臺。通過此次合作,我們三方實現了優勢互補,並將探索車聯網技術的多場景應用。"崔大勇表示。   構建"鐵三角"生態 自動駕駛不再單打獨鬥   崔大勇說,車聯網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必經之路。
  • 汽車自動駕駛深度報告:自動駕駛提速,布局明日之星
    2020年 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 11 部委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提出了 2025 年實現有條件智能駕駛汽車的規模化生產(L3 級別), 2035 年全面將建成中 國標準的智能汽車體系的願景。美國和歐洲也推出了多項政策、法案支持自動駕駛發展。
  • RADAR+LiDAR+IMU完美組合 ADI為自動駕駛打造360度保護屏障
    ADI公司擁有行業領先的產品系列,Symeo公司具備系統和算法方面的專業優勢,兩者相結合將會帶來性能更高的RADAR解決方案,在自主系統中實現更加精確的檢測功能。ADI收購Symeo後,藉助後者特有的射頻和傳感器技術,將雷達產品擴展到覆蓋24GHz、77GHz的完整頻段,既支持自動泊車等超短程應用,也支持自適應巡航控制等長距離應用,能夠靈活地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完整的雷達系統解決方案。
  • 誰會成為無人駕駛統治者?Waymo已領先?來看看各大車企的實力
    今年1月份,Waymo又採購幾千輛克萊斯勒Pacifica汽車,上面安裝先進的傳感器,可以向任意方向偵測幾百米遠,進一步將領先優勢擴大。只有Waymo開始用無人駕駛汽車接送乘客,其它企業還沒有類似的服務。在未來3年裡,幾乎所有競爭者都會展示可以在城市街道自動行駛的汽車,只是速度並不快,路線受到限制。
  • 北京首份自動駕駛路測報告:百度遙遙領先 華為被視為未來黑馬
    2018年北京自動駕駛測試總裡程為15.36萬公裡報告顯示,2018年,在中國北京,8家公司旗下的無人駕駛車隊共行駛了15.36萬公裡,其中搜尋引擎巨頭百度的無人車隊在測試裡程方面遙遙領先。去年,百度在北京錄得了近14萬公裡測試裡程,約佔北京八家獲得牌照交通公司自動駕駛總裡程的91%。
  • 參賽者的商業故事:自動駕駛落地已到臨界點,這些領跑者一步步走到...
    14:25-14:50 劉萬千,智加科技創始人兼CEO從物流行業切入自動駕駛,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小型物流配送車,一個是高速自動駕駛貨車(卡車)。智加選擇了從自動駕駛卡車開始落地。智加成立於2016年,是最早獲得美國加州路測牌照的企業之一。
  • 從街談巷議到鮮有曝光,自動駕駛汽車已經涼了?
    轉眼間時間已經來到了2020年,科技的飛速發展讓許多過去想像不到的事情都成為了現實,可是,也有一些原本我們認定現在將會發生的事情,依然和過去一樣遙遠,比如——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媒體報導似乎已經徹底「熄火」了。
  • 自動駕駛公司最新排名:Waymo、通用、福特領先,蘋果、特斯拉墊底
    3月14日,美國市場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又發布了最新版本的自動駕駛競爭力排行榜。毫無懸念,Waymo、通用Cruise、福特分別以86.7、86.6和84.2的評分佔據前三強,展現了領導者的地位。
  • 打造人們可以信賴的自動駕駛汽車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看到了自動機械人和自動駕駛汽車的使用增加。Waymo,Cruise和百度等公司在行業先驅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在中國,2020年的頭條新聞定期發布主要的自動駕駛汽車公告,例如在北京,長沙和滄州等城市公開推出百度Apollo機器人服務。
  • 2020,自動駕駛帶我們去往遠方
    但同時,2020年的自動駕駛領域也有一些遺憾,我們看到並非所有參與者都能堅持到最後一刻。例如,今年馬上結束的時候,全球最大的出行公司Uber宣布將售出自動駕駛業務。在自動駕駛行業中,你會經常聽到別人講一句話:「這個行業就像在跑馬拉松」。但實際情況可能比馬拉松還要辛苦,但當然,它也比馬拉松更讓人期待。